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喜欢古诗吗,你喜欢哪一首呢,有什么寓意?
优质回答:
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比之其它形式更为特出,为什么这样说呢?”富有诗意”这句话在许多场合的赞美词中用此来形容所赞的对象,从诗经起,乃至三国二晋南北朝止诗的形式从未定型归类,初唐四杰以后的李杜为代表的唐诗步入最髙峯,乃至于人才辈出,到现今诗的广为普及,是因为诗的形式符合所有阶层表达心声的最佳艺术手段。且逐渐公认为诗有古体,近体及现代体等。古体归之在唐的律丶绝之前,唐以后的律绝统称为近体,自白话文推广及西方文化的传入现代体诗的样式更为繁多,但从诗的概念考量也很难分出其是诗与非诗的明显分界。虽然无理科那样的精确定义,但一提及诗,无形中约定俗成地都可以归出其文为诗或非诗,这就是文学的特有魅力所在。
今之问是对古诗的喜好评判。古诗,诗经是较为最早被公认为诗的,赋及骈文的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影响诗体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其代表人物有,屈原的离骚,宋玉的九辩等十六篇,到魏晋曹植的洛神赋为一峯顶。其间的诗篇为古体诗公认为诗的格式,值至初唐四杰之出现,他们的诗篇就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近体诗的風格,今就以此为话题,写下吾之观点。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之二中诗曰: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的六绝句都是以四杰的诗史功迹为主题而作的,其二上述句中告诉人们当时讽四杰之人已身与名俱灭,而四杰不废江河万古流的。
四杰诗文是划时代的,表现为扭转了唐之前萎靡浮华的宫庭诗歌风气从狹小的风花雪月,楼台亭阁转向江河湖海辽阔空间,于诗以新的生命力。
依此,今献上不朽名篇王勃之腾王阁其诗曰: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雲浦,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雲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一首脍炙人口的情景诗,一改前人的华丽的宫庭风格,开门见山的首联,腾王阁之高之峻可遠可俯,南丶西丶闲丶影四字及槛外之江都以高临江渚而发矣!接下来之感慨是,再好的场景已一去不复返了。两两相照,立扫同去,盛衰无常,一揽无余也!
最为为之一震的手法是,除了用字之精到,如:空间,阁,江,栋,雲,雨,山,浦,潭影;时间,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外,有另特点,尾联作结为对偶句,用一开一合侧扇对彰显了其功力,只觉其流动,不觉其是对偶。
其诗之影响是深远的。杜,白均受其影响,是他们的诗中贯用之手法。足见其对唐诗的重大发展影响。
王勃及其四杰均有佳作不一一介绍了,以此诗献给各位以共勉之。
最后,以吾己之观点,认为学写诗,参照前人是必不可少的,借鑑前人及学习有关诗的知识是取得长足進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不要人云亦云,拘泥于成规,而是要有所新的突破为好。仅此,希同好共勉之。
现把杜甫戏为六绝句,及王勃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抄录影件献上。
其他网友回答
喜欢的古诗太多了,仅举一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末爱国将领文天祥,在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危难时刻,仍率军与元军顽强抗争,被俘后过零丁洋留下此千古名句!这首诗彰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壮哉,文天祥!
其他网友回答
我喜欢的古诗有多首,王维的这首《山居秋暝》是其中一首,尤其钟爱,上学时那会读到后就一直念念不忘,这种五言律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好听又好记。先来读读这首古诗吧!
《山居秋暝》
唐 ·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我为什么会特别钟爱这首诗?原因如下:
1.相比七言律诗,我更喜欢五言律诗的短小精悍。
这首诗运用了对偶、排比的手法,把空山、天气、明月、清泉等几种大自然的景物巧妙的呈现在读者眼前,读时脑海里会浮现出这些不一样但又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然美景。
2.四季里我最喜欢的季节是秋季。
这首诗写的正好是秋天的景致。每到秋天,那习习凉风、皎皎明月、累累硕果、斑斓树叶,就会像小精灵一样悄悄爬上心头,心也会变得格外的柔软。迎着秋风、落叶、暖阳,感受秋天别致的美好。
3.我喜欢这个叫王维的诗人及他的诗。
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读他的诗真的就好像有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脑海中徐徐展开。比如读他那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脑海里立即就浮现一幅沙漠伴着孤烟,长河伴着落日的画面来。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
而《山居秋暝》这首诗带给我的是一种特别美好特别静谧的意境,没事时读读或劳累时读读,都会令心情更加宁静和舒畅。
其他网友回答
最喜欢的诗就是诗魔白居易的《琵琶行》。
原诗太长,这里就不贴出来了。
犹记得高中时代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就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原来我们平时很熟悉的很多诗句(诸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都出自这首诗啊!由是不仅又联想到他的《长恨歌》也是这样。
其实初读这首诗时,只是被白居易那几句描绘琵琶声的诗所吸引,简直是太精彩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彼时心想:果真是诗魔。于是深深沉浸其中不能自拔,闭眼想象着当时的情景和声音。但对琵琶女和白居易的故事并没多留意。
不过,现在我是“初识不解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琵琶女和白居易都经历过从风光无限到跌入谷底的生活,一如渐渐长大、成熟,不得不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碰壁的我们。曾经的那个青春、张扬、自信的人,早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中,感到疲惫至极。
白居易被贬官,居住之处只能听到“杜鹃啼血猿哀鸣”和“呕哑嘲哳难为听”的“山歌与村笛”,当偶然间听到了如仙乐般的琵琶声,怎能不心动?
但自古以来,乐曲最大的魔力就是能传递情绪,琵琶女把自己对“重利轻别离”的丈夫的怨恨和对自己今非昔比命运的哀叹都融进了乐曲中,通过琴弦全部传递给了白居易。白乐天即使再“乐天”,也完全被悲凉的乐曲所感染,再加上琵琶女的一番哭诉,自然而然就联想起了自己的遭遇,竟与琵琶女如出一辙!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人的情感总是丰富的,感觉来了必然要作诗一首。白居易一肚子的情感想要宣泄,而宣泄的方式唯有作诗。于是“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琵琶女是幸运的,虽然没留下名字,但能出现在白居易的诗中,并且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所传诵,是多么难得的事!即使命运多变,但能留在这首千古名诗中,也算是在诗中得到了永生!这不知要被多少人羡慕。
琵琶女听到白居易的故事后“良久立”,其实我觉得她在这期间一定进行了一番思考。或许她在想,原来这世上,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
人在困难时期遇到了有同样遭遇的人,一定会把彼此当作知音。琵琶女和白居易亦是如此。于是琵琶女把自己的满腔情绪都倾注在了接下来的曲子中,“凄凄不似向前声”,如此悲伤的调子带来的结果是“满座重闻皆掩泣”。为什么大家都哭了?正是因为上面所说,原来每个人都有难处。
而其中哭得最严重的,当属彼时的江州司马——白居易。
这首诗是我最喜欢的诗没有之一,当年的我只读了几遍就把这首六百一十六个字、被同学们奉为“最难背的诗之一”的诗背得滚瓜烂熟。之后的几年,每当我一个人跑步、爬山的时候,我总会背起这首诗,有了社会经验的我也慢慢深刻理解了它的含义和情感。
其他网友回答
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喜欢落日的余晖,喜欢夕阳西下的落寞的落日,这种情景总会让我回想到的过去,想起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总会让我有无限的遐想,回忆起我美好的童年。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