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水浒传中,有哪些好汉爱仗义疏财?
优质回答:
宋江、晁盖、柴进、鲁智深、武松、花荣、史大郎、李俊、阮氏三雄、拼命三郎、浪里白条、燕青、卢俊义。
其他网友回答
冠军:首屈一指的是小旋风柴进。
亚军:居第二位的是及时雨宋江。
季军:武松,鲁智深,朱仝。
一、柴进荣获冠军毫无悬念。
柴进荣获最仗义疏财的冠军,应该没啥疑义,因为在《水浒传》全书中谁都无法和他媲美。虽然卢俊义也是大名府出名的富户,但只收养了管家李固和浪子燕青,其它没见疏散过什么钱财。
柴进则不同。
论财力,柴进贵为皇亲国戚,家有良田万顷,产业众多,富可敌国。
论疏财,他资助有名有姓的就有王伦,林冲,武松,宋江,石勇等诸多人士。而且不需要任何回报。
论人品,他并非攀附权贵做感情投资,他资助的都是弱势群体。比如王伦,是个落魄的穷酸秀才。林冲是个剌配的人犯。武松是打伤别人跑他庄里躲事儿的。宋江是杀了阎婆惜到他庄里避难的。
上梁山时,他也是倾全部家财,统统带上梁山。
所以,把柴进列为最仗义疏财的冠军,无可非议。
二、宋江荣获亚军也是名副其实
按理说,凭宋江及时雨的名声,在山东河北一带声名显赫,江湖人士但凡见到无不纳头便拜。因此,在仗义疏财方面,他并不逊色于柴进。
只是,宋江只是个押司,是工薪阶层,财力有限,只能屈居亚军。
不过宋江尽管财力有限,却毫不吝啬,资助的也都是下层人士,包括那些街头上的贫苦民众。如果不是他资助了阎婆惜亡父的棺材板钱,也不会引发后来的杀身之祸。
三、武松,鲁智深,朱仝,重在仗义,次在疏财
武,鲁,朱三人,重点在仗义,其次才是疏财。
而力拔头筹的应该是朱仝。作为郓城县的都头,他先是私放了宋江,又是私放了晁盖,最后宁愿自己被流放坐牢,也义释了同为都头的同事雷横。此等舍己为人的壮举,非一般人所能拥有。
武松作为流浪之身,近乎是身无分文。他在柴进庄里避难一年,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完全是白吃白喝。临走时是宋江给他做了一身新衣服,又送给他路上的盘缠。
但是,路过景阳岗时,武松打死了一只猛虎,顿时声名大噪。阳谷县赏给了一千贯钱,他分文未留,全部散给了当地的贫苦猎户。
鲁智深偶遇金翠莲父女遭受镇关西欺侮,流落街头卖唱还债。他当时身上只带五两银子,又朝史进和李忠借了十两,全都给了金氏父女,资助他们返回东京。
至于武松和鲁智深的仗义壮举,大家都已耳熟能详,为节省篇幅,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其他网友回答
水浒传中明确写的仗义疏财的好汉总共有四人,按照出场的先后,分别是柴进、晁盖、宋江、卢俊义。除了这四人在出场时有“仗义疏财”这四个字的介绍外,仗义舍财者还大有人在,比如九纹龙史进为防备少华山强人,以家财聚集全村老少组成了护村队。鲁达在渭州城仗义资助金翠莲父女,等等。
就是梁山第二任头领王伦也算得上仗义疏财的好汉,虽然不想把事情闹大,不留林冲、晁盖等人,但欢迎仪式的排场不小,送行也有金帛相赠。王伦的做派与柴进一样,算得上一仗义疏财的好汉。
《水浒传》中仗义疏财的好汉不少,但题主只限定三人。因而,我便要按照题意评选出三个仗义疏财的好汉来,毕竟是哪三位呢?
宋江仗义疏财最符合《水浒传》主题
《水浒传》通篇讲忠义,而书中的忠义是有层次的,或者说是一步步演进的。《水浒传》的忠义最先是江湖义气,梁山好汉以江湖义气相聚,因为江湖义气而上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江湖义气就升华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忠义,是大道正义。
所以,“仗义疏财”的仗义,是联络、召聚天罡地煞聚义的一种形式或者手段。或者说是贯穿梁山好汉故事的一条总线索。书中说,“惟宋江肯呼群保义吗,把寨为头”。所以,宋江以仗义疏财广播江湖声望,聚集江湖好汉,齐聚了一百单八将。
“水浒阴谋论”把宋江的仗义疏财解读为小恩小惠,是笼络人心,目的就是为了招安。这种说法十分的可笑,完全是罔顾文本的胡扯。宋江仗义疏财在郓城县做押司的时候就开始了,此时,宋江难道就打算笼络人心,为招安做准备了?
还有的读者以宋江在浔阳楼写的“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来解读宋江在郓城县的仗义疏财依然是笼络人心,经营仕途经济,以满足其强烈的做官欲望。这样理解,不是读者傻就是宋江傻。《水浒传》中明明写着吏治腐败、官场黑暗,宋江不去贿赂官员,反倒救助阎婆、王公、唐牛儿等下层百姓,难道郓城县县令是民选的?
《水浒传》中,只有宋江是真心实意在做慈善,扶危济困,这就是“替天行道”。“替天行道”是老子的朋友秦佚对老子的赞扬,“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秦佚为何如此赞誉老子呢?因为,《老子》中解读过什么是天之道。所谓天之道,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简单理解,就是“均贫富、等贵贱”的意思。梁山大聚义之后,书中赞道:
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 冤雠,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
梁山好汉因“替天行道”而齐聚梁山,宋江的仗义疏财体现了“替天行道”的基本精神,一百单八将才因宋江而完成了大聚义。
梁山大聚义前,宋江率领众好汉四处攻打朝廷堡寨,经常开仓俵散平民百姓,犒赏三军。宋江的仗义疏财由此而升级。因而,宋江是书中第一仗义疏财的好汉,宋江的仗义疏财很好的诠释了《水浒传》主题。
朱仝仗义疏财诠释《水浒传》另一主题
梁山好汉中有三个人像关羽,这三人就是宋江、关胜、朱仝。而且,需要把三个人组合起来,才能凑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关羽形象。施耐庵为何要把关羽一分为三呢?因为,三个关羽分别象征了梁山的忠、勇、义。
宋江是《水浒传》第一仗义疏财之人,也是把江湖义气升华为大忠大义之人,由义而忠,梁山好汉才能在“替天行道”的义旗下,完成“保境安民”的使命,成为抗金英雄。因而,宋江象征着梁山的忠。
自不待言,关胜以武力象征着梁山的勇。朱仝则以美髯公的形象,象征了梁山的义。也就是说,朱仝是江湖之义的总代言人。此话怎讲?
朱仝与雷横同是郓城县的都头,前往捉拿晁盖时,两人都在观音庵取齐队伍,彼此心照不宣的放走了晁盖。这回书的回目是“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宋江先通风报信,朱仝则现场操作,等于是联手“义释”了晁盖。
宋江杀死阎婆惜,躲在了自家的佛堂地窖中。这个地方只有朱仝知道,朱仝也因此“义释宋公明”。放走宋江,朱仝还为之善后,拿出自家的银子摆平了官府。书中虽然没有给朱仝“仗义疏财”的评语,但朱仝实实在在的仗义疏财了。
雷横打死白秀英,要押解到济州判罪,朱仝念雷横一片孝心,便在途中放走了雷横。为此,朱仝吃了官司,发配沧州充军。都头做不成了,俸禄当然也就没了,朱仝也可谓散财救人,成全了雷横的孝义。
朱仝是梁山最讲义气的好汉,“仗义疏财”这四个字安在朱仝的身上非常合适。朱仝“义释”的好汉最多,执法犯法,纯粹是江湖义气。因而,朱仝象征梁山的“义”,是《水浒传》江湖义气的代言人。
虽然朱仝以职务之便三次纵凶,但是,每一次执法犯法,都有“佛”的背景符码。放雷横时,“佛”没有出现,因而,沧州城“误失小衙内”的故事,就被安排在了盂兰盆大斋之日的前半个月,朱仝也是在地藏王菩萨庙附近丢失了小衙内。
盂兰盆大斋之日是佛教的节日,也是道教的中元节,朱仝最后一次江湖活动与“义释”晁盖、宋江一样,都是《水浒传》另一大主题“佛道合一”的体现。朱仝的故事贯穿佛道两教,施耐庵以朱仝的仗义疏财解读了自己的宗教思想。
晁盖是《水浒传》最大的仗义疏财者
朱仝仗义疏财兼济佛道两家,除了他每次“义释”都有佛的符码出现而外,此人故事中最能体现“佛道合一”思想的情节,就是故意放走了托塔天王晁盖。而晁盖则是《水浒传》最大的仗义疏财的好汉。
晁盖之所以绰号是托塔天王,是因为他就是佛教四大护法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也就是出自印度佛教的毗沙门天王。关于晁盖绰号的来历,我在很多文章中做过解读,此处略去不讲,只说与本回答有关的内容。
大唐不空和尚翻译的《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唐玄宗时期,番兵围困了安西城。城内守兵难以抵抗,就在城防万分危急之际,毗沙门天王显圣城北门楼,光芒万丈。此时,一只金鼠出现,咬断番兵弓弦。于是,唐军奋勇擂鼓,声震三百余里,从而大败番兵,解了安西之围。
因为毗沙门天王显圣于城北,而“毗沙门”又是声名闻达四方之意,所以,毗沙门天王就转译为北方多闻天王。后来,又演绎为托塔天王。
托塔天王自唐代以后,就身兼佛道两家的身份。而在《水浒传》中晁天王归位,便被“接引”到了大名府。大名府是北宋的“北京”,与托塔李天王合体,托塔天王等于是归于本位了。
那么,托塔天王晁盖为何又变成了《水浒传》中最大的仗义疏财者呢?其原因就是这位佛教护法天王还是一尊财神。毗沙门天王的塑像被不断加工修改,但左手握着一只白色老鼠的形象依然可见,这只白鼠就是财神手中的吐财鼠。
《水浒传》中移植了这段佛教典故,晁盖与白胜的关系,就是毗沙门天王与金鼠的关系,他们是有“前世”之缘的。施耐庵又以白胜的“出卖”,把托塔天王手中的吐财鼠写成了道家的地耗星。
托塔天王与白日鼠象征着佛教财神,因而,道家的大护法灵官就暗中托梦,联合佛家财神劫取了生辰纲。生辰纲是道家天罡地煞开启梁山大聚义的第一桶金,晁盖难道不是《水浒传》中最大的仗义疏财者吗?
文本故事中虽然也写了晁盖“仗义疏财”,但却看不出晁天王像宋江那样救济下层百姓。原来,托塔天王仗义疏财的玄机却隐藏在佛教的典故之中。正因为是佛家天王仗义疏财,道家的天满星朱仝便要仗义“义释”晁天王了。
小结
写到这里,《水浒传》中三位仗义疏财者都亮相了,列位看官不妨对比一下,柴进、卢俊义,以及史进、鲁智深、武松等人的仗义疏财是不是弱爆了呢?
鲁智深、武松、史进等人的仗义疏财,不过是大故事中的小故事,是《水浒传》主题的一部分。而且,这些好汉的义举都要归结于宋江的仗义疏财,才能把江湖义气升华为梁山大义。而柴进、卢俊义的仗义疏财,则又另有寓意。
简而言之,柴进的仗义疏财更多的出于个人目的,他是不满赵家夺了自家的天下,因而门招过往配军、犯有弥天大罪之人,资助梁山草寇。柴进有谋反的野心,却没有谋反的胆略与资本,仗义疏财的结果是把自己陷在了高唐州的枯井里。《水浒传》高唐州的故事大有寓意,原本写的就是柴进的“高唐梦”。当然,柴进的仗义疏财客观上也促成了梁山大聚义,也是梁山大聚义的一部分。
卢俊义从来就没有舍过财,他的仗义疏财同样是被隐写着的。究竟卢俊义的仗义疏财是怎么回事,咱们有机会再聊。
其他网友回答
《水浒传》中有不少仗义疏财的好汉,最典型的代表是宋江、柴进、鲁智深等人。这三人中宋江和柴进花钱最多但是目的性和功利性也更强;鲁智深则显得更加单纯一些。
宋江本是在郓城县担任押司这样的刀笔小吏,按说这个职务比较低微但是宋江却在江湖上享有及时雨的美名,可以说是声名显赫。他的巨大名声并不是因为他在衙门里的职位获得的而是因为他广撒钱广交朋友赢得的。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是宋江比普通人厉害的地方就是他不爱财只重名,原著中在介绍宋江时说:“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
一般人确实达不到宋江的这种境界,更厉害的是宋江并不是财大气粗的达官显贵,但他能视金钱如粪土足以说明此人天生就具备做大哥的气质。当然宋江的付出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他几次性命攸关之际都得到了各路江湖好汉的搭救从而保全了性命,另外他能在梁山当上寨主也离不开众多江湖好汉的支持。从宋江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更像是玩了一手放长线钓大鱼的好活儿,他的长期投资为他赢得了不能用金钱衡量的利益。
相比于宋江的稳赚不赔来说,柴进简直就是只顾花钱的冤大头。按理来说小旋风柴进更有资格当梁山的老大,他的地位和财富远非宋江所能比。柴进是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后裔,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就曾给他家打过工;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柴进家道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论财富他依然属于大富豪的级别。
虽然柴进各方面的条件要优于宋江而且所花费的钱财比宋江只多不少,但是在梁山宋江是寨主排名第一,柴进只排名第十连核心领导层都挤不进去,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于柴进不会伪装自己,容易把自己的情绪带出来,而且柴进确实不如宋江会笼络人心。
柴进把资助的人分成三六九等,因此他资助别人容易让被资助者觉得是一种施舍。所以柴进花钱不少却没能结交下几个真正的知己,打虎英雄武松在柴进庄上住了一年有余两人居然没有结交成朋友;宋江只跟武松相处了几天两人就拜了把子。在笼络人的功力上柴进比起宋江来差得实在太远,花了太多的冤枉钱。
实际上论仗义疏财的纯粹性还是得看鲁智深的。鲁智深是真正的仗义疏财而不图回报的好汉,虽然论财力鲁智深远不及宋江和柴进但是他花钱毫不吝惜,自己没钱宁可借钱也要资助弱者。他资助素不相识的金翠莲时就是如此,鲁智深总共带了五两银子全部拿了出来然后又借了史进十两和李忠二两。这十几两银子虽然不多但对金翠莲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鲁智深为了帮金翠莲伸张正义三拳打死镇关西,自己不但丢了提辖的职位而且成了官府缉拿的逃犯。
宋江花了很多钱但是最后也葬送了很多弟兄的性命;柴进花了很多钱但也让很多被资助者感受到了食嗟来之食的屈辱。唯独鲁智深真正把钱资助给了弱者,而且并没有在弱者身上获得任何回报。所以鲁智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仗义疏财的好汉。
其他网友回答
柴进,宋江,卢俊义,鲁智深,武松,晁盖,李应,阮氏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