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章法讲究 书法的章法三大要素

网友提问:

书法里章法的精髓体现在哪里?

优质回答:

个人觉得:章法即无法,笔随心情泼洒!

无法即为:笔随心意走,浓淡因情笔尖吐;情满笔画自然阔,不愿停顿至墨枯;任性之后显安静,相邻形成对比度!

章法也忌笔法差,更怕字型向鳖爬!

其他网友回答

大小、错落、欹侧、浓淡、字组、节奏等等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里章法的精髓体现在哪里?”章法是书法三要素中最后一个要素,书法中的章法,指的是书法作品通篇布局的法则和规定,一般来讲,单个字的点画结构,我们称之为“小章法”,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和整幅作品的布局,我们称之为“大章法”,这里问题所说的显然就是大章法了。

章法就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布局和排列关系,因此章法并不是单一的,不同的书体有着不同的章法排列布局和内在连接关系,不同的书体章法精髓的体现也不同。

我们知道中国书法分为五种书体,即真草隶篆行五种,这五种字体当中,隶书、篆书、楷书的章法布局基本是一致的,因此可以放在一起来说,而行书和草书在章法布局上则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要分开说。

下面我们就一一来进行阐述,看看不同书体章法的精髓都各自体现在哪里。

第一,篆书隶书楷书的章法精髓体现在工整严谨,规范统一

篆书隶书楷书三种书体是依次产生的,在字体的演变中有着承接的关系,并且这三种字体都曾经作过或者正在作为官方统一文字,篆书曾是秦国的官方文字,隶书曾是汉朝的官方文字,而楷书作为官方统一文字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这三种字体又被称为“正书”,具有端正、楷模之意。

[篆书隶书楷书的章法布局总体是工整严谨,规范统一]

通过以上的篆隶楷的作品呈现,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种正书体的章法精髓体现在工整严谨,规范统一。

这三种字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笔笔交代清楚,书写时一笔一画,笔画绝不粘连,一笔一画都有各自的书写原则。因此,它们在章法布局和排列上并不如行草书那样牵连映带,而是字字独立,然而也需要前后呼应,有始有终。

清代刘煕载在《书概》中说到:

“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或几行,一帖及数帖,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应之妙。”

很多人以为这是特质行草书的章法布局牵连映带,其实不然,对于篆隶楷三种书体同样适用,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要求,那么本就笔笔独立的正书字写出来就会显得死板呆滞而没有神采。

所以启功先生说:

“楷书要当行书写”

这句话在正书的章法布局上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所以,篆隶楷三种书体的章法布局精髓体现点就是要工整严谨,规范统一,历代正书书法家都遵循着这个章法布局的精髓,所以作品才值得后人效仿。

第二,行书的章法精髓体现在行云流水,游动活泼

行书是实际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书体,它比楷书书写快速,又比草书容易辨认,所以实用性是最强的。

苏东坡曾给楷行草下过定义说: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这其中就提到了行书,说行书就像是人行走一样,有快有慢,又潇洒自如,所以行书的章法精髓体现在行云流水,游动活泼上。

行书艺术最高代表人物公认的是东晋王羲之,他的行书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把行云流水,游动活泼的行书章法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羲之行书代表作《兰亭序》]

从《兰亭序》我们可以看出,行书是通过笔画牵连,改变笔顺,调节字体大小来达到行云流水的境界的。

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用笔有虚有实,字体大小相间,牵丝连带但并不缠绕,如此一来,整体就有了行云流水般的动感,这就是王羲之《兰亭序》的精彩之处,也是行书书法精妙之处。

孙过庭评价王羲之行书是:

“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这就是说王羲之的行书行云流水的感觉恰到好处,把握了其中的精髓,呈现出近乎完美的艺术表达效果。

所以,历代书法家的行书都以王羲之为典范,都在行云流水,游动活泼的态势中寻求更佳的表现形式,然而大同小异却异彩纷呈。

第三,草书的章法精髓体现在循环往复,意在笔先,笔尽而意未尽

草书在东汉时期是一种特别受欢迎的书体,因为隶书书写的复杂性所以在民间盛行起了学习草书的风气,张芝就被誉为那个时期的“草圣”。

那时候人们写信,颇喜欢用草书,一是因为草书书写快速简便,二是因为草书潇洒自如,能最大程度展现书写者的心情和状态,最具亲和力。

而在书信的末尾也往往写上“匆匆不及草书”的字样,已经成为通用的做法。

而草书我觉得是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书法中的艺术的一种书体了,最能表现书法的写意性,所以草书的精髓往往体现在循环往复,意在笔先,笔尽而意未尽。

[草书书法艺术]

说草书循环往复是从草书的形态上来说的,因为草书的牵连往往比行书更加循环往复,因此显得字体圆润,浑然一体。

意在笔先是因为草书书写时常常能达到笔走龙蛇的境地,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突出的往往是形式,也就是章法的布局与排列。字体大小也往往没有规律,完全根据当时的书写情绪来确定。

笔尽而意未尽是说草书的写意性极强,常常挥毫书写,快速完成,字已经写完了而所要表现的意趣却还没有完全完结,这就是笔尽而意未尽的具体表现,所以草书书写常常是意犹未尽的感觉。

狂草书法则显得更加跌宕起伏不可捉摸,这是草书艺术最佳的表现形式,把书法的线条艺术真实展现,我们看张旭怀素的狂草书法,常常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

[张旭怀素狂草书法]

综上所述,书法的章法布局是一门学问,学习书法者必须深入学习才能够把握其要领,章法不仅是技法的呈现,更是气韵的流露。

不同的书体有着不同的章法布局排列,章法精髓的体现也不尽相同,正书的章法精髓体现在工整严谨,规范统一;行书的章法精髓体现在行云流水,游动活泼;草书的章法精髓体现在循环往复,意在笔先,笔尽而意未尽,这些章法精髓还需要我们在学习实践中如深刻领会和把握。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您的关注和鼓励,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里的章法是体现作品的好与不好最重要的内容。章法是篇章布局,章法体现在字的上下呼应,体现在行列排阵,体现在全篇大的效果。章法能看出作者的风格特色,不懂章法,不重视章法就是不懂书法。章法在书法的位置太重要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书法艺术,它是以汉字为载体并且最具民族形式的艺术,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不旦没有失去存在的价值反而在今天由于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并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价值。在中华文明史上,书法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是最能体现中国文人的精神境界。

书法里的章法又称“分间布白”,是研究书法全幅布局的方法,不同的布局就可以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如有的章法整齐匀称,照应生动。有的章法大小疏密,错落有致。有的章法行间茂密,左右映带。有的章法空旷疏朗,上下呼应。书法里的章法还与运笔节奏、笔力气势、墨韵变化、结构和意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书法章法里的精髓,我认为书法艺术它本身体现的就是符合自然法则,妙在各得其所,自然之美。比如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其通篇结构首尾呼应,笔意顾盼,偃仰起伏,似欹反正,血脉相连,一气贯注,章法真自然天成,妙不可言!再比如东坡先生《黄州寒食诗帖》,通篇结构随强烈的情感起伏变化,在有意无意之中,流露出一种自然的意趣。精神兴会,奔赴腕底,其作品表现出豪放雄浑的气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