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大意失荆州,关羽的骄傲从那几点可以看出?
优质回答:
无论是史实还是民间传说都极度推崇关羽的历史成就, 且民间对这位“战神”之敬仰已远远超出一个凡人的范畴,乃至于现代社会无论商界、政界、甚至社团(黑社会)都供奉着关二爷像,南方尤其是广东一带还把他视为“武财神”,对其大加祭祀、供养,可见这位骁勇过人的三国名将在人们心目中亦人非人,亦神非神的独特地位。但关羽毕竟和孙、二郎神不一样,他不是虚幻神话人物,他是曾经活生生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因此人的喜、怒、哀、乐他都有,他的躯体与思维和你我并无不同 ,既然他是人不是神,人性的弱点也都有,自然其所为之事也跳脱不了现实客观的界限。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勇冠三军,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后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之首。由此可见,关羽应为蜀汉开国首功之臣,然而史上真实的关二爷战功并没有如此显赫,夺荆州立头功的并不是他,而是诸葛亮的妙计;而守荆州的是关羽,最终却兵败身死。当然,关羽毕竟是一员斩将擎旗的熊虎之将,他的战功除荆州战役外还有诸多小胜,但在与蜀汉有关的战功上论,有影响力的大片段也就只有上述几处了。而且关羽到死都没有到过西川一步,若论建蜀汉之功,他甚至不如魏延。
再说过五关斩六将毕竟是小说杜撰,实为小说家罗贯中妙笔生花的夸张之举,若不是曹公气度恢廓,爱才惜才,只怕关二爷早就倒在半道上了。
但关羽毕竟是三国英雄榜上有名的人物,其战功确实可颂,但绝不至于到小说中“五虎上将之首”的顶尖层次。
其实,将关羽还原到一个凡人的形象,很多困惑就会迎刃而解。是人就有缺点,关二爷也不例外。据史料记载,关羽这位凡人最大的缺点是:傲世轻物加刚愎自用。也就是说他最显眼、最致命的弱点是为人张狂,自傲清高,听不进不同意见。而最终断送了自己那颗英雄头颅的,也是这些被他视若无睹的性格缺点。
按《资治通鉴》所载,关羽的性格为人其实非常糟糕。和小说中知恩图报,义薄云天,谋勇兼具,颇识大体的伟岸形象不同的是,历史文献中的他却气量偏狭、傲慢不羁,除刘备、张飞外,眼里基本容不下其他人,甚至不识大体,还涉嫌年龄歧视…… 《资治通鉴》中就有如下记载,读后让人大跌眼镜:
刘备自称汉中王……(备)还治成都,以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馀皆进位有差。遣益州前部司马犍为费诗即授关羽印绶,羽闻黄忠位与己并,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这是何等“气度”?堂堂伟丈夫关羽居然容不下黄忠黄老爷子,在大哥刘备最辉煌的时候兜头泼了他一桶冷水,还将老而弥坚、阵斩夏侯渊的黄忠骂作“老卒”,不愿与其同列,若不是诸葛亮居中调停,关羽恐怕连大哥刘备赐给他的前将军、假节钺印绶都不肯接受了。
关羽兵败身死,就是他放任自我嚣狂,傲慢孤高的必然结果。《三国志 》、《资治通鉴》都记载了他的最终结局——在建安二十四年走完了其“傲慢自大”的一生:
十二月,(潘)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于章乡斩之,遂定荆州。
孙吴偷袭荆州,截杀关羽,其实是要下很大决心的,因为孙权很清楚:吴、蜀两国谁都无法凭一己之力阻抗强大的曹魏。
自刘备“借荆州拒还” 以来,孙吴虽然有气,但一直未敢轻举妄动,因为用武力攻取荆州就意味着孙刘联盟立刻瓦解。而最终促使孙权做此决定的,恰恰是关羽本人 。从某种角度看,关羽是就是那个“递刀人”。
《三国志》载:“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关羽不仅拒绝了孙权与之结亲之请,还指桑骂槐羞辱孙权,其自傲清高和出言不逊,彻底惹怒了孙权,便最终下了全取荆州的决心。
孙权撕毁了盟约,遣吕蒙偷袭荆州,但关羽毕竟是身经百战的悍将,是位极富经验的军事行家,虽有些猝不及防,倒也不至于兵败身死,还要搭上荆州这块战略要地,可他这时还没有收敛自己的嚣张劣行,帮助吕蒙又往自己身上插了一刀。《三国志》如此描述道:
自羽之出军,(糜)芳、(傅士)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掳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关羽傲慢也便罢了,偏偏他还不顾大局不识大体,也许“还当治之(等我回去后再惩罚你俩)”只是一句略带威胁的气话,以上压下的官话,却因场合不对而害了自己,使自己雪上加霜,陷入绝境。
是孙权气量狭窄、睚眦必报、有欠大度吗?非也!“生子当如孙仲谋”可不是一句空话,身为一代有为帝王,他是不会以损害自己的名誉为代价而留下千古骂名的。很明显,关羽不许婚并非孙权杀他的唯一理由,他斩关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理由如下: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以不及除之,自取大忠,乃议徒都。今乞可生!《三国志》
最后人头落地,便是关羽多年嚣张为人埋下的祸根,种下的恶果,这也说明他被吴人设伏生擒后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他必须死!关羽骄傲轻敌,不恤下属,不光害了自己,还害了大哥刘备苦心经营的蜀汉。因为他的死让大哥刘备方寸大乱,情绪激愤,遂祭出昏招,大举伐吴,指挥又频频失误,更打乱了一代谋略大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规划的战略计划,使立国不久的蜀汉迅速由盛转衰,使刘备底定中原、匡复汉室的宏大目标瞬间化为泡影,不能不叫人对这位纵横沙场的关二哥又是惋惜又是愤懑。
关羽是千古罕见的良将,又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人们在赞颂他勇武过人、千秋大义的圣明之功时,也不要忘了他的性格软肋与凡人之缺。以上说的是他的缺点,以及他大意失荆州、兵败身死的始末,但也不要忘了他的煊赫战果和绝世武功,如此才能还原汉寿亭侯关羽之本来面目。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
其他网友回答
看过《三国演义》的大都知道,关云长其实是一个极要面子的人,以下面为证:当年刘关张结义出山,参与各路诸侯反权奸董卓,那时,刘备才是个小小县令,过着朝秦暮楚的日子,与那些诸侯州牧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袁术就很看不起他们。而关羽顶多是个不入流的马弓手,所以,在虎牢关被华雄震慑的诸侯们对于关羽的请战多有非议,而关羽也是依仗马快刀快,连名也不报,使华雄措不及防,关羽一战出名。按古时的打仗,两军开战,出马的将军是要互相通报名姓的,可关羽偏不。以致后来斩颜良、诛文丑,都是让对手死得不明不白。待到降汉不降曹被封为汉寿亭侯之后,再对阵出战,则非常自负地自称“某乃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然后要对方报上名来,以后的过五关斩六将、战长沙、水淹七军等等,驰骋沙场、身经百战,称得上是一位常胜将军。在一系列胜利中,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关羽被冲昏了头脑,变得愈来愈目空一切。
诸葛亮还是洞察一切的,考虑到关羽性格上有“刚而自矜”的弱点,为他指出了镇守荆州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八字方针,但最终,关羽还是为他自己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赔上了性命。
(图片来自百度)
其他网友回答
关羽的骄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瞧不起孙权,孙权曾派诸葛瑾去荆州给自己的儿子提亲,关羽竟然以“虎女焉能嫁犬子”拒绝孙权,可见对这位东吴主多么的蔑视,一点颜面都不给。
2: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后,关羽对自己的武力相当的自信,刘备占据西川后,听说刚刚归顺刘备的马超武艺高强,和张飞大战居然不分胜负,关羽写书信表示去西川和马超比武。自己一个阵营还要比武,诸葛亮深知关羽的意思,给关羽写了封信,给关羽戴了顶高帽,意思是马超虽然英勇,但还是不如你关羽。关羽这才打消了去西川比武的念头,还把诸葛亮的书信给荆州文武看,有点洋洋自得之意。
汉中之战后,刘备封了五虎将,听说黄忠位列其中,非常生气,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可见关羽是多么的高傲。
3:对江东文臣武将根本瞧不起,经常以江东鼠辈称呼。在取得水淹七军的胜利后,更不把江东诸将放在眼里。陆逊暂代吕蒙江东大都督之位的时候,陆逊知道关羽持勇自傲,给关羽写了封信,信中对关羽阿谀奉承,说关羽英勇无敌,当世没有敌手。自己一介书生,能和关羽做朋友很荣幸。这样居然麻痹了关羽,使关羽放松了对江东的防备,导致大意失荆州。
其他网友回答
关羽是骄傲的,这是肯定的,自从和两个兄弟起兵讨黄巾起,战场上从未遇过敌手(三英战吕布是虚构的,不可参考),诛颜良是《三国志》里有记载的,斩文丑虽然没有明确说是关羽干的,但也不排除不是,之后千里走单骑归刘备,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具有独挡一面的军事才能,连大权在握的曹丞相和刘备的首席顾问诸葛亮都十分给他面子,不可否认,他有骄傲的资本。
我们从“大意失荆州”开始说起。
先简单叙述这起历史事件的发生:关羽出兵攻打曹操占据的襄阳和樊城,希望能扩大地盘,占有整个荆州。不料根据地江陵被东吴陆逊给偷袭了,这起事件直接导致了关羽被俘身死,荆州的丢失,也导致了诸葛亮“隆中对”战略无法顺利实施。
我们复盘这起历史事件,确实可以看到关羽在性格上的缺陷,所表现出来的刚愎自用,傲慢自大和好大喜功等等,对这场战役的失败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他的身上还有着很多优点,为人们千古传颂,比如勇猛无敌,比如忠义无双!
从以下几点来看关羽的性格缺陷:
关羽出兵攻打襄樊是自己的决定
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打败曹操,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于定军山,夺取了汉中,随即进位汉中王,一时声威大振,而此战关羽并未参加。同年7月关羽就提兵进攻曹军驻守的襄樊,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趁胜前进,军队士气好,另一方面,关羽被授予前将军之位,没能参加汉中战役,却位列诸将之首,他特别想证明自己。出兵攻打襄樊史书上并无记载刘备曾下过令,而且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荆州北伐是应该和益州出兵关中同时进行的才对,而此时益州方面并没有出兵的动作,因此,以一路荆州军队进攻襄樊应该就是关羽自己的决定,而这一决定充满了冒险主义的冲动,也体现了关羽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孙权向关羽提出儿女联姻时,遭到关羽无礼的拒绝
史书记载“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孙权希望能加强两家的友好关系,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但这是两国之间的政治往来,而且还是两个盟国,起码的外交礼仪是必须有的,而关羽的作法是辱骂,这就很让孙权包括东吴诸将很没面子了,为他后续发生的失败也埋下了伏笔。缺少政治智慧也能体现关羽在性格上的冲动和傲慢。
留守后方的两员将领糜芳、傅士仁对关羽的离心离德
关羽一直看不起这两人。糜芳是谁?糜芳当时的官职是南郡太守,而且他还是刘备的小舅子,他的妹妹糜夫人嫁给了刘备,他的哥哥在益州身居高位。当年在徐州,糜家富甲天下,可是把所有家财都拿出来给刘备打天下的。即使对这样身份的人,关羽对糜芳的态度一直是“轻慢”。而且在关羽出征襄樊时,留守后方的糜芳和傅士仁由于军资供应不及时,遭到了关羽无情的责骂,威胁“还当治之”,于是这两人害怕了,在陆逊偷袭了江陵之后,马上投降了东吴,至此,关羽的退路尽失。
关羽对同为高级将领的马超和黄忠的态度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进攻成都,这时候马超因为被曹操打败了,来投奔刘备。关羽在荆州听说了这件事,就写了封信给诸葛亮,问:马超这人能力怎么样啊?和我们这边谁可以比较?
诸葛亮很了解关羽,知道他与生自来的骄傲,于是回信安抚说,马超虽然文武双全,雄烈过人,堪称“一世之杰”,可以和张飞并驾齐驱,但是没法和您比,您是美髯公可称是“绝伦逸群”啊!果然关羽看完非常高兴,还把这封信到处拿给别人秀。
关羽对黄忠更是看不上了,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关羽见到授印的使者时,很是生气,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对刚刚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的功臣黄忠嫌弃成这样。好在使者费诗说话有水平,劝说关羽,“王与君候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表达了刘备和关羽之间亲密无间的兄弟之情不是他人可以比拟的,这样关羽才“感悟,遂即受拜”。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关羽在处理内部同事之间的关系,外部盟友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敌形势的策略把握上都出现不小的问题,这和他刚愎自用,傲慢自大的性格缺陷有很直接的关系,也导致了他的败亡。
其他网友回答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在三国的历史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人物是关羽,后世推崇关羽的忠义气节,逐步把他神话。其实,关羽是一个失败的人物,不仅失败,而且是失败得很惨,把命都搭上了。他的失败,不仅是个人的失败,而且把刘备的战略要地荆州也给丢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关羽的失败,给蜀汉政权的打击是惨重的。
民间有一句话,大意失荆州,说的就是关羽失荆州的事儿,把关羽失荆州说是大意了,这话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关羽的性格上的缺陷招致失败。《三国志》上评价关羽说,关羽刚而自矜。关羽这样的性格,在守荆州时表现得很明显。荆州是魏、蜀、吴三国争夺的焦点,关羽镇守荆州,负有重大责任。关羽在几个关键问题上却犯了错误,导致了丢失荆州的结果。一是破坏了吴蜀联盟。当时刘备的策略是联吴拒曹,关羽看不起孙权,没有很好的贯彻刘备的统战策略,把孙权派来的联姻使者,狗血喷头的骂了回去。使本来就脆弱吴蜀联盟,只保留了一个表面的样子,待到曹操的使者一来,孙权马上翻脸,在背后捅了关羽一刀。其二是对下属的态度,他的属下糜芳、傅士仁和他有矛盾,工作消极,他不设法解决,却在出征时留下话说,待我回来在收拾你们。结果把二人逼到孙权那边去了。其三是很吃逢迎这一套,被吕蒙、陆逊设计给迷惑了,把目光专注在对曹军战役上。最后被东吴抄了后路,败走麦城。
关羽攻樊城,围曹仁,水淹七军,活捉于禁,威震华夏。关羽的举动,让曹操都有意要迁都了,这样的战功很容易引起关羽的骄傲。可是还是有明眼人看清了问题。司马懿等人就劝曹操不要惊慌,派人联络孙权共同对付关羽,关羽必会失败,结果真是这样。
关羽的性格缺陷,在平时的小事上就表现的很明显。当年马超投奔刘备,受到刘备的重用,关羽心里不是滋味。特意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能和谁相比。诸葛亮自然知道关羽的意思,写信给关羽,大大的夸奖了一番马超,然后说,马超可以和张飞相比,还比不上他关羽,关羽看了信十分高兴,还把这封信拿给他手下的人传看。这哪是大将的胸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