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书创作章法的特点 米芾书法行气与章法

网友提问:

米芾的章法怎么学习,怎么让行书作品有整体性?

优质回答:

有的字因人而出名,有的人因字而出名。字因人而出名的叫名人写字;人因字而出名的叫书法。古今莫不如此。宋四家苏黄米蔡中苏米二家之行书一一恕本人直言一一并不算什么上乘之作,甚至可以说很丑,称其为丑书之鼻祖亦不为过。但他们居然被后人列为宋四家,恐怕与书写者其人之名望不无关系吧。

本人不喜欢苏米的行书,因在他们的作品中看不到风骨和神采,得不到美的享受。

当初米元章骂前朝颜柳,出于何种心态?是羡慕嫉妒恨吗?

谁爱学苏米谁学去,本人不学苏米,因本人审美力所限,不喜欢一一尤其苏的《寒食帖》里那个“帋”字中那条被许多大家尊崇为神来之笔的长长的细细的尖尖的尾巴。

最后强调一下,本人非常尊崇东坡的人品,非常喜欢他的诗词文赋。

其他网友回答

章法,又叫“布白”、“构图”、“分行布白”,是指字与字、字与行、行与行之间关系的安排。米芾作品分为“集古字”、“求变化”、“自成一家”三个阶段,其中 “求变化”阶段的行书作品更具代表性。米芾此阶段诸帖多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形式,行间常出现自然的错落对比。

《苕溪诗》

《蜀素帖》

现略作分析:

一、欹侧呼应。

《苕溪诗》、《蜀素帖》当属此类。字与字之间的处理, 这两件作品是相近的。结字或大或小,或取纵势,或取横势,或者方或者圆,有三角状亦有梯形相,有左倾也有右欹,一行之内,虽字字险绝,但都和谐地统为 一体。这种变化,绝非机械的反复更替,其遵循的原则是:点画服从结字,结字照应前后。因势赋形,寓变化于整体之中。

如“肘”取纵势,略左倾,“少”字撇画长出取三角状,这一长画使二字间的重心趋于平衡。“少”的右下方多空间, “有”取纵势,撇画见缝插针,增强了二字的紧凑感,而横折钩的耸肩挺立,使整个字斜势顿生。为此,“俳”的单人右欹坠,“非”字二竖画右倾,取横势,对上字的结体及重心作了些许调整。因“俳”字的单人旁较粗重且明显右倾,恐该字重心失衡而游离于行外,故“辞”的左偏旁略向左侧,右偏旁平稳下坠,既保证了该字的平衡, 又缓解了上一字的矛盾。“辞”与“能”皆趋于方形结体, 将其拉开距离,“能”字的末画撇出,与“骂”字首画呼应,平添了字间的节奏感。而“能”所创设的矛盾又被“骂”的形态自然化解。“景”取纵势,重心较稳。“载”字左倾, 结字大,呈方形,“戈”部长出,重心左移,“与”字右倾,末画与“谢”字的起笔呼应。“射”旁的高而左侧,因“与”的右欹而略有缓解。“公”字结体小而紧收,且左移,既调整了“载与谢”数字在一行之中的重心,又使“谢”、“游”两个宜大的字在空间上有了揖让的可能。

在《苕溪诗》、《蜀素帖》中,采用欹侧呼应的布白方式是其章法的主要特征。

当然,若从大的方面来分析,此二帖又存在着许多差异:

1、《苕溪诗》 较《蜀素帖》行距较大,无界格,其间又夹杂数行小字,使得分行布白跌宕起伏, 变化多端;

2、《苕溪诗》、《蜀素帖》均以自作诗为书写内容,但在布白上却有差别:《蜀素帖》共录书家诗作 8 首,题目书于诗作前,且在一行之中上留 一字左右的空间。《苕溪诗》所录 6 首诗却没有采取这种形式;

3、在款式上, 《苕溪诗》 的款字与正文之间的距离大于内容间的行距, 款字的大小与正文相当, 未写书者姓名,只有书写时间。

《蜀素帖》的款字小于正文,内容包括书写时间、 斋号及作者姓名。这种形式,至今依然影响深远。

二、大开大合。

此处所言的大开大合,既指章法中行与行的处理效果, 也包括行内字与字间的关系特征。

其他网友回答

我对章法的见解,书法史上书品章法第一,要数颜真卿的《祭侄稿》。其笔势将他书写时的心境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就是说书品的章法与文意高度谐调,这是章法的根本意义。《祭侄稿》被誉为“第二行书”,其根源亦在此。一般认为的章法实际上是书品的布局,属于基本、常规。

试想,书写的内容千变万化,若用常规,岂不件件章法雷同?那章法还有什么意义呢?求变,那你变的依据是什么?!因此,书品的章法与文意相谐,才是章法的确切含义。这个观点,我在头条上说过N次,也发过实践的习作。愿与方家探讨。

其他网友回答

观察字组和字的中轴线,观察字的外轮廓。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