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小楷书法的练习主要靠临帖,还是说要靠不断的读帖理解意临呢?
优质回答:
小楷书法,读懂勤练。关键是要多锻炼手的腕力,自如无羁,流畅。
其他网友回答
有朋友问我,小楷书法的练习主要靠临帖,还是说要靠不断的读帖来理解呢?
我认为这两者在本上是一致的。即,所有的临帖其实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读帖”,具体解释可以展开如下论述:
一、临帖的目的
很多人问我,临帖是为了干嘛,我为什么学习书法非得临帖不可?我就不能不临帖吗?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学习可以不临帖。但是实际上很多人是做不到不临帖就能把书法写好的。
这就类似于我们学习游泳,学习骑自行车一样。你光在旁边看别人是怎么骑的,是怎么给你示范动作的,而不去真正去骑车、去下水,是永远学不会的。因为人想的,总是和我们做到的事情是不一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临帖,我们就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想象变成现实,以此来检验我们想的到底对不对,或者说想的对不对。
二、读帖的目的
读帖的目的则在于帮助我们形成前面所说的临帖过程中,指导临帖实践的头脑想法。实际上,很多人认为,读帖专指人们不用笔书写而只是用眼看字帖的过程。然而事实是读帖的过程是贯穿在书法学习任何一个环节的,包括写的过程。
第一点分析中我们说,临帖是将头脑中的想象通过临帖这一个实践来进行调整的过程。有时候,你的想象预期和临帖实际相符合,就说明你想得对,反之则是不对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调整你的想法了。
因此,无论是临帖,还是读帖,最为重要的是你的想法,以及你将要形成的想法。
而这也是学习的本质,所谓学习,就是把外在东西输入你的大脑中,这是一个输入的过程。
三、读帖和临帖的关键步骤
在大量的临帖和读帖实践中,最重要的是书写本身和书写后的对比反思。书写本身就是一种检验,这种检验,调和了想象和现实的差距。
书写后就是“调和”的关键。很多人临帖仅仅就是临帖,不对比、不反思,写完了就急匆匆的赶紧写下一遍,实际上这样非常浪费时间,如果没有对比、反思,不如不写,写了就是为了进行找出不足的,你不去找,还写干嘛呢?
四、小楷的临摹学习
回到开头的问题上,根据我们前面得出来的结论,我们对于小楷的学习也应该如此,一变边临帖,一边读帖。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小楷的书写因为书写形态较小,所以需要我们在临帖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关注于个别单字,需要十分注意到整体上的章法布局。
小楷其实就单个字而言,难度是非常小的。但是小楷难就难在章法上,章法是小楷的关键。如果章法布局不好,那么整个书法书写其实就是失败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写的小楷,单个字很难看,但是一旦组合起来就比较好看的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三者结合。学习书法临摹和读帖可以说是伴随一辈子的事情,虽然不同年龄段或学习书法的阶段不同,读帖临摹都是一样不可缺的。临摹学习需要读帖,不读帖我们临摹什么,照抄也要看一字和一句来超呢?何况是临摹学习书法要达到惟妙惟肖形神俱似的境界。不读帖显然是不可临摹像的,临摹不能做到形神俱似,又那什么来衡量书法的临摹学习效果呢?为什么说学习书法要一辈子临摹呢,主要是不断汲取经典书法菁华,再者就是不断用经典书法的法度来约束自己,不至于堕入魔道。
学习书法读帖临摹是两个离不开,临摹的境界越高越需要更高水平的读帖能力。如果放弃了读帖而一味强调意临甚至创临同样会进入野狐禅的境地。特别是成为书法家以后的临摹学习,更应尊重原帖,无论是意临甚至合临都不能脱离书法基本的法度。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就像是逆水行舟,一放松自己,就可能倒退甚至进入误区,而前进的道路永远都是需要尽力而为之的。所以说,要永远恪守艺术的法度就必须不能脱离传统。实际上 所谓的创新,只不过是在经典的传统的基础上往前迈一步,甚至一小步而已。总之,学习书法,离不开临摹和读帖,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二者必须结合才能前行,如人之两足。
其他网友回答
小楷的起源就是历史上没有钢笔等硬笔,用小楷写字。现在练习写小楷主要是读帖,来写字的结构,因字小,不好临帖,再说也不必要。那中楷可临帖。
虽不临帖,但除结构外,还有横,竖,撇,捺,点,弯勾等笔画,也得要横平,竖直,竖有垂针,垂露,还有藏锋,回锋等知识,练久了方能写好,但就不必要悬肘了,写出的字也要有大楷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