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有蔺相如和廉颇,但最后为什么还是被秦国所灭 有廉颇蔺相如赵国还会灭亡

网友提问:

廉颇、蔺相如结局如何?为何没能阻止赵被秦灭亡的命运?

优质回答:

长平之战九年后,也就是赵孝成王十五年,燕王派丞相栗腹到赵国结交,栗腹回到燕国后,就劝燕王派兵攻打赵国,因为赵国的壮丁都死在了长平,国内空虚。燕王立即派兵攻打赵国,在廉颇的指挥下,燕军大败!廉颇被封为信平君,并任假相。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廉颇带领赵军攻破了魏国繁阳。

到了赵悼襄王时,廉颇被解除军职,派乐乘代替他,廉颇气不过,带着人攻打乐乘。乐乘逃离赵国后,廉颇也逃到了魏国。

后来,秦国屡屡攻打赵国,赵悼襄王想再次启用廉颇,便派人到魏国,看一看廉颇还能不能行。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廉颇被使者耍了。

楚国听闻廉颇在魏国不受重用,便派人请廉颇到了楚国,尽管他在楚国为将,但他一直心念赵国,最后郁郁而终。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名声大振,被赵王拜为上卿。长平之战时,蔺相如已经病入膏肓,他给赵孝成王上书劝赵王不要启用赵括,赵王没有听从。在长平之战时,蔺相如就病死了。

赵国自长平之战后,已经是风烛残年,再加上君主平庸,被秦国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其他网友回答

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已经逐渐强大,志在统一天下,赵国此时是强国但是和秦国比还是差了点,史载秦兵战场上如虎狼之师,为了拿人头积累军功杀红了眼,六国皆惧,这也是一整套政治体系和国家军事动员能力决定的,更何况赵国主帅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秦国主帅是杀神白起。

其他网友回答

二人结局

蔺相如:一说“渑池会”之后,秦意出兵攻赵,赵王便以太子郚作为秦国人质,以求和平。赵王怜太子可怜,派相如赴秦地侍太子。不料太子在秦得急症而亡,相如因此获罪,被处极刑。一说赵悼襄王时,秦攻赵,廉颇子廉丕应战惨败,蔺相如闻讯惊叫口吐鲜血而死。这些传说都不足为凭。倒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赵孝成王七年“蔺相如病笃”的话。看来病死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是死在赵国首都邯郸任所。

廉颇: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

为何没能阻止赵灭亡?

两人一起保护赵国的时代在赵国灭亡前三四十年,赵灭亡是已没两人决定赵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2年,秦国开始进攻上党在前260,那时蔺相如已经病重,如果长平之日相如还在,也许赵括就不会代廉颇为将,也许战争的结果就不一样了但退一万步讲,就算相如不死,廉颇扔领军,依那时双方力量对比,也是秦军赢面大,就算赵军取胜又能怎样,同为战国四名将的赵国末期的李牧,还有那伟大的信陵君不也同样困于函谷关下所以客观上,赵国的灭亡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秦国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