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 比斯大林格勒更惨烈的战役

网友提问:

作为二战最为悲壮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有多惨烈?

优质回答: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惨烈的巷战是这场极其血腥的战役的典型代表。双方总伤亡人数超200万人,整个战役持续199天,在城区巷战的1星期内,超过4万苏联市民丧生。就拿苏军守城的第62集团军来说,前后投入的增援部队共计2个军、24个师、16个旅、40个团及20个营,但这个集团军的总人数从未超过6万人,犹如一张血盆大口,让你有来无回。一个成建制的师顶上去,三天就没了,这只是62集团军的冰山一角,用惨绝人寰来形容,毫不过分。

(斯大林格勒惨烈巷战)

苏军第62集团军像一把尖刀一样,牢牢的扎在斯大林格勒,消耗了德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下面我们就说说,在6个半月的会战中,苏军第62集团军的惨况。

1942年7月11日,帕克其将军的第62集团军投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此时的集团军有5个师、16个直属团及5个营的兵力,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德军每前进一步,62集团军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经过外围激战后的第62集团军陆续撤入市区,斯大林格勒战役最惨烈的巷战拉开帷幕。

(斯大林格勒惨烈巷战)

最惨烈的巷战是发生在9月12日后的三天,对苏德双方来说都是最艰难的日子,德军不顾一切,步步紧逼。第62、64集团军顽强抵抗,城内已是一片废墟,兵员不停的减少。近卫第13师在马马耶夫岗与德军展开了拉锯战,由原来的1万人减员到2700人;步兵第42旅在伏罗希洛夫与德军进行了反复的拉锯战,战斗不到2天,仅剩650人,其中步兵不到200人;隶属57集团军的步兵244师出现在62集团军阵地时,只剩1500,其中兵力人数不足一个营,最后直至丧失殆尽。

(斯大林格勒惨烈巷战)

在拖拉机厂保卫战中,近卫第37师投入战斗10天后,全师剩下几百人,其中步兵114团仅剩84人,117团仅剩30人,装备全部被打坏。不分昼夜的巷战,使许多师兵力所剩无几,苏军只能用掉队人员、工人分遣队及市民来补充兵员。会战结束后,第62集团军被改编为近卫第8集团军,修整后作为主力参加了后续的一系列会战,直到攻克柏林。

(斯大林格勒惨烈巷战)

据一个德国老兵回忆:“对于车站站台,双方反复易手,死伤无数,他带领的一个火炮单元,同伴无一生还,我躲在掩体里看着俄军像旋风席卷而来,又像潮水一样退回”他后来得了肝炎,为此兴奋不已,他将离开前线,被送回后方接受治疗!后来得知所在连队无一生还。

这场战役的惨烈、悲壮无处不在,正像《斯大林格勒》电影中的台词一样:

“顿河!顿河!我是大鲟鱼!请求炮火支援!请求炮火支援!坐标:xxxx”

“收到!…等等,大鲟鱼同志,这里显示是我们的地盘!”

“是的!但是德国人马上要攻进来了!请求炮火支援!立刻!马上!”

“我全都明白了。兄弟,永别了。”

(斯大林格勒惨烈巷战)

其他网友回答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多惨烈?数据是冰冷的,但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东西。

根据一份资料显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保卫战之前,整个斯大林格勒还有八十五万多名居民,但战争结束后的普查资料显示,这八十五万多人,已经变成了一千五百人。何其恐怖的数字。

再有就是,1942年的十一月前,也就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大反攻之前,崔可夫将军是带着十三万苏联军人守卫在斯大林格勒,但大反攻的三天前,这支十三万人的部队,就剩下二百三十九个人。

打到最后,崔可夫站在马马耶夫岗山下,指着眼前的伏尔加河说道:

“眼前就是伏尔加河,谁愿意过去现在就可以走,但我要留下来!”

而这二百三十九个人,一个都没有走,全部都留下来要和德国人进行最后的作战。其实仗打到现在,已经没有人想逃避,至少死的时候,还有十三万的战友能在一起。

崔可夫之孙苏联第六十二集团军司令,回忆过崔可夫去斯大林格勒之前和斯大林的谈话。

当时的崔可夫说过这么一句话:

“如果不能战胜,我将不会再回到您的办公桌旁。”

崔可夫做到了,坚持到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大反攻。

所以说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经历过血与火燃烧的城市,不过很可惜的是,如今的斯大林格勒,这座苏联红军当年鏖战的城市,已经在1961年被斯大林的继承者赫鲁晓夫给改成了伏尔加格勒。

但经历过哪个时代的俄罗斯人,依然喜欢叫这座城市为斯大林格勒,这座倔强的城市,同样会在每一年的六个节庆日,将城市的名称恢复为斯大林格勒。

今天我们不说,当时苏联的普通士兵进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存活的时间不到一天,军官存活的时间不足七天。

也不说战斗残酷到,双方可以在一套民房里,为争夺一个客厅而拼的你死我活的场景。

更不说,双方在短兵相接的时候,用匕首,石头,顺手捞到手的任何武器,或者干脆就用拳头和牙齿进行作战的经过。

我们就从认识苏联士兵为什么不怕死,为什么会毫无顾忌地冲向敌人喷着火舌枪口,直到他们倒下,也要将德国人赶出斯大林格勒的角度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怎么说呢?这场战斗很残酷,人类害怕和恐惧其实都是天性,难道苏联的战士都剔除了这些天性?

不是!他们也害怕,也恐惧,甚至是战场上也会出现了逃兵,这些逃兵想躲避战场上的刀子,子弹,手榴弹,甚至上炮弹。

说个事就知道了。

比如,当年的崔可夫将军,就遇到一位想要将自己的部队丢弃逃跑的团长。

当时的崔可夫没有带任何的勋章,坐着坦克遇到了这位团长。

崔可夫二话没说上去就是一拳,于是一位将军和一位团长就这么打起来了,崔可夫将军硬是把这位团长给打晕了。

在苏联的军队中可是有规定的,下级要是打上级,是要被处死的。

这位团长被枪毙了吗?没有。崔可夫仅仅是将一些烟草交给了跟随的士兵,吩咐他,等这位团长醒来的时候,给他。

崔可夫没有枪毙这位团长。

对于这件事,崔可夫之孙解释过,崔可夫认为所有人都是勇敢的,想要逃跑,那就表现出来,让他自己选,而结果就是这些人往往变的最为勇敢。

所以害怕和恐惧其实都是天性,一旦战胜了害怕和恐惧,那么他反而是最为勇敢的。

那么这位逃跑的团长,可以挨了崔可夫将军的一顿胖揍变得勇敢起来,可和德国人作战更多的是普通士兵,他们可没有接受崔可夫将军胖揍的机会。

他们又是如何战胜恐惧和害怕的呢?

说道这里,有些人会想到督战队。

怎么说呢?在这场战争中,双发杀红眼的时候,确实有被处决的苏联军人。

比如崔可夫自己就承认过,在九月十四号的时候,他开枪击毙了一支部队的指挥官和人民委员,同一天他又枪毙了另外两个旅的指挥官和人民委员。

当时崔可夫的行为,把身边的人都吓傻了。

这一次崔可夫并没有选择原谅这些人,这意味着当时的战况非常的激烈,激烈到不允许有太多的思考时间。

那么类似的事情多吗?不多,根据如今解密的资料来看,因为害怕胆怯而怯战的苏联军人,只有不到三百人。

相比牺牲在战场上的几十万苏联军人,这个数字,其实算不了什么。

所以督战这个手段,在苏联红军和德国人厮杀的过程中,根本就没用,他们根本就不会想,会不会在跳出战壕的那一刻,冲向德国机枪的那一刻,自己会不会死。

其实就是两个字——信仰,还有给他们讲述信仰的政委。

在那场战斗当中,有政委的地方,总会聚集起战斗力最为坚定的战斗小组。

这些政委不仅仅只是嘴上说说那么轻松,他们都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信仰。

当部队发起冲锋的时候,往往都是政委第一个跳出战壕,带头冲锋,而带头冲锋的人,在战场上死亡率是最高的。

所以在当时战场上,苏联阵亡率最高的就是政委。

以至于后来,苏联的最高机构,下达了命令不允许政委带头冲锋,甚至为了限制他们的冲锋,连配枪都不给他们。

但每次当乌拉声响起的时候,这些没有配枪的政委依然第一个冲出了战壕,他们没有武器,好一点的手里攥着铲子,匕首,差一点的就只能拎着一个板凳冲上去。

所以那个时候,在苏联战场上,有一种人他叫政委。

而德国人最为痛恨的一种人,就是叫政委的人,往往这些人被抓住,根本就不用询问什么的,一旦知道身份,直接就会被枪毙。

那么在如今电影电视剧,尤其是西方拍的电影电视剧中,苏联政委却成了躲在队伍后边,使用机枪对着自己战友的家伙,比如《兵临城下》这部电影。

所以在那场战争中,普通的苏联战士,根本就不怕子弹,因为他们的政委冲得比他们都靠前,为什么要害怕。

这是信仰和带头作用起到的效果。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苏联战士为什么就这么相信他们的政委呢?难道就是因为这个政委是第一个跳出战壕的吗?

怎么说呢?政委这个职务,其实是文职官员,他并不参与作战指挥,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士兵的生活。

政委除了在战斗中,第一个跳出战壕带着他的士兵冲锋之外,在没有战斗的时候,政委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了。

他会找士兵谈话,一对一的谈话,走进士兵的心里,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什么作战,有什么苦恼,政委会出面给解决。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说伊泽尔他原本是苏联第六十四集团军步兵第三十八师的委员,他回忆在他任职期间,总是带着一支皮箱,在各个战壕里穿梭。

这支皮箱里,不仅有各种小册子,还有书籍,接着就是跳棋,骨牌一些娱乐用品。

带着这些东西,是因为他知道,战士们很勇敢,但他们在战斗结束之后,也会有恐惧和害怕,而他要做的就是让战士们不害怕,用信仰和觉悟来战胜这些恐惧和害怕。

政委的开导让苏联战士在战场上,有着坚定的目标,至少让他们明白自己是站在了这场战争中道德的最高点。

反观德国士兵,显然就不具备这种特征,入侵让他们变得肆无忌惮起来。

所以政委在苏联士兵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哪怕是一个四五个人的小团体,只要有一个叫政委的人在这个团体中,那么这个小团队的战斗力都是倍增的。

说一件事,就明白了政委在苏联战士心中的地位。

有一本书叫《沉沦之师》,里面有一个小故事,说作者所在的部队,有一个战友和班长有矛盾,用冲锋枪射杀了班长。

这件事出来之后,政委就来了,面对这名愤怒的士兵,政委没有说话直接就走向了还拿着冲锋枪的士兵。

士兵向着政委扫射,但子弹都是从政委的头上飞过去,而政委根本就没有当回事,走到士兵的面前,缴了对方的冲锋枪。

怎么说呢?只要一个苏联战士团体,这里面有一个政委,哪怕是 一场看不到希望的战斗,这些苏联战士依然会进行坚强的抵抗。

比如一名德国士兵写的一本回忆录《劳斯回忆录》。

这位德国士兵所在的部队攻占了波谢卢克塔基希的一个城堡,而且攻占的时间已经很久了。

后来德国的第十一坦克团,就进入这个地方进行休整。

坦克到了广场,德国人要从坦克车里出来,就在这个时候,接连三个车长就被冷枪给打死。

最终德国人发现在广场的围墙边上,有一条很狭窄的战壕,于是德国人发起了进攻。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事后他们发现战壕里还有十三名苏联官兵,身份是一个团部里的军官,指挥他们的人就是一名政委,而这名政委死的时候,依然抱着他的步枪,做着一个标准的射击动作。

最后补充一点,能够当政委的人,其实很多都是从战斗部队的军官中选拔出来的,因为他们更了解士兵。

而那个时期,冲在最前面的还有一批人,他们是党员。

资料显示在1942年八月到十月之间,就光苏联前线部队正式的党员数量,从两万八千五百多人,直接攀升到了五万三千五百多人。

这就是信仰,带给当时苏联士兵的力量。

德国人在苏联的土地上,干的坏事可不少,太残忍都没法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名叫奥特.扎耶齐夫斯基的中校,曾经在一个德国人废弃的据点中,看到了他的战友。

而这个时候的战友已经牺牲了,死状很惨,右手的皮肤和指甲都没了,眼睛别戳瞎,在右边太阳穴上还有烙铁烙过的焦糊痕迹,脸都被一种液体烧的变形了。

这还是被俘人员,德国士兵对待平民一点都不会手软的。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苏联士兵会有什么反应呢?愤怒!

举个例子,苏联有一名狙击手,叫阿纳托里.契柯夫,他在上了战场,开枪狙击掉第一个敌人之后,也是害怕,他的第一个意识是,自己杀掉了一个人,而不是敌人。

所以让他害怕,害怕自己。

但随后他想到了德国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同胞的,这种情绪就稳定了许多了,随后就让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狙击手,而他狙击敌人的时候,往往都是将子弹打在了对手的头上。

最后我们用一组数据作为收尾。

1942年五月,德国一开战就消灭了五十多万的苏联军队,在苏德战争的初期,苏联调集了大量的部队进行防御,都没能阻止德国军队的推进速度,结果让德军推进了几百公里。

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的时候,德国使用了他们最为精锐的第六集团军,还加派了四百多辆坦克,三千多门火炮。

苏联战士和德国军队,最终展开了巷战,而在这场战斗中,最为激烈的时候,德国人每天要付出三千人的代价,但他们的推进速度是按照米来计算的。

时间走到十一月初的时候,德国人占领了城区的80%,他们都可以远远的看到伏尔加河了,但战斗一直就没有停息过,德国人始终无法将整个斯大林格勒给占领下来。

最终苏联战士撑到了,他们可以进行大反攻的时候,然后他们生擒了德国的元帅——保卢斯。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其他网友回答

斯大林格勒是当时苏联数一数二的大工业中心,全市共有126家工厂企业、45万居民和33万本地和外地职工。作为苏联南方城市的标杆,斯大林格勒年产拖拉机30万台,号称欧洲第一。年产78万吨钢和58万吨钢材的“红十月”工厂和其他造船厂、发电厂也坐落于此。加上地处水陆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和价值均十分重要,一旦这里失守,那对于苏联的打击力量可想而知。这就是为什么苏德两国两党两军拼尽全力也要争夺的原因所在,战斗惨烈度可想而知。

笔者在此列举几个战斗场面,供读者重温那段惨烈的历史。

1、德军首次空袭斯大林格勒

1942年8月23日莫斯科16时18分,已经处于德军轰炸机航程内的斯大林格勒首次遭到空袭。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的上千架次轰炸机和部分携带燃烧弹的运输机飞临斯大林格勒上空,随着一声凄厉的警报声划破长空,暴风骤雨般的爆破弹、燃烧弹从天而降到这座以苏联领袖名字命名的城市。

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和运转中心,市内和码头上,原料和燃料仓库星罗棋布。炸弹一降临,整个城市刹那间变成了火海。街道和广场上的柏油马路一个接一个被大火吞没。特别是油库被炸,大火冲天而起。燃烧的石油和汽油汇成一道道喷火的水流涌向伏尔加河,河面也开始燃烧并将码头、仓库、轮船、船坞和大小桥梁引燃。伏尔加河岸上聚集着数以万计的逃难居民,被炸死的尸体遍地都是,数以万计的伤员痛苦的呻吟呼救,失去母亲的孩子嚎哭惨叫……

2、激战马马耶夫岗

马马耶夫岗是斯大林格勒的制高点,市内的火车站、中心广场和大型仓库都集中在这里,沿着广场向东就是城市的中心渡口,战略位置极为重要。9月13日清晨6时30分至15日清晨这48个小时内,攻守双方在这里进行了极为惨烈的搏杀。苏军守城部队的第62集团军司令崔可夫将司令部设在这里,决心与马马耶夫岗共存亡。德军集中6个师的兵力在大批飞机、坦克掩护下分两路发起进攻,其中4个师重点进攻马马耶夫岗。激战至14日凌晨,德军攻占马马耶夫岗,苏军指挥部被迫退至伏尔加河边,背水一战。现在,只要德军再加一把劲,一口气冲过伏尔加河,那么整个斯大林格勒和守卫在这条战线上的几十万苏军部队将全线崩溃。千钧一发之际,苏军近卫第13师约1万余人于14日夜渡过伏尔加河增援第62集团军,心急如焚的崔可夫立即下令投入反击。该师42团1营经过苦战收复火车站,紧接着又与反扑的德军恶战。1营战士进入车站旁边一座大楼内坚守,在几乎没有弹药和饮水补给的情况下一直坚守到21日。后来全营300多名战士仅有1位连长带领6名战士突围生还。

1营在火车站激战的同时,3营也在中心广场大战德军。3营进入广场后,用夜袭的手段夺取被德军占领后又改成火力点的几幢大楼,迎战反扑而来的德军。斯大林格勒著名的“巴甫洛夫大楼”就在此!时任中士的巴甫洛夫带领18名战士在这里坚守56个昼夜,顶住了德军飞机、坦克、火炮的各种打击,大楼被炸的面目全非,却依然屹立在市中心,钉在伏尔加河边,尽管在这期间德军多次冲到伏尔加河边,但是这座大楼始终是个攻不破的堡垒。成为千千万万斯大林格勒保卫者英勇顽强的精神象征。

3、斯大林格勒工厂区的激战

10月份是斯大林格勒巷战最激烈、最残酷的一个月,也是决定整个战局发展的关键时刻。德军下了血本,调来大批兵力不停的替换在巷战中打的精疲力尽的部队。一个月内抵达斯大林格勒前线的生力军就有20万,攻击第62集团军正面的部队就有9万余人。苏军也先后有十几个师替换和补充到守备部队,其中第62集团军约有5万余人。德军首先扫荡了苏军在城北残存的据点,然后全力向中部的工厂区进攻。守卫在这里的是苏军第112师、308师和近卫37师,而德军则投入了5个师,其中两个坦克师,于14日上午8时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发起进攻,双方逐楼逐屋甚至逐个楼梯展开争夺。苏军兵力虽少,单兵素质占优。两军碰撞在一起,谁也不肯后退,远以机枪冲锋枪横扫、步枪点射,近以手榴弹乱炸,刺刀乱捅,直至拳打脚踢。占不到便宜的德军索性以火焰喷射器开道,所到之处是撕心裂肺般的惨叫和令人作呕的焦糊味。战斗到最激烈的时候,崔可夫将自己的司令部的厨师和卫生员都派去充当预备队……

战斗到10月底,第62集团军的战线被切成好几段,所属各师均损失惨重,两军战线犬牙交错。德军一次次进攻都没有彻底达到目的,苏军背靠伏尔加河,甚至好几次一只脚都踏进了河里,却依然咬紧牙关,一次次硬生生顶了回去。

而随着战局的变化,苏军统帅部部署的反攻行动也即将到位,准备给德军以严酷却是正义的惩罚!

其他网友回答

“玛丽娅,我带着儿子和女儿去了河东岸,我们会在那里一直等你,我们的儿女不能失去他们的母亲,你必须活着。”这是在惨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一位与妻子失散的丈夫,在匆忙逃难之中写给他妻子的留言条,而这只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无数留言中的一条。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后改名为斯大林格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曾经在这里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的西、南,就是苏联粮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产区高加索,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粮食和石油,而这些也正是德国所迫切需要的战争资源。因此,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发动之前,希特勒就对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说道“必须把斯大林格勒从地图上抹掉”。

对于苏军统帅斯大林来说,他是决不准许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落入德军之手。

他亲自下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该城,每一座房屋,只要有苏联军人,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成为敌人攻不破的堡垒”。而对于希特勒来说,斯大林格勒的精神价值已超过了其战略价值,即使是当第6集团军虽然占领了斯大林格勒百分之九十的地区,但却面临被围歼的命运时,希特勒仍然拒绝撤退,并歇斯底里的狂喊:“德国士兵到了哪里,就要守到哪里!”

斯大林格勒既然对苏德双方都是如此的重要,也就注定了斯大林格勒,将会是一场绞肉机式的战役。

众所周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自苏联卫国战争以来,德军第一次遭到了一个集团军成建制的被歼灭。虽然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终是以苏军获胜而结束的,但它苏军获胜的过程是惨烈的、血腥的,惨烈到它被称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最惨烈的战役,血腥到苏德交战双方至今都是心有余悸,而且此战苏军的损失远远高于德军。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有一组恐怖的数据,普通苏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而军官的平均存活时间也只有三天。

不光是苏军战士,斯大林格勒的各个工厂都成立了歼敌营,并有八万多名工人补充到了苏联红军之中。当苏联红军与德军就在工厂墙外浴血奋战的同时,工厂之内的工人,也正在争分夺秒修复损坏的坦克和武器,这些修复后的坦克甚至来不及安装射击瞄准镜就被开到了前线战斗,有的时候,这些维修工人干脆就直接在战场上修理损坏的坦克和武器。

然而德国第6集团军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第6集团军的一位军官在《进军斯大林格勒》一书中写到:

“敌我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炉灶……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来计算,而是用尸体来计算……对火车站反复争夺达13次之多,在一个大粮食仓库里,两军的士兵非常接近,甚至能够听到对方的呼吸声。”

面对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绞肉机式的大会战,苏德双方无论是统帅还是参战部队,都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苏军先后在斯大林格勒集结了143个师,而德军为斯大林格勒投入的军队,也由最初的25个师陆续增加到了51个师,并另有90个炮兵营和40个受过攻城训练的工兵营。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中,苏军共消耗弹药九千五百六十八车皮,超过了攻克柏林战役炮弹消耗量的百分之十三。虽然德军弹药消耗量没有详细的统计,但发誓要将斯大林格勒从地图上抹掉的希特勒,应该也不会小气到哪去,一个德军军官曾经这样说道“在我们这样强大的炮火打击之下,足够让斯大林格勒地下的老鼠死上十次”。

在经过双方这样的狂攻乱炸之后,斯大林格勒百分之八十的建筑被摧毁,整座城市沦为了废墟。

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役结束之后,少数幸存的平民百姓从地下室、排水管、下水道中爬了出来,战争是残酷的,是用鲜血和生命堆积出来的,当然也包括平民百姓。在长达数月的保卫战中,城中绝大部分的平民百姓,不是被打死、炸死、烧死,就是死于饥饿和严寒,这些有幸劫后余生的人,此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还能找到失散的亲人,哪怕是亲人留下的一点点音讯,就如同本文开头中的留言条。

其他网友回答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烈程度,在近代战争史上没有第二,当时西方世界称其为″红色凡尔登”,交战双方究竟损失了多少部队,双方都无法确切统计。为了打胜这一仗,双方都源源不断的投入部队,而从别处抽调来的也是在战斗中打残或受到损失的残缺部队,真正齐装满员的部队只是到了苏军大反攻时才大量出现,最终围歼了德军第六集团军,给战役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