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 孔乙己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网友提问:

《孔乙己》这篇文章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孔乙己是不是值得我们尊重?

优质回答:

孔子是我国少有的文学家,虽然有很多理论不符合现代要求,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还是不落后的。

发两块石头请大家欣赏,

1,孔子树下注春秋,2桃李满天下。

其他网友回答

他是一个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命运而又不得势的自暴自弃的值得人们深思和同情的人物代表。在那个时代,权钱霸当势,读书的老实人能吃上饭就不错了,再自暴自弃,只有如同孔乙己那样。

其他网友回答

鲁迅先生的文章,大部分都是根据他当时的那个时代,和背景写的,探讨和评议,没多大议意。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孔乙己不属于知识分子,而属于应试失败的学渣。

知识分子的定义是掌握有一方面知识,并且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叫做知识分子。

而孔乙己会的只是八股文的文字游戏,会的只不过是茴字几种写法。

这种东西如果只是业余爱好,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然而,孔乙己却把这些当做安家立命的东西,是非常可笑的,可以说人生荒废。

孔乙己读了这么多年书,结果除了替人抄书以外,根本没有其他的生存方法。

而抄书不是写书,抄书薪水微薄,而且非常辛苦,连混口饭吃都很困难。

所以,孔乙己靠自己所为的知识,是不足以养活自己的。

那么,他稍微正常一点,就应该放下架子,老老实实找份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人做事。

至于读书应考,也完全可以在业余时间来说。

而孔乙己不但不去工作,也不愿意抄书,甚至吞走别人的定金以及书稿。

所谓知识分子,要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对不起,孔乙己是没有的。

一个小偷,道德品质当然是不高明的,就算学问再高也是没用,更别说还没有学问。

孔乙己此人还是以偷盗为生,偷了一辈子,最终被打断腿而死。

这种人可以说,比没有文化的劳动人民、酒店里那帮看客还垃圾。

因为看客虽人品不高,好歹人家是卖苦力吃饭,活的正正当当。

孔乙己则靠盗窃吃饭,连最起码的做人都不懂,被人耻笑又怪得了谁。

至于孔乙己不拖欠酒钱,因为他是小偷,本来没有稳定收入,如果拖欠哪个酒店会接待他?

至于孔乙己把茴香豆分给小孩,也不能说他天性善良,只是找不到朋友和对话时,借此打发时间而已。

孔乙己的悲剧其实就是好吃懒做,人品不好。这种人无论是不是读书,也是社会渣子,不值得同情。

其他网友回答

《孔乙己》这篇文章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孔乙己是不是值得我们尊重?

作为鲁迅自己最喜欢的小说,《孔乙己》自1919年问世以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不仅一直被选进中学教材,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经典的小说之一,其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他迂腐而又善良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对于《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旨,人们历来认为是写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是揭露封建制度的罪恶。这样的概括没有问题,但我认为《孔乙己》之所以还被今天的人们喜欢,还有它更深刻同时又更具普遍性的意义: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在咸亨酒店这个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汇聚的地方,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正常、平等、友善的交往。

一、不同阶层的人之间没有交集,自然也没有交流的可能,就像“短衣帮”和“长衫客”之间的关系一样。

“短衣帮”以下层普通百姓为主,他们生活贫困,地位低下,在酒店里只能站着喝酒;“长衫客”则以上层地主阶级、有钱人和读书人为主,他们因为有钱有闲,可以走进酒店的专属包间坐着,慢慢享受酒肉佳肴。

因为身份地位不同,双方自然互不往来。“短衣帮”们看不上“长衫客”的假清高,“长衫客”们瞧不起“短衣帮”的真土包。相看两厌的两个阶层的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过的却是“两样的生活”。

他们之间没有也不可能有共同语言,横亘在两个阶层之间的是一条叫冷漠的鸿沟,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条鸿沟都无法跨越。

二、唯一走进“短衣帮”阵营内、和他们一样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却穿着长衫。

我们眼里的孔乙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层人,可是,他骨子里认为自己拥有知识分子的高贵,所以,那身标志着他读书人身份的“长衫”,他始终视若珍宝,不舍得脱下来。他又进不了“长衫客”的朋友圈,怎么办?

那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

这样一来,他就变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长衫客”和“短衣帮”都排斥他。

他每次进咸亨酒店的结果基本都一样:

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存在的价值,就是给人带来快活,而这快活,又是建立在孔乙己被取笑的基础上。

可悲的是,“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所以,穷困潦倒的孔乙己是死是活,并没有人真正关心,酒店老板也正是在算账的时候才记得孔乙己还欠了十九文钱,至于孔乙己其他方面的情况,不要说酒店老板不关心,所有人都不关心,他的死活对谁都没有什么影响。

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可见一斑。

在这个世界上,孔乙己就是一个多余的人,有谁会给那个多余的人以温暖呢?我们身边有多余的人吗,我们愿意多看他一眼吗?

所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

真正是“赤条条来去,无一人牵挂”。

至于孔乙己是否值得我们尊重,毫无疑问,善良的地方,值得,迂腐的地方,不值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