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清军唯一胜利 如果甲午战争大清取胜

网友提问:

甲午战争中,为何满清百万雄师只消灭了一千多日军?

优质回答:

凡满清帝国统治时期,尤其是近代以来,面对遭受的外来入侵似乎清朝都没有打大仗的想法。中日甲午战争,正如李鸿章所说,完全是日本以举国之力与李鸿章淮军之间的一场战争,根本谈不上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

“在海上,虽然中国夸耀他有一支较大的舰队,但是并非所有舰船都被动员作战。和日方作战的只有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南洋舰队以及驻在广东和福建的两支地方海军中队则守‘中立’以图自保。”(《剑桥中国晚清史》,美国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尽管中日两支海军舰队实力相差不大(军事专家们研究认为,双方各有所长,中方在舰艇吨位、装甲防护力、舰炮口径上略占优势,日方则在舰炮射速和军舰航速上稍占上风),但是,因为没有作战的打算,北洋舰队出海时连弹药也没有足额配备,以致在遭遇日军舰队偷袭(日本鬼子的一贯伎俩,日俄战争、太平洋战争,小日本都是如此)时,交火没多久,北洋舰队的所有舰艇就没了弹药,只有挨打的份了。海战中的北洋舰艇,全部是在炮弹打完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击沉的。

更为荒唐的是,陆战,也基本是李鸿章淮军一家孤军作战,在日军重点进攻的山东、辽宁两地,军港之外的非淮系清军,因未得到上级任何指令,多是作壁上观,不出一兵一卒。

当日军占领旅顺威海等港口,清廷便求和认输了。倘若抗日战争时,日本占领武汉,中国是不是应该彻底投降?

综上所述,从本质上分析,就两个字:腐败。

慈禧太后等一帮权贵根本就毫无斗志和进取精神可言,他们压根就不想打,也害怕遭遇更多的战争让消灭太平天国后本来稳定的局势打碎,并担心汉族军事力量重新崛起。所以,慈禧出于自己和妹妹儿子地位的稳固的考虑,她对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恭亲王奕的权势日隆十分担心和敌视,对李鸿章等靠战功起家、位高权重的洋务派汉大臣也是百般戒备。

她有意造成全国派系林立的局面,一边鼓励、纵容号称“清流”的顽固派(如后来跟随了李鸿章的张佩纶)处处予以掣肘,对顽固分子们阻挠破坏洋务的行为视而不见,一边设法制造洋务派官员之间的矛盾,使得李鸿章、左宗棠互不买账,户部尚书翁同龢不断拆李鸿章的台,让全国的“洋务”总是属于各自为战的地方性工作,无法在朝廷中形成一股势力。慈禧个人的权欲,致使全国的工商业力量始终不能整合转变为国家的综合实力,而是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在慈禧的苦心经营下,甚至连国家花费巨额资金组建起来的海军,也始终处于“军阀割据”状态。直到中法战争之后,方才在中央成立一个海军衙门,以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作为总理大臣,来统辖全国的海军事务。海军衙门设立后,似乎有了一个全国性的“海军司令部”。由于慈禧对醇亲王打压,以及醇亲王的心不在焉,各支水师的建设与发展,依然是各地区的督抚自己的事。海军衙门成立10年,直到甲午海战前,全国海军也没能整合成一个整体。

就这样,甲午战争前,国家虽有综合实力强大的海军、陆军和军事工业,但是,却分别掌握在各个地方督抚手中,既无真正的海军指挥机构,也无专门的陆军和军事工业管理部门,全国的军事资源,只有慈禧一个人能指挥得动,而她却既不懂军事,也无心于军事。

李鸿章深知,一旦打起来,这场战争就完全成了他和他的淮军的内部事务了,其他重臣不在旁边使畔子,就谢天谢地了。因此李鸿章也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战争爆发后,尽管海战十分悲壮,而陆战基本处于一盘散沙状态。大战将至,君无战心,将无斗志,战士焉肯用命!如此,岂有不败之理!稍有小败便认输求和,又岂有不任人宰割之理!

如果说日本向中国开战是理性思考之后的行动,那么,是它深知中国君昏臣庸的内幕,进而得出结论:中国决不会举全国之力投入战争,所以日本即便首战失利,也决不轻易言和,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日本。

甲午战争前的日本,尽管凭借明治维新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依然是勒紧裤腰带过活的经济小国,其军舰先进程度远比不上北洋舰队购买的大吨位军舰。就是这样一个翅膀还不硬的小国,却能在甲午海战中取得完胜。原来,在日本发动战争之前,有一位日本人早已洞察一切,那就是清朝过于腐败,而这个人就是宗方小太郎。

宗方小太郎

宗方小太郎是清末民初最著名的日本间谍,其在甲午战争中冒死潜入威海卫军港侦察,并在暴露行踪后成功脱逃,立功甚伟,为此得到过天皇的破格接见。他协助另一著名间谍荒尾东方斋在上海开办日清贸易研究所,培养间谍人才,学成学员多达130多名,分散到中国各地,在甲午之战及以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宗方小太郎自幼喜读历史,1884年中法战争时来上海学习中文,并打扮成中国人历游北方九省,加之刻苦攻读,很快成为日本著名的中国通。他对中国民情政风有深刻了解,在其发回日本的大量情报中,有一些相当精深的大势分析,成为日本高层了解中国的主要参考。

当时东西方有不少人认为,中国丰富物产,如能积极变革,则“成为世界最大强国,雄视东西洋,风靡四邻,当非至难之也。”但宗方小太郎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见其形而下未见其形而上者”,观察一个国家也和观察人一样,应当先“洞察其心腹”,然后再“及其形体”。他眼中的中国虽然表面上在不断改革和进步,但“犹如老屋废厦加以粉饰”,经不起大风地震之灾。

宗方小太郎认为,中国之所以无法像日本那样通过维新运动崛起,根源在于清政府全局性的腐败。全民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从中央到地方,庸官俗吏献媚当道,清廉高洁之士多不容于时流,官场一片漆黑,“朝野滔滔,相习成风”。他深刻地指出:“人人所切齿者,貌似痛恨贪腐,实乃痛恨自己无缘贪腐、痛恨自己贪腐太少也。”宗方所认为的全民腐败,被同时期的另一日本大间谍向野坚一的经历所证实。向野坚一曾被怀疑为日谍而于东北被捕,他坚称自己是福建人,后终于以一小块银子贿赂了押解人,而得以在中途脱逃。

所以,腐败、内斗以及非人民掌权的政治制度才是清朝打不过日本的真正要素。

其他网友回答

在甲午战争三大战场,高丽,辽东和山东战场,其实都是清军以少打多。

在高丽战场,清军包括正红旗步兵、正蓝旗步队、盛字左翼马队、盛字右翼马队、吉字左翼马队、吉字右翼马队。四大军共32营,合计人数为13526人。日军则有19600人。清军处于人数劣势。

在辽东战场,清军集结了几乎所有精锐部队,依克唐阿的13个营,恒额的6个营,聂士成的6营,盛字军的18个营,宋庆,马玉昆的毅军9个营,淮军12个营,丰升阿13个营…一共集结了80多个营,28000士兵。

日军则投入了2个师团3万大军,在兵力上还是多于日军。到了山东,日军出动了35000人,也是2个完整野战师团。清军在山东的所有兵力就是45个营,22000人。而在威海卫直接与日军作战的其实就是,北洋护军等16个营7000人。

清军地面部队参战,再加上协防的,先后加起来,最多十万多人。伤亡超过35000人,日军其实也死亡13000人,其中1400人战死。但是,这个比较存疑,如果日本脚气病致死率那么高,为啥日军在国内,就极少有士兵因为脚气病死亡?

这一点,我们从抗战日军记录也可以看出来,一场大战下来,战死几十个,病死几百个。按道理,我国军队也是天南海北来的,距离更远,也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医疗保障更是低于日本,病死率同样很高。

如果只看,最后结果,甲午战争,清军10万对日本20万,最后损失3.5万比1.3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看,毕竟在甲午战场上的清军是全国最精锐部队,装备也比较精良。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日军与清军的训练水平之间存在极大的差距,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极为重视军人素质的培养,因此日军虽然人少,但都是一等一的沙场老手。反观清军,绝大多数兵勇都是临时征召的,面对用更为先进的制式武器和战术的日军自然无能为力。

其次,被国势影响的士气对战局也有极大的影响,当时日本处于国力的上升期,相对死气沉沉的清庭有着极大的优势。

最后,两军的作战意志也存在极大的差距。

日军由武士道武装起来的作战意志讲究绝对服从和誓死效忠,而清军的作战意志极为薄弱,他们大多被利益所驱动,与用宗教所联系的日军相差太远。

综上,出现上述的巨大伤亡比是有可能的。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真不知道问题的数据是怎么统计的?是从维基上日本人统计来的的数据吧?那个数据太水了吧,战毙一千多,病死一万多?都是得了毛病死的嘛?

再简单说说为甲午之时双方直接交战军力情况。只以陆军为例。

甲午之时清军全国军队号称百万,其实质就不说了,除了因镇压太平军而兴起的练勇外,其它八旗之类的纯粹是废物。当时全国练勇据统计约三十五万(还有资料说是四十五万人左右),这都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实际投入战斗基本是环渤海沿线(北洋部分)和吉林的驻军,有资料显示实际参战的就那么五六万人,且装备参差不齐,既有先进的外国货,也有老式的火枪,人员主要是淮军以及少量的奉军和直隶练勇(其实日本参谋本部的情报资料也和这个差不多),当时李鸿章还有个报告,里面的数据更是可怜,预估可用之兵约五万多,且多为要塞驻守之兵,不能随意调动,可用机动之兵仅约两万余,后来开仗后不得已抽调要塞之战兵,以新兵补充之,结果敌军临近要塞,完全不能抵御。大多数时候清军兵力根本不占优势。

再来看看日本陆军,当时日军已经全面推行义务兵制,普及军事院校教育,建立了完善的参谋部制度,全面实现军事的近代化转型。在兵力上除去守卫本土要塞炮兵等部队外,日本陆军机动兵力编为7个野战师团,每师团兵力万余人,各种火炮、枪械齐全,战争中几乎全部投入中国战场作战。

同时在军队的作战能力上清军相比起日军,差距更大。包括投入战争中的精锐淮军,有资料显示当时清军部队仍沿用的是明代戚家军规制,最大的建制单位仅为营,至于近代化战争中的司令部指挥系统、后勤供应、医疗卫生,基本上都是零。人员方面,且指挥阶层大都没有近代指挥、作战教育背景,基本上还是通过军功累升,其指挥能力全是依靠以往内战中的自学摸索,少量的言传身教而得来。至于士兵阶层,更是如此,多是仅学习了一些队列和操法的皮毛。

1895年占领牛庄(营口)的鬼子兵

1895年在牛庄的清军某部

以多打少,且是标准的近代化部队打不伦不类的半近代化部队,再加上军心士气,焉有不胜之理?

不过即使面对日军如此优势,清军中仍不乏忠勇爱国将士拼死抵御,以身舍国,中华民族始终没有灭亡也正是因为爱国的脊梁始终没有断过!

这仅仅是双方军力的直接对比,至于其它的政治、经济、国内矛盾等等因素就更是太多了,有太多的书籍资料了,这里就不细谈了。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虽然你账面上有数十万清军,但是真正在战斗的清军估计万把人都不到。当时清军大量冗员,很多士兵挂个名字却从来不参加训练,加上鸦片流行,很多士兵本身也没有战斗力。这些士兵看到敌人就会掉头逃跑,这种状况人再多也没用啊。甲午战争唯一有点战斗力的也就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而陆军的战斗力极差,威海卫的防御工事实际修的很好,但是日军在侧面登陆,守卫其他地方的陆军直接掉头逃跑,基地再好的大炮也被日军用来轰击咱们自己的舰队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