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绿皮书》有哪些看点?为什么能成为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优质回答:
感谢您的邀请!
《绿皮书》这部电影的确是一部优秀的精彩的电影,但是优秀的电影有很多,它能在众多优秀影片中脱颖而出,说明它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正是这种突出的特点大幅提高了它作为高品质电影的分量,使得它最终收获奥斯卡大奖。
简单来说,《绿皮书》是根据真实故事所改编的,讲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黑人反对种族歧视追求平等权利时期,黑人钢琴家唐·谢利和其雇佣的白人司机托尼·立普按照绿皮书(即黑人司机行动指南)展开南下巡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精彩有趣的故事。影片用温情幽默的方式反映了突出的种族歧视问题,展示了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之间的温暖的情谊。
具体来说,这部电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剧情精彩有趣。整部电影没有激烈的冲突,而是由几段小打小闹连接起来。比如第一次唐外出喝酒被白人围殴,托尼救唐时候也是走为上策;唐不能用室内卫生间的时候宁愿去自己的旅店也不在室外破烂的的卫生间;甚至是最后一场演出的罢演,都没有很大的冲突,更像是为最后的酒吧狂欢铺路,把最后一场酒吧演出变成一场自己的演唱会。总体看来,全剧精彩不断,层层铺垫,走向末尾的高潮,最终迎来结尾的温情,不知不觉间走进了观众的心里。
二是充满温情和幽默。影片中两人之间的关系随着旅程的前进不断变化,从互相对立到打破隔阂,再到深入交心,直至最后的坦诚交融。在一次次你来我往的互相帮助之间,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越来越友好。两个人也都改变了最初在内心里根深蒂固的偏见。司机歧视黑人,钢琴家其实也看不起和自己一个种族的黑人,但他们最后都被对方柔软的心改变了态度,决定融入到黑人中去。
三是以独特的视角反映沉重的主题。它是一部有关于种族歧视的电影,但它没有大篇幅的展现种族冲突的场景,探讨黑人民权运动的斗争过程,而是用诙谐暖心的方式去为我们展现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事情,好还是坏,悲还是喜,全凭观众自己去感受。这是一种巧妙的叙事手法,好似打了一个差擦边球,既反映了重大的主题,又回避了实质性的矛盾,避免深入进去探讨,免得让人觉得过于激越,或者触碰到一些人过于敏感的神经。不得不说这种手法相当高明。但是不是也存在以偏概全,有意误导观众的嫌疑呢?这里就不过多讨论了。
事实上,在好莱坞那种工业化制作的电影中,种族电影都有既定的框架,比如高低悬殊的身份,对立的矛盾关系,冲突的类别和展现方式,甚至最后的结局都有一套模板。所以说,《绿皮书》更像是一个标准答案,主题重大,富有争议性,节奏张弛有度,故事一波三折,大团圆结局,温情而美好。它能拿下奥斯卡大奖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感谢邀请
《绿皮书》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故事,影片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的1960年代,(美国实行种族隔离时期)一位出色的黑人钢琴演奏家唐·谢利因为要到南方巡演,于是便找了一个长期混迹于夜总会的意大利裔的美国人托尼·利普做他的司机兼保镖,在一路南下的过程中因为性格与社会阶层的不同从而矛盾不断,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吵与笑料,但在不断地相处过程中,两人却又在彼此最需要对方的时候挺身而出,互相扶持,影片最后,两人也是放下了种族偏见,阶层偏见成为了好朋友。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难得的暖心之作,我个人真的是非常喜欢。
首先,它的剧情非常好,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自于真人改编,整部影片故事发展都非常流畅,没有丝毫的突兀感,颇有《为黛西小姐开车》与《触不可及》的意味,但《绿皮书》看完了你还会觉得看不够,包括它的笑点,它的触动人心的台词,与它对种族歧视的态度,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部电影不可多得的是演员的专业演出,把当时每个阶层的人物都把握的相当到位,每个镜头的每个细节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寡。既然是围绕黑人音乐家展开的故事那么不得不提的还有它的音乐,影片主题曲《I Count On Me》由美国黑人灵魂歌手艾洛·布莱克演唱,片尾曲是《The Lonesome Road》同样他也是来自美国的传奇歌手法兰克·辛纳屈,他是意大利裔,这应该是导演为了《绿皮书》特意选的两个代表性的歌手与歌曲吧。而影片的大多数配乐则是出自爵士音乐家克里斯·鲍尔之手,毕业于茱莉亚音乐学院,受过多种风格音乐熏陶,与电影的黑人音乐家唐·谢利的风格非常相似,这也是为了让影片气质与影片配乐风格完美契合。
整部影片充斥着当时美国社会存在对黑人的种种歧视与刁难,但影片却以一种轻松幽默又温情的叙事方式去表达整部影片的思想,让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又在思考对于种族歧视的看法。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是“很多人孤独,是因为他们害怕迈出第一步”,难道不是吗?!这部电影能拿到奥斯卡的3项大奖,我觉得实至名归。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涉及剧透,慎点。
你小时候,附近有个没爹没妈的孤儿,脸上有大半块青色的胎记,小朋友们都不爱跟他玩,还有人朝他丢石头。
大人们也都说,不要跟他玩,他脏,有病,会传染你,说的多了你也就将信将疑,看那个孤儿的眼神里也带上了不自觉的鄙夷。
匆匆三十年过去,当初的朋友各自成家,你也在社会里摸爬滚打,成了社畜。孩子要上学,要还房贷车贷,还有人情往来,在这个动辄花钱的时期你被裁员了。没办法,本来大学生遍地都是,你学历也不出彩。
潦倒了几日的你,接受了朋友推荐的兼职。你欣然赴约,一看我操,你未来的老板脸上居然有你非常熟悉的半块胎记。那高高在上的贵族样子让你有点难以接受,你提了很高的要求,但因为这个职位非常看中你的能力,所以你未来的老板接受了你的条件,你们一起上路了。
这一路上你们同吃同睡,你慢慢了解到他其实也挺有趣一人,没有什么所谓的传染病,胎记看久了也挺酷的。
然后你们成为了好朋友。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绿皮书》里出现了好几个尖锐的对立,阶级,种族,人和人的个体差异。但是电影没有用一种头破血流的方式来表达这些,它选择了一种文化人的,非常儒雅的方式来告诉观众,一个有能力,有品行的艺术家不应该遭受这些不公平的待遇。
黑人遭遇的不公黄种人也曾遭遇过,自身的权益终究要自己努力去争取。像唐明知道会被歧视侮辱,也选择放弃三倍薪水众人追捧的环境,跑去更危险的地方表演。
从来没有哪种颜色比另外一种颜色高贵。
其他网友回答
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将种族歧视现象的具体化。电影中的二位主角,采用了另一种特色的表演手法,不同于其他的以白色人种为主角的剧情,以黑色人种为主角,并且故事剧情发生的地点具体代表性,编排上满足了黑种族人群的自我觉醒与自我荣耀感,同时符合当下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时代观点。
剧情上的成功造就了一部电影的主要底色,算是成功电影的一半。其间对于种族歧视冷处理的方式,采用第三方的反应与言语,达到发至观众内心深处反省的作用,与身同感受的观影者产生同鸣,这个也是唤发电影群众力量的关键,综上所述,成为了91届的最佳影片
其他网友回答
看完《绿皮书》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不沉重。作为一部主题鲜明的反种族歧视的现实题材电影,并没有通过沉重的叙事来展开,而是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来表达肤色差异带来的不同目光。整部电影在讲肤色问题,却也并不全是,还有对自我的认同和对待家人及生活的态度。
故事的主线是钢琴家博士唐南下演出,带着一本黑人旅行指南—绿皮书,通过一系列的遭遇,来逐步展开肤色带来的强烈反差,矛盾的深入,更加凸现问题的存在,比如同样肤色的黑人看待唐的目光,白人警察前后态度的对比,南方白人对待唐的行为;还有两条支线,一条是唐与司机托尼的关系转变,从开始的互相生厌,到经过种种遭遇两人能够彼此接纳和交心,最终实现自我的认同,“一个人感到孤独,往往是不敢迈出第一步”一句话让唐走出了内心的封闭,试着改变;另外一条线就是托尼的“情书”,从他们开始踏上巡演的旅途,从托尼措辞笨拙的流水账,到经过唐的指点写出莎士比亚的感觉,一切都表达着对家人的爱。
唐的内心是孤独的,自卑的,他在表上的高贵,正是他内心最好的写照。想要改变白人对黑人的认识,踏上巡演之路,他很明白自己的格格不入,却始终要以一种高姿态和人相处,与同肤色的人保持着明显界限,但身份并没有彻底改变他的地位,一样被白人拒之门外,这是长期的肤色问题造成的。但托尼是个打破常规的人,做任何事都要享受其中的快乐,不必约束和拘泥,他善于解决问题的原因,就是经历使他明白人情世故和社会现实,整个旅途上的不羁,改变了唐对他的认识,托尼活的更加真实。在黑人酒吧,唐的彻底释放,露出久违的笑容,才是让他真正的摆脱孤独,认同了自己,那份快乐,没有伪装,没有格格不入。
故事最后,唐来到托尼家一起过圣诞夜,一家人的热情,既有家庭的温馨,还有友谊与肤色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