网友提问:
“不识庐山真面目”到底是因为什么?
优质回答:
“只缘此身在山中”一句,已作了最好的
诠释。你好好琢磨吧。所谓当事者迷,旁
观者醒。也正是这个道理。
其他网友回答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人先贤的的格局思维与智慧,庐山可以看作是自我、是事物本质、是世界,之所以看不清楚真面目,是自我的渺小和天然局限,是思维的狭窄,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超乎知识之外,是境界无法抵达,是胸怀不够包容,是芸芸众生沙粒命运的一种再现,被时代的历史洪流包裹着无奈向前,最终被时空吞没,
其他网友回答
本意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雾气环绕,山高耸立,视野有所局限,以至于不能看清它所有的景色。现实生活中待人处事也常常如此,由于人们所处的角度不同,对待问题处理方法就不同,人们的认知就会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我们处人处事要多方位考虑,摆脱主观成见。
其他网友回答
写诗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兴来时,犹如性,张口就来,事先根本不像写论文那样要谋篇,尤其那些谙熟写诗的人,常常一句接着一句口吐莲花,往往不是在脑子里一字一字组合起来的,就像禾苗从田里冒出来一般,由心头向咽喉穿过,哪怕闭着嘴也会冲口而出。我们可以设身置地地想像一下诗人在游玩时看到山的奇岺险峰,诗兴大发:“横看成岺侧成峰。”这句诗妙乎天成,概括了卢山的所有特点,应该没有下文了,但七绝必须有四句才行,“处处看山山不同”,这句简直是付衍了事,等于没说,于是乎跟上一句“不识卢山真面目”作为圆场,岂知这一语气的转折,诗人的灵感顿时触发,迸出这么富有哲理的金句:“只缘此身在山中。”毕竟是天才啊!诗人是天生的,一般写诗的人一生一世只能读别人的好诗,就像歌迷那样。
其他网友回答
“不识庐山真面目”到底是因为什么?苏轼自己的回答是“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为何身在山中,便见不得山的真面目呢?
表面原因是站得不够高,缺乏上帝视角;实际原因是站位的不同,导致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众生皆苦,尘世中谁都无法超脱。
表面原因是站得不够高,缺乏上帝视角
这句诗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被贬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时写下的: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我们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会得到截然不同的观景: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缺乏上帝视角,处于我们游戏中所说的“迷雾模式”,那么你自然就缺乏认知要素和全局观,对于事物的整体认识自然也就不足。
而如果你能够站在庐山之巅,甚至更高的地方,那么你自然就打开了上帝视角,能够对于庐山有一个整体和清晰的认知。
因此,我认为苏轼的这首诗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致敬王安石。
王安石于宋仁宗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冬登临浙江宝林山时,曾写下了著名的《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比苏轼的《题西林壁》早面世34年,苏轼作为王安石的末学后进,肯定是拜读过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诗的句式非常相似,也都是借景说理言志,只是背后表现出来的心态却截然不同——苏轼在感叹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王安石却在豪言“不畏浮云遮望眼”。
这是由于两位诗人所处的政治环境的不同而导致的。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安石三十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当时他已由鄞县县令升任舒州通判,与苏轼的被贬为汝州团练副使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这首诗整体风格是展现王安石那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和政治抱负。身在最高层,那么自然就开启了上帝视野,自然可以对事物拥有整体和清晰的认知,自然也就不再畏惧浮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很大原因就是站得不够高,缺乏全局视野。
实际原因是站位的不同,导致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如果对比苏轼和王安石两人的从政经历和从政理念,我们看出很多不同。
王安石出身于官宦家庭,在变法失败之前,他的政治生涯可谓是一帆风顺,春风得意:他46岁就当上了江宁知府,49岁就当上了宰相。因此,他的一生斗志昂扬,积极向上,致力于革除蔽政,变法图强。
王安石所主张的变法涉及到了财政、军事、科举改革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地主和豪商对农民的剥削,损害了保守势力的利益,自然也就引来了保守派的激烈反对,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司马光。
而恰巧的是,苏轼自进入仕途后便卷入了这场新旧之法的争议当中,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张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张讲究执行策略,反而又为旧党所不容。
也正是这种政治站队上的不成熟,使得苏轼同时为变法派和保守派所不喜,因此他一生的政治生涯极为坎坷,屡屡被贬。
作为末学后进,苏轼敬重王安石的为人品和文采,但却不会因此而完全认同他的政治主张;王安石也同样敬重苏轼,他出于政治需要贬谪过苏东坡,也出于道义责任援救过苏东坡。他们俩是一对“政敌”,但也是良师和益友。正是因为他们都始终能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初心,才成就了他们两人的伟大。
但也因为站位的不同,他们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就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就不一样。
同样是看山,苏轼看到了扑朔迷离的政局,看到了自己陷入政坛之争的困境,因而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而王安石看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看到了克服重重阻碍的坚定信心,因而豪言“不畏浮云遮望眼”。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众生皆苦,尘世中谁都无法超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感叹自己身在山中,便往往难以看清山的全貌;身处政治迷局中,便往往难以看清自己的困境。
红尘俗世,其实又何尝不是山,何尝不是局。
每个人都处在红尘中,那么就难免会被俗事所纠缠,被私欲所遮蔽。于是,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立场或偏见的影响,难以拥有真正客观和全面的认知。
很多时候,哪怕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足够清晰,但只因私欲的缘故,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对事物产生偏见。
身在红尘中,谁都难以真正超脱。大概这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深层次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