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 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是指

网友提问: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到底指的什么?

优质回答:

孔子所谓的“礼崩乐坏”就是指西周“郁郁乎文哉”的礼乐制度到东周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从此,霸道代替了王道,继而诸侯争雄,王室衰亡。“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乃为王道。礼乐征代自诸侯出,甚至自卿大夫出,则礼乐崩也,王道坏矣。

何为礼乐制度?简而言之,礼就是行为规范及其仪式,乐就是配合典礼仪式所具备的与之相应的舞乐。广义的礼就是指一整套社会制度。周礼就是指西周初期,在周公主持下所制定的用以严格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的一整套社会制度,其内容极其广泛。礼体现在经济上,主要是“井田制”,也就是土地国有制,天下土地属周天子所有,其它人只有使用和继承权,没有买卖处分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礼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奴隶制下的宗法制,包括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基础。礼体现在社会文化生活上,主要包括吉、凶、军、宾、嘉五礼,分别指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方面的各种规范及其典礼仪式。五礼也就是狭义的礼。

周礼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既能使人恪守符合等级观念的各种规范典则,又能体现当时的时代文明,所以很为周公等人所重视,周公在制礼作乐方面,对後世影响深远。孔子极称赞周礼,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夏商两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西周的礼乐确实反映了奴隶制极盛时期的时代特点,故令处于春秋乱世的孔子极度倾慕。

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其表现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皆失其道。发生在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标志着周王朝的衰败,也是礼崩礼坏的开始,周宣王即位後稍有作为,号称“中兴”,实际不但没有缓和各种矛盾,反而实力更削弱了。周宣王还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干涉鲁国内政,引起鲁国内乱,诸侯因而不满,“自是後诸侯多畔王命”(《史记·鲁周公世家》)。接下来的周幽王更无君样,乃致西周最终灭亡。西周灭亡後,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悲剧不断上演。各种僭越行为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孔子见季氏“八佾舞于庭”,怒斥曰“是可忍,孰不可忍!”春秋後期,奴隶社会赖以存在的井田制也不断遭到了破坏,经济基础也动摇了,所以孔子时代,“礼崩乐坏”的局面已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

孔子前期周游列国,极力主张恢复周礼,就是要恢复到西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状态,只是历史不可逆,月盈必亏,盛极必衰,况且新的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历史会在动乱中走向进步。这是孔子晚年在深研《周易》後才明白的道理。

(文章为子夏故坛原创)

其他网友回答

所谓“礼崩乐坏”是指维护封建统治的礼乐制度不断遭到破坏、并逐步走向瓦解的过程。

西周时期,周公旦总结前人经验,把原有的松散的不成文的“礼”和“乐”制度化、规范化,使之上升到国家的文化制度的层面,并与政治上的分封制、经济上的井田制、社会上的宗法制相辅相成,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封建统治体系。

“礼”即周礼,“乐”即庙堂之乐。

“礼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生死。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民之所生也。是以先王尚之。”

礼乐制度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

《礼记》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礼乐制度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封建贵族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产物。首先,在贵族阶级内部依据地位的尊贵,享有不同的权利。其次,在贵族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则行使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乐”作为一种宫廷娱乐方式,则为贵族所独享。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礼乐制度约束着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如冠礼、聘礼、祭礼、婚礼、丧礼等等。

“礼崩乐坏”即礼乐制度的崩坏,是封统治秩序被破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各阶级日常生活各种举止言行的缺失的集合。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统治的衰落。

“礼崩乐坏”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君权的衰落为之打开了大门,诸侯的强大为之铺平了道路,士大夫的壮大奠定了基础,新兴士族的兴起和壮大则彻底实现了她。

西周中后期,周王室的统治已经开始松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不断衰微,各诸侯国日益强大起来,他们相互征伐,周王室却无法约束诸侯的行为,这就是“臣不守礼,君难为也。”

郑庄公不到朝中上朝,是对朝礼的无视。公然挑战周王室,是对君权的践踏。楚成王不向天子进贡缩酒的茅草,是不行朝贡之礼。

春秋后期,不仅周王室衰落了,各诸侯国的君主也有名无实,实权已经下放到“士大夫”的手里,即所谓的“政逮于大夫”。比如晋国六卿,从赵盾执政开始,晋国的军政大权逐步落到了大夫的手里,正卿对内代表君主行使权利,对外代表整个国家。

仲尼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史记·礼记》)

孔子在鲁国为官的时候,“三桓”横行于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旅于泰山”、三桓“以《雍》撤”,都是对天子之礼的僭越,这些都是他们夺权的表现形式。而这些僭越行为在各国都普遍存在。

春秋战国之交,新兴的士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学术上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对原有的礼进行深刻的反思,从思想上根除了原有的不合时宜的礼乐部分。

孔子虽然“守旧”,但他的“有教无类”等思想也是对周礼的践踏。

由于农田制度的变革,“籍”的方法废除不用,籍礼也就不复存在。由于兵的来源和战斗放弃变化了,大蒐礼也就失效了……

“礼崩乐坏”是旧思想被新的思想替代的过程。伴随着“礼崩乐坏”,法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它将在“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国维持新的秩序。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时代涌现出来许多思想家、哲学家,但是礼崩乐坏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其实,通俗来说,指周代封建制度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变局,也就是说社会极其动荡的状态,诸侯争霸纷起,王道没、霸道显的时代。

表现在经济上,指井田制逐步解体,出现了土地所有制及相应的赋税制度,如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租等等。政治上一些强大的诸侯开始建立直属于君王的郡县制,不再对土地进行分封。表现在战争上,各分封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在礼乐制度上,指各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此外,作为传统封建制度基础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长子继承制度多不能施行,一些有权势的卿大夫在征战中势力壮大,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卿大夫出的局面。

其实,礼崩乐坏的最重要的表现是:僭越的广泛存在,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道德沦丧局面的存在,君臣父子的宗族礼法制是周代统治的核心,但在周末出现了种种僭越的行为,对国家的稳定安宁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从而产生了诸侯间争霸、父子相杀、礼乐僭越的种种乱象。如下图,不同的规制对应着不同的等级,所以规定用小型器物的时候,千万不能用大的。

一句话,礼崩乐坏说的就是僭越行为,说的再直白点,就是做了在职位上所不允许做的事情。说到这里,你了解了吗?

其他网友回答

礼乐崩坏,来源于清朝章炳麟的《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但礼乐崩坏也是个成语,礼,指“周礼”,即五经里面的《礼》;乐,指庙堂之乐。

对于这个成语,大家的了解都是来自孔子,因为孔子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阶级,他想维护的是昔日周王朝的政治制度,可是在春秋时期,地方诸侯势力坐大,就不在乎昔日的繁文缛节,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就说礼乐崩坏。而我们知道周朝建立时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通过周礼约束各个级别人的等级地位,什么样等级的人使用什么样的礼,这就形成了一种约束力,让大家都能有序地服从统治。乐也是一种手段,什么级别就享有什么的乐,各个级别不能乱。在这两套系统下面,社会上形成了一套规范。

礼乐崩坏也指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方面,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生产工具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出现了新的经济制度,政治上一些强大的诸侯开始建立直属于君王的郡县制,不再对土地进行分封,他们在自己的领土可以征税、征兵等,不再对周天子负责。所以这就是礼乐崩坏的瓦解,社会秩序相当混乱,大家都不遵守昔日的规矩。正如《论语·阳货》所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其他网友回答

做人呢,要学会摆事实讲道理。孔子说的礼崩乐坏是指周王朝建立的一整套礼乐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失去了约束力。

在周朝,统治阶级大致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四个阶层,各个阶层在使用的音乐和舞蹈方面,以及仪仗队等各个领域,方方面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各种乐器使用权利的规定也是严苛的,有些乐器只有天子可以享用,诸侯大夫如果享用便是越礼,而对于乐器乐师的数量同样也有着严格的限制。具体事例有:

季氏在自家院子里演出按周礼只有天子才能观看的八佾舞,可把孔子气坏了,怒道:“此可忍,孰不可忍?”

相当于你现在看一场大型歌舞晚会,就应该享受孔儒们的“君子之诛”!你说现在还能学孔儒吗?现在还在推崇孔儒的能安好心吗?

由于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土地经常赏赐给诸侯,周王室实际控制的土地就越来越少了。诸侯各国则通过战争、开辟荒地等手段,使自己占领的疆土不断扩大。各国的诸侯觉得自己的实力已经不能与他们的权力相适应,为了使自己达到实力与权力的统一,各国逐渐走上了争霸之路。首先,郑庄公向周王室权威发出挑战,郑庄公偷偷派人割了周王室的麦子并且不再定期朝拜周天子。郑公的做法明显违反了《周礼》对诸侯的规定,诸侯各国有义务向天子进贡。而后周王室却又在 “繻葛之战”中败北,从此周天子威信扫地,王室逐渐衰微。

随着王室的逐渐衰微,各诸侯国的势力不断增强,最终在春秋战国时,礼乐完全崩坏。礼的崩坏使周王室再无权威之力,各诸侯国可以随意扩展疆土,周王朝对诸侯国失去制约,原本统一的社会管理体系出现混乱。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要恢复的是周礼。在他看来春秋时期社会矛盾重重的根本原因是“礼崩乐坏”。

实际上,春秋时期的矛盾的根源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落后的奴隶制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先进生产工具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最终使上层建筑不得不改变。

战国之前的经济是以井田制为核心,到了春秋后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最终将这种经济制度打破,最终形成了小农自然经济。

春秋时期的生产力只能养活八百万的人口,然而在战事更激烈的战国时期,人口却达到了三千万,说明生产力是突飞猛进的,各国经济文化也是快速发展的。

军事上,春秋实行的是征发制,打仗的时候才征集部队,而战国时期只要是适龄男子都有参军的义务;比如在政治上,春秋世袭完全是世卿世禄制,到了战国时期,老百姓也可以参政,很多平民通过军功或者学习参与到政治当中。

这就是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开始转型,以前的那些贵族逐渐没落,反而是新兴的小农逐渐成为国家最庞大的阶层,如果这个时候还不发生改变,那么就会被改变,所有战国七雄都进行了变法,没有变法的都被兼并了。

这种社会改革的潮流,总趋势是进步的,而不是什么“礼崩乐坏”。连问题的本质都没找到,提出的解决之道更是盲人摸象。所以孔孟之道不仅不被当时社会所接受,更没能阻止奴隶社会的土崩瓦解。

尽管以后的历史阶段出现过多次尊孔的闹剧,但只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而利用它来愚弄百姓,最终都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两千多年来失败的孔孟之道早已被扫进历史的垃圾箱,即使再如何包装、吹捧仍然改变不了垃圾的属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