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为什么没有统一六国 战国七雄,为啥秦国只统一了六国

网友提问:

战国七雄,为什么赵国不能统一天下?

优质回答:

非赵不能,是赵压根没想过统一天下

战国七雄实力

大秦夺冠:秦军出函谷关,伊阙之战,秦十二万灭魏韩联军二十四万。鄢郢之战,秦破楚都郢,楚自此一蹶不振。长平之战,秦破赵,坑杀四十万赵军,杀神白起长平封神。

楚、赵、齐、魏、韩、燕依次次之。

赵强任他强

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国都曾先后在晋阳、中牟、邯郸,至赵武灵王时,赵国称王,施行胡服骑射,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骑兵。沿阴山修筑赵长城,前296年灭中山国。疆土囊括了河北省的大部分、山西省的大部分、内蒙古的阴山以南的部分,成为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

赵武灵王由于受到与中山之战失败的耻辱,信宫大朝五日,立排众议大胆的推行移风易俗,并选练精锐弩弓骑兵。全国士兵改变传统的宽大战服改为紧小为特征的胡服,改变传统的步兵为主体的军队结构改为骑兵和弓弩兵为主体的军队构成。胡服骑射使赵国建立起中国第一支制式骑兵部队,使赵国一跃成为关东六国之首。

在前307年至前296年的十二年间,赵国于东北攻灭了中山国,西北打败了林胡、楼烦,拓地千余里。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从今天的河北张家口到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五原县修筑赵长城。

赵国君臣睦、将相和。肥义、楼缓、虞卿、乐毅、田单、赵奢、蔺相如、廉颇、赵胜、李牧等良相名将辈出。赵国民风剽悍、崇尚气力、慷慨悲凉之士甚多,又得兵法之教,故迅速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北方军事强国。其崛起速度之快,出乎天下人意料之外,足令六国为之侧目。在战国中后期,东方三强(魏、齐、楚)相继衰落,秦国之威独步天下之时,赵国时为中流砥柱,其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

赵虽强,却不追求统一

赵武灵王之后,赵惠文王励精图治,五国伐齐,抵御强秦,长平之战,赵元气大伤,赵孝成王之后,赵逐渐式微,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派王翦灭赵。赵虽一度威震九州,但只图自保,不曾将灭六国一统天下做为国家目标,军政以抵御为主,外战为辅,终其灭国,都一直在抵御强秦。

非但如此,赵氏立国之后,竟连绵11次内乱,国政不能延续,君主无统一之心。

● 公元前425年,赵襄子方死,其弟赵桓子密谋兵变,自立为赵主。

● 前424年,赵桓子死,赵部族将军大臣再度兵变,乱兵杀死赵桓子儿子,复立赵襄子之子赵浣,是为赵献侯。

● 前387年,赵武公死,赵部族将军举事政变,废黜武公子,而改立赵烈侯子赵章,是为赵敬侯。

● 前386年,赵武公之子赵朝发动兵变,被攻破,逃亡魏国。

● 前374年,赵成侯元年,公子赵胜兵变争位,被攻破。

● 前350年,赵成侯死,公子赵绁发动兵变与太子赵语争位,失败后逃亡韩国。

● 前299年,安阳君赵章发动兵变,与惠文王赵何争位。权臣大将赵成支持赵何,击杀赵章。

● 赵成再度政变,包围沙丘行宫三月余,活活饿死赵武灵王。

● 前245年,赵悼襄王命乐乘代廉颇为将攻燕,廉颇不服生怒,率军攻击乐乘,乐乘败走,廉颇无以立足而逃亡魏国。

● 赵悼襄王晚期,废黜原太子赵嘉,改立新后之子赵迁为太子,种下最后大乱的祸根。

● 赵迁即位,内乱迭起,郭开当道,诛杀李牧。

战国大争之世,赵国内乱不断,即使强如赵国,如此折腾,国运不存。

秦虽初弱,却以灭六国为国策

秦自立国,西北一隅,却始终发奋图强。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社会稳定,社稷安定,君王以强国强军为己任,秦法上至王公,下至黎民,莫敢不从。

公元前230年,秦将内史腾灭韩;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克邯郸,赵国灭亡;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黄河鸿沟之水冲灌大梁城,魏王投降,魏国灭亡,魏地改为东郡;

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克楚,楚将项燕自杀,楚王被俘,楚灭亡;

公元前222年,秦军攻下燕都蓟,燕灭亡;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自燕攻齐,齐王建不战而降,齐灭亡。

至此,秦统一六国。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杜牧《阿房宫赋》

赵虽强,只做王。秦始弱,却图强,除了王,还要皇!

其他网友回答

改革不彻底[捂脸][捂脸]

其他网友回答

简单来说赵国缺乏战略眼光,几乎没有合纵连横的外交家,地处华北平原生产力强大 人口密度大,本来可大有作为,可总是为了蝇头小利大动干戈。

秦昭襄王时逼迫韩国割上党郡,韩王便把上党郡送于赵国,这骚操作,妥妥的战略捆绑。随后便是长平之战,范睢的“攻人”之策使赵国成年青壮年皆战死!

没有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只知道一味征战,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其他网友回答

赵国有什么资格统一? 胡服骑射?

其他网友回答

四战之地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