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二战是人海战术吗 二战苏军的人海战术有多可怕

网友提问:

二战中苏联的人海战术厉害不?

优质回答:

一直以来,俄罗斯士兵都具有承受极度伤亡而不投降的可怕韧性和高贵品质,他们能趴在充满淤泥战壕里,能卧在严寒刺骨的雪地里,吞咽掺着木屑的黑面包,随时随地为祖国献出自己的生命。不过,俄罗斯军队的战术也比较呆板,经常有无谓的牺牲和海量的伤亡。相对来说,俄罗斯军队才是人海战术的老祖宗。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入侵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到9月20日,德军在基辅附近全歼苏联西南方面军,苏军损失近66万余人。接着德军发动台风行动,开始进攻莫斯科,此时苏军已经损失近200万人的兵力。1956年2月,赫鲁筱夫的秘密报告中披露:在卫国战争中,为了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争夺,要求苏军以连续的正面进攻来代替从侧翼迂回、深入敌后的大规模运动战,为此苏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1944年白俄罗斯的五次突击战役中,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红军竟然损失了50多万人。而即便如此,红军还是未能突破德军防线,而德军损失仅为红军的十分之一。1945年4月16日,苏军以两个方面军的兵力对柏林奥得河畔的泽劳高地进行了正面突击。苏军部署4万门火炮,每公里正面密度超过300门。在第一天发射了180万发炮弹,投射量3.6万吨,空军则投下了3000吨炸弹。苏军投入了几乎所有的预备队,对德军发动猛烈攻击,经过4天战斗,苏军突破了德军防线,通往柏林的大门被打开了。但苏军在这场血战中损失惨重,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阵亡官兵高达3万人,受伤21万人,837辆坦克被摧毁,被击伤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数量达1653辆。最高统帅部和朱可夫都认为泽劳高地之战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很多军事历史专家认为,总体上来说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时期的战术水平表现普遍不佳,与德军存在明显差距。例如苏军进攻塞洛高地的作战就完全是错误的选择,因为当时进攻柏林的方式有很多,苏军选择正面钢的硬碰硬,在胜局已定的情况下,让十余万士兵白白送死。

1942年1月的霍姆尔战役,德军临时拼凑的“舍雷尔战斗群”6000名官兵坚守阵地,防御6万名苏军的进攻达105天,阵亡1550人,另有2200人受伤,最终瓦解了苏军的包围。在围绕着这弹丸之地进行的105天血腥战斗中,苏军动用第3突击集团军,总计6个步兵师、6个独立旅、7个从西伯利亚调过来的独立滑雪步兵营,另有2个坦克旅,发动了不下100次正面攻势,整个战役中,苏军从不做战术改变,进攻都是钢正面,精确的按照作战计划的时间表执行,防守的德军甚至能够预测到苏军有多少部队要从哪里突破,从而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叶廖缅科元帅——他在战争结束不久前被任命为乌克兰第4方面军领导人,他在1945年4月4日的日记中写道:“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可是部队对于即将采取的进攻军事行动准备工作做得非常薄弱。乌克兰第4方面军没有及时解决这些决定成败的问题。”我们直到战争最后几个星期也没能够学会作战。同时还总是忙忙碌碌的,巴望着胜利快些到来,不惜用红军战士成千上万的尸体铺就胜利之路。我有幸听到过一位曾参加塞罗夫斯克高地强击的营长的叙述。他们只袭击了敌人的一个碉堡。结果营长失去了所有连级指挥员,几乎失去所有的排级指挥员。当他鼓励战士们发起最后一次冲锋时,700多人的队伍剩下不到100人。但敌人的机枪突然哑了声。闯进碉堡的红军战士们杀死了第二个机枪手,而第一个机枪手已经疯了,他受不了面前堆积如山的尸体。

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要有比敌人多5到6倍的兵力,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没有人数上的优势,他根本就不会打仗,他如今显赫的地位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这大概是因为,在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命令中,最经常见到的一句话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苏联军队的正面钢的骨气,从冷战时期的苏军编制也得到体现。苏军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编有5-6个师,将近9万人,在苏军作战条令中也仅当高级战术兵团使用。苏军的战役军团实际上是编制2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以及各种支援部队组成的大约23万人的方面军,这个方面军的人数跟美军的陆军军差不多,不过火力和技术兵器要多两倍。这种作战编制符合苏军快速高强度进攻作战条令,很适合正面突击,但持续作战能力不足,不适合进行美军的左右勾拳或解放军的穿插迂回战术等多变复杂的作战思想。苏联方面军的诸兵种集团军和坦克集团军都属于一次性突击使用的集群,如果短时间内进攻不能凑效,这种方面军会很麻烦,在后勤保障不力和巨大伤亡下,作战能力会迅速消失,甚至在突破口的突出部被防御者包围歼灭。苏军最好的办法是轮换作战,更换后方预备的方面军,这样可始终保持进攻矛头的锐利和完整。解放军则不一样,从工农红军建立开始,旧军队的制度和习气被新式的革命军队打得粉碎,逐渐创建了人民军队自己的一套作战思想。1947年12月所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大军事原则。全文仅593个字,是人民解放军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全部军事奥秘所在,这成为我军的基本作战思想,一直保持至今。在50年代,我军曾经搞过一段时间的全面学习苏军运动,这时的解放军从士兵内务到作战理论,都全面接受苏军的规定和理念。当时解放军对苏军的呆板和教条就有过深刻体验,在战斗演习中,除了注意到一般地形 条件下的攻防战术之外,很少针对中国大部分沿海地区 山地多、河流多、水田多的特点,忽视人民解放军长期在 复杂地形条件下所采用的渗透、穿插、迂回、包围等战术活动,把大部分演习都设想在一般起伏地带,都设想为大规模的正面攻防战。这里面就包含着危险,一旦发生了战争,我们的军队就可能不会以劣势的装备去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也可能不会在山地、水网、河川地带进行作战,将使我军在战争初期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我军认为苏军很少有连一下分队战术的内容和演练。苏军班排战术的确比较粗糙,很少有交替掩护、跃进射击等基本内容。看的最多就是平端大枪,直起腰版,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沙皇时代所谓的“灰色俄罗斯牲口”,指的是每次战役仅携带三发子弹,刺刀擦得雪亮的沙俄步兵。苏军摩托化步兵班战斗队形描述如下:“班战斗队形为散兵线,班长通常位于本班中央。散兵线内士兵的间隔,核条件下为6-8米,常规条件下为4-6米”。摩托化步兵班的冲击和通过障碍物时的行动:“……徒步冲击时,班成散兵线尾随坦克跑步前进。接近敌前沿障碍物时,班迅速收拢成行军纵队,随坦克通过障碍物中的通路,到达敌前沿前30-35米时,全班一齐投弹,然后猛冲前沿,以抵近射击、刺刀、枪托消灭守敌。……”我们军队的将领多数都认为苏军的战术能力比较低下,他们信奉高速度、大纵深、宽正面的大兵团进攻战役理论,在突破地段经常集结数倍于敌人的火炮和迫击炮,4-5倍于敌人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再加上航空兵。换成谁当统帅一样。他们特喜欢从正面突破,用蛮力砸开敌人的防线,然后全力从突破口灌入。如果一次不行,就灌两次,最多三次,不然苏军士兵们就死光了… …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要看你是怎么理解人海战术了。如果你将“集中优势兵力”与“人海战术”划等号的话,全世界的军队都要躺枪了。在信息化战争之前的战争,无论是战役还是战斗,双方都尽可能多的集中优势兵力,毕竟我一千人打你五百人,一千辆坦克打你五百辆……我在数量上总占优势。

不过,集中优势兵力也是讲究战术的。比方说在苏中战役中,国民党集中12万兵力打苏中野战军的3万人,兵力对比是4:1,而在具体战斗中,粟裕司令却集中两个师打敌人两个团,巧妙的还给了敌人一个6:1。所以,怎样集中优势兵力也是一门学问。

如果你将“人海战术”理解为某些脑残影视剧中表现的那样集群冲锋,那这样的人海战术早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就没有用了。八国联军,听着是挺吓人的,八个国家联合起来打我们,但他们的总兵力加起来才两万人左右。而与八国联军对阵的清军、义和团加起来有上百万人。当时这些人喊着“神仙保佑,刀枪不入”的口号,后面又有一大群的“法师”作法“请诸天神佛”助阵,结果在人家八国联军的枪炮面前成片成片的倒下。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军队在攻击203旅顺高地时也玩过人海战术,结果不到半天,一个师团两万多人都完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面对对方由战壕、铁丝网、机关枪、大炮组成的防线,无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搞过无脑的集群冲锋,结果都伤亡惨重而取得的战果甚微。到了二战,武器装备的杀伤力比一战更强大,这时候再搞无脑冲锋的话,基本上除了送人头外,没别的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

那些说什么苏军靠人海冲锋获胜的,麻烦你们了解一下二战德军的火力配置,了解一下mg42的射速,了解一下德军“动物园”的威力,人海冲锋早在晚清那会儿就不管用了好吧?不信你们去了解一下义和团就知道了。

其他网友回答

那必须的啊!最后是谁胜利了二战啊

其他网友回答

在信息系统、电磁压制、导弹、制空权、制海权等现代战争因素成为决胜因素之前,战役级战争的胜利基本都靠人海战术,当然这当中广义的包含了装备部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