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为什么会爆发黄巢起义? 黄巢推翻了唐朝吗

网友提问:

唐末风云人物黄巢,因不满唐朝统治起兵反抗,最后结局怎样?

优质回答:

提到黄巢此人,大部分学过历史的人想必都不会太过陌生,没错,他就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农民起义军将领。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黄巢这个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吧。他真的如我们学生时代历史课本里描述的那般正气凛然、功勋卓著吗?

首先,先让我们来讲一讲黄巢是谁?虽然我们知道此人号称农民起义军领袖,其实他本身却并非农民。黄巢出身富足,家里以贩卖私盐为生,幼时他善骑射、精箭术,粗通文墨,略有诗才,然而却在应进士科时屡试不中、名落孙山,这或许也给他后来揭竿反抗朝廷而起埋下了人生伏笔。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乾符元年,全国各地连年发生水旱灾,颗粒无收,饿殍满地。但此时唐朝廷不但不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反而“用兵不息,赋敛愈急”,于是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等聚众数千人,于长垣县揭竿而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仙芝起义”。

黄巢此人生性喜欢动乱,此时恰逢“王仙芝起义”,于是他与子侄8人集合千人共同加入了“王仙芝起义”的队伍。随后在乾符三年七月,跟随队伍转战中原;乾符四年王仙芝被唐朝廷擒杀后,黄巢自立为王,直至公元881年,黄巢率领起义军攻陷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

长安百姓们以为救星来了,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才是他们真正噩梦的开始。黄巢军队入城以后,开始到处搜刮百姓钱粮,强盗的本来面目显露无疑。

但是最恐怖的远远不止这个,而是至今仍被传之于口的“黄巢吃人”事件。说的就是黄巢及其军队将流亡的百姓抓来,放入石臼里,然后像舂米一样,用巨碓把人碾成肉泥,以此来填饱士兵们的肚子,这些事情被侥幸存活下来的百姓传播出去,流传至今,令人想来不寒而栗。

公元882年至883年,黄巢被各方诸侯讨伐后大败,佯装逃跑后于夜间偷袭回长安城,再次败退后忍无可忍下令屠城,此处在《旧唐书》中也有相关历史记载。可见无辜百姓死伤之惨烈,而长安这座拥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建筑史、百万人口之多的古城也一炬成灰。

至于最后黄巢的结局,《旧唐书》里记载他是自刎而死,也有人传言他落发为憎、隐居避世,但不管是怎样的结局,显然与我们小时候历史课本中的对他的正面评价“打击了唐王朝的黑暗统治”的时代伟人形象有着天壤之别。

其他网友回答

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

唐朝经过安史之乱长达八年破坏后,对唐朝统治是重创,对老百姓是沉重的苦难。安史之乱到唐德宗时才勉强平息,其中一部分被招安或投降将领成了唐朝的节度使,这些人割据称霸一方,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可以说唐朝逞现了四分五裂局面。

由于连年战乱,老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那些贵族大官僚地主兼并了大部分土地,到处都是地主的庄园,差不多一半的老百姓失去了土地,农民逃离家园,民不聊生,卖儿卖女卖妻子,吃树叶挖野菜,挖不到野菜的只有等死。官府不管老百姓死活横征暴敛,老百姓只能卖青苗,卖青苗的钱还了不够招待公差吃喝,还是没钱交税。官府连老百姓吃盐喝茶住房都要交税。那还有老百姓的活路啊,就像诗人杜荀鹤写的巜山中寡妇》诗句描写: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另一方面,统治阶级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唐僖宗每月都要举行十几次的宴会,宫廷里有很多歌童舞女,光乐工就有500人。他斗鸡走狗赏金数千上万,出嫁一个女儿连家俱上都襄满宝石金银。大官僚韦宙到处都是庄园,存谷七千堆,被称积谷翁,宰相路岩的亲信,大肆敛财,集聚的財物可供唐朝军队吃两年。

穷人活不下去只有造反。黄巢是个私盐贩子,粗通文墨。会击剑骑射好结交。几次考试不第。当时起义风起云涌,先是裘甫起义被唐军镇压,王仙芝起义,黄巢率领兄弟亲戚加入了起义军。王仙芝和黄巢两人性格不合,王仙芝接受唐朝的招安想弄个官当当,黄巢不让而且打了王仙芝,从此两分裂。依黄巢的想法是想弄个节度使当管几个州县慢慢发展势力,都没有弄成,王仙芝后来战死,黄巢做了起义军的首领号称黄王。起义军曾经攻到山东浙江江西福建河南陝西,攻到广州,黄巢想在广东休整两个月,起义军要立即北上,黄巢同意了。然后起义军进入湖北攻入陝西打破潼关,唐僖宗闻迅怆惶逃往四川,起义军进入了长安。开始起义军纪律严明受到老百姓欢迎,黄巢建立了大齐政权,任命尚让当宰相,时间一长起义军杀人如麻本性就暴露出来了,先是对老百姓很好,见唐官就杀,起义军急于享乐杀人无节制,随后唐军就包围了长安,由于粮草都是大问题,起义军在唐军的攻击下撤离了长安,冲出包围后起义军又转战河南,围攻陈州(河南淮阳)300余日不下,黄巢带着残兵败将逃往山东泰山虎狼谷,最后自杀身亡。

起义军正应了那句: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我认为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基本上是流寇主义作战,前面得后面失,狗熊掰捧子,最后剩一个,没有一个稳定的核心班子,令不行,禁不止,没有一个长远战略规划,当然也不能说他们当时没有一套计划,只是不及时总结教训。

还有一个问题,在黄巢围攻陈州长达300天,说黄巢是吃人魔王,以人肉为军粮,成立了舂臼寨,把活人直接扔到臼中捣成肉浆,此事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都有纪载,但是疑问是,300天,十几万人,一天要吃掉二千人,那么这个数字没办法算,需要有一支专门的队伍去捉人,唐朝末年人们四处躲避战乱,去那捉这么多人啊!捉到了人,毛发怎么处理,肚子里的粪便怎么处理,总不能连毛发粪便一起吃吧!这个事的可信度不高。

其他网友回答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该诗的气势上来说,相比古今帝王的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就该诗的喻意来说,无从比较,但给人一种万事做绝的狠劲。整首诗给人的感觉,像一个心理极度阴暗又心狠手辣的人,在疯狂地宣泄。该诗的作者就是打着为民除害、“天补平均”的旗号;却生性嗜杀,残忍到令人发指黄巢。

黄巢是唐末著名起义军领袖,和朱元璋不同的是,黄巢是盐贩子的后代,商人家庭自小给了他相对比较好的生活,也学过读书骑射,文采尚可,但是科举一次都没中过,于是黄巢觉得社会在针对自己,对于大唐王朝便由爱生恨了。

唐朝末年,各地到处都是自然灾害,粮食缺少,官府却不肯放粮食给百姓,反而赋税照收,一时间四处叫苦连天,百姓走投无门,黄巢便纠结起来一支队伍,至于为什么,自古以来盐都是官营,暴利行业,黄巢家也是从政府嘴里抢食的,多年来也有些积累,于是黄巢就带着这批队伍开始了他的造反路程。

黄巢最初是和王仙芝势力一起的,这次起义历时很久,影响遍及全国,给本已经腐朽的大唐沉重一击,但是王仙芝却中了大唐的反间计,后兵败被杀,于是黄巢聚拢着王仙芝余部继续起义。

黄巢虽然在读书上一直不得志,可是在起义作战的方面老天非常眷顾,一路打下去,很快就占领了从山东到广东的大片地区,并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大齐政权。但由于起义军多由农民组成,他们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也缺乏稳定的补给来源和群众基础,最后还是失败了。

起义之初,黄巢和他的义军可谓爱民如子,甚至因此获得“率土大将军”的美称,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他攻陷长安。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五日下午,当黄巢前锋未受到任何抵抗,顺利进入长安城时,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文武官员数十人至灞上迎接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义军将士皆披发,束以红绫,身穿锦袍,手执兵器,簇拥黄巢而行。而黄巢则乘坐黄金肩舆,威风凛凛地招摇过市。“甲骑如流,辎重塞涂,千里络绎不绝”。对唐末酷政已忍无可忍的长安市民夹道欢迎黄巢和他的起义军,黄巢们也被当时的气氛感动得涕泪纵横。黄巢的副将尚让一再告谕市民说:“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义军将士在街道上每遇到贫民,“往往施与之”,很有几分“黄巢来了不纳粮”的意思。以至民间甚至编出“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时节插艾草”的故事来褒颂黄巢和他的起义军。

但是,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巢进入太清宫,并于翌日,在含元殿登上皇帝宝座,建国号“大齐”,建元为金统起,作为分界线,黄巢和他的起义军就此变质了。黄巢几乎全盘接收了唐末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封其妻为皇后,尚让、赵璋等为宰相,郑汉璋为御史中丞,皮日休为翰林学士,孟楷、盖洪等为尚书左、右仆射兼军容使。并下令:唐官三品以上全部停任,四品以下则官复原职。可见,大齐是由农民军文武官员与唐朝官员混合而成的一个政权机构。农民军憎恨官吏,对唐宗室、公卿士族实行严厉的镇压政策,“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唐宰相及左仆射、右仆射、太子少师等藏匿民间,被义军搜出后“皆杀之”,连投降黄巢的左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因匿公卿于夹壁墙中,事发后亦被杀。黄巢这时露出了他“我花开后百花杀”血腥的峥嵘面目。他的起义军,则开始像强盗一样在长安街头杀人越货,抢男霸女。或许他们本来就是明火执仗,肆意妄为的强盗。在黄巢的统治下,老百姓连基本的农耕作业都已无法进行下去,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景象。

随之而来,黄巢的本性也开始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显露出来。有人题诗讥讽黄巢当了皇帝后,开始变得昏庸残暴。黄巢立刻组织人去查其作者,但是没有查出来,于是黄巢索性把长安城中三千多无辜的儒生砍了头;随着唐军的反攻,长安被唐军占领。但没几天又被黄巢夺了回来,对于长安的失而复得,黄巢却大光其火,他将之前的那次失利归罪于普通的长安平民,这个曾经被长安市民夹道欢迎的“率土大将军”,举起屠刀,血洗长安,将城中八万余名男丁杀戮殆尽。当黄巢于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四月再次被赶出长安后,率部出蓝田入商洛山。五月,黄巢派左军中尉孟楷为先锋进攻蔡州(湖北枣阳),唐节度使秦宗权战败后投降齐军,孟楷随即由蔡州移师转攻陈州(今河南淮阳)。

陈州刺史赵犨是唐朝的著名将领,本人多次参加过围剿黄巢的战斗,是大齐军队的夙敌。赵犨担任陈州刺史后,就对部下说过:“黄巢若不死在长安,必定向东走,陈州是他必经之路,不可不防。”看得出,他刚上任就已预见到黄巢的失败,并进行了相应的部署。孟楷刚入陈州境内,赵犨趁其不备,果断出击,齐军大败,孟楷被俘。赵犨为表示与黄巢绝不妥协的决心,命人将孟楷斩首。孟楷是最早追随黄巢起义的重要将领,素为黄巢宠信。黄巢异常悲愤,立即与秦宗权合军将陈州团团围住,并“掘堑五重,百道攻之”,大有不拿下陈州决不罢休之势。

赵犨刚任刺史之时,就一直不断地修筑城堑,积蓄粮草,缮治兵器,在黄巢到来之前,就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将方圆六十里内的居民迁入城中,同时募集大批勇士,由其弟和儿子分头统领,加固城防。赵犨对陈州保卫战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和到位,因此,黄巢攻打陈州受到了很大的挫折。黄巢见自己带着几十万大军,却连小小的陈州都攻不下来,非常生气,干脆在陈州城下扎起营寨不走了。竟在陈州城下建起一座类似于皇宫的“八仙营”,并设置了百官曹属,“立宫室百司,为持久之计”。结果,黄巢围困陈州长达三百多天,却始终没能攻破陈州。而唐廷却不断调动军队,开始了对黄巢的围剿。

黄巢在陈州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来自唐军的进攻,而是没有粮食。他是在唐军的进攻下败出长安的,不可能带有多少粮食。赵犨在他到来之前就采取坚壁清野,也没有给他留下粮食。而他手上有着一支几十万的大军,这支军队人吃马嚼,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可是这里没有粮食,那么,他们吃什么呢?黄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吃人。黄巢的军队把人抓来,活生生地放入石臼里,然后像舂米一样,用巨碓把人碾成肉泥,以此来填饱士兵们的肚子。在围困陈州的三百多个日夜里,黄巢动用了数百个这样的巨型杀人机器,同时开工,流水作业,日夜不停。活生生地把大批无辜乡民,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碾为肉糜。陈州四周的老百姓都被吃光了,为扩大活人供应的来源,又“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于是,这支曾经被称为“义军”的黄巢军队,成了一群吃人恶魔。据最保守估计,黄巢军队在这段时间至少吃掉了三十万人。这种吃人不吐骨头,以人肉充当军粮的行径,其野蛮凶残程度,确实冠绝古今。黄巢和起义军的恶行,也注定了他的最终失败。

在唐军的合围下,黄巢惨败。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六月十五日,众叛亲离的黄巢,被其外甥林言,杀于泰山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黄巢自乾符二年(公元875年)起义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被杀,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有八百万人(其中大部分为普通老百姓)死在他和他军队的屠刀之下,原来人口稠密的中原大地,又变成赤地千里,荒无人烟了。由此可见,一次暴烈的革命,不但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反而屠杀了人类文明。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书学到的黄巢比较简单。

他是唐末的著名起义领袖,后来起义失败了。留下了一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著名诗歌。

黄巢生活的唐朝末年,王朝已经衰败,军阀割据严重,人民生活困苦,经常有起义军造反。  

黄巢是盐贩子的后代,商人家庭自小给了他相对比较好的生活,也学过读书骑射,文采尚可,不过科举没有考上过。黄巢最初是和王仙芝起义军一起的,起义也很成功,但是王仙芝中了大唐的反间计,后兵败被杀。于是黄巢聚拢着王仙芝余部继续起义。黄巢虽然在读书上一直不得志,可是在起义作战的方面老天非常眷顾,一路打下去,很快就占领了从山东到广东的大片地区,并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大齐政权。

但由于起义军多由农民组成,没有警惕唐军和节度使的反扑,再加上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稳定的补给来源和群众基础,最后还是失败了。

884年6月,农民军退到山东,在莱芜以北狼虎谷一战中农民军多数阵亡,黄巢自杀。

黄巢的起义军还是很厉害的,基本横扫了大唐核心政权区域,但还是由于农民军的局限性,最终起义失败。

黄巢起义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