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诗人一块吃饭喝酒时有什么奇特的感觉呢 你与诗人一块吃饭喝酒时有什么奇特的感觉英语

网友提问:

你与诗人一块吃饭喝酒时有什么奇特的感觉?

优质回答:

诗人同桌没感觉,

只是见他有点饿。

诗人是帽不是饭,

别把诗歌当成锅。

其他网友回答

让一个不会喝酒的人跟一帮“酒鬼”在一起吃饭喝酒2小时,这个人心情恐怕好不哪去;让一个喜欢吃肉喝酒划拳的人跟一帮文人雅士同桌共饮,这个人可能全程如坐针毡,吃不好也喝不爽。这叫圈子,只有真正地志趣相投,才可能产生发自内心的愉悦和交融。这涉及到酒桌文化,非要抬杠就叫“对牛弹琴”,反正不是牛错了就是弹琴的人错了。因此,这个问题的本身就表明酒桌上的人并不全是一类人,却坐在了一起,喝在一起,如果都是喜爱喝酒吟诗作赋的人就不存在什么奇特感觉了(都很嗨而已)。我们成长在这么个酒桌文化浓厚的国度里,自然会经历各种印象深刻的“酒场”,也可能认识在酒桌上习性爱好各异的人。

我就认识一个“诗人”朋友,确切来说是“酒桌诗人”。平时并没有见他对读书吟诗作赋感兴趣,是一个很循规蹈矩的商人。但是,一到酒桌上就像变了个人似的,频繁举杯,激情四射,段子不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作诗填词,俨然成了酒桌的主角。这让我想起有位大咖评价日本人、德国人、英国人的习性,正是因为他们平时工作生活上过于严谨、规矩、绅士才导致喝酒后习惯性地发泄或失态,总要找个“出口”才行(可能是人的天性使然)。这位仁兄可能就是属于这种类型,当然他喝酒时的作诗雅兴我们也早已习以为然,甚是欣赏。

不过,有一次他的表现让大家很受感动。他邀请了几位朋友聚会喝酒,为一位女性朋友过生日。酒到兴处,他主动要求作首诗送给她,并且题目可由这位女士提出(据说这位女士是失恋后从老家河南到西安来工作,被这位仁兄介绍到他朋友的公司上班)。席间,女士也很开心,毕竟身在异乡,又有一帮朋友陪着过生日。但是,可能是因为生日宴让她想起了什么伤感的事,就随口说了句“感觉今年的生日好二啊,您就以生日在于二作首诗吧”。顿时,我们在场好尴尬!也都顺势起哄,让他就此题作诗一首,也难为难为他。只见这位仁兄面带微笑,继续组织着大家喝酒,只说“不急不急,待酒到鼾处便成诗”。大约又觥触交错了十分钟左右,突然,这位仁兄站起来连喝了两杯酒,摇摇晃晃吟了首诗,那是“生在中原人在陕,日进千里不觉倦。在水一方伊人袖,二度空间为哪般”。吟完,他又解释了一遍诗句,还是藏头诗“生日在二”。大家啧啧称赞,再次举杯共饮。此时,那位女士眼里含着泪花,站起来深深敬了他一杯……

其他网友回答

与诗人在一起吃饭喝酒,常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有时甚至都忘了自己姓什么了!

前几天,与两个自称诗人的朋友聚在了一起。没见他们有半年了,简单的找个小酒馆坐了下来。这两个诗人朋友,不是很有钱的人,一个是靠骑电动车给人送水谋生,一个是社区的环卫工人。本来我想找家有层次的酒馆,可被他们拒绝了。

大哥,我看这家酒馆就不错,经济实惠!我们四五个人,二百元钱足够了!这次我请客!还是我请吧!两个诗人互不相让,倒也真诚。

小酒馆的层次不高,大家点了几盘青菜,最后要请客的那位诗人说:我们还是来盘荤菜吧,豆角纯排骨!

半个小时过后,菜几乎未动,白酒却没了两瓶!

一杯白酒入苍穹,二杯白酒游天空,三杯白酒摘北斗,四杯白酒抱常娥,五杯白酒成妖精!……五魁手,六六六……

哥,你知道我为什么请你吗?老弟今天真的很高兴!我有一首诗入了中国诗歌网,还有一首入了《诗刊》!

就这,就把你高兴成这样?诗,又不能当饭吃,又不能当水喝!我说,我还以为你娶了个媳妇呢!

哥,媳妇我不敢想,咱没房没车,谁能看上咱呢?

你就不能不写诗,多赚点钱?有钱不就有了媳妇?我抿了一口酒。

不写诗?哥,你知道我就这点爱好,不写,我怎么活呀?

我说,我怎么发现中国诗歌网,和《诗刊》多了点垃圾,原来是你小子搞的鬼!

哥,不要打消俺积极性吗!

你可以写诗,但不要在权威刊物上,丢人现眼!

哥,你看中国当代诗坛能出伟大的诗人吗?

暂时还不能!我说。

为什么?那个诗人不解的问。

一个伟大的诗人,是时代造就的,不是写出来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必须有家国天下的胸怀!必须有大的格局!伟大诗人的称号,是人民给予的!

诗人,是时代文化的先进精英,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号角!一个伟大的诗人,必须时刻关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从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到日本在中国钓鱼岛伤口上撒盐,以及最近的孟晚舟女士被捕,华为及中国科技公司被特朗普肆意打压,可听见过中国诗人的声音和呐喊?我问。

没听到!那位诗人说。

这说明,大多数诗人心中,没有我们的国家,民族和人民!

这怎么可能出伟大的诗人?我说。

哥,我懂了,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其他网友回答

也许你会发现诗人,你平常不知道的一面,对他有了一种新的了解,更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其他网友回答

有些接触,且从五六十岁到二三十岁都有。奇怪的是年龄并不是对话的障碍,小青年与老爷子把盏互敬,一同谈诗,从古典到白话再到现代派,了无隔阂。更妙的是一起愤世嫉俗,一起悲天悯人,一起忧患,一起憧憬。小有不同的是对诗的品评常有争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