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葬花吟》是不是红楼梦诗词作品的巅峰?
优质回答:
《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下掩盖的是封建制度的摇摇欲坠,必将“一败塗地”而不可挽回的灭亡。而《葬花呤》,则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也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当時,就有作者友人《题红楼梦》七绝一首得到印证“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絲?”请注意“似谶成真”,也只有当時就知道曹雪芹,写林黛玉这个女子之死的情节,熟悉的人才可说出来。
《葬花吟》不仅是林黛玉自身哀叹,而且也有一种对身世遭遇的不平之气,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含有难以言尽的愤懣,也是对迫害她,这个現实社会的強烈控诉。尤其是“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当向望的自由幸福成为泡影時,表现出的那种不向恶势力低头,而孤傲自芳,宁死也不甘身受其辱,这才是真正的思想价值所在。
如果把《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这三首,基本上都含有“诗谶”诗歌放在一起深读细研,就不难发现,不仅暗示林黛玉悲惨的一生,而且也是宝黛爱情悲剧的象征。不僅是《葬花吟》,《红楼梦》所有诗词歌赋场是作者曹雪芹,依据人物性格,根据故事情情节,因人制帽,诗即其人,如果简单用一句“多才多艺”很难能表示出这位文坛巨人的“巅峰”!
其他网友回答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首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停笔以待。”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中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密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的《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线,起卿沉痼续红丝?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葬花吟里脂胭泪,木石盟前杜宇春。
在小可看来,《葬花吟》堪称旷世神作,称之为跨越时空的女子诗词巅峰也不为过。《红楼梦》里的诗词极多,但大多数都是作者模仿女子所做,顶天是《随园诗话》里那些作品的水平,情感有余,艺术不足。那几首菊花诗意胜于诗,螃蟹诗有佳句,香菱作诗第三首只有一句有唐人气韵,剩下的五美吟相当耐斯,秋窗风雨夕是男人伪作。其余诸诗,不过尔尔,尤其是《题帕三绝》简直恶俗!
唯独这首《葬花吟》,小可愿以头颅担保,这绝不是曹雪芹(或本书作者)所写,因为男人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种写不出与才情无关,与天份无关,天生就没有那种细腻入骨和柔情似水,如何写得出这断肠之作。哪怕是姜白石,周美成,纳兰容若来写,也是枉然!
诗人写诗喜欢伤春悲秋,所伤所悲者不外乎落花而已,李义山顶多是叹息一声“肠断未忍扫”,晏同叔只不过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周美成更是站在那里静静发呆“簌簌半檐花落”,姜白石有些害怕和伤心所以写了“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到了纳兰容若无非是伤了离别“落尽梨花月又西”,不难看出,这些文人,看到落花,只是忧愁,只是黯然,只是流泪。
只是看着而已!
唯有黛玉一人葬花!
抛开诗里葬花和林黛玉的契和,单单葬花字,前人就不曾写过。一般而言,只要前人不曾写过,必为名诗!
唐朝之后的诗人有很许其实很牛,他们能写出许多唐诗来,为何偏偏不写,最大的原因是不想重复,不敢重复,重复前人的技巧,创意,思路,布局,怎么看都是一个笑话。
《伊州歌》一出,后代诗人便不敢用动作描写来思念在战场上的夫妻。《陇西行》一出,后代诗人轻易不敢用“可怜……犹是”这个组合写诗,而到了《枫桥夜泊》这种神诗一出,后代无人敢在姑苏城外夜泊赋诗,赋了也不敢四处张扬。
无他,拾人牙慧,智者不取也。
《红楼梦》把葬花吟传了出来,正合书中的“传诗”之意,更让人膜拜的是,这葬花吟只能是林黛玉有资格写,只有林黛玉有资格是作者。换作任何人来写都是矫情,都是虚伪,都是混帐!
人诗一体!
写前人未有之意,便足以笑傲千古了!
不信?
我们随便看一下那些传世诗词,哪一首重复前人了?声声慢之后,谁敢用六个以上的叠字?贺新郎一出,谁敢轻易在词里用别离典故?那首疑为李白所写的忆秦娥一出,谁敢轻易在汉陵外吟诗赋对?
经典,因为不重复前人,所以不可复制。
复制便丑!
李易安不是说了么“世人作梅,下笔便俗!”
诚哉斯言!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葬花吟》是红楼梦词作的顶峰。
其他网友回答
《葬花词》是写的很美,百吟不厌,尤其是谱成曲,那更是九曲回肠,如思如诉,如歌如泣,如痴如醉,如梦如仙。但要抬到最高峰,似乎格局太小,毕竟是一个小女子的触景生情,花开花落,人生如梦,青春似水,年华如落央,不是有过情感挫折的人,是难以有心痛之感的。遥想当年,妻子在世时,最爱唱这支曲,尤其是那句“一抔黄土掩风流”“花落人亡两不知”,真叫我肝肠寸断,“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仿佛一语成谶,直叫我有追香而去之念。当然,还是《好了歌》最重要。《好了歌》才是全书主旨,是思想高峰。而《葬花词》只是情感和艺术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