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灵动性是什么 书法飘逸灵动

网友提问:

书法的飞动和稳健是如何统一的?

优质回答:

书法的飞动和稳健与书论中讲的”沉着痛快″同理。大意指书写时既要遒劲有力,又要笔法流畅。

行书只注重飞动,那么笔画容易飘浮无力。只注重沉着稳健笔画容易呆板无生气。在沉着稳健中求飞动,是既矛盾而又统一的难题。要达到行书的这一用笔境界如何破解?

最主要是练笔力,练习篆书、隶书、楷书基本功,使行书用笔有篆籀之意,行书用笔也可顶着纸面逆行,使其和纸面产生抗拒力,写出来的笔画沉着有力。在此基础上写熟练了,稍放一些就会写出稳健飞动的效果。

宋代书家米芾书法作品《多景楼诗帖》。有沉着痛快,稳健中含飞动的效果。气格雄健豪迈,笔势纵横,气象万千。(如图)。

苏东坡对米芾评价很高,他曾说:”海岳平生篆、隶、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

林散之评米芾行书时说:”米字沉重痛快,能天马行空”。

其他网友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这是由我们“学习不同的书体”这一行为所得到的结果。也就是说无论是刚健的风格也好,是飞巧灵动的风格也好,都是我们学习才会的造成的结果。

但是除了我们学习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在,我认为这就是和书写者个人的性情和人格特质有关。但是这个因素我们今天先不谈,只说书体学习的影响。

一、飞动和稳健的对应书体

具体地说这是我们学习静态书体和动态书体的结果。总的来说,动态书体是行草书,从书体特点上来讲,行草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笔画的飞巧灵动、顾盼生姿。尤其是笔画和笔画之间的游丝引带、字与字之间的粘连。造成了书法书写上绵延不绝的特点。

而这样的书写特性也要求书写者足够高深的书法技巧和书法技能之外,还需要灵活用笔,尤其是腕部的灵活挥运。

关于这一点,其实我们经常看书法家挥运的时候就可以很容易觉察到。

相应的,可以培养人们稳健书法风格的对应书体就是静态书体了。静态书体包括篆书、隶书、楷书。

从书写特性上来说他们的笔画较多独立,并无更多实质上的联系,即便是有联系也只是在神韵上的顾盼,而不是像动态书体那样有明显的游丝引带。

在书写速度上相对较慢。我估计是没有人能像书写行草书那样的速度来写楷书、篆书吧。因此,在书写上相互对独立的笔画和书写的速度较慢,逐渐使得静态书体具有稳健的风格。

二、能否相互交互统一?

这两种风格看似是矛盾的,实际上有很多书法家不仅能够将这两种风格表现得很好,而且有相当的书法家可以将这两种风格熔铸的很好。比如王羲之和赵孟頫。

王羲之的书法俊秀是毫无置疑的,但是同时他又是清健的,如果没有稳健,恐怕再清秀的书法也会变成软塌塌的字,从而毫无韵味。

相传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小时候曾经很骄傲,认为自己的书法天下无敌。有一天,他写了几个自认为不错的字拿到大街上到处夸耀,结果一个没有胳膊的残疾人见了之后,哈哈大笑,说他用脚写的都比柳公权写的好,还评价柳公权的字柔媚无骨,是烂泥扶不上墙。

柳公权很惭愧,虚心向他请教。那位残疾人疾书二十字赠给柳公权: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日后柳公权刻苦练习,终成大书法家。

这个故事虽然是说明人不要太骄傲和勤奋的重要性。但是它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注意骨力,而骨力在风格上的体现就是清健、稳健的风格。

三、如何统一?

我认为统一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静态书体的同时一定要学习一种动态书体作为补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楷书、行草书的学习互补性。

然而,可惜的是,很多书友认为自己一生精力有限,最好能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一种书体上。这样的想法固然不错,但是如果只是学习一种书体,对于其他书体一点都不涉及,也是有问题的。

当然,我们学有一个侧重点,那自然是应该的,但是我认为最好还是可以涉猎其他的书体。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书法更灵动一点。同样的专注于行草书的朋友最好能学些静态书体,让自己的书法更稳健一点。

其他网友回答

飞动与稳健,涉及的其实是书法中的“动”与“静”的问题。“动静”是两种不同属性的美,它不仅表现在用笔的节奏方面,也表现意度方面。

书法中的“动”,是具有生动活泼、痛快淋漓、笔势奔放、惊矫奇变的特性。草书奔放,主“动”。

而书法中的“静”,则具有萧散静穆、沉着周到、雍容自如、意态端庄的特性。楷书端庄,主“静”。

楷书虽静,但要静中寓动,楷书的生动,多取之于行。故写楷书,用笔要有一种快马入阵的气势,使笔意流动,自然沉静中有飘扬之态。

草书虽动,但也要动中寓静,草书的沉静,多取之于楷。故写草书,用笔要有一种左规右矩的法度,使笔意沉静,自然痛快中有沉着之态。

所以说,学习书法,为了保持动静相合,凡以篆隶楷为主者,要兼习一些行草,以增强笔调的灵动之气。

凡以行草为主者,贵在旁通一些篆隶,以增强笔调的质朴之感。

动静结合方面,杨风子杨凝式的《韭花帖》是个经典,作品以楷书为主,结体上似斜反正,饶有情趣,同时他将字距拉开,宽松的行气,人为制造一种内敛而淡远的气象,疏朗洒脱,是行书史上的经典。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其他网友回答

孙过庭《书谱》里有载:“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这里的真是楷书,草是草书,楷书以稳健胜,草书以飞动胜。然而楷书也要有飞动之感,若无飞动,不免呆板;草书也要稳健,若不稳健,不免流滑。二者的结合就显得十分必要。楷书的飞动在两方面,一是字势,二是笔画间的连接。如欧体,字势多向右上,笔画间虽断意却连在一起,有很强的飞动感。草书的稳健体现在在使转上,草书一条条飞动的笔画,全靠使转联系在一起,或方转或圆转。使转就是以飞动见长的草书的稳健的表现。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答问。

“飞动″丶”稳健″,本是矛盾现象。高手操盘,方能使之统一,化解不协调为无形之美感效果。书法创作如达艺术之化境,少不了对立统一的矛盾现象之处理。其处理之方法问题,不外乎”意在笔先”之预案,及临时随机之通变。凡事预则立,古人所说”欲书先散怀抱”,实则是讲的”无为”之为,不可强为,不应乱作,”散″为”放心”,为”调弦定音”的关键一着。孕育成竹在胸,方才下笔通神。

飞动者,节奏快速跳动而灵活,是变化现象。稳健者,平正匀速,扎实稳妥,不博眼球,不刺神经。两者的交替转换以隐形过渡为妙,突兀硬转者不佳。

起承转合,以形达意,快慢有度,张弛相宜。静如处子,缓缓如细流,动如脱兔,煌煌如雷电,皆是相机而行,应少一定之规。法无定法,执着一定彊硬,心手无间,熟者方能自然生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