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咸丰帝仓皇出逃,曾国藩为何不顾咸丰帝的死活?
优质回答:
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1860年10月6日占领圆明园,咸丰皇帝仓皇逃到承德辟暑山庄。这时曾国藩正在与天平天国鏖战,1860年初,江南大营再次包围天京,这是生死之战,哪里有机会去解京城之围。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曾国藩不顾咸丰帝的死活”只是个伪命题。当时的曾国藩地位才多高,兵力有多大?!一个组织乡勇平叛太平军的部队之一,离那些正规军还差得远呢?试想他的地位有僧格林沁、胜保、琦善那么重要?这是轮不着他来操心。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逃奔热河,有没有诏曾国藩进京勤王,以什么样方式勤王呢?后世还有人怀疑咸丰皇帝为何不下旨让当时最精锐的湘军进京勤王。讲曾国藩不顾咸丰帝的死活,纯属笑话。
咸丰让湘军进京勤王,其重点是要湘军名将鲍超率湘军万人,“克日赴京交胜保调遣,勿得借词延宕,坐视国君之急”。他并不需要曾国藩北上,只需要给一支精锐力量而已。
英法联军进攻北京事发突然,勤王来不及。如果坚守北京,等待湘军进京勤王,估计曾国藩大军还没开拨,咸丰已被俘虏!咸丰皇帝把抵御强敌的希望寄托在僧格林沁身上,但是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僧格林沁蒙古骑兵在全副近代化武装的英法联军面前丝毫不起作用,八里桥之战以清军惨败而收场。湘军若和英法联军作战,估计也只有被吊打的份。
咸丰议和决心已定,携带慈安、慈禧逃离北京之时,便命令恭亲王奕忻留守北京,让其主持与列强议和事宜。
而且此时,皖南战事吃紧,湘军正在全力攻打安庆,太平军西征的势头很猛烈。鲍超又是湘军主力,一旦被抽调北上,江南战局不堪设想。曾国藩很是头痛,不过他根据各方消息,大体上判断出朝廷的本意就是议和。只要议和成功,鲍超便无需北上。
李鸿章建议曾国藩“按兵请旨,且无稍动”,拖到形势改变再说。曾国藩先是延迟十日之后,才复奏朝廷,认为派鲍超北上,力量不足以勤王,请朝廷在曾国藩、胡林翼俩人之中,任选一人,督军入卫。奏章在路途往返之际,已经花了一个月时间。而这时,城下之盟已经签订,勤王之事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