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怎么理解“诗酒趁年华”这首诗?
优质回答:
这句话出自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全词如下: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诗和酒,是中国古代文人两大慰藉。
俗话说诗言志,诗歌可以抒发内心的情绪和志向,包括你人生的际遇、挫折和苦难,乃至一切人生的体验,都可以通过诗歌去记录,去表达,去抒写。诗歌既是人们精神解脱的工具,也是心灵宽慰的良药,是精神解脱的最高雅文明的形式。
而酒,就如曹操《短歌行》所说的那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道出了一种人生共同的感受。以酒解忧,高歌纵酒,是中国古代独特的生活方式,受所有诗家文人的青睐。
无论是“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还是“天云苟如此,且进杯中物”的陶渊明,酒之于诗人,是一种精神解脱的方式,让人一时能忘却现实,沟通物我,回归到精神乐园。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诗和酒是不可分割的。就像苏轼词作344首,但含“酒”的词就有78首,”。因此,苏轼才会说:“诗酒趁年华。”
以上是表面的解读,再来解读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是这首词的背景,乃至苏轼写这首词时,内心真正的寄托和感受。
很多人通过这首词认为,苏轼此时是旷达超然的,但其实,此时的苏子瞻并不超然。
这首诗作于“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经历三个月的牢狱之灾,还差点被杀头,后来侥幸不死,贬职到黄州,经历了这样的一个事件,苏轼才真正认清了人生的真相,于是开始学会淡然,去真实地表达自己。
比如初到黄州写的 《卜算子》,词曰:“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的是历经大难之后的惊恐和被贬的孤寂忧愤;第二年的 《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尊还酹江月”,写的是自己的无奈。
只有到了 《定风波》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个时候苏轼才有了真正的超脱,面对挫折和打击已经泰然自若。
所以,说出“诗酒趁年华”的苏轼,并非表达内心的旷达。而是通过“ 休对”、“ 且将” 把难以解脱的苦闷,以强作“超然”来自我安慰。
但是反过来讲,正是因为经历了这样深重的灾难,苏轼仍可以说出“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样积极乐观的话,无论他内心是否真的超然,都不妨碍它是鼓舞人心的力量,给人热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这句诗告诉我们,一个人,你不要害怕挫折苦难,只有经历了挫折苦难,你才能具备大智慧,你的人生才有了深度,你才可以真正面对风雨处之泰然。在幽暗的岁月中,仍要“诗酒趁年华”,保持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热爱。
其他网友回答
诗酒趁年华,多么美妙的一个句子。曾有多少人幻想过这样的生活,又有多少人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签名”,在微信圈子里,长传不衰。
但是关于这句话的出处,却没有几个人知晓,“诗酒”“年华”多么美妙的词,这样的意境,只有存在于诗词里。不错,这句话,就是出自苏轼笔下。
苏轼,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收有很多知名门徒,黄庭坚就是其中之一。
苏轼作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前文所说的“诗酒趁年华”,正是出自苏轼的一首词,词牌名为望江南。
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暮春。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
“超然”二字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同时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全词含蓄深沉,短小玲珑,以诗为词,独树一帜,连珠妙语似随意而出,清新自然,显示出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尤其是名句,“诗酒趁年华”,可谓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他阐述的道理是: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
“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其他网友回答
怎么理解“诗酒趁年华”这首诗?先看看苏轼当时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公元1074年,苏轼杭州任期已满,因苏辙在济州任职,便申请调往山东,担任密州太守。苏轼刚到密州时,密州正处在“蝗旱相仍,盗贼渐炽”的紧张局势中,一年后,他把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重修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公元1076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登上超然台的那一刻,他思乡,他为壮志未酬而伤感。可是很快他便调整好了情绪。不要对着老朋友思念家乡,那样就会使思念倍增,既然无力改变现状,又何必用感情来折磨自己呢?还是用新火来煮一杯新茶吧,这美好的春光正好用来作诗醉酒啊!
从这首词可以看出苏轼豪放超然的襟怀和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诗酒趁年华,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珍惜当下的一切!
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啊!更多的精彩请关注(路寻写作创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