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太后为什么偏爱小儿子刘武 窦太后喜欢刘武不喜欢刘启

网友提问:

窦皇后偏爱幼子刘武,为何刘启依旧能够继承皇位?原因在哪里?

优质回答:

窦皇后宠爱刘武又如何?皇位的传承主要还是看皇帝的意思与嫡长子继承制的礼法,何况窦皇后自己都在文帝晚年逐渐失宠,根本无法左右影响储君之位的确定。

刘启为嫡长子,刘武是嫡次子

汉文帝的皇后窦氏本孤女出身,入汉宫为宫女,惠帝刘盈时期,吕后将一批宫女送给诸侯王的时候,窦氏被送进了代国的王宫,成为当时还是代王的刘恒的姬妾。窦氏进入代宫后,极得刘恒与其母亲薄姬的宠爱,接连生育两子一女,长女馆陶公主,两个儿子就是刘启与刘武。

本来,刘恒做代王时有元配的王后,而代王后在窦氏来之前就为刘恒生育四子,但奇怪的是馆陶公主出生时刘恒14岁,而代王后生育四子还在馆陶公主之前。

按照嫡庶之别,窦氏只是姬妾,其所生的孩子自然也是庶出,并没有继位的可能。

然而诸吕之乱被平定后,刘恒被长安的群臣迎立为新君,代王后在此之前离开人世,而她所生的四个儿子也莫名其妙早早夭折,如此一来,窦氏从代王姬妾,直接就被册立为了皇后。

而在这里还有个细节,那就是当年刘恒继位之后,刘启先被册立为皇太子,在刘启被册立为太子三个月后,群臣上疏,认为窦氏乃太子之母,应该被立为皇后,也就是说窦氏能够成为皇后还真是母凭子贵,要靠刘启这个儿子。

窦氏并没有影视剧里那么能耐

历史上的窦氏,的确算是个相当出色的后宫女子,不过窦氏在朝堂上有所作为,只在汉景帝在位中后期与汉武帝登基初期那几年,在文帝时期,窦氏并没什么逾矩的地方。

窦氏早年丧父成为孤儿,直到成为皇后以后,才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兄弟窦长君与窦广国,前有诸吕之乱这个例子,刘恒自然也知道外戚干政有多么可怕,不过刘恒也不需要太担心,毕竟窦氏的娘家远不如当年的吕后的吕氏一族,根本不成气候。

荧幕里的窦氏,曾让文帝虚设六宫,窦氏初入代宫的确得宠,可后来随着窦氏年华老去,逐渐色衰爱弛,加上双目失明,晚年的窦氏被刘恒所厌弃,取而代之的是慎夫人、尹姬等妃妾,从这个角度来看,既没家世又失去宠爱的窦氏,要保住自身都很艰难,遑论去更换储君。

皇家重长子,百姓爱幺儿

虽然汉文帝并非嫡子也非长子,但继承皇位的他也知道,自己能够继承大统纯属巧合,自周天子确立嫡庶长幼的礼法以后,嫡长子继承制就是不变的法则,也正因如此,嫡长子继承制是不能够轻易挑战与撼动的。

对汉文帝来说,刘启与刘武都是窦氏所生,但刘启毕竟是长子,而刘武尚且年幼,在不确定能力性情之前,立长不立幼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相关的历史记载之中,并没有任何刘恒偏爱刘武的记载,对这个小儿子,刘恒也不过尔尔。

相比之下,窦皇后对刘武的疼爱,主要因为按照汉朝的规制,非储君的诸侯王得到册封后就要离开长安,窦皇后常年见不到刘武,心中自然思念,而日日在跟前的刘启,还时常在朝政上与自己意见相左,所以窦皇后表现得更加宠爱刘武,尤其是在景帝一朝。

窦皇后再宠刘武,也无法改变刘启是储君的事实:

第一,刘启是长子,刘武只是幼子,废长立幼于礼法不合;

第二,刘启甚得朝臣之心,有前朝的广泛支持;

第三,窦皇后本身在文帝朝并没太大的影响力,无法干预储君的择选;

第四,窦皇后宠爱刘武,后来提议立其为储也只是出于私心,想让其长留身边,但窦氏并非跋扈不明理之人,并未固执己见,她也不是硬要刘武做皇帝。

历史上的窦皇后,在文帝在位时期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储君到底是谁并不是她所能够决定的,刘启继位合乎礼法与现实,窦皇后再宠小儿子,也无力将其推上储位。

其他网友回答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窦皇后偏爱幼子刘武,为何刘启依旧能够继承皇位?原因在哪里?

(窦皇后)

这个问题说起来很简单,一句话就解决了!

根据宗法制,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原则,自然是刘启继承皇位。

立嫡不立庶,是说在所有的皇子中先册立嫡皇子,嫡皇子的顺序是从大到小。

没有嫡皇子,才册立庶子。

庶子的顺序也是从大到小。

当时文帝刘恒没有了嫡皇子,所以才册立庶子。

庶子的年龄刘启最大。

所以,刘启被册立为太子,后来继承皇位。

但是整个事件的经过并不是这么简单!

刘恒进京做了皇帝,京城逐渐安宁后,有人提议文帝刘恒册立刘启为太子。

文帝刘恒以国家刚刚安定,不能这么草率就册立太子。要册立太子,还有很多人比我的儿子刘启更有资格。

文帝刘恒说:“楚王是我的叔父,年纪大;吴王是我的兄长;淮南王是我的弟弟,这些人都有资格继承皇位,应该先考虑这些人。”

由此否定了册立刘启为太子的提议。

(文帝刘恒)

文帝刘恒这些理由都有些牵强附会,文帝刘恒这样说就是不想册立刘启为太子。因为文帝刘恒喜欢慎夫人的缘故,而属意小儿子刘揖。

刘启的母亲窦皇后知道文帝刘恒否定了大臣提议,很着急。自己又不敢去找文帝议论这件事情,只好去找文帝母亲薄皇太后。

窦皇后是有心计的女人!

窦皇后去找文帝母亲没有提及儿子刘启册封太子的事情,而是提议薄皇太后的远房侄孙女与刘启的婚事。

薄皇太后在朝廷也没有多少重要亲戚,在老家也没有多少亲人。

薄皇太后也想促成刘启与自己远房侄孙女的婚事,这样自己在朝中就有了更重要的筹码。由此答应了窦皇后的求亲。

之后,薄皇太后找到文帝刘恒,对文帝刘恒说:“应该册立刘启为太子。因为刘启在皇子中年龄最大,符合宗法制。再者刘启的母亲也能母仪天下。”

大家知道,文帝刘恒是以孝顺闻名的皇帝。

(薄皇太后)

薄皇太后开口,文帝刘恒不敢反对,这样才确立了刘启的太子地位。

文帝刘恒驾崩后,刘启顺利继承皇位!

其他网友回答

窦皇后偏爱幼子不假,但让谁继承皇位她说了不算,要不然汉文帝该往那里摆放呢?

(窦太后剧照)

窦皇后共生有三个孩子,老大刘嫖、长子刘启、次子刘武。

刘嫖就是西汉最跋扈的女人之一,又称“窦太主”或“长公主”。她的女儿就是那个娇生惯养,更加跋扈的陈阿娇,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

刘启出生于公元前188年,在汉文帝继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79年)正月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母亲窦漪房被册封为皇后。也就是说,刘启被立为太子在前,窦漪房成为皇后在后,显然母以子贵,窦漪房沾了儿子的光。

(刘武剧照)

公元前178年,刘武被封为代王,两年后又改封淮阳王。十年之后,汉文帝幼子梁王刘胜去世。又一年之后,汉文帝又将刘武改封为梁王。

按史书记载,汉文帝最喜欢的儿子并不是刘启或刘武,而是刘胜。

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谥为梁怀王。怀王最少子,爱幸于其他子。其明年,徒淮阳王武为梁王。——《史记?梁孝王世家》

那么汉文帝既然喜欢刘胜,为何立刘启为太子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刘启是长子而已。严格地说,刘启并不汉文帝的长子,因为汉文帝早在代国做藩王时,他的王后就生过四个儿子,只是这四个儿子及其王后在他继位前都去世了,所以刘启摇身为长子。

(汉景帝剧照)

长子身份很关键,源于周朝的“宗法制”的核心内容便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嫡子(王太子、皇太子)的人选必须符两个标准,一年龄最长,一身份最贵,最先考虑的是身份,而后再用年龄度量。言简之,正妻长子才有继承祖业的资格,除非受外力因素干扰,或者本人中途亡故,否则雷打不动。而汉文帝原王后及四子去世,就不存在正妻与嫡子一说,因此年龄最大的刘启不仅成了长子,而且也成了皇太子的不二人选。

刘启从10岁被立为太子,到公元前157年继承皇位,共做了22年的皇太子,期间他的皇太子地位没有动摇过,说明汉文帝遵循“宗法制”的意志没有改变。因此,在汉文帝去世后,刘启正常继位,做为皇后的窦漪房自然也无权干涉。如果她想让次子刘武继承皇位,那么必须采用非正常手段,因为这是在破坏制法。

事实上,成了太后的窦漪房也无法改变这个现状,一来刘启而立之年继位,权力不存在被窦太后截流一说,二来文武大臣也不会支持窦太后的荒诞行为。所以无论如何,刘武是没有可能继承皇位的,而且皇后窦漪房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除非汉景帝刘启主动将皇位传给刘武。刘启会那么做吗?当然不会。何况大臣们也不同意。即便汉景帝装作有传位于刘武的打算,大臣们也只会配合他演双簧。

后来,汉景帝果然说了一句“百年之后传位于弟”的酒话。既然当时汉景帝喝大了,那句话就没必要当真。所以后来汉景帝立了两次太子(长子刘荣、十子刘彻),完全把弟弟刘武当成了空气,只是窦老太后一直念念不忘这个茬儿。最终,窦婴、袁盎等一帮大臣群起反对,老太太兴致勃勃的幻想也被扑灭了。可见,汉景帝与大臣们的双簧无缝对接。刘武怀恨在心,后来竟然派刺客将那帮大臣差点杀了个精光,只有窦婴躲过一劫。

其实刘武在封国就是一个“土皇帝”,他兴建了一个方圆三百多里的大园子,招徕了一大批三教九流的门客,铸造了十余万件兵器,积累了数亿贯的钱财,出入时比皇帝的排场还大。也正是由于有窦太后的撑腰,汉景帝碍于母亲的脸面,所以对刘武的“僭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刘武刺杀朝中大臣,炉子捅的太大了,于是惹得汉景帝龙颜大怒。不过,经刘武负荆请罪,汉景帝表面既往不咎,只是不再允许刘武驻留京师。

公元前144年,刘武再次奏请入京,汉景帝拒绝。当年六月,刘武病逝。据说,刘武之死同心情郁闷有直接关系。

结束语:

所谓的“窦皇后偏爱幼子”,实上是距离滋生的缘故,因为三个孩子当中,刘嫖、刘启可长年陪在她的身边,只有刘武被就藩在外,所以母子见面成为了一种奢侈。在汉朝,由于交通工具受限,梁国往返京城一次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刘武又不能隔三差五往京城跑,长住又不合法制,这就渐累了窦太后对刘武的溺恋之情。而溺爱通常就是一种纵容,久而久之,被溺爱者做事就会欠缺理智。所以刘武的人生结局与母亲的偏爱有很大的关系,而现实又决定了刘武继承皇位不过是一场黄粱美梦罢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古代皇帝即位,尤其汉族政权皇帝即位一般都是遵从“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通常继承顺序分别是:嫡长子、嫡长孙、嫡子,庶长子、庶子等等,以此类推。 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满族建立的清朝釆取立贤为皇帝原则。窦皇后窦猗房和汉文帝生有三个孩子,老大长女刘嫖,老二长子刘启,老三次子刘武。窦皇后偏爱幼子刘武,但是皇位继承立长不立幼规律很难打破,所以刘启能够继位。刘启本人很有能力,比弟弟刘武要强。窦皇后似乎有汉景帝刘启之后由幼子刘武继承皇位的想法,为此和长子刘启产生一些隔阂,最终还是刘启儿子刘彻继承皇位。刘彻是汉武帝,是刘启第十子。

其他网友回答

窦太后偏爱,但她丈夫和大臣不一定喜欢, 古人思想封建,长幼必须有序,刘启各方面能力都很好,也深受大臣信赖,刘武只是窦太后喜爱,窦太后没有实权又没人支持她,怎么可能让刘武继承。刘武刘启皆为窦太后所处,她也只是对刘武偏爱,谁继承皇位窦太后应该都挺乐意。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