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是知难还是行难?
优质回答: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是“知”难还是“行”难?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也就是题中的“知”字,可见“知”字的重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足够的储备工作,像写作一样,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经历,又怎么能写出让大家认同的文章哪。而“知”仅仅是掌握了如何去写作,就像“空有满肚子的墨水,就是倒不出来一般”光知道是没有作用的,需要将“行”用起来,踏踏实实去做,这样才能输出成果。经常听人说,我这个知道,那个也知道,但是就是用不出来,那他要么是在说谎,要么他不知道怎么做。“做”是需要方法的,如果仅仅是读书看过了,不能说是“知”只有掌握了其中精华,理解了其中含义,这才能算是“知”不能不读书,但也不能读死书,读死书是没有办法达到“知”的境界,充其量是读过了而已,仅此而已罢了。
“知”是基础,而“行”是务实的做,如“求真务实”这个词语一样对“知”追求的正是真,是真实存在的、对的,而不是虚虚假假,虚无缥缈的;“行”追求的是脚踏实地,对事情的结果负责。如拟定一个方案或者准则,拟定方案的这个一定是具备“知”的能力,只有知道如何去做,如何做好,才能给“行”搭造平台,这是准则和规矩;而作为方案的执行者,绝对是要做到“行”,在“行”的基础上还要读懂这个方案,也就是“知”,如此这个方案才能保证输出的结果与计划一致。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算的上“知行合一”只不过是侧重的方向不同而已,这就像我们说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一样。“脑力劳动者”更多的倾向于策划统筹,更侧重于“知”;“体力劳动者”更多的是倾向于执行的方法和技能,更侧重于“行”。
“知”与“行”哪个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个容易?哪个难?这个自古就有争论。不论是读书和行路都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没有莫大的毅力都很难完成。如上文所讲,“知”是基础,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就像我们孩子读学前班一样,最先开始的就是学习,了解周围的环境,背诵老师教的不明所以的字或者词,这就是“知”,简单也简单,难也难。知识是无限的,知其一不知其二,学到老活到老,永远没有学完的那一天,坚持是需要毅力和精力。“行”将知识转化为实用价值或者表象的能力,“知”的越多,做出的价值才能更大。“知”更多是一种脑力运动,“行”是脑力和体力一起的运动。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缺一都不可,如果非要争一个高低,那就是喜欢动脑的人相对于“知”容易;喜欢动手的人相对于“行容易”。
结束语
无论是“知”还是“行”都需要莫大的毅力坚持,就像“木桶效应”一般,最终体现的都是最短的哪一块木板。知道的多,做不出来也就没有价值,知道的少,“行”也就没了基础,做也不会做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知行合一”是准则,求真务实是目的。
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评论。
拜谢!!
其他网友回答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是“知”难还是“行”难?
背景:首先了解一下这句话出处:这句话出自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王守仁(1472年-1528年),汉族、字伯安,号阳明,中国浙江余姚人。当时他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却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佛家、道家。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
阳明心学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
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主事王守仁因开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发配到龙场万山之中三个年头。于是默记《五经》要旨,但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忖度程朱理学。这一改变,使他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发挥了独立思考,探索到人生解脱之路。王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的。在这一结构中,王守仁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王学的基石
1、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2、王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的。在这一结构中,王守仁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王学的基石。在王守仁看来,心是无所不包的。物、事、理、义、善、学等都不在“吾心”之外,亦即是“心即理”。但他又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是“致良知”、为圣的内在可能性.同时,他又强调“良知”是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的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天理之在人心”,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
理解:所以根据王阳明的原文可以清楚理解知行合一的内涵了。
其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其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那么是“知”难还是“行”难?
这就是我们对“知”的理解体验,“知”和“行”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很多人来说,知要容易理解,而行要相对难一些。
我们古老文化贯穿道德、孝义、善良、宽容、公平正义。但是,现实社会中纵观万象,不乏各种知行不一的社会现象。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是这么去认为的:
知分解为矢口,矢为发誓,口为言语,知就是用显象的言语作发誓。
那么根据王阳明心学所指的良知,则这个知从良始出,这个良从哪儿来,一点一艮,点为道源艮为山,也就是从道的源头孕育出山一样高的品性方称为良,良从根本上说非格物致知式的顿悟片刻能完成的,其中途必不缺少艰辛的磨炼过程,积少成多的丰富历程造就出良的崇高灵魂和知的言语发誓,明良知通道而后能行道,如此成就了知行合一。
要说哪个难,对于没去劳动没去锻炼没去实践等的人来说,两个都难,只有去经历去体验去思考去反省,而后自然而然就不难了,知是通道的良知,行是通道的道行,如是形成知行合一身心自然结合体,该是王阳明心学的魂脉之处吧!
其他网友回答
知难,行也难。
知,不是简单的知道,而是知“道”,是破心贼,致良知之“知”。
行难,重要在没有行为,就没有真正的“知”,没有成为无脑状态下的行为模式。
其他网友回答
知易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