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从曹操、曹丕到曹睿,历经三代皇帝,为何曹魏会逐渐衰败?
优质回答:
三国第一个实际灭亡的竟然是最强大的曹魏,这让多少人感到意外,从220年曹丕篡汉,到249年高平陵之变,时间只有三十年,而蜀汉从221到263有四十多年,东吴也有五十多年。它的速亡,倒与人事和地利有关,众所周知,曹魏所占的地方特别是中原,土地富庶,人才辈出,是各大世家豪族的聚集点,不比蜀地僻处西陲,东南半开发之地。又是历代经营的重点,人才兴盛能够快速更替,一着不慎更容易全盘皆输。
曹操经过二十多年的南征北讨,把持朝政,打造起一支有私人性质的强力武装,军事上对蜀汉东吴保持高压态势,政治上废三公自任丞相并开府实行霸府统治,还达到魏公魏王的高峰。打破了非刘氏不可为王的禁令。(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在人才选拔中重用下层寒族,打击世家豪族,剪除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石,虽然大力打击了原统治阶级,但世家权贵盘根错绕的关系,也使得曹操最后都不敢越过雷池,代汉自立。
曹丕一改其父对世家豪族的打压,与他们握手言和,采纳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与世家豪族共享政权,得到上层的大力支持,走出了比其父更远的一步篡汉建魏。(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曹魏是在众人的帮抬下成立的,此后也没有采取有力的抑制措施,使旧的世家豪族继续坐大,根深蒂固。而在统治上曹丕也犯了大错误,他明令妇人不得干政防制外戚专权,却又因与曹植的争位心结,对自家亲人名分封实防备,大力打压不使成气候,固然有强化统治的好处,后果却是宗室无力,没能维护皇室,走上一条三家分晋的新路。
更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处于内忧外患的新建王朝,头二代君主全部短命,曹丕当六年皇帝,其子曹睿好一点,也只是当了十三年,父子在位时间还不及司马懿生命历程的小部分。曹操在生时,就曾警告儿子小心司马懿,说此人必干预汝家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曹丕初期也能谨记教诲,后来政事繁重,身体多病,逐渐不得不依靠世家特别是陈群司马懿等人的襄助,逐步让他们走上前台,临终时命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
曹丕的临终托孤,虽以远宗曹休曹真制衡司马懿陈群,形成皇室世家共保的局面,但这个格局不久就被打破,曹休曹真陈群都死在老司马前面,河内司马家族的关系网错综复杂,更是世家豪族中的翘楚,个人出色的才能和有世家作依托,兼加长命,这些合力导致曹魏政权移位不可避免。等到曹睿逝世时,已可看出端倪。本来打算让宗室曹宇等人辅政,竟然在中书令中书监孙资刘放的强力制止下,改为曹爽和司马懿,虽然临时增加曹爽权力以起制衡,但曹魏崩溃的迹象已经出现。
其他网友回答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是有一定抱负的政治家,到了曹丕和曹睿父子则一代不如一代,无不在史上留下充实后宫的记录。
奢侈淫靡,可怜都死得年轻,到了曹睿甚至连个子嗣都没留下。虽说当时有卫生条件太差不乏因疾疫流行而致死的原因,但观其施为即不难理解曹操开创的基业是怎样被他们败完的。
曹操以整齐风俗打击豪强地主为天下先,曹丕则以五品中正制换取光鲜的皇帝外衣,踏上了一条士族世代为官的死路。平民登堂入室之路被这一政策所阻断,统治阶层从此成为一潭绿幽幽的死水,新鲜的活水没有了,深不见底随时荡漾着野心家的快乐澜漪。
家族内部的精英们自损殆尽,“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就不是传说,羽翼被生生折断,根基被人为挖断。
曹丕为了称帝当皇帝,是以取悦内部士族集团的欢心丧失政治稳定基础作为代价的。
曹睿不用说,继位时还只是个孩子,表面上看似玩得转,其实哪里搞得懂一个个野心家的伎俩,何况才能平平,更莫说有什么开创了。临朝的哪一天,踌躇满志的他问过三朝元老刘晔对自己的看法,作为魏国智绝之士、腹心之臣,看曹睿看得甚是明白,志向虽大,但才能平平.可见干了13年的他,能表面稳住就是胜利,谈进取可能性不高,事实上也是.看看他们,再看看曹操那是什么气象,可以说天壤之别。
曹操作为开创之主,意气风发以法而治,铁腕除暴安良,正像一股强烈的狂飙迅疾掠过许都,他要建立一个人才济济政治清明的魏国集团,识人善用,量材授职,彬彬之盛灿若繁星,魏国不兴何待!他忧世不治的迫切情怀,得到了北方士子们的一致拥护,可以说扎下了根,期待后世之君开枝散叶,进一步稳固基础,以获得更为广泛的支持.但曹丕急功近利当皇帝,丧失了图新图强图远的承上启下的宝贵机会,以其6年执政施为,过份一点说,他连个中平之主也算不上.曹睿年轻摸不着,连培本固元也不甚了了。
如此看下来,魏家江山要想不亡是办不到的。
其他网友回答
曹魏国家没有衰落,衰落的是曹魏政权,晋朝实际上就是曹魏的延续,只不过换了一个姓氏而已,曹魏无论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还是社会稳定上,相较于汉末都是飞跃的提升,所以一般都说晋朝篡魏建国,到天下大乱,是把曹魏一手好牌打成了炸胡,也充分说明曹魏时期国家在曹氏三代的治理下,是生机勃勃的。
然而国家生机勃勃,不代表这个皇室生机勃勃。曹魏皇室的衰落主要是由于曹魏政策和皇帝寿命决定的。
一、曹魏政策。
这块可以分为两点说,第一点是打压宗亲势力,第二点是著名的九品中正制度。
第一点、打压宗亲势力
曹丕为什么要打压宗亲势力,主要原因在于曹家宗亲势力太强,人才辈出,曹丕称帝的时候,老一辈的夏侯惇曹仁曹洪乃功勋之臣,但细细观看,夏侯惇不久病逝,曹洪因罪被贬,而曹仁德高望重,但在曹丕三路伐吴的战斗中,可以看出曹仁实际上被冷遇了,虽为一路主帅,但兵力最少,副将仅仅有曹泰和常雕二人,不像其他二路兵力雄厚,还是全明星阵容,对于原宗亲功勋将军的后代也没有重用,比如夏侯渊四子,曹仁之子曹泰,用的都是旁支将领,比如曹真曹休夏侯尚这样的。而对于亲兄弟,打压的最为严重,曹植曹彰就不用讲了,一个七步诗直接贬到基层,一个莫名其妙的暴亡,其他兄弟没有一个出名的,到司马家夺权的时候,一个一个由于没有权利,都选择的明哲保身,只有一个曹彪想起一下,还被迫自杀了。
第二点、九品中正制度
曹操时代实行的政策是唯贤是举,虽然对于曹魏集团的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到了一定阶段这条路就走不通了,难道曹丕傻吗?自汉朝开始直到唐初,士族集团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甚至有抗衡皇权的能力,没有士族的支持皇家的政策很难执行下去,比如刘备的发展就一直依靠士族,比如初期的糜氏,后来的荆州集团到最后的益州士族集团。曹丕时代,曹魏已经趋于稳定,必须要依靠士族集团的支持才能发展,因此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度选拔官员,才使得曹魏如此的强大,当然曹丕作为英主,知道相互制衡,并且能压制士族。
但是曹魏的这个政策使得,曹魏必须君主强大,才能控制曹魏的政权,君主稍微弱一点,士族就强起来了,再碰到野心家,宗亲又那么弱,那曹魏的政权就岌岌可危了。
二、寿命问题
都知道曹丕40岁去世,曹睿36岁去世,曹睿去世后司马懿又活了12年,一下熬过来曹家三代还多,这样长的时间,足够让司马家培养自己的势力了,恰巧又遇到宗亲暗弱(夏侯霸夏侯玄等),辅臣无能(曹爽),皇帝年幼(曹芳),而司马家又是野心勃勃,自然会夺权,若曹丕曹睿比司马懿寿命长,就是再来2个司马懿,也不是曹丕曹睿的对手,但是历史就是这样,曹丕万万没想到,自己寿命短,儿孙寿命更短。
~~~~~~~~~~
曹氏君主均为明主雄君,只可惜无奈几朝帝王寿命太短,若是曹丕曹睿都多活几年,士族力量也蹦跶不起来,统一天下的就是曹魏,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照葫芦画瓢再受禅。
其他网友回答
富不过三代 被司马懿家族一锅端
其他网友回答
曹魏走向没落的原因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首先是曹家的基因有问题,除了曹老板,当皇帝的都早死,原本就得位不正,皇帝再早死,政权不稳,野心家趁机造反也就在情理之中。
其次,曹丕最后还是向士族低了头,老曹家本来就是寒门,士族看不上他们,所以政权并不稳固,而且士族实际上统治了天下,他们根本不在乎谁当皇帝。
第三,迅速腐化,老曹那一代个顶个的都是英雄好汉,两代下去都成了酒囊饭袋,尤其是被司马懿骗成猴子的那个,简直就是废物到了极点,老曹没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估计是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