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六国灭亡楚国最冤?
优质回答:
公元前247年,年仅12周岁的公子嬴政登上秦王的宝座。秦国开始一段新篇章,战国历史也开始了一段新篇章。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步伐。在十年间,秦始皇先后灭掉了山东六国,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一统,秦始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建立了旷古烁今的历史功绩,他的历史功绩自然是建立在六国灭亡的基础之上。山东六国灭亡时,要问哪个国家最冤,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不少历史爱好者一直觉得楚国灭亡时最冤。那么楚国灭亡到底冤不冤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看我们怎么理解“冤”这个字。如果仅从“冤”的字面意思理解的话,六国灭亡都挺冤的。六国中没有一个国家已经到了非灭亡不可的地步。如果要是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六国灭亡都不冤,他们的灭亡都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如果加上个人情感以及战国七雄在历史中可能的发展走向,有些国家的灭亡可能比较“冤”。我觉得这里所说的冤应该是“可惜”和“惨烈”的意思。山东六国中无疑楚国灭亡最可惜,楚国的灭亡也最悲情。
楚国和秦国一样都是春秋战国一脉相承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中只有楚国、秦国和燕国是一脉相承的诸侯国。三晋和齐国都是新兴的战国强国。楚国是战国七雄中存在时间较长的国家,仅次于燕国,楚国号称百年历史。楚国八百年历史和燕国八百年历史不同。燕国在八百年期间几乎没有成为一流强国,顶多是二流强国,或者是三流国家。春秋战国期间,燕国也就在五国联合攻齐的时候露了一下脸。楚国则不一样,楚国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算是一流强国。
楚国并不在周天子分封之列,周天子一直把楚国当成蛮夷看待,也被成为楚蛮。周成王时期,也只是封了楚国君主一个子爵。这个爵位相对来说已经非常低了,宋国、陈国等国都是公爵。楚国是最早一个挑战周天子权威的诸侯国。周昭王南征楚国,结果淹死在了半路上,此后周天子基本上失去对楚国的控制。楚国也是第一个称王的诸侯国。楚国虽然一直不受中原各国待见,但是楚国的实力却一直在壮大。到了楚庄王时期,楚国成为可以问鼎中原的大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此时的楚国已经基本上了摆脱了蛮夷的形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原大国。春秋期间虽然楚国曾经一度衰落,但是始终是一流大国。进入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进一步增加。为了适应改革变法的浪潮,楚国也曾经任用吴起变法。虽然改革失败,但是楚国也是战国时期一大强国。楚国在当时是一个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大国,当时有所谓的“朝秦暮楚”之说。楚国经历楚宣王、楚威王,楚怀王前期国力达到了顶峰。当时的楚国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军队人数等多方面都位居战国七雄之首。当时的楚国国力并弱于秦国,也有统一天下的可能。
正当楚国君臣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秦国掐灭了楚国继续强大的希望,并给楚国带来了极大的耻辱。楚怀王以前秦楚关系尚且可以,怀王之后秦楚逐渐结下大仇。楚怀王登基以后,锐意进取,对外开疆拓土,对内实行新政。楚国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秦国却派张仪诓骗楚怀王。张仪宣称只要楚国断绝和齐国的友好关系,秦国愿意割让六百里土地。楚怀王信以为真,断绝了同齐国的关系。可是张仪和秦惠文王却失信于天下,只宣称愿意割地六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诓楚事件”,楚国沦为天下的笑柄。
公元前312年,秦楚展开大战。楚国战败,被斩首八万士兵。秦国占领楚国的重地关中郡,楚国没有得到六百里土地,反而失去了六百里土地。公元前311年,秦国又攻占楚国的召陵地区,直接导致楚国进一步衰落。最让楚国人民难以接受的是公元前299年,秦国采用诓骗的手段把楚怀王骗至秦国,进而将楚怀王囚禁起来。一国君被骗至他国囚禁起来,这在春秋战国时期极少出现,更何况被骗的还是楚国这样的大国。这是秦国给楚国人民带来的新耻辱,让所有楚国人都蒙羞的耻辱。
秦国带给楚国的耻辱还远没有结束。楚顷襄王时期,秦国又多次打败楚国,夺取楚国大片领土,屠杀楚国大量军队。公元前278年,白起率军攻陷了楚国都城郢。战国时代,都城被攻陷的情况时有出现,可是都城彻底被占领,只有楚国一家。楚王被迫把都城迁往陈。公元前241年,秦国又逼迫楚国把都城迁往寿春。楚国由一个大国被秦国打得一步步沦陷,被迫多次迁都,大片国土被秦国占领,大量军队被秦国残杀。如果楚国稍微争一点气的话,有可能统一六国的就是楚国。正是这样一个大国最终却遭到亡国灭种的命运,不得不让觉得可惜。
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以后,他唯一忌惮的是楚国。秦始皇知道当时只有楚国可以和秦国一战,三晋和燕国其实已经和郡县的地位差不多。当时的楚国依然是一个庞然大物。秦始皇为了顺利灭除前后动用了八十万大军和最能征善战的将军。由于楚国人抵抗的最激烈,所以楚国遭受的摧残也最大。秦楚战争长达三年之久,三年期间楚国人民遭受了莫大的摧残,楚国死伤军队至少在四五十万。楚国名将项燕战死,楚国国王被俘虏。楚国灭亡之时,在楚国广泛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民谣。由此可见楚国灭亡之时的惨烈程度。
楚国本来手中握着一把好牌,本来有统一天下的机会。可是楚国君主硬是拿着一手好牌打出一片烂局,最后打成了死局。楚国统一天下的愿望没有实现,最后却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垫脚石。从这个层面上说楚国灭亡确实最冤。楚国虽然一再被秦国欺负,在亡国之战中却迸发了巨大的能力,沉重打击了秦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让所有人看到了楚国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说楚国灭亡最惨烈,也确实非常“冤”。
至于楚国灭亡冤不冤,山东六国哪个国家灭亡最冤,您心中一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不妨在评论区给出您的看法。
欢迎关注依稀说史。
其他网友回答
楚国在春秋时期,是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不过,在春秋末期,被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打败,差点亡国。靠着秦国的帮助,才勉强挡住了吴军。后来,越国在吴国的后方捣乱,吴越争霸开始。越国虽然灭掉了吴国,但是实力并不强,在战国初期,被楚国灭掉。
战国初期,楚国的实力很弱,不要说齐秦,连三晋都敢欺负楚国。到了战国中后期,楚国的实力有所恢复,但是秦国统一的步伐已经无法阻挡。最后,秦派李信灭楚,失败。再派老将王翦灭楚,王翦带着60万军队,在楚国境内扎营,并不进攻。楚国不知道用意,试探性的进攻,遭到王翦反击,楚国灭亡。
所以说,楚国的灭亡多少有点无奈。但是楚国自身也有很多问题,不仅仅光是形势所迫。如果楚国能够励精图治,那么天下大事还很难说。
秦灭六国,这个说法不对。秦统一的过程中,除了灭掉了六国,还灭了卫、东周国、西周国。一共是9个。
还有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里,有一段关于这段话的解释,很经典。大概就是说:“虽然刘邦灭了秦朝,但是陈胜、吴广首举义旗,项羽灭秦功劳最大。所以说秦亡于楚,也是可以的。”
其他网友回答
这种说法,其实表达的是对秦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愤慨,对楚国坚守信义却国破家亡的悲悯。
一、阴谋家的天堂–秦国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采取极度务实的法家功利主义治国手段,对内强化王权,采用等级分明却相对公平的功勋制,把秦国上下变成了一心耕种、作战的精密机器。国家实力虽然无比强盛,但百姓却苦不堪言,毫无乐趣可言。
对外,秦国走的是军事打击、战略欺诈、战术欺骗相结合的综合路线,公孙鞅、张仪、范雎等违背传统道德标准的人在秦国却能位高权重、深受历届秦王重用。
我们看看这几位阴谋家的得意作品:
公孙鞅–与魏国公子卬对阵之际,利用对方作为故交对自己的信任,以签署会盟为由,欺骗并绑架了对方,导致魏军大败,秦国借此抢回了河西之地,公孙鞅被封为商君。
张仪–凭着一张嘴,玩弄六国于鼓掌,“一怒而诸侯惧”,诱使各国签的协议,转身就可以反悔;答应用六百里地换取楚国对齐断交,实际上却只给六里地。
范雎–远交近攻,用行贿、利诱威逼的组合拳,拉拢齐楚,重点打击韩赵魏;用重金收买人心施展反间计,诱骗赵王用赵括替代廉颇,造成赵军45万精锐化为枯骨。
二、坚守传统春秋道德的楚国
战国时期,以秦国为首,各国陆续抛弃了春秋时期持续了几百年的传统道德礼仪,“天下以智力相雄长”,毫无道德底线。但只有楚国是个另类。
身为南方的巨无霸,楚国的实力一度为居各国之首:“地方六千余里,带甲百万……粟支十年。”秦国最害怕的就是楚国。
但“食古不化”的楚国仍旧抱着春秋时期的那一套,坚信言出必行、一诺千金,对秦国的所谓承诺深信不疑,却不明白此时的秦国已经是毫无底线,国君对外所签的协议几乎等于一张废纸。
所以,公元前313年,张仪能用六里地换取楚国对齐断交;
公元前299年,以会盟为由欺骗楚怀王入秦,随之将其绑架在秦国,直至客死异乡。(这一耸人听闻的行径激起了公愤,导致东方各国空前团结,出兵攻秦。)
公元前292年,秦国再度威逼利诱楚国与自己和亲,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也发出了“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的怒吼。
所以,在秦王嬴政举全国之兵打下楚国都城后,民间流传者“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言。
冥冥中自有天意,灭亡秦国的陈胜、项羽、刘邦……都是楚国人。
你可以认为“实力决定一切”,也可以认同“兵不厌诈”,但对于日渐稀缺的坚守信义、规则、道德标准的“傻子”,请在心低保留一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