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搁浅的日本运输船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被称为太平洋战争陆战的转折点。这场战役成为日本陆军与美军首次正式的战斗。瓜达尔卡纳尔岛是位于西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南部的一个岛屿,与日本的直线距离达4000多公里。在这样一个当时无人知道的岛屿上,日美两军展开了生死决战。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1942年8月,日军海军在切断美国与其反攻基地澳大利亚之间联系的作战中,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建造了一个机场。美军非常重视这个机场对澳大利亚造成的威胁,因而夺取了这个机场。为了夺回这个机场,日本陆军几次派遣部队投入战斗,但均告失败,次年2月只得选择撤军。这就是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大概经过。日军大约有3万名官兵参战,最后撤退的只有1万多人。在阵亡的2.1万人中,战死的有5000人左右,其余均是病死或者饿死。“饿岛”这个词,是这场战役的一个真实写照。
美军登陆
这场战役犹如后来发生的所有战役的预演,集中体现了太平洋战争中日本陆军作战方式的特点。首先是补给的极限。瓜达尔卡纳尔岛与日军最近的基地拉包尔相隔1000公里,不顾敌人掌握制空权,从那里用大量的运输船运送兵员和武器弹药等,无论如何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如果使用运输船运输,会有许多被击沉,因此日军使用了驱逐舰和潜艇,所以只能运输少数的重武器。
即便如此,日本陆军仍然发动了多次进攻。武器装备缺乏,为何还要多次发动进攻呢?这个原因与诺门坎战役的时候几乎一样。那就是,低估了敌人的兵力。对敌情的判断不全面而且主观。日本陆军没有经历过丛林作战,而且好不容易运输来的少数重武器也难以搬运,因而不能加以有效利用。在丛林中,方向的迷失造成部队之间联络不畅。这样,陆军势必倾向于夜间行军、肉搏和枪战,最终成为敌人强大火力的牺牲品。粮食等补给断绝后,由于体力下降,患疟疾等疾病的人开始增多,最后出现了大量饿死的人。
为什么重现了诺门坎战役的失败?为什么付出了那么惨重的代价,还是重复了同样的失败?陆军本质上是一个不学习的组织吗?也许他们认为,美军与苏军不一样。可以这样解释:尽管陆军的作战方法对苏军不管用,但是后来对中国军队非常管用,并且在太平洋战争的开始阶段也是频频告捷。所以,这一次也会成功这种乐观、愿望性的预测起了作用。
另外我们也可以认为,通过《步兵操典》《战斗纲要》《作战要务令》《统帅纲领》等各种典范,日军接受了贯彻进攻精神和肉搏拼刺刀思想的教育和训练,因此根本不知道其他的作战方法。必胜的信念和任务优先于敌情的判断,这样的原则在指挥官中间已经根深蒂固。他们重视精神的威力,而忽视了物质的威力。只要精神的威力处于优势,兵力的差距和大炮、重机枪等敌人的物质威力优势也不足为惧,这种精神主义渗透到了陆军的所有阶层。
如前所述,进攻精神、必胜的信念、主动性等也是超过作战原则的“正确的言论”,与诺门罕战役的时候一样,压制了重视兵站实际情况和敌情判断的慎重论。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时候,参谋本部的作战课课长是服部卓四郎,作战班班长是辻政信,后者被从大本营派往战场,而这一次他又是以主动进攻的观点领导了战场上的作战。
作为“正确的言论”的进攻精神和必胜信念也影响到陆军的人事评价。也就是说,过分鼓吹进攻精神和必胜信念的军人受到高度评价,而且会担任要职。至少,即使因为这种过度的“正确的言论”犯错误,处罚也不过是临时的降职。服部卓四郎、辻政信的例子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购买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