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红衣主教是什么?教皇、神父、主教、大主教、红衣主教,谁厉害?
优质回答:
把你的神父和各位主教放一起,也太看得起神父了。要说这几位人物谁厉害,红衣主教,是可以闯进最后决赛的那种。
教皇、神父、主教、大主教、红衣主教,天主教这些头领是干什么的?段位高低次序怎样?小编通俗易懂地捋一捋,给你个清爽。
先简介一二常识,便于拎清概念。
梵蒂冈教廷,圣彼得大教堂
①罗马教廷和梵蒂冈教廷
天主教是广义基督教分支之一,罗马教廷是天主教行政中心。这不得不提梵蒂冈。
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在罗马城,四面被意大利包围。梵蒂冈是以教皇为君主、政教合一的”村国”,世界天主教中心。
梵蒂冈,是天主教总部,是罗马教廷所在地,君主就是教皇(政教合一)。罗马教廷,是梵蒂冈的行政管理机构。咱们可以简单认为他们是一波,教皇在梵蒂冈,罗马设机构。
我们想象中的神父大概就是这样
②教制和神职人员
天主教实”圣统制”。神职人员分三个品级? 主教 > 司铎(神父) > 助祭(执事,辅助人员)。
每个教区都有这三层管理机构,最高神职人员都是主教。比如法国阿尔镇教区主教,罗马某教区主教,教制上他们同级,当然罗马主教地位肯定更高了。
剩下的是修士和修女(也分五六个级别),他们负责祷告、辅助神职人员等教会琐细工作,传教、帮助、辅导众人等也是他们的工作。
上面说教制分三级,那么就职位来说,主教一职又分不同地位。”主教”,只是基础单位(地方教区)领导,还有更多头衔的主教。
神父和另几位不是一个级别,段位差更多。
拉斐尔名画《红衣主教》
天主教管理人员基本在列了,从中级、高级,到教会最高领袖。小编为通俗易懂,叙述时可能拆解部分宗教术语,换成通俗方式。
①神父? 教堂主要负责人
正式称呼为”司铎”、”司祭”。人们认为神父是有神权的人,故称神父为”Father”表尊敬。
神父是地方教会的中层领导,主持弥撒,又如婚礼、丧礼,为垂危者祷告、告解等,但远不止这些。天主教神父和基督教牧师职责类似,但神父不能结婚,牧师可以。
②主教? 地方教区最高首领
地方教区最高主管,主教本意为”监督”。此”主教”,为所有主教职位的最低起点。
教区,一般以县为基础单位,一个教区或辖几个县(注:国外行政区很小)。神父日常负责教堂,主教负责教区,概念不一样哦,而且神父工作看起来更具体。
大主教(总主教),俗称? 紫衣主教
③大主教? 教省最高首领
正式称呼”总主教”。由数个教区组成一个教省,该教省的最高首领称为大主教。
教省所辖数个教区的主教,都归大主教领导。可见大主教是天主教里地位很高的神职人员。大主教身着紫衣帽,故又称”紫衣主教”。
说明: 罗马教廷中,有些德高望重的老主教,也被尊称为大主教。但他们并没被正式任命为总主教,所以职位上仍然是主教。
教皇(现正式称”教宗”),又称? 白衣主教
④教皇? 全球天主教最高领袖
正式称呼为”教宗”。”教皇”是涉及过去封建制的旧称,习惯上又称”罗马教皇”。
教皇(政教合一): 行政身份? 梵蒂冈之君主(皇);教会身份? 天主教之教宗(教)。说明: 梵蒂冈在罗马城,和你们村一样大。
教皇,是全球天主教徒之精神领袖。在三级神权教制里,教皇也属主教一级,好比铁蛋和穆鸟都是教练一样,只是地位不同。教皇是天主教里唯一全身白衣的主教。
⑤红衣主教? 唯一有权选举、流放、架空教皇,也拥有候选教皇资格的主教。
正式称呼为”枢机主教”(枢机?枢纽、重要)。枢机主教全身着鲜红色衣帽,故俗称”红衣主教”。意思是,身为枢机者,为信仰作证,奉献SM也在所不惜。
红衣主教,是由教皇直接任命的罗马教廷最高主教,分掌教廷各部,以及世界重要教区的领导权。红衣主教,是教皇治理教会工作的高级顾问和助手,辅助教皇处理要务。
依法,只有红衣主教享有教皇选举权,若出现某种问题,甚至有权另立反对派。红衣主教也享有被选为教皇的资格。
说明: 大家发现他们称呼好多。宗教文化在漫长发展中,正式称呼或有变动。大众也有习惯称呼,如据服装、神职人员特点。其实就这点,各族人们共同的习惯?俗称。
天主教堂外形特点? 高、尖、美
顺便提下宗主教
宗主教,为早期基督教中,掌管一些重要城市教务的主教,地位自然高于普通主教,被认为职位仅次于教皇的主教。
现在西方的宗主教,主要作为一种尊称和荣耀,往往并没什么实质行政权力。
另外还有都主教。这也是早期习惯,一些大都会、大都市的主教,慢慢和大主教合并了。
看来,就职位上,除了教宗,唯一能和红衣主教匹敌的就是宗主教了,但宗主教更突出荣誉性,而红衣主教则是位高权重。
①”枢机”定义,本身体现重要性和特殊性。
②红衣主教为教皇亲自任命,为教皇顾问。
③红衣主教,掌管世界各重要大教区,地位在大主教之上,和宗主教身份或有重叠,又或是梵蒂冈教廷内阁成员。
④红衣主教有选举和监督教皇之权,其他主教无此权,红衣主教有资格被选为教皇。
很明显,红衣主教是教皇(教宗)之下最高地位的主教,被称为”第二教宗”、”副教宗”。作为教皇顾问,实际上也是协助和监督者,红衣主教可以选举教皇,自己也有资历被选为教皇。就问你厉不厉害?
教皇(教宗) > 红衣主教(枢机主教) > 大主教(总主教) > 主教 > 神父(司铎)
白衣主教 > 红衣主教 > 紫衣主教
红衣主教果然非同凡响。神父只能在最末吃瓜,后跟着一群吃瓜的修女、修士……阿门。
其他网友回答
从平信徒开始的旅程
那就好好扯淡一下教政体制问题吧,因为基督教有过东西大分裂,也有过新旧之争,咱们就拿最典型的罗马公教(天主教)为例,完整展示一下从下到上的晋升过程,这样就能直观的了解各职务的内容啦。
打个比方哈,在未来的某天吐槽机突然蒙主感召(概率极低),决定跟帝哥混了,这时候我就有两个选择,要么找个教堂,要么找个修道院去拜码头,表示自愿奉献我主(从小受洗的也得去,无外乎起点比我高),那边堂口负责人觉得我方方面面不像个卧底,就答应我当个普通平信徒。
咱们还得区别下平信徒和信仰主的凡人,你是有信仰凡人就该干嘛干嘛去,但你是平信徒就得给教会干活。大致上干点打扫卫生、准备道具之类工作的叫“会士”,如果干好了就可以参与圣职,比如传教员、读经员、执烛者什么的。
别拿执事不当干部
混了一段平信徒后,我依然会面临两个选择,于是我又去找堂口某大佬,对他说自己已经年满25岁,连媳妇都混不上(已婚者要35岁且妻子同意),给我个“终身执事”当吧,好歹让我混口饭吃。
于是我就成了读经员什么的头目,没事还可以出去给凡人信友读个福音书、祈祷文(欧洲早期文盲多)什么的,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在不穿神职衣着的情况下主持个礼拜仪式,但不能主持感恩礼拜。
这终身执事基本没啥晋升空间,早期还能跟着混个副总执事,后来教会干脆废了那个职位,也就在东正教那边还有保留。作为一个元气满满的25岁大好青年自然不肯一辈子干这玩意,于是那天我跟堂口大佬说了另外一番话。
我告诉大佬自己有颗勇敢的心,准备弄个司铎(神父)当当,大佬表示此言大善,那就没事多往我卧室跑跑,我多给你讲讲信帝哥的道理,顺便考察下你是不是真心跟咱们混(分辨圣召)。
在经过一段漫长的PY交易后,我终于感化了大佬,答应给我一次洗心革面的机会,如果堂口是教区我可以叫修生,如果是修道院就麻烦点,先叫初学生,发过誓后才能改叫修士或修女(女性的晋级之路基本就到此为止了)。
我需要在神学院(或者修道院)接受灵修、人文、哲学、神学、牧灵等全方面培训,一般至少得学7年,学习成绩过关后就可以去找主教申请当执事了。如果主教大人批准,那我就是光荣的“过渡执事”,否则就继续苦修去吧。
神父不好当
过渡执事的活大致跟终身执事差不多,最多就是把更多重点放在圣职方面,熬过一年以后,我终于可以再次去找主教,申请成为真正的神父(司铎)。这时候我起码也得33岁,这就是为啥神父都不年轻的原因。
神父的主要任务有三个,首先是传道,花大力气培养我不是为了养闲汉,你得多往堂口拉人。其次是圣事与圣体,攘外必先安内,我还得维持住堂口内部稳定。第三是服事他人,简单说就是被人各种折磨。
比如躲进小黑屋听人吐槽,不能反吐槽,不能抬杠,只能猛灌心灵鸡汤,灌完还得替人保守秘密,转头去警局举报或向媒体曝光很容易被打死。心怀怨念的我决定向更高的层次进发,主教!我也可以当!
主教的前景很广阔
在天主教的内部圣职里其实就执事、司铎(神父)和主教三个级别,原则上说连教皇也算是主教,主教本身就是代表高级神职人员。为了显得高级一点,我必须迈过这一关,但显然不容易。
我必须得表现出坚定跟帝哥混的姿态,还得年满35岁,又得当满5年的司铎(神父),最可怕的是学历还得过关(至少是宗教经典、神学、教会法的博士)。如果以上东西我全有的话,依然会面临两个选择。
要么在教区混好了,被授予助理主教,这样就可以等上边的教区主教退休、晋升或挂掉自动晋级。要么被教区主教提名后,教皇亲自授予辅理主教、领衔主教等头衔,这个比较不好晋升。
正巧我运气好,混上了助理主教,继而又顺利提拔为教区主教(或者修道院长),这时候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了,因为我已经可以算是宗徒的继承人,对某些东西有解释权。
剩下的时间里我就熬着日子慢慢晋升,从教区主教到教区总主教,再到教省一级的总主教,这时我就是俗称的大主教啦,即使在总堂里也有足够的话语权,在往上也就是五大传统教区总主教之类的,但原则那并非晋升。
于是壮怀激烈的我决定继续攀升,向宗座进发!成为教皇!但这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虽然原则上任何已受洗的成年男性天主教徒均有资格当选,但总堂玩的是秘密选举,而且已经好几百年没选出过枢机以外的教皇了,故此我得先混进枢机团。
非常给力的红衣主教
枢机团成员一般是由教皇亲自任命的主教级人物,用来担任自己的助手和顾问,最初只能在罗马大区选择7个。后来随着罗马公教影响扩大,教皇的工作越来越多,枢机团的规模也就随之扩大,目前已经是217人的大团队。
因为枢机团成员的礼服是红色的,又必须是主教级别才能进入,故此他们就俗称为红衣主教。从职务上说他们依然不能摆脱主教原来的工作,反而会增加很多辅佐教皇的事物,权力并没有大多少。
但这个职务还有个别名叫“教会亲王”,他们有权力选举教皇,这就很给力了,甚至在中世纪教会内部斗争激烈时他们不止一次联合其他主教罢免过教皇,堪称真正的无冕之王,轻易不好得罪。
圣座上的风景
咱们简单点说吧,我被前任教皇选进了枢机团,然后很快他就辞职了(教皇可以辞职),一群红衣主教在秘密选举中又莫名其妙的都给我投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我投资的科技公司中标了这次选举的电子计票系统。
从此我就是圣伯多禄的继承人,继承了他在罗马城殉道的精神,把终生都奉献给教会,坐上那张圣座就需要全心投入。当然,我会得到一个很长的头衔——罗马教区主教、基督之代表、宗徒长伯多禄之继承人、普世教会最高教长、意大利首席主教、罗马教省总主教及都主教、梵蒂冈国元首及天主众仆之仆。
其实这个职务准确点翻译最好称为教宗,教皇有点东方化的意味,但从国际法来看,我已经具有主权豁免权和外交豁免权,确实等同于国家领导人,称之为皇也没啥错,除非还想像中世纪那样来次教俗之争,否则路就算走到尽头啦,扯淡完毕。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不知道谁最厉害,我只在巴黎圣母院看到的卑鄙猥琐无耻和恶毒的红衣主教,还有展开大几百年灭绝人寰的教皇们发动的南北战争和屠杀女妖运动,还有欧美帝国主义侵略军队的随军牧师对侵略战争殖民屠杀的教导和心灵洗脑,总之,对于宗教信仰不要看他说的多么好,要看他的历史,免得渐渐的成为待宰的羔羊而不自知。
其他网友回答
这些基本都是天主教的称谓。排序由高到低,分别是:教皇、大主教、红衣主教、主教、神父。
教皇类似皇帝;
大主教类似州牧,又称紫衣主教,是主教团的团长。驻节在大城市,负责一个省。
红衣主教类似大臣,在教皇身边工作;
主教类似府尹,主管一个教区;
神父类似县令或乡长或村长,主管一个教堂。
教皇最厉害
红衣主教只是候选的教皇。只有教皇能穿一身白,所以又称白衣主教。这是他的唯一性。
而且,教皇是终身制。只要选上了,就能做到死。不过,能当上教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一步,成为一个神父。天主教不同于新教,对神父也是有严格要求的。一个神父掌管着一个教堂。类似于佛教的主持。条件是:男性;未婚,并且发誓一辈子做个单身狗;有大学学历,并且是天主教相关专业。全世界有40万个神父。努力成为这四十万分之一,就走出了成为教皇的第一步。
第二步,成为一个主教。一个主教掌管着一座主教教堂,监督所在地区的其他教堂。入选条件是:35岁以上,做神父5年以上,神学专业博士学历,入选“主教候选名单”。
前三个条件还好说,毕竟这都是只要自己努力,要达到目标也不算难。主要是最后一条,这个“主教候选名单”是现任主教拟定的,每三年拟定一次。拟定好了,呈递到教廷。教廷同意了,这才能生效。而且,这还是保密进行的。被入选者无从得知。能不能入选,都在现任主教一念之间。
如果成功入选,再等到现任主教年满75岁,或去世,位置有了空缺。候选者们才有机会晋升。全世界的主教一共5000名。从40万到5千,又前进了一步。
第三步,成为枢机主教。枢机主教就是红衣主教。其实,红衣主教和教区主教是平级的。只是红衣主教有负责选举教皇的职责,也是教皇的候选人。平时协助教皇处理事务。红衣主教只有200人,且只能由教皇亲自任命。所以,要想成为红衣主教,只能看教皇的了。也就是看命了。
第四步,成为教皇。能从40万,到5千,再到200,一路选拔出来,确实不止是能力的问题。所以说,教皇还是很厉害的。从有教皇那天起,到如今两千年来,一共也就产生了266位教皇。
教皇,是天主教的老大。天主教有12亿的信徒,人数能比肩印度。
第一任教皇是耶稣的大弟子西门(耶稣给他改名为彼得)。但是,彼得的教宗身份,是后来追认的,生前是一个打鱼的。
耶稣死后,他也被逮住。在被处死前,彼得提出来,为了尊重自己的师父,不能和他一样的死法。所以,耶稣是正着被钉在十字架上,而彼得是倒着被钉在十字架上。
等到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之后,彼得被追认为第一任教皇。教皇的称号之一就是“伯多禄之代表”——伯多禄是彼得的另一种译法。只是在之后又觉得既然彼得是耶稣的徒弟,那还绕什么弯子?直接改成了“基督之代表”。
教皇也有大祭司的意思。最早的大祭司是罗马帝国的皇帝。而罗马帝国最初是排挤基督教的。原因是,这个教太不招人喜欢了。
罗马帝国初期,啥神都信。除了信仰本土的神,也信仰那些被罗马帝国征服地区的神。所有的神像都被搬到万神殿供着,由罗马帝国皇帝兼任大祭司。保证了信教自由。而基督教否定多神信仰,认为只有一个神,反对偶像崇拜,连祖宗都不能拜。
那罗马帝国上层可不惯着你,这也是为什么基督教曾遭受十次大迫的根源。
不过,尽管基督教曾经遭受这样待遇,基督教却在底层中传播开来。因为越是被排挤,能坚持下来的也就越顽固——或者说信仰更坚定。互助,也是基督教能够在长达三百多年的压迫中保持存在的另一个原因。
不管怎样,宗教的火种保留了下来,又在罗马帝国衰微之际,由于罗马人自信心不足,也逐渐接受了基督教。
在第一任教皇彼得被处死的三百多年后,原本在罗马的奴隶和底层中传播的基督教,最终反客为主,成为罗马的国教。
此后,罗马帝国有过一段“罢黜百家独尊耶稣”的戏码。东西罗马分裂后,出现的五大牧首区,本是为了与西方教会(天主教原型)分庭抗礼。结果,因为伊斯兰教崛起,在东罗马境内的四个牧首区衰落了三个。五个剩下了两个,又分成了天主教和东正教,互相开除。
而天主教又与法兰克帝国联手,加冕查理曼大帝。双方互相支持,教皇也最终成为西方精神世界的主宰。
其他网友回答
看了几个回答,没一个靠谱的。
作为天主教平信徒,长期服务教会,不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这里有几个常见的误解:
1)教宗(不了解的人称教皇)、红衣主教、主教、神父,在公教(天主教)的圣统制内是有神品的。他们都是七品。在神品上是一样的,不存在高低上下之分。执事是六品。
2)教宗相当于掌门人,是耶稣基督亲传至今的代表。教宗同时是罗马教区的主教。
3)不同教区的主教都是独立的。主教的任命有的是直接由教宗指定,有的是教区选定后报到梵蒂冈,由教宗批准。
4)红衣主教是枢机主教的别称。
谁厉害呢?
这要看从哪个角度说了。
最权威的自然是教宗。
从信仰角度来说,应该是谁的信望爱三德笃定纯粹那就谁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