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关五代十国的历史记载为什么那么少?这期间都有哪些大事件?
优质回答:
五代十国有哪些大事件?唐朝灭亡以后,原唐朝的蕃镇和地方武装各自割拒一方,他们相互进行兼并战争。在中原一带,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建立,史称五代。五代时期是从907年开始到960年结束,只有53年。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势力继续发展。朱温背叛了农民起义军之后,他被唐朝封为宣武节度使,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在消灭了诸多割据势力,初步统一黄河流域以后,朱温于907年废唐哀帝,自立为帝,国号梁,定都开封,史称后梁。朱温即梁太祖。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瑁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李存瑁即后唐庄宗。10月,后唐攻灭后梁,建都洛阳。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他认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为儿皇帝,并割据燕云十六州就是今天的北京,河北,山西北部与内蒙古一部分,以岁贡绢锦30万匹的条件,以便取得契丹兵的援助,推翻后唐,建立了后晋政权,迁都开封。割让燕云十六州,使得中原地区丧失了重要屏障,为后辽,金,元南下提供了方便,使得北方社会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契丹入开封后,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采取观望态度,他不与契丹兵交锋,而是乘虚占据了中原,分兵防守四境。947年春,刘知远在太远即位称帝,仍沿用晋的国号与年号。耶律德光北还以后,刘知远入开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950年冬,郭威举兵攻入开封,推翻了后汉王朝。951年初,郭威在开封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郭威即周太祖。周太祖提倡节俭并且能够以身作则,他还吸取了前代看重武夫的教训,大规模地搜罗人才,大力发展经济,他整顿吏治,奖励生产,废除苛捐杂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能够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954年,周太祖死,其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周世宗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位政治家,他在周太祖改革基础上,又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政治上提倡文治,整顿科举,重用了文臣,统一法律,经济上,他采取奖励耕织的措施,取消了苛捐杂税,军事上,改编加强中央禁军,训练军队,挑选出武艺精悍者组成了殿前诸班,成为禁军精锐。他的改革措施,就加强了后周实力,为其后北宋统一奠定基础。与五代同时,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九个国家。江淮地区有吴和南唐,两浙地区有吴越,四川地区相继有前蜀和后蜀,两湖地区有南平和楚,两广,福建地区有南汉和闽。此外,山西一带还有北汉政权。南方九国与北汉合称为十国,存在时间为891年至979年,共88年。
其他网友回答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在各地的藩镇乘机做大做强。而黄巢之乱以后的唐朝更是出现了“极目千里、无复烟火”的局面。乱事波及两淮江南地区,当地群雄纷起抗敌,十国中的吴国与楚国得以建立。 秦宗权之乱直到唐昭宗时才在朱全忠的努力下平定。
朱温、李克用与李茂贞这三派藩镇影响了唐朝后期、五代前期的政治,而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更成为五代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的君主。朱温与李克用因故不合,双方上至朝廷,下至藩镇,都斗争不断。朱温利用朝中的势力打压李克用,并且趁李克用与李茂贞等人抗衡之际威服河北各藩镇,并吞河中军、淄青军等节度使领地。地盘的扩充使得朱温的势力远大于李克用。而关中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虽然威胁唐廷,但因李克用与朱温的干涉而失败。公元888年唐昭宗继位后,宰相崔胤与宦官韩全诲争权。唐昭宗被宦官韩全诲幽禁,崔胤紧急招唤朱全忠入援。而韩全诲强迫唐昭宗投靠李茂贞,朱全忠于是率军围困凤翔。隔年,凤翔军粮草耗尽,李茂贞只好杀宦官韩全诲等人,与朱全忠和解。朱全忠趁机掌控朝中大权,还屠杀宦官数百人,派兵控制长安。崔胤后悔不已,有意摆脱朱全忠的威胁,暗中召募六军十二卫,被朱全忠在长安的眼线所察觉。公元904年朱全忠杀崔胤,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同年8月弑唐昭宗,另立昭宗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淮南失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唐朝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他改名朱晃,国号梁,史称后梁,他即后梁太祖,最后定都东都汴州。
五代十国一共存在了53年。五代十国简介: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政权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因为五代十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无论是对于以儒家思想治国的统治者还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读书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五代十国时期是非常混乱的,国与国之间背信弃义,君臣之间相互猜疑,臣子弑君的事情常有发生,而皇帝和儿子之间也是互相残杀,杀子、杀父、杀兄弟层出不穷。礼仪基本被摒弃,武力成为保证自身安全的唯一办法,老百姓的生命被视如草芥。 从控制舆论的角度来说,如果提倡这样的时代,会对统治者的统治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臣子、儿子、兄弟如果受到了影响,皇帝的皇位和性命都将不保,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这是百姓、读书人都不愿看到的。
五代十国的大事件还是不少的,比如儿皇帝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直接导致中原王朝无险可守,门户大开。再比如有名的赵匡胤陈桥兵变。
其他网友回答
大事件
丢了燕云十六州
契丹很嚣张,建立了辽。
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花间集》
后周世宗灭佛
短暂的 五代十国
历史记载少时因为 五代十国 在历史上的时间非常的短 只要短短 50多年。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这一历史时期,还出现了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般传统说法认为唐朝亡于907年,北宋建于960年,因此五代十国存在于907年至960年期间。
唐朝灭亡
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改名朱晃,导演了一场大臣劝进、唐朝皇帝自愿禅让的闹剧,当上了皇帝,建都汴梁,国号为梁,史称后梁。
五代
后梁
朱温,残暴成性,战争中滥行杀戮,与据有太原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连年作战,使黄河两岸遭到严重的破坏。又兼荒淫成性,被辱妇女的丈夫都想杀他,最后死在亲生儿子的手下。
后梁最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的大部以及河北、安徽、江苏、山西、甘肃、宁夏、辽宁的一部分。
朱友珪杀父后,自立为帝。次年正月,改元凤历。二月,朱温第三子朱友瑱发动洛阳禁军兵变,逼朱友珪自杀。
乾化三年(913年),朱友瑱在开封称帝,史称后梁末帝。末帝猜忌方镇大臣,内部分裂,国力进一步削弱了。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十月,后唐庄宗李存勖攻入开封,末帝自杀,后梁灭亡了。
后梁历三主,共17年。
后唐
后梁末帝龙德三年(923年),李存勖灭了后梁,统一了北方,即位称帝,史称后唐庄宗。建国号为唐,定都洛阳,史称后唐。
李存勖,当了皇帝,便认为大功告成,从此只顾享乐去了。他在宫里养了很多伶人,专门演戏给他取乐。有时,他也穿上戏装,和伶人一起登台表演。他还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
937年一月十一日,石敬瑭勾结契丹攻入洛阳,李从珂自杀,后唐灭亡了。
桑维翰替石敬瑭起草了一道降表,向契丹太宗耶律德光称臣称子,还许诺打败后唐后,割让卢龙和雁门关以北的燕云十六州作为答谢之礼。燕云十六州属今河北和山西,即幽(北京)、蓟(蓟县)、瀛(河间)、莫(任丘)、涿(涿州)、檀(密云)、顺(顺义)、新(涿鹿)、妫(怀来)、儒(延庆)、武(宣化)、蔚(蔚县)、云(大同)、应(应县)、寰(朔县)、朔(朔县)等州。
后晋
后唐末帝清泰三年(936年)十一月的一天,耶律德光对石敬瑭说:“我三千里赴难,志在必成。我看你相貌气度,真是中原之主啊!我想立你为天子。”
石敬瑭三番五次推辞,但将吏们都劝他答应下来,他只得同意了。于是,耶律德光写好册立文书,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耶律德光脱下自己的衣冠给他,让他在柳林筑坛登基。石敬瑭称耶律德光为父亲,做了儿皇帝。其实,耶律德光比石敬瑭小十一岁哩。
后晋历二帝,共十一年。
混的最窝囊后汉
缔造者刘知远是沙陀人,原是石敬瑭的大将。对于石敬瑭认贼作父,出卖民族利益,割让领土,甘心做儿皇帝,刘知远是不同意的。
一心想灭了契丹
后周
缔造者郭威,后周显德元年(954年),郭威病死。柴荣即位,史称周世宗。
后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变成了强国
世宗重用人才,任人唯贤。一天,柴荣要提升出身低贱的魏仁浦当宰相。有人说:“魏仁浦不是科举出身,不能当宰相。”柴荣反问道:“自古以来有才能的宰相,难道都是科举出身吗?”他力排众议,破格任用小吏出身的魏仁浦当了宰相。
为了防止舞弊,世宗下令对已选取的进士进行考核。世宗所任命的官员都是有才干的。唐末以来,佛教在中国发展得很快。后周时,寺院遍及各地,有僧尼近百万。许多富户为了逃避赋役,托名僧尼,甚至将庄园托名寺产。军队中的逃兵、无业游民、逃亡奴婢、罪犯等也多遁迹寺院,求得庇护。这使国家失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收入。世宗下令道:“除少数法定寺院外,其余一律废除。”经过整顿,废去寺院三万余所,裁减了大批僧尼。
世宗下令将民间的佛像、铜器销熔铸钱。国家因此获得了大量钱币,充实了国库。在拆毁佛像时,许多人不敢动手,怕来世受报应。面对慈眉善目的大铜佛,人们好像看到了释迦牟尼。柴荣为消除人们的疑虑,解释说:“佛是佛,铜像是铜像。况且佛为了利民,连自己身上的肉和眼睛都要拿出来施舍,我们把佛像砸了铸钱,于民有利,佛也是会同意的。”
经过世宗的改革和整顿,中原经济迅猛地向前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百姓生活逐步改善,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世宗三征南唐,取得了江北十四州六十县的土地。
接着,世宗决定收复幽州。显德六年(959年)三月,世宗亲自统兵北伐,战争进展得非常顺利。四月,契丹宁州刺史王洪献城投降。接着,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延辉开关投降。赵匡胤率军进入瓦桥关,契丹守将姚内斌也献城投降了。仅四十二天,后周大军就收复了三关十七县
十国
前蜀
王建光天元年(918年),王建病死,其幼子王衍继位。王衍只知吃喝玩乐,毫无才能,只因其母受宠,他才有幸做了蜀主。
前蜀咸康元年(925年),前蜀被后唐所灭。
前蜀历二主,共35年。
后蜀
宰相毋昭裔与赵崇祚编印唐、五代词五百首,取名《花间集》,对后世影响很大。毋昭裔还出私资百万营建学馆,并雕版刻印《九经》,使蜀地文风大盛。
后蜀历二主,共32年。
《花间集》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该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吴国
从唐末至五代,吴国统治江淮地区近四十年。它与中原王朝几成南北对峙之势,使得南方诸政权并存的局势得以实现。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病死,其子杨渥继位。
杨渥喜好游乐,又排挤功臣。徐温发动兵变,杨渥被架空,于908年被杀,由其弟杨隆演继位。
919年,杨隆演正式即吴王位,改元武义,徐温继续独掌大权,杨隆演无法控制局面,于920年郁郁而终,其子杨溥继位,于927年正式称帝,大权依然掌握在徐氏手中。
937年,杨溥让位于徐温养子徐知诰,吴国灭亡了。
吴国历四主,共36年。
南唐
李昪为了长生,相信方士之言,服用丹药,中毒而死,在位七年。
历三主,共39年。
吴越
由于钱镠的子孙牢记钱镠的教导,吴越亡国时,他的子孙受到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善待,百姓也避免了刀兵之苦。
吴越历五帝,共86年。
钱姓: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就是钱镠的子孙。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钱氏后人人才辈出闽国
历六主,共37年。
楚国
历五主,共56年。
南汉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宋军进攻南汉。南汉无力抵抗,刘 出降,南汉灭亡了。
南汉历五主,共67年。
南平
是五代十国时期最小的国家之一,疆域盛时约包括今湖北西部、重庆东部等地。
是南北交通枢纽,又是北方小朝廷与吴、蜀、楚诸国的缓冲地,依靠商税,勉强自成一国。
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宋太祖使卢怀忠去南平观察情形,卢怀忠回来说:“荆南有兵不过三万,年景虽然不坏,但百姓困于暴敛,要想消灭它是很容易的。”果然,宋兵南下伐楚,经过江陵时便将南平灭掉了。
南平历五主,共57年。
北汉
历四主,共29年。
其他网友回答
这段历史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