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拖延症的心理特点包括 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网友提问:

从心理学角度看,拖延症的形成和某一种婴幼儿时期的经历有关吗?

优质回答:

拖延症患者大多具有完美主义人格,患者之所以拖延,主要是对那些创造性强的工作有个完美的追求,要求自己做到自己根本达不到的那个高度,所以就一直拖着。

形成拖延症的原因主要是幼年时期养育者对孩子的差错严苛指责和对成功过度表扬造成的。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孩子做事不敢出错进而事事追求完美,如果不能做到完美就会拖着不做。幼时的孩子做的某些事比较简单,但随着年龄增大,一些创造性强的事情难度比较大,做到完美会越来越困难,甚至是不可能达到完美状态,内心又有想达到完美的期待,于是就拖延不做,时间久了就形成拖延症。

其他网友回答

拖延症真的是烦死人,害死人。有时候自己太拖延,都想给自己两刀。

拖延症的形成,其实不止是在婴幼儿时期,更是在之后的童年。原生家庭与拖延症的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著名的哲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一个成年人的不幸,可以在他的童年找到根源。而一个人患拖延症的病因,同样可以追寻到他的童年。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拖延症的养成,主要是从以下5方面发生影响。(你是否也有拖延症,读完以下几个原因,看是否能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1,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有的家庭对孩子的期待的是很高的,要求也很高。比如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孩子,我现在只有你了,你要加油啊。” 我记得我妈就对我说过:”崽,你必须考班上第一名,不然你什么都不是,知道么?高期待带来的巨大压力,会让孩子觉得:我做什么事情都不可以失败,只能成功。这样的认识,会让孩子不愿意去做事情,他害怕失败,只能用拖延来应付,用拖延给家人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我只是不做而已,我要是去做了,一定能成功。

看吧,给予孩子太大的压力,可能并不能让他们奋发图强,反而养成的拖延症。

2,对孩子抱怀疑态度。

一个家长要是经常对孩子这样说:”别人家孩子,次次都考100,你怎么每次都考95啊,不中用。” “我对你不抱太大希望,你不可能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这类的话讲多了,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很差,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变得不敢做事情,畏首畏尾,不敢去尝试。怕做不好,挨批。

这就变相地养成了孩子的拖延习惯。

3,对孩子有太强的控制欲。

有些父母,习惯对孩子各种命令(可能是为了突出自己的身份):饭前,你必须把作业做完。饭后,你必须学一段尤克里里。今天周五,手机不能玩太久,必须9点睡觉……这不是在教孩子,是在给孩子下军令,必须服从的军令。生在这种家庭里的孩子,活在父母的监视下,没有自由,也不敢反抗。所以,就会通过拖延,不去做命今的事情,来向父母表达不满。

4,过度溺爱,包办孩子的所有。

有这样的家庭,太爱孩子了,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办了。孩子的事情来了,不等孩子上前,父母长辈主动接手。这种家庭不鼓励孩子独立,反而倡导孩子依附家庭和长辈,这导致孩子长大不愿意面对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无法独立生活,凡事,都选择用拖延来回避。

5,疏远孩子。

有这样的父母,他们比较”烦”自己的孩子,孩子扑上来获取关爱,却被冷冷一句:”走开,别来烦我,我现在很累。”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的情感淡薄,遇到麻烦困难从来都不向父母求助,而是自己一个人顶着,一个人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打击,找不到人倾诉,非常孤独空虚。要是有一天顶不住了,就放弃,内心里承认自己的无能,开始不作为(拖延),毕竟没谁关心自己嘛,我再差劲又怎样呢!

以上这5种原因,是许多人养成拖延症的最深层原因。如果你是拖延症患者,那就看看,自己是受到那一类的影响,然后有意识地去克服。

不要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抱怨解决不了已经发生的问题。没有一个家庭是完美的,而且,现在你也发现了问题所在,还能改正,这已经是最幸运的了。完善自己的同时,也别让你的孩子,走上你童年曾走过的路。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啊!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拖延即有一件事不愿意去做,内心有一个抵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你的拖延(也就是症状)平衡了内心的冲突,如果没有这个拖延,你可能无法承受内心巨大的动荡和冲突,所以症状是不可能一下子消失的,的确有可能和婴幼儿时期的经历有关系,比如分离焦虑,这种焦虑的能力是不会消失的,但他会转换形式以另一种形态表现出来,比如做事拖延等,要想真正改变拖延的习惯,需要了解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做心理咨询,可以让咨询师帮助你去探索和了解自己,当发现自己内心的冲突时,你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可能,你可以选择拖延,也可以选择另外的方式解决,心理的能量被释放出来了,整个人会更加的自由。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