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三国演义》中,谋士徐庶为什么能够得善终呢?
优质回答:
友友您好!文武双全、豪侠仗义的徐庶能在三国乱世中得以善终,我认为可以从孝、忠、才、势四个方面来一探其因。
徐庶至孝,美名天下
孔夫子倡“仁孝治国”,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历代帝王或真或假均把“孝”纳入治国方略,而汉朝曾将以孝治国奉为国策,影响汉末三国。
《三国演义》中,徐庶辅佐刘备以弱胜强大败能征惯战的大将曹仁,震动曹操,又听程昱之言徐庶之才“十位于昱”,就想将徐庶收于麾下,依程昱之谋:
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现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侍养。丞相可使人赚其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其子,则徐庶必至矣!
徐庶收到信后来不及辨别真假,便辞刘归曹,来到曹营方知中计,徐母也因此上吊身亡,曹操厚葬之,徐庶发誓不为曹操献一策,可见其至孝。
在以孝治国的大背景下,孝名远播的徐庶得以善终,必有其理。
徐庶忠义,不可不察
徐庶感念刘备知遇之恩,欲与刘共图王霸之业,却因救母心切中计归曹。但徐庶立于朝堂,不献一策,以曹操之雄才安能不识徐庶仍不忘刘备之忠?曹操素敬忠义志在四海,能容得了忠义无双关云长弃之而千里寻兄,岂能容不下一个已无另投之意的徐庶?
徐庶之才,当世皆知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
青年徐庶喜欢练剑,行侠仗义,结交游侠,快意江湖;后折节学问,亦是出类拔萃,名声在外。他有“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的抱负,他为人豪爽而有礼,他胸怀韬略却无狂傲酸腐之气,另桀骜不驯的关张都钦佩不已。
徐庶一生只推荐过两人,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司马懿,二人皆是影响三国发展的大boss。诸葛亮北伐期间曾感叹:难道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石韬两人呢?可见连诸葛都赞许徐庶之才。
曹操有爱才、爱将的美誉,用人不拘一格,广招贤才。“令作书召其子”才得来的徐庶,雄主曹操岂会因一徐庶而寒天下贤者心?被善待也在情理之中。况且徐庶在曹魏也并非吃饱等饿无所作为,还是做了很多实事的。
寒门徐庶,无势无争
出身寒门的徐庶,没有背景没有关系,也不参与任何派系门伐之争。曹丕时代士族势力炙手可热,而这样一个徐庶也更难一展其才。看似平庸而无为,无势也无争,也许这正是他在曹魏时代得以安身立命、得以善终的重要原因。
墨染酒歌愚见,感谢阅读!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关键是:徐庶有自知之明。
徐庶也是一个高人,他加入刘备的队伍显出了超人的谋略,但他似乎看到或悟到了什么,比如:刘备队伍中的为人,推测出这个队伍将会怎么样,怎样的人适应这样的队伍…。再加上他非常孝敬父母,愿意和母亲在这动荡不安社会上平静的生活,所以他推荐了“卧龙”“凤雏”。显出了自己了解自己的可贵之处,他可能是预示到,在这大动荡的时期,结果将是少数几个人得利,浩瀚的人们都会是殉葬品,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改变时局,不问世事是最好的处事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没有祸事,才能安身而退、善始善终。
而其他人殚精竭虑、浴血奋战,最后是累死的累死,战死的战死,善终的无几,得利的就那几个人。可见徐庶高就高在有自知之明,当明白自己无法实现时,果断收手、闭口不谈是最好的明哲保身。
在现实生活中,徐庶也给了我们启示。你说呢?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徐庶能善终的原因和两点有关系,一是他本身的才华,二是他为人处事的独特方法。
徐庶在三国时期,是顶级的谋士。能体现他才能就是,他毛遂自荐,担任刘备的谋士再曹操南征追击刘备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协助刘备奇袭樊城,改变了刘备一直被动挨打的局面,鼓舞了士气,让刘备在面对曹操这个强敌的时候,有了战胜强敌的信心。其次他料事如神,在奇袭樊城之后,料到曹仁会乘着夜色袭击樊城,于是他献计刘备早做准备,之后击败曹仁和李典,大败曹军。
徐庶的为人处事之道则体现在,当他听到自己的母亲被抓时,他并没有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而放弃养育自己多年的母亲,而是向刘备辞行,前往曹营,解救母亲,但是古代讲究一心不能从事二主,于是他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为三分天下打下基础。
虽然徐庶进了曹营,但是他的心在蜀汉这边,长时间这样势必会引起同僚的不满,于是他对于此事的处理则是,不为曹营贡献军事方面的才能,但是在其他方面则为曹营贡献自己的才能,比如曹操将他的儿子曹冲交给徐庶培养,他没有一丝的影藏,把自己所学,悉数都教给曹冲。其次他单薄名利,不拉帮结派,与同僚和睦相处,默默的为朝廷做出自己的贡献,最终在曹丕继位后位列三公,成就一番事业。这也印证了儒家那一句话,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
综上所述,徐庶是成功的。
其他网友回答
刘备的大才谋士,徐庶在曹营不得志为何能善终?原因竟是寒门二字
论起三国谋士,诸葛亮、司马懿等想必是人尽皆知,可是当初诸葛亮未出山之时,在刘备身旁有一位大才谋士,其功有二次大败曹军,其智毫不逊于诸葛,其谋不亚于周瑜,其孝道可谓是《三国演义》书中第一人,那就是军师谋士徐庶。
关于徐庶其人,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过多地着墨,在裴松之引注《魏略》中如是载: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末,尝为人报仇,白垩突面,被发而走,为使所得,问其姓字,闭口不言。吏乃于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于市廛,莫敢识者,而其党伍共篡解之,得脱。于是感激,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作贼,不肯与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
这段刻画,无疑表明徐庶的三重特点:
其一、寒门子弟并未有士族势力所依靠;
其二、先习武、嫉恶如仇好为不平之事出头;
其三、后从文、习得文理兼通。
这几点都说明,徐庶其人应当是文武双全之人,与正历上的张飞倒有几分相像。但是正史中并未对徐庶其人的成就由过多描述,毕竟在《三国志》中,都未有单独立传。
可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赋予了徐庶三个重要典故,曹操挟母以令徐庶,元直回马荐诸葛,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归根结地一点就是,徐庶其人有大才。
曹操是如何注意到徐庶的呢?
原来是徐庶为刘备谋划,奇袭曹军大败曹仁,夺得樊城。曹仁那也是一名能谋善战的将领,能打败他的人,自然曹操是要多看上几眼。加之曹操身旁有程昱在极力推荐徐庶才智谋略之高所不能及,这才让曹操动了心思。
程昱出了个损招称: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现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侍养。丞相可使人赚其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其子,则徐庶必至矣!
这一招可把刘备给害大惨了,因为当时刘备势单力薄,可以说是相当为难之际。那日,玄德请徐庶饮酒,庶曰:“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这句话说完,刘备知道徐庶是个孝子,但是也知道离开徐庶,大业或将有损。所以回答道: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尽管刘备这番话有“肉麻”之嫌,或是“老板”挽留“员工”的俗套路,但是却反映出徐庶的确是有大才。话刚说完,二人相对而泣,一直坐到第二天太阳快要升起。
徐庶临走前说:某才微智浅,深荷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别,实为老母故也。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并且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在大喵看来,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徐庶弃刘备赴曹营是情有可原,不能算叛主;可是,如若按照正史中含糊不清的描述,或表明徐庶有“觉备势单遂投曹操而去”的叛主念头。
可无论怎么说,徐庶到了曹操阵营中,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几乎没有功绩提及。只说在魏文帝(曹丕)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官职依旧位卑言轻之态,最后病死。这样情况表明,徐庶不得志不受重用,却能善终,这到底是为何呢?一个降臣却不发一言、不出一谋,这样的谋士曹操当时为何要留着呢?
在大喵看来,这与徐庶出身寒微,非高门大族有很大关系。在曹操麾下,曹操素有爱才、爱将之美誉,无论出身不拘一格,广招天下群才。即使徐庶不献一计,也不能对其有丝毫损伤,否则天下有才智谋略之人,必定心寒而不至,那就以客卿相待即可。
到了曹丕在位时期,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拉拢士族,由此士族势力日益坐大,寒门出身的徐庶自然难有出头之日;但士族与寒门自古相对,二者共存方显公之贤。所以,大喵认为寒门二字是徐庶不得志之根源所在,而恰恰又是其护身符。
其他网友回答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言少无过,言多必失,的道理世人皆知,他不发表任何言论,所以不招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