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西游记》中,唐僧的生母选择了自杀,这是为什么?
优质回答:
唐僧的母亲叫做殷温娇也叫满堂娇,是当朝宰相殷开山的女儿。她一共自杀三次,最后一次自杀成了。
满堂娇生得十分美丽。《西游记》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是这样描写的:
殷小姐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怎么样,很美了吧?是那种标准的美,公认的美。
唐僧的生父就是陈光蕊。陈光蕊饱读诗书,立志要考取功名,以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可以说陈光蕊正逢其时,恰遇明主啊。正好唐太宗要招贤纳士,要科考取士了。陈光蕊就去参加应试,结果他一帆风顺,连过三关,考取了状元。
好事成双啊,正好宰相殷开山的女儿要抛绣球招亲。陈光蕊跨马游街,正好赶上了。陈光蕊上前观看,满堂娇一看来了个玉树临风的美少年,又听说是本科状元,就立即把绣球抛到了陈光蕊的身上。
于是,笙箫细乐悠扬悦耳,宰相府的家人和婢女们把陈光蕊迎接进了相府。当即由宰相和夫人安排陈光蕊和满堂娇拜堂成亲了。
俗话说得好:“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这陈光蕊真的是时来运转了,运气来了,墙都挡不住了。人生四大喜事: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露。
陈光蕊一股脑就赶上两件大喜事。而且是人生最重要的两大喜事。也有人说:“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陈光蕊的福不是双至了,而是三至了。因为,他又被钦点为江州州主了。陈光蕊一下子拥有了一个人毕生都为之奋斗,为之努力的东西。他中榜中的是状元;招亲招的是豪门白富美;做官做的是实缺的封疆大吏。正所谓:少年得意马蹄疾。
陈光蕊的福报如此之深厚,原因何在?我告诉大家,是因为他买了条金鲤鱼放生了。而这条金鲤鱼是洪江龙王的化身。龙王化作鲤鱼出来闲逛,被人钓上了,被陈光蕊用一贯钱买来准备蒸給母亲吃,结果见鲤鱼眼中闪闪有泪,就不忍心杀害而放生了(他母亲也非常支持他这么做)。所以,我提醒各位,即使是做不到天天素食,也尽量少吃肉类。动物的命也是命啊,少吃一顿肉食,就有可能救活了一条生命。
陈光蕊的好运连连,让人羡慕嫉妒恨哪。不久的将来,他们厄运来临了。这也正应了那句话:
“物极必反!”也叫“乐极生悲”!
陈光蕊告别了双方父母,带着满堂娇前去江州赴任。陈光蕊一行到了洪江,就乘船过江。船夫刘洪见色起意,就把陈光蕊推入江中,霸占了满堂娇。满堂娇见丈夫落水当即准备投水自尽,被刘洪死死抱住。
刘洪威胁满堂娇嫁给他,满堂娇也得知自己有孕在身,只好委曲求全,委身于刘洪。刘洪又冒充陈光蕊到江州上任。
这是唐僧母亲的第一次自杀。这一次自杀是为了和丈夫生死相随,但是考虑到腹中的胎儿,她就暂时忍辱偷生,活了下来。
却说,陈光蕊被刘洪推下水去,却并没有死。是龙王救了他,并安排他暂时在水府担任都领,等待时机再回到陆上报仇雪恨。
满堂娇权且相从刘洪去了江州。光阴似箭,转眼过了将近一年。一日刘洪出门办事,满堂娇腹内疼痛,生下了一个男孩。满堂娇生产之时,迷迷糊糊之中,隐隐约约地听到有人在她耳边窃窃私语:
“满堂娇,听吾叮嘱,吾乃南极星君。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刘賊若回,必害此子,汝可用心保护。汝夫已得龙王相救,日后夫妻相会,母子团圆,雪怨报仇有日也。谨记吾言。快醒!快醒!”
满堂娇就把孩子绑到一块木板上,留下血书,说明了孩子的身世和出生的来龙去脉,放入江中,随波逐流而去。
这块木板一直漂流到了金山寺,被法明大和尚收留。法明见了血书所言,就给孩子取名“江流”。到十八岁那年,长老为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这就是唐僧的来历。
后来,法明给玄奘透露了他的身世。玄奘就化缘出行,找到了母亲满堂娇。母子相认以后,玄奘又带着母亲的书信找到了外公殷开山。殷开山奏明皇上,带兵到江州擒拿了刘洪,将刘洪就地正法。
殷开山就要和女儿相认。满堂娇却又要一次自杀。这次是上吊的,被玄奘解下来救了。这是满堂娇的第二次自杀。她自杀的理论根据就是:“妇人从一而终”,自己为了孩子委身于贼,而今大仇已报,自己失去了贞节,没有面目再见父老乡亲了,只有一死以报丈夫了。
后来,殷开山开导她说:“这不是你的错,是情非得已,不必要感到耻辱。”
满堂娇考虑到还没有正式祭奠过丈夫,就没有自杀。于是,殷开山、满堂娇和玄奘三人就一起到江边祭奠陈光蕊。结果,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了。
陈光蕊的身体完好无损地从水底浮了上来。陈光蕊舒拳伸脚、起死回生活了过来。
好了,陈光蕊大仇得报,苦尽甘来,家人团聚,也官复原职了。他们又举办了庆贺家宴会,取名“团圆会”,真正是阖家欢乐,万事如意了。
遗憾的事情走发生了,满堂娇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又一次自杀了。这一次,自杀没有得救。那么,幸福快乐的生活即将来临,她为什么还要一再自杀呢?原因不外乎就是:
第一;满堂娇因为过于追求完美。
她总觉得自己委身于贼,已经不是冰清玉洁了,不愿意面对深爱自己的丈夫。其实我觉得,这就是她自己的心理阴影,没有人会在意这些的。这也是她作为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被封建的贞节观念熏陶太深,难以自拔了。
第二、她的心愿已了,生无可恋了。
大仇得报了,儿子长大成人了,父母也不需要自己赡养。至于丈夫吗,高官厚禄的,不愁找不到更好的夫人。她在这种抑郁的心态下,选择了死亡。
第三、也可能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面子。
她因为两次自杀都被人救下,就必须再来一次,免得怕别人说她前两次自杀是故作姿态的演戏。这次就再来一次,遗憾的是,这次自杀没有人发现,而弄假成真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不一定对。也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总而言之,满堂娇的自杀是给家人添堵。大家都处于喜气洋洋的时候,她来这么一处,不是明摆着不让人好过吗?虽然她这样做,更加坚定了玄奘的信念,我还是为她的自杀感到不值。好好过日子不行吗?为了自己的名节,就可以置家人的幸福快乐于不顾吗?即将搁笔,我突然想到了苏东坡的几句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他网友回答
今天这个话题比较沉重!唐僧的大仇得报,本是大团圆结局,可是他的母亲殷小姐却还是选择了自杀!
那么唐僧的母亲为什么要选择自杀呢?
我们先来说说唐僧母亲的故事:
她的名字叫殷温娇,长得亭亭玉立,是大唐丞相的千金。
那天,她站在高楼,准备抛打绣球,给自己找个如意郎君。这时,一个人骑着高头大马经过楼下,这人正是刚被唐王钦点的状元陈光蕊。
温娇看到他的第一面就心动了,抛下的绣球刚好砸到了陈光蕊的乌纱帽,于是她的丫鬟就走下楼,把这件喜事告诉了陈光蕊,并拉他进了丞相府,丞相和夫人都很满意陈光蕊。
陈光蕊看到殷小姐这么漂亮,又是丞相的千金,自然也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很快她们就拜堂成亲了。
唐王让陈光蕊当江州的州长,温娇便和他一起去江州准备长期生活。可惜在路上就出了大事,她因为长得太漂亮了,被贼人惦记,她丈夫在半路被贼人刘洪杀了,丢进了河里。
而自己也被抓去当了,贼人的老婆。更气人的是,那贼人顶替了陈光蕊,当了江州的州长。
本来她想自杀的,可惜得知自己当时已经怀孕了,自己不能害了肚子里的骨肉,所以强忍着悲屈,慢慢熬着日子。后来她生下了个儿子,而且还得知这是观音菩萨送给她的,要她保重身体,先把这个儿子送走,将来再和他相认,报仇。
她照办了,而且还残忍的咬下了儿子的一个脚指头,作为以后相认的凭证。就这样日子慢慢过着,居然一过就是十八年,唐僧终于找来了这里,知道了真相,于是通知了唐王,最终剿灭了贼人刘洪。
而这个时候,陈光蕊也奇迹的复活了,样貌居然和十八年前一样没有变化。原来他是被龙王给救下,用了定颜珠保护了容颜。
说到这里,按理说也算圆满大结局了,丈夫没死,儿子也长大了。可是她最后却选择了自杀!
其实也不难理解,她为什么选择了自杀。因为她被刘洪睡了十八年!可以说再无颜见自己的亲人。更无法面对自己的丈夫陈光蕊。
或许这就是命吧,从她抛下绣球起,她的命运就被改变了。其实,这十八年里,丞相居然一点不知道女儿的变故,真的有点不可思议!
而且,她被刘洪睡了十八年,再没有怀孕生子,真的令人匪夷所思。可能刘洪生理上有缺陷吧。。。
各位看官,您认为呢?
其他网友回答
无论在哪个版本的小说《西游记》中,除了正常的一百回内容之外,都会有一个附录,或夹在第八回和第九回中间,或附于全书的末尾,主要讲述唐僧的身世。对于附录的内容,如果我们仔细阅读的话,会发现前后有很多矛盾或让人困惑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唐僧母亲殷温娇在故事最后的表现。苦等了十八年,当杀夫大仇得报,陈光蕊死而复生并得到皇帝重用,正是全家团圆之际,殷小姐却选择从容自尽,这让人很不理解。书中写道:
唐王准奏,即命升陈萼为学士之职,随朝理政。玄奘立意安禅,送在洪福寺内修行。后来殷小姐毕竟从容自尽。玄奘自到金山寺中报答法明长老。
按正常来说,自己的丈夫死而复生,并且还得到皇帝的重用而因此升了职,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且前途光明,这喜事是一件连着一件,殷小姐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可他却从容自尽,这一行为与其他人的反应相比,显的非常格格不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殷小姐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无法面对丈夫
绣球招亲事件以后,陈光蕊和殷温娇两人就在法律意义和道德意义上结为了夫妻,因此也就有了夫妻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但在陈光蕊赴任途中被水贼刘洪打死以后,殷小姐的表现应该来说并没有尽到一名妻子该尽的责任。一方面,十八年间,殷小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并没有主动报官,揭露刘洪等人的罪行,替丈夫陈光蕊报仇;另一方面,她不但没有想着报仇,反而与杀夫仇人共同生活十几年,并且两人相处融洽,关系看起来非常密切。
古代讲究从一而终,殷小姐此种行为显然不符合古代对已婚妇女的要求。从原著中来看,当丈夫陈光蕊复活之后,殷小姐与他之间的互动非常少,陈光蕊也对殷小姐不甚关心,这里面有两人关系并不深厚有关,毕竟他们从成亲到陈光蕊赴任被杀仅仅做了几个月的夫妻;另一方面也与殷小姐内心自责,无法面对丈夫有关,因此才有了后面从容自尽的结果。
其次,无法面对父母
对于这一点,当殷父与玄奘带兵抓捕刘洪时,书中就已经有了暗示。当时殷丞相来到江州府以后,请殷小姐相见,结果殷小姐的表现却是这样的:
小姐欲待要出,羞见父亲,就要自缢。玄奘闻知,急急将母解救。
殷小姐的父亲殷开山乃是当朝丞相,属于国家的高层领导干部。如果刘洪的事情不败露一切都还好说,一旦事情败露,那么这件事肯定会在整个朝廷中传遍,这无疑会给父亲的政治对手以可乘之机,父亲的政治前途很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而受到影响。因此,为了能够给父亲挽回一定的颜面,殷小姐只能选择自尽。
最后,无法面对自己
陈光蕊能够成为殷温娇的丈夫,完全是出于偶然。当时陈光蕊高中状元,跨马游街,正好遇到殷小姐抛绣球招亲。殷小姐见他人才出众,便选他做了丈夫。但是,作为一名妻子,殷小姐并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既没有孝敬父母,也没有忠于丈夫。此外,面对刚刚出生还没有满月的亲生骨肉,殷小姐不是想着好好抚养,而是将他抛弃在江水中任其飘荡,并且还咬掉了他的一个脚趾头。我想,任何一个合格有良知的母亲,面对自己的亲生骨肉,都很难会作出这样残忍的事情。当事情真相大白之后,殷小姐念及之前的所作所为,愧对自己的身份,因而选择了从容自尽。
综上所述,殷小姐之所以在全家团圆之际作出如此过激的行为,完全是考虑到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被暴露了,无法面对自己的丈夫、父亲,更无法面对自己。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唐僧他妈的选择是很奇怪的。
殷小姐嫁给状元郎陈光蕊,结果遇到海盗刘洪打劫。
陈光蕊被刘洪杀死,怀有身孕的殷小姐被刘洪强奸后霸占。
因为有殷小姐配合,刘洪得以伪装成陈光蕊做了江州的县官十多年之久。
当时殷小姐借口是要为陈光蕊留下后代,所以不能随便自杀,直到生下孩子。
但问题来了。
唐僧出生以后,殷小姐明明将孩子已经送走了,安全了,她为什么不去揭露刘洪?
殷小姐不是老百姓的闺女,她的父亲是唐朝的丞相。
后来殷小姐写了一封信告诉父亲事情,丞相立即派兵捉住刘洪杀掉,这根本就不算是个事。
然而,殷小姐却在十多年内没有揭发,直到儿子唐僧长大找上门来。
唯一的解释是,殷小姐恐怕有着自己的主意。
大家注意,殷小姐和陈光蕊其实也谈不上什么恋爱结婚,也是政治婚姻而已。
殷小姐虽怀孕,但同陈光蕊相处时间也不长,估计几个月而已。
这区区几个月,夫妻未必有很深的感情。
而当时那种情况下,殷小姐当然可以选择和刘洪拼命。
刘洪也说了“你要从我就没事,不然一刀杀了你”。
殷小姐一旦拼命,肯定会被杀。而不拼命和刘洪唱双簧,却仍然可以做状元夫人、江州县太爷的老婆。
人都是怕死的,殷小姐未必和陈光蕊有什么很深的夫妻感情,由此迫于现实选择和刘洪过日子,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不过,这自然也是丑闻。
这同妇女被强盗强奸还是有区别的。如果被强奸,殷小姐只是单纯的受害者,会得到同情。
但殷小姐选择同强盗合作,这就是社会舆论不能接受的,她无可奈何下只能隐藏这个秘密。
所以,这才说得通殷小姐的所作所为。
她既然决定保命归顺刘洪,当然不能却向父母检举了,不然丑事岂不是穿帮。
同样,明明陈光蕊的老母还在路上客店居住,随时可能饿死,殷小姐却也不能随便去出钱救助,不然婆婆找上门来就完了。
至于儿子唐僧,殷小姐当然不忍被刘洪害死,却也不能留下,只能丢掉让他自生自灭了。
就这样过了十多年,直到唐僧成年以后找上门来。
当时殷小姐就没有办法不揭穿这件事,因为唐僧一定会要报父亲的仇,只能协助儿子。
所以,当陈光蕊复活以后,殷小姐也没有办法继续和他生活,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舆论压力太大。
殷小姐无可奈何之下,也只能自杀。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现在能够读到的最早版本《西游记》,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刊印的壬辰本,也就是世德堂本。这个本子中,只有一百回书,并没有专讲唐僧的身世这回书。
所以,吴承恩并没有写唐僧的母亲选择自杀。那么,为何《西游记》中就有唐僧母亲自杀的故事呢?《西游记》原著中,为何没写唐僧的身世呢?
《西游记》中为何有唐僧母亲为什么选择自杀的情节
本回答导语中说,现在能够见到的《西游记》最早的版本是万历二十年刊行的世德堂本。而在此之前,或者说在吴承恩写《西游记》之前,宋元时期就有唐三藏西天取经故事的话本和杂剧。其中比较流行的就包括讲述唐僧身世的《陈光蕊江流儿》、《唐三藏》等。
万历二十年之后,又有《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唐三藏出身全传》。这两个本子说是《西游记》的删节本,实际上是依据宋元杂剧话本,补写了《西游记》中没有写到的唐僧身世。
大概是万历三十年之后,书商余象斗编纂《四游记》,改《西游记》书名为《绣像西游记》,并根据《唐三藏出身全传》,把唐僧的身世故事插入其中。康熙初期,以世德堂本为的本刊行《西游证道书》,这个版本中,改写了《唐三藏出身全传》,以“附录”为单独一回,专讲唐僧身世。“附录”也就是现在通行本中的“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儿复仇报本”,唐僧的生母就在“附录”中选择了自杀。
那么,唐僧母亲真的是自杀了吗?以吴承恩原著故事来看,唐僧的身世写得极其隐涩,并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唐三藏的身世,唐僧的来历都隐藏在别的故事之中。也就是说,《西游记》并没有写唐僧的母亲选择了自杀。
故而,本回答要讨论的,并不是唐僧母亲是否选择自杀,而是唐僧有没有父亲。难道说,陈光蕊在吴承恩正牌《西游记》中不是唐僧的父亲?那唐僧又是如何出世的呢?
陈光蕊江流儿的身世荒诞不经
虽然世德堂本尚存于世,但缺页、漫文、损字等状况比较严重,从书店中买来的都是经过编辑校勘,对照《西游证道书》等版本补正的,明刻本已经很难见到了。故而,重排重印的世德堂本《西游记》,也就留下了唐僧身世的些许“尾巴”。
校勘之后的世德堂本第十一回书中,有一首二十四句赞诗介绍陈玄奘的来历,其中写道:“年方十八认亲娘,特赴京都求外长。总管开山调大军,洪州剿寇诛凶党。状元光蕊脱天罗,子父相逢堪贺奖。”显然,这首赞诗应当出自《西游证道书》。
对照余象斗《绣像西游记》,描述唐僧身世也是极其简单的,并没有这首叙述陈玄奘身世的长诗。为便于阅读,我全文摘录余象斗所编辑的有关唐僧身世的原文:
此人是谁?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说法,押归阴山,后得观音保救,送归东土。当朝总管殷开山小姐,有胎未生之前,先遭恶党刘洪霸占,父陈先被害,留下小姐。正值金蝉降生,洪欲除根,急令淹死。小姐再三哀告,将儿入匣抛江,流至金山寺大石挡住,僧人听见匣内有声,收来开匣,抱入寺去,迁安和尚养成,自幼持斋把素因此号为江流儿,法名唤做陈玄奘,幸得常供母食,脱身修行不题。
余象斗的唐僧身世故事中,并无陈光蕊,也没有江流儿复仇保本,更没有说唐僧母亲选择自杀。同时,也透露了唐僧是金蝉子托生,江流儿的父亲不叫陈萼(光蕊),而叫陈先。显然,《西游证道书》中唐僧身世的故事,基本上沿袭了余象斗的说法。
但是,《西游证道书》,唐僧身世这段故事比余象斗写得还离谱,简直可以说是荒诞不经。唐僧母亲放走了江流儿,已是了无牵挂,为何还要屈从刘洪一十八年?书中自我圆场,说是观音菩萨不准殷小姐选择自杀,但观音菩萨为何不救苦救难,而要让唐僧的母亲忍受十八年屈辱呢?
而且,殷开山重权在握,难道十八年都没有派人去看望女儿、女婿,不牵挂外甥吗?难道大唐十八年都不考核官员,刘洪能安然地做十八年江州州主吗?
故事荒诞不经,那么,唐僧母亲选择自杀,也就十分地不靠谱了。如此,问题又来了,原版《西游记》中,唐僧是如何出世的,他的母亲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沙和尚知道谁是唐僧的父亲
余象斗说唐僧是“金蝉”,这就说到点子上了,“金蝉”其实就暗示了唐僧的“父亲”是谁。《西游记》中,唐僧是“金蝉子”,吴承恩多加了一个“子”,把唐僧的“父亲”隐藏了起了。原本,唐僧是金蝉的“儿子”。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训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中,写了接引祖师以无底船渡唐僧过凌云渡的故事,唐僧挣脱凡胎肉身,还原本体,也就是佛家说的“真如”。这个情节说了两件事:金蝉脱壳,唐僧只是“金蝉之子”;唐僧的“江流儿”小名,与其肉身凡胎漂流在凌云渡有关,绝不是“附录”中说的那样,是他母亲把他顺江漂流。这一点,余象斗也领会错了。
唐僧是金蝉之子,那么,金蝉又是谁呢?金,就是“大觉金仙”之金,蝉即“禅”,金蝉就应当是如来佛祖。唐僧是十世神僧,佛家之中,谁又能修成十世正果呢?无疑就是佛祖自己。所以,唐僧的十世都是佛祖在修为,这种修为就是《西游记》的主题:佛法东渐。
沙僧原本就是恒河沙的修行者,流沙河,实际上就指的是“恒河沙”。沙僧在此吃掉了九世佛身,也就是九个取经人,佛的第十世才完成了佛法东渐的大业。沙僧就是佛祖自我度化的“接引”者,鹅毛都不浮的流沙河,佛祖九世头颅都不沉——这是“江流儿”的另一个来历。
沙僧在流沙河大战猪八戒之前,以一首长篇叙事诗道明了自己的来历,其中有这样两句,十分地令人惊诧:“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
后一句的“木母”说的是猪八戒,“金公”就是孙,佛界之中,猪八戒比孙的资格还老。前一句则说的是唐僧和他的母亲,婴儿指的是唐僧,唐僧是“姹女”所生。姹女,就是尚未婚配的美少女。唐三藏的母亲尚未出阁,就诞下了唐僧,犹如女儿国的子母河,无需婚配就能让人怀孕。
佛祖九世都是“江流儿”,漂浮在流沙河之中,恐怕就是沙僧将流沙河之水让“姹女”喝了,佛祖的第十世就此而诞生。所以,《西游记》中,唐僧是没有父亲的,他就是佛祖的十世,金蝉之子。
“功成行满见真如”,真如,其实也可以读作“真如来”。如来,原本只是佛的一个别称,指所有的佛。但是,在《西游记》中,“如来”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佛祖前往天庭“炼魔”收拾孙时,吴承恩是这样写的:如来笑道:“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故此,唐僧就是“真如来”。
第九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中,以大唐武德七年的一段历史入书,把傅奕与萧瑀的一段关于革除佛教的辩论,几乎是原版照搬的写在了贞观十三年。其中,傅奕说萧瑀尊“无父之教”,所以,《西游记》中就没有写唐僧的父亲了。
流沙河,即指恒河沙,也就是“沙门”,唐僧就诞生于沙门。沙和尚把唐僧母子一并收留于沙门,唐僧的母亲又怎么可能选择自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