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语言的美)

我们的民族小学
  ↑↑点击上方蓝色字,欢迎关注!

  第三次教小学三年级。开学之际,第三次拿起同一种版本的同一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感受和前两次大有不同。
说实话,前两次备教这一课时,我对这篇课文有些“淡漠”,认为它的政治色彩太浓——把它选入教材,不就是要向七八岁的孩子宣扬“民族大团结”?这是其一;其二,写的不就是一所边疆的民族学校吗?描述的是这所简朴的小学校课前、课中和下课时的情景,也没多少夺人眼球之处,内容简短,平淡无奇,怎么看也不像什么惊世美文呀!因此,前两次的教学,由于我对此文不够欣赏,所以教得也没有激情。
这一次,也许是由于这两年来我对语言变得稍微更敏感些,当我捧起课文细细一读,感觉完全不同,对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越嚼越有味”,感觉几乎每一句话“都不简单”!都藏着语言智慧,富含语言秘妙,都饱含着作者的慧心与匠心。这次,我对课文后面思考练习中提到的“课文写得很美”终于有了深深的认同感,对本课的语言有了全新的认识。
让我们从课文开头开始欣赏吧。“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这第一句话我就觉得很值得品味:第一,清新活泼的短句,给人以明快愉悦之感,为全文定下基调;第二,三个“从……”和四个“有……”式短语构成的两处排比,使语言彰显出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第三,这段话抓住学生上学路径的不同和生源种族构成的多样性,一下子就突出了这所“民族小学”的特点——地处偏远山区、多民族学生共处一校。特别的学校自然能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第四,话不直白,用列举式的具体的话来表达“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来自不同民族”这样的意思,不露痕迹地代替了直言表意的枯燥语言,丰富着读者的想象和读书产生的画面,不经意间将读者带入情境。
第一段的第三句,“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此话“一箭双雕”,既赞美了学生穿着的鲜艳及其给学校增色不少,又“透露”了学校原有的特点——“绚丽多彩”。“功效”如此大的句子,无可非议是好句!
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初看平淡,但越品会越见其奇崛:首先,它又是富有节奏感的排比句,有一种整齐美、节奏美;其次,可以说它用了“曲言”手法,通过写同学们来到学校时的次第发生的三个行为表现,告诉读者——这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爱朝夕相伴的小动物”“尊敬老师,有礼貌”“受到熏陶爱祖国”。多含蓄的语言!多详实的话语!
还有,第三段里,被课后练习提及摘抄积累的两句话:“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语言变得多有情趣!大胆的想象,使语言变得多新鲜!抓住“多动之物”的变得“静下来”的异常景致,极好地突显了当时环境之静!同时,句式的长短变化、排比的惯用,让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荡气回肠。
课文结尾的话更是诗意盎然——“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不止在于两句话齐整优美并排,不止在于省略号带来的语意未尽,还在于动静搭配,简朴之物与优美之景的和谐统一,构成一种简单、自然、幽雅的画面美!
更让我惊异的是学生发现的一个好句。上完这一课,我布置了一道作业:摘抄文中的好句子,并注明你把它当成好句的原因。为了让学生完成得更顺利,在学生动笔前我组织孩子们略作了交流。没曾想到,刘庆文偏偏选了这么一句:“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他一念这句,我心里就直打鼓:这算神马好句?普普通通的!无非起了个承接过渡的作用而已。——但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给了学生把话说完的机会:“你这么认为这句也是好句呢?能说说好在哪里吗?”刘庆文的回答让我大为感慨,他说:“这句话前面用了‘不同’,后面用了‘同一’,讲法很特别。”——对呀!这对反义词作者绝对不是无心的使用!这样一对比,不更加说明这里的同学们不分种族,团结友爱吗?这,也当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好句啊!

           如果喜欢此文,请点赞、赞赏或留言。

我们的民族小学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