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何把“丑时”,叫“鸡鸣”呢?
优质回答: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常来说,鸡鸣应在五更,按照古人的时间计算方法,五更是指凌晨三点到五点。众所周知,丑时所指的时间为一点到三点即三更。那为何古人把丑时叫鸡鸣呢?
鸡叫,常指在五更天明之前。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相当于凌晨1~3时。“鸡鸣”一词,源于《春秋左传正义》中“鸡鸣而食,唯命是听”之句。早于此例的句子里,即或有“鸡鸣”,也均非特指时间,而仅仅是表示“鸡叫了”这种情况。
鸡鸣,从现代文化上理解是指鸡叫,属于动词组;而古代文化中鸡鸣是名词组,也就是说不是指特定时间发生的动作,而是指特定时间段“丑时”。所以古人把丑时叫鸡鸣。
其他网友回答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太阳出没的规律、天色的变化、日常活动及生活习惯归纳总结出的一套计时方法,充满了中国智慧。先民将一天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从西周起,又为每个时辰各自取了优雅而诗意的名称。它们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眣、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分别对应十二时辰,或描绘了地间一景,或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丑时又名鸡鸣,或曰荒鸡,是凌晨1:00—3:00,是十二时辰中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段时间。此时,曙光初视,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过了两点,雄鸡便开始打鸣了,这个跟阴阳有关。《黄帝内经》中对阴阳解说十分清楚。
《素问》中指出:天地自然之中,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交合,万物滋生,人类及世间万物是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存的。自然界,白天光明是阳,夜晚黑暗是阴。内经曰:自然道理用阴阳来分,但阴中又有阳,阳中又有阴。在一天当中,早上到中午阳气渐旺,中午最旺,到下午,阳气开始衰弱,阴气开始增加。从天刚黑到鸡叫的时候,也是阴气渐重之时。丑时,凌晨两点的时候,阴气盛到极点,所以此时是阴中之阴,这个时候,医院许多危重的病人在这个时候最容易加重或死去,病房里最容易死人。过了两点,雄鸡开始打鸣,代表阳气起来了。这个时候,阴气逐渐消散,阳气逐渐旺盛。《聊斋志异》里,许多女鬼到鸡叫的时候就消失,也正是在丑时两点之后,就是因为此时阳气逐渐起来了。这个时候,阳气还很弱,人们还在睡梦之中,而雄鸡已体察到阳气的上升。“鸡鸣”一词作时间使用,源于《春秋左传正义》中“鸡鸣而食,唯命是听”之句。鸡被古代汉族人民褒称为“知时畜也”,说明鸡比人类更能体察自然界阴阳的微妙变化。
所以,鸡鸣之时,并不能以人类的感知来定,人们所能察觉到的四点多钟“雄鸡一唱天下白”,那是体知较晚的了,而鸡实际上在凌晨两点之后就开始鸣叫了。
其他网友回答
鸡鸣丑时是指凌晨的1点-3点~“鸡鸣”一词,源于《春秋左传正义》中“鸡鸣而食,唯命是听”之句。早于此例的句子里,即或有“鸡鸣”,也均非特指时间,而仅仅是表示“鸡叫了”这种情况。如:“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古代中国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而丑时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为凌晨1时至凌晨3时。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先秦佚名《诗经·汝日鸡鸣》有提到过“汝日鸡鸣,士日眛旦”,意思是古时鸡鸣而起,眛旦(天将明未明之时)而朝。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以上就是对时辰总结,希望可以帮到您!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回答。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为凌晨1时至凌晨3时。如《诗经·汝日鸡鸣》:“汝日鸡鸣,士日眛旦。”古时鸡鸣而起,眛旦(天将明未明之时)而朝。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休息。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
古代中国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代中国人民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古代中国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代中国人民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辰制
子时 ( 23时至01时)丑时 ( 01时至03时)寅时 ( 03时至05时)卯时 ( 05时至07时)
辰时 ( 07时至09时)巳时 ( 09 时至11时)午时 ( 11时至13时)未时 ( 13时至15时)
申时 ( 15时至17时)酉时 ( 17时至19时)戌时 ( 19时至21时)亥时 ( 21时至23时)
其他网友回答
"鸡鸣"不一定是鸡叫
鸡鸣 应该是指 丑时,也就是一到三点,名 鸡鸣,或者 荒鸡
一是鸡在此时喜欢鸣叫,而是此时夜深人静 容易是人察觉。
酉鸡是17至19时,取的是鸡常与此时在窝旁打转之意。
时辰与动物相配,强调的是该时辰动物的活动旺盛,易于被人察觉。丑时配牛,因为牛长于此时食草,而人又要起夜喂草,故牛即活动旺盛,又易被人发觉。鸡鸣的说法并不是与时辰的配合,而只是一种对现象的观察。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有:’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有人解释这里的’鸡鸣’为’鸡叫’;有的不加解释,那意思是这个’鸡鸣’就是一般的鸡叫,用不着再解释。这是不对的。’女曰鸡鸣’,如果真的是鸡叫,人已经听得到了,就用不着’子兴视夜’爬起来撩窗帘看星星了。这个’鸡鸣’并不是真的鸡叫。
《孔雀东南飞》中有:’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也不是真的鸡叫,而是古代计时法中的一个时段。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朱熹《诗集传》:’昧,晦;旦,明也。昧旦,天欲旦、晦明未辨之际也。’《传疏》:’昧旦后于鸡鸣时。’昧旦又叫昧爽,是天将亮的时间。而平旦、平明是天亮的时间。古代,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暮昏晚。所以古书上常见朝夕、旦暮、晨昏、昏旦并举的例子。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人定以后是夜半。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先后相继的两个时段。
地支计时名称十二时辰名称相当现在时间
子时夜半23时至1时
丑时鸡鸣1时至3时
寅时平旦3时至5时
卯时日出5时至7时
辰时早食7时至9时
巳时隅中、日禺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日跌、日央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日晡、夕食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日落、日沉、傍晚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名日夕、日暮、日晚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定昏21时至23时
西周时就 已使用十二时辰制了。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早食、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