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人如何取暖?
优质回答:
古代取暖的设施主要有火塘、火墙、壁炉和炉灶等。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从半坡、姜寨等遗址发掘来看,其原始房屋中设于门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种炊事与取暖相结合的设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又能阻挡冬季自门口吹入的寒风。
宋朝时期,出现了一种类似现在热水袋的取暖工具,称为“汤婆子”“脚婆”。用锡或者铜制成南瓜状的圆壶,上面留有小口可灌入热水,然后装入布袋中达到取暖的效果。这种“汤婆子”便宜好用,寻常百姓家基本上都有。而且不易损坏,有的甚至会传给几代人。宋朝的黄庭坚还曾做过一首诗赞美这种工具: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
古人凭借高超的智慧也发明了一种可以调节温度的房间,称为“温调房”。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西京赋》里记载“朝堂承东,温调延北”,其中的“温调”就是指温调房。温调房的原理据说是“以椒为泥涂室”,将花椒捣碎和泥,涂在墙壁上,制成墙壁保温层,达到防寒保暖的效果。不过这种奢侈的方式显然只有贵族富裕家庭才能用上。据史书记载,西晋首富石崇就曾这样做过。
至元明时,棉花逐渐部份取代丝麻,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古代皮衣—裘,王室贵族一般用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档动物毛,而庶人则用劣质的羊皮或者狗皮。
另外古代人为了御寒就会选择在冬季吃一些养生的食物来补充热量。平民一般会用鬲,贵族则用陶或者铜鼎来烹调食物,在食物的选择上,会挑一些性暖的,比如生姜、羊肉和狗肉等。除了吃以外,楚人还会饮酒抗寒保暖,当时的人们早已发现了酒的这一特点。
一些权贵之人还会用女人的身体进行取暖,有的会在室内烧炭火取暖
其他网友回答
抱团
其他网友回答
旧石器时代
土面、灶炕、火塘
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的原始人,学会了使用火,并控制了火,通过烧土面、灶坑乃至火塘来取暖。
旧石器时代北京人使用的土面和灶炕
碧村遗址火塘
夏商朝
温酒
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均发生于三国,但温酒方式早在商代便出现了,殷墟出土的温酒器皿便是明证。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共饮暖胃温酒,亦成为古人叙旧的一种常见方式。
西周、东周
穿衣,吃火锅
《诗经》有言:“大车槛槛,毳衣如菼。”毳衣即鸟兽毛羽制成的羽衣,属于贵族阶层专用。
另《周礼?司裘》提到周天子祭祀上天时会穿礼裘,穿皮裘者非富即贵,比如“披襟当之”并言“快哉此风”的楚襄王。
而普通人穿丝、麻、葛等材质做成的衣裳,虽然那会儿也已出现棉衣,不过直到唐宋后棉花种植才兴起并逐渐得到推广。
《诗经·国风·豳风》曰:“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穷人穿不起裘(皮制品),则穿褐(毛织品)。
朱熹撰《诗经集注》,明万历时期无锡吴氏翻刊吉澄本
除了衣装,胃也不能耽搁着,故宫博物院有一件西周有盘鼎,又名灶鼎,是青铜器中炊器与盛器的结合体。鼎下有托盘用于盛放炭火,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火锅的祖先?
有盘鼎
春秋战国
焚烧取暖、晒太阳
都学过白居易的《卖炭翁》,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便会烧炭了。然而,炭非寻常人家用得起的,寻常人家一般使用稻草、秸秆,甚至牛粪。
当然也有穷到一定程度的,比如宋国有位农夫仅有一件粗麻衣过冬,来年春天他躺在田垄上晒太阳,觉得很暖和。
没见过世面的他想将这一方法进献宋王以邀功,这便是“负暄之献”的典故。
秦
火墙、壁炉
秦朝时,贵族宅邸及皇宫内出现了“火墙”和“壁炉”可供取暖。
如咸阳宫的火墙,将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筑于墙内,并与火灶相通。
汉朝
椒房、寒食散
汉朝人为了御寒,想出了一怪招,将花椒剁碎混合泥浆制作保温层。因为椒房殿设在未央宫,后来“椒房”也逐渐成为了后宫权力的象征。
古人还使用火坑,但它与今天不同,它是与锅炉相连的一个坑,实现取暖、烧饭两用,真是经济实惠。
汉代还出现了一种名为“寒食散”的偏方,始为曹魏何晏所服用,由于其配方皆大燥大热之物,服后使人短时期内全身发热。一时间,竟成为魏晋名士们,趋之若鹜的爆款。
《世说新语》:“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并觉神明开朗。’ ”(何晏,字平叔;寒食散又名五石散。)
唐朝
改良炭、手炉、鹅绒被
唐朝贵族对烧炭进行了改良。史书记载:“西凉外邦进贡名瑞炭者,可燃烧十日,有光、无焰,热气逼人。”
权贵甚至烧出了花样,杨国忠吩咐下人将炭材削捏成“双凤”的形状,每回烧炭前,先清空上回剩余炭渣,再加入已改造美观之炭。
唐朝人发明了手炉,不仅有取暖功用,还兼具赏玩功能。人们将炉壁精雕细琢,炉内放置香薰、药材。
唐时,麻的种植相对减少加之造纸术已成熟,穷苦人家从中取材便出现了特意加厚的“纸裘”。原料是楮皮纸(厚而坚)。揉皱后,耐穿、透气性佳、造价低廉,是贫民士子出门首选。
甚至出现了鹅绒被!在唐人看来,鹅绒被不光保暖还可防止小儿发癫痫,这算羽绒被服的雏形吧~
据《岭表录异》记载,“南边之酋豪,多选鹅之细毛,夹以布帛,絮而为被,复纵横纳之,其温柔不下于挟纩也。俗云,鹅毛柔暖而性寒,偏宜覆婴儿,辟惊痫也。”
宋朝
汤婆子
宋朝有一种特殊保暖用具,有多个名称“汤婆子”、“锡夫人”、“汤媪”、“脚婆”,类似于热水袋。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上方开口带塞子,从该口灌进热水,临睡前放被窝里。
黄庭坚曾作诗戏咏曰:“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他赞叹汤婆子带来的温暖,会令人心感物而动,写得别有一番风趣。
南宋范成大也有一首《戏赠脚婆》诗:“日满东窗照被堆,宿窗犹自暖如煨;尺三汗脚君休笑,曾踏靴霜待漏来。”自叙他过去冬天睡觉,犹如两脚踏霜,冷得整夜难眠。而有了汤婆子相伴,脚暖得都出汗了,早晨日上三竿也还赖在床上,不想掀开暖暖的被窝起来。
元
暖帽、煤炭
元世祖忽必烈有不少皮暖帽、银鼠暖帽。
这时,人们开始使用煤炭。
金代学者赵秉文长住北方,有《夜卧炕暖》诗,说“近山富黑瑿,白金不难谋。地炉规玲珑,火穴通深幽……门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黑瑿指煤炭,由于设计得当,煤烟熏不到人,即便屋外积雪三尺,屋里也暖气融融,在暖炕上睡得很舒服。(前文提到的炭均指木炭)
明清
火炕、暖椅
明清时期,开始流行“火炕取暖”。在房屋四周建筑排烟管,外面用石头围砌,烟管一端连接炉灶,炊烟就不会外泄至屋外,而是通过管道环绕屋子四周,形成一个热循环系统,原理和今天的暖气设施类似。
间宫林藏《东鞑纪行》中记载:“屋内四周垒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于两端之近门处从上凿孔修灶。故炊烟不外溢,均经炕洞达屋之四周后,从屋外之木烟筒中冒出。因此,严冬积雪季节,屋内亦感温暖,不穴居亦可过冬。”
清朝的皇宫中有暖阁,就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成的。
清代李渔还发明了暖椅,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抽屉里面放炭炉,这样一来全身都不冷了。
看了古人这些取暖方式,是不是觉得他们超级厉害的?但这些奢侈的设施都是贵族人的特权,古代的农民可是很苦的,所以珍惜现在的生活吧。
其他网友回答
在冷酷无比的冬天,古人除了靠抖和抱团取暖,还会怎么避免不被冻成狗呢?
那就不得不提这件高调又极具智慧的神器——手炉,古人的暖宝宝了。如果你爱煲古装剧,又刚好是讲宫斗那些事儿的,肯定对它不陌生。下雪天,带毛领的斗篷,呵出的冷气,都是它出现的标配场景。
讲道理,古人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在取暖这件事儿他们的花样可多了,但玩少今天只讲手炉——
手炉其实是由炭炉生出来的儿砸。炭炉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冻成狗时就开始用的取暖器具,主要用炭,所以长得黑乎乎,低调又质朴却是居家必备。
颜值不够,供暖来凑
那手炉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
相传隋朝时期,隋炀帝带着妃子到江都旅游,在一艘豪华的龙舟上举办盛筵,地方官员们绞尽脑汁,献上各种奇珍异品拍马屁……也并没什么卵用。因为那时正值深秋,冷成傻逼,江上过夜冷到牙齿都打震,也真是笑不出来.jpg。其他人都拼命想着怎么取悦炀帝,而一个叫许伍的小县官摆平了娘娘,就得到了皇上恩宠。
按你胃(anyway),尽管撩得一手好妹,但人家可是个耿直boy。许伍喊名匠赶制了一对龙凤手炉加入火炭,献给炀帝和娘娘取暖。娘娘把手炉捧在手上再也不怕冷辣,皇帝也大悦,就大赏了许伍。手炉也由此得来。
因为可以捧在手上,又能笼进袖内,所以手炉又被叫做捧炉和袖炉。起初比较罕见,并不是人手一炉,捧一只手炉在掌心的自豪感,简直就跟自己被圣上捧在了手心一样,出场都自带BGM的,所以后宫妃嫔们为暖个手也撕出过不少公案。什么公案呢?
咳咳,先把那颗八卦的心收一收,我们来聊聊正义的话题——
一个标准的手炉由提梁、炉盖、炉身和炉底四部分组成,凹起造型来工艺可考究了,由最常见的圆形和椭圆形凹出了方形、八角形、花篮形、南瓜形、梅花形、海棠形、腰形、龟背形各种形状。
造型的变化恰恰体现了手炉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囊括的多种制作方法,也最能体现一个工匠的做工有多巧,手艺有多高。单是炉盖就已花尽心思,作为散热的主渠道,工匠多用透雕和镂雕两种技法,采用v形刀法和斜下刀,錾刻出各种图案和纹饰,让网细如发丝,却绝不断裂。
明清时代,是手炉工艺达到鼎盛的时期,那时的人们超懂享受,除了在手炉里面放取暖的炭灰,还学会放些香薰和药材,强行把一个暖宝宝变成了香薰机。也正因为这样,手炉逐渐成为贵族把玩的艺术品,材料和做工就更考究了,不仅用铜、银、铁和瓷这些材料,还学会用景泰蓝、描金漆、铜鎏金、玉这种逼格溢出的材质来制作手炉。因为不熟工艺,玩少也编不下去了,看图吧。
我们总羡慕岛国和棒子国的制造品工艺多么精致,对着made in china就一脸嫌弃,但其实说到精致,真正的工艺鼻祖还是我!大!天!朝!
从这小小的手炉制作上就说明了一切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