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一个人在音乐、美术、文字等各方面的审美力相通吗?
优质回答:
貌似简单的一个问题,要说的明白,似乎也不那么简单,尝试着回答。
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所具有的审美力,由审美主体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构成。审美力在不同艺术门类具有相通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不同艺术门类艺术作品的产生、形成具有相似性,这是审美主体审美力相通的基础。
音乐、美术、文字是艺术的不同门类。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对人类、社会、自然的观察,即“眼中之竹”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胸中之竹”。最后,艺术家以不同的眼光,用各自的方式展现内心的感受,即用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诠释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关系。如音乐家把跳动的音符通过组织、布局,组成美妙的旋律,通过十指琴键弹奏出来,这种悦耳动听的美乐就会在观赏者耳边萦绕;书画家用笔墨即绘画形式表达胸中之象,一幅幅逸趣横生、笔墨淋漓的作品就会呈现到观赏者眼前;文学家则是通过对文字语言的组织、构思、布排,把喜怒哀乐的情感付诸于笔端,通过寄情于文,寓情于文,通过把心中的景象编织成美文,传情达意。由此我们可以想见,不同门类的艺术家最终形成的“纸上之竹”形态各异,均属美感作品,皆可观可赏。此所谓“书画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亦可说音乐是流动的绘画,绘画是静止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文字,文字是美丽的画卷。
二、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呈现出的精神内涵无一例外的是美感,这是艺术审美力具有相通的基本条件。
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又是充满了节奏与韵律,给人带来的是美好的感觉,为人们所欣赏、喜爱、追求。
人生的成长从婴儿、幼儿、少年、青壮年、老年是一种生理节奏;高山起伏,丘陵连绵,山谷跌宕,是一种自然节奏;天体运转,周而复始,是宇宙间的运行节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无怪乎陶渊明《桃花源记》那么隐逸,令人向往;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一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如此豪迈,读来荡气回肠,令人惊叹;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对现实充满了愁苦与悲鸣不由自主的呐喊,读来令人为之动容;
人生如一条长河,有汹涌的浪涛、喜悦的浪花、舒缓的河面;也有激流、漩涡、险滩。亦如人生之欢乐与苦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愁怨; 人生从来不是逆来顺受,而是心有不甘,奋力与厄运抗争,最终战胜苦难,获得幸福,构成了一支动人的命运交响曲。这就是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的中心意蕴。
三、审美力的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使其相通性成为可能。
一是审美力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审美主体对某一艺术门类所具有的审美力,以其整体适应于其它艺术门类。比如,艺术鉴赏者对音乐有很好的审美能力,那么他对文字、绘画、舞蹈等艺术的审美力,不会因为审美客体的改变而降低;审美客体的改变,只会引起审美力某些构成要素的高低变化。比如对音乐感知力很强,对绘画的感知力可能会高或者低;对文字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是对音乐的想象力就未必;
二是审美力构成的元素改变都会引起审美力的变化;
三是审美力在一定阶段是相对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鉴赏者自身的学习、体验、积累,其审美力呈现上升趋势。
其他网友回答
并不绝对,当然在某些人身上还是能够体现,但是绝大部分的人并不存在这种情况!虽然他们都同属于艺术范畴,但是对各自的要求都不一样,音乐讲究的是乐感,美术考验的天赋!而文字似乎要求更高,常年的文字输入,才会有更多更好的文字输出!
但是也不乏三者兼而有之的全才,比如王国维,李叔同等很多民国大师
其他网友回答
生活是全面的,融汇才能贯通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个人觉得艺术是相通的,但要想在自己所擅长专业方面有所造诣,必须下功夫钻研!不能贪得多,啥也不精!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继承这一传统,练好中国书法。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使学生增长很多知识,达到知识与技能共同提高的功效。另外,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历代名家作品给学生以直接赏析指导,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生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决心与信心,激发爱国热情。
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书法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欣赏和喜爱。汉代的杨雄曾说过:“字为心画”,即书法是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美的书法能通过形象而又抽象的线条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并能够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练习书法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还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所以说,学习书法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丑是先天的,但字写得美却可以靠后天努力而获得,字是人的另一个仪表。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许多人喜欢在家中挂一幅书画作品以增加点书香,这不仅是装饰,也体现个人的品味,同时更是一种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