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西汉时期统治西域那么难三国时期曹魏是怎么统一西域的?
优质回答:
都是曹操一手打下来的,打下来的才叫江山,消灭了包括西城的很多股势力。才松出手来对付孙,刘这两股大对手。从刚起兵的曹阿满到魏王,兵力是从零开始,一步步扩大才统领西北广大地区。
其他网友回答
唐朝安史之乱一爆发,西域连带着河西走廊都没了,为什么丢,因为唐朝周边有个强大的国家吐蕃。
所以,曹操能保住西域,他最应该感谢被他囚禁的汉献帝的先祖们。
翻开史书咱们可以发现,西域这片区域从来没有自成一国独立存在过。要不是一盘散沙,要不就是被周边的各大势力控制。三国时期曹魏虽然只占据了中国长江以北的地区,但是已经是当时东亚大陆上最强大的力量了。
北方的匈奴被两汉轮翻蹂躏,西边的羌人也被东汉打得龟缩一隅。曹操掌握北方时,草原是分裂的,无论是乌桓还是匈奴,都只有给曹操打工的份,没有资本和曹操去争夺西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两汉四百年汉人对周边各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打击和碾压,纵然东汉末年国内大乱,但是周边民族连和一方军阀较量的能力都没有,公孙瓒凭借一个幽州就能把匈奴、鲜卑、乌桓收拾的死去活来,董卓用一个凉州的人力物力就能把羌人打得喘不过气来,就更别说曹操占据整个北方之后了。
既没人抢,又打不过,西域只能是曹操的。
有人问西域土著就不会趁机作乱自立吗?
这更是笑话,在古代,西域从来没有形成过一个完整的国家,整个西域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民族是你争我夺,民心不齐,单凭一己之力是绝对没办法和曹魏对抗的。其次,两汉余威尚在,班定远的名声还在西域上空回响,他们哪里来的胆子作乱呢?
其他网友回答
曹操时破南匈奴,灭乌恒,败鲜卑,无不得胜而归,至曹丕时,于河西击破羌胡联军,接着遣使,复通西域。
终曹魏一朝,军事实力对诸外蛮夷绝对强势,西域诸国皆连年进贡不绝,一如西汉故事。
曹魏可以说是腹背受敌,南有蜀汉和东吴,北有外族匈奴,乌桓。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曹魏还能把西域牢牢抓在手里,原因如下:
从汉宣帝平定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开始到东汉末期,在这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西域地区都是在汉朝的管控之下。经过这么多年的文化熏陶,西域人民一直习惯了汉朝的庇护。因此,曹操平定西域是人心所向。
曹操在一统北方之后,成为了东汉末期最大的军事割据武装力量,几乎无人能与之抗衡。曹魏对西域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曹魏派去了得力干将皇甫隆治理西域地区。皇甫隆上任之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铲除了当地的豪强势力,将土地分给广大的民众,为当地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技术。当地民众因此对曹魏心悦诚服。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曹操有优势:
西凉军在董卓等地战败后,收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战力大大下降,想要进一步夺取中原是不可能。赤壁之大战后,曹操打败了西凉韩遂及马超,开始收复西北政权
其他网友回答
东汉末年,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让汉王朝烽烟四起,西凉郡,安平郡都爆发了羌人叛乱,朝廷征召了皇甫嵩以及西凉军阀董卓等各地势力共同平叛,皇甫嵩在陈仓击败以王国为首的叛军,如果乘胜追击应该可以平定叛乱,可是董卓乘机夺权,分裂了汉军实力,让叛军得以喘息,分成了马腾集团,韩遂集团和宋健集团三股势力,189年,汉灵帝去世,大将军何进为了铲除宦官势力,招野心家董卓进京,结果事与愿违,送了自己性命,还让董卓废黜了刘辨,改刘协为汉献帝,成了董卓的傀儡。董卓出身西凉,与叛军达成了默契,让平叛不了了之,董卓死后,其手下又把持朝廷,封马腾,韩遂为征西将军,镇西将军,这种绥靖政策让西域各地均脱离了汉朝统治。直到曹操当权,先后用离间计,“假途灭虢”计剿除掉了韩遂,马腾等西凉军阀,之后又重用养子曹真击败张鲁势力,自从,西域又回到汉家统治,魏文帝曹丕加强了对西域的掌控,曹真在河西大败胡人乱军,一次斩杀五万余众,彻底的平定了西域的叛乱。
平凉州下设敦煌郡,在西域(今新疆天山地区)设长史府,实行军屯制的戍卒屯(又耕作又打仗的边防军)、田兵屯(后方生产,灌溉的兵)、土家屯(军人家属)和犯屯(罪犯及其家属),西域长史府利用这种集中和分散的军屯管理,保证了大军的粮食和物资供应。
后来曹魏又在西域设立了伊吾县,归敦煌郡管辖,对西域各国采取羁糜统治政策,一般不干预其国内事物,这种“耕战一体”的行政管理模式,基本有效的维持了曹魏对西域的管控……
其后,曹魏先后任用了两位能臣干吏,一是仓慈,一是皇甫隆,他们在西域推行了良好的政策,一,抑制了豪强大户的势力,把大户土地分给无地农民;二,公正断案,司法清明,受到百姓拥戴;三,交好来往商贾和保护商队安全,鼓励胡人交易。前后两位官员在西域深受百姓欢迎,“萧规曹随”,使西域几十年里处于和平发展,良法盛行,民生安乐,整个西域情况大好!达到了政通人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