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果郭嘉没死,曹操托孤给郭嘉,司马懿能篡权成功吗?
优质回答:
郭嘉死的早,曹操还没死,他就死了。就算他能长寿一点,也未必熬得过司马懿。郭嘉生于公元170年,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郭嘉都死了,司马懿才应召出仕。
曹昂死后,曹丕就是曹操的儿子中最年长的。曹丕生于公元187年,曹操死于公元220年,这时候曹丕已经三十三岁,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成年人了,曹操根本不需要托孤。
曹丕死于公元226年,时年40岁。继位的是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叡,曹叡生于公元204年,继位的时候23岁,其实也已经是成年人,只是年龄还不够大,不够成熟,政治经验不够丰富。所以,曹丕的遗诏是让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四个人辅政,而不是托孤。
真正需要托孤的是谁呢?是曹叡。曹叡在位十三年,公元239年死的时候,年仅36岁。更要命的是,曹叡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养子,继位的是大的齐王曹芳。曹芳生于公元232年,继位的时候才八岁,而且没有亲生的兄弟,是真正的孤儿寡母,所以曹叡才是真正的需要托孤。
但曹氏从曹丕开始,因为曹操曾经有意让曹植继位,曹丕在和曹植争储的过程中,差不多可以算是险胜。曹丕继位之后,曹彰又曾率兵到洛阳,问曹丕先王玺绶何在,有争立之意。所以,曹丕在继位之后,对自己的亲兄弟宗室一直是严加防范的,宗室在封地形同禁锢,不许私交。
曹操儿子众多,有些是年龄比较小的,赵王曹幹在曹操死的时候才只有五岁。曹丕有九个儿子,曹叡是最年长的,但真正活下来,并且有后嗣的,就只有曹叡和东海王曹霖。其他的儿子都是早早夭折了。曹霖的儿子高贵乡公曹髦,在齐王芳被废黜之后,被迎立为帝,后来要杀司马昭,反而被司马昭的手下杀死。
从后嗣来看,曹操的儿子中,曹丕这一支是比较单弱的,反而是曹彰的儿孙比较多。尤其是曹彰的儿子曹楷,儿子尤其多。曹叡继位后,给曹丕几个夭折的儿子立嗣,都是从曹楷的儿子中找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曹丕这一支自然对宗室是比较警惕的。所以,曹叡继位之后,延续了曹丕的政策,继续对宗室进行防范和打击,生怕宗室有什么不臣之心。
但千算万算,最后还是没有算到,曹叡自己壮年身死,却没有儿子,还是只能立养子齐王芳为嗣。有的资料认为,曹芳也是曹楷的儿子。
曹叡临死时,曾有意让曹丕的弟弟燕王曹宇辅政,已经任命了曹宇为大将军,受遗诏辅政。但是从曹丕开始,宗室长期被禁锢,在朝廷没有势力,曹宇怕自己掌握不了形势,主动请辞。曹叡的想法也变了,就撤销了让曹宇辅政的诏令,改为由外围宗亲曹真的儿子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
因为宗室力量太弱,曹爽在掌权之初胡乱变更制度,引起曹魏元老旧臣的不满,正是在元老旧臣们的支持下,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诛杀曹爽,彻底掌握了曹魏的内外军政大权。这之后,齐王芳和曹操手里的汉献帝就差不多了。
在司马懿死后,司马师为了立威,就废黜了齐王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曹髦对司马氏专权不满,想杀司马昭,却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自己率领宫里的太监之类的人去,半路上就被司马昭的爪牙杀死了。
这时候,曹丕的后人就差不多没什么人了,只能从曹操的其他儿子里找,最后找到的就是燕王曹宇的儿子,常道乡公曹奂。而曹奂没当几年皇帝,就禅位给司马炎了。
再反过来说,托孤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搞好了君臣相得,像诸葛亮和刘禅一样,成为千古佳话,搞不好就是孙权托孤给诸葛恪,曹叡托孤给司马懿。要么是其他大臣突然发动政变,杀死辅政大臣,要么是辅政大臣架空小皇帝,能够等到皇帝成年之后再还政给小皇帝而辅政大臣自己又能善终的,实在不多。
辅政和托孤大臣可能成为权臣,君主们知道不知道呢?当然知道。但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汉朝长期用外戚辅政,结果西汉亡于外戚之手,东汉改为外戚辅政,同时扩张内廷的权力,用太监掌握宫廷禁卫军,最后是外戚和太监相斗,让董卓捡了便宜。
所以到了三国,都对外戚严加防范,生怕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对宗室也各种不放心,反而希望用大臣来辅政。结果三国的托孤大臣下场都不相同。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恪当政才一年,就被孙峻发动政变杀死,而且诛灭三族;司马懿则是两个辅政大臣斗争胜利之后,彻底专权最终篡位。
不过,虽然东汉末期太监为祸深重,所以群雄起初都对太监很讨厌。但随着三国各自称帝,到第二代的时候,就开始普遍用宦官牵制大臣。比如刘禅在后期信任黄皓,曹叡信任张当,孙皓信任岑昏。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皇权的延伸,对大臣的牵制。
在皇权世袭的制度下,君主壮年而亡,继位的君主年龄太小,始终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直没有找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宋朝采取的基本上是由母后垂帘听政的办法,等孩子大了再还政。明朝则对外戚和女祸防范比较多,始终坚持由大臣辅导。不过,在明朝的制度下,文武分途,外面又有宗室藩邸,所以并没有出现权臣篡位的事情。清朝沿袭明朝的做法,但最终仍然免不了出现慈禧太后这种由深宫妇人实际掌权四十多年的情况。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可能来自于《军师联盟》中郭嘉死前对曹操说的遗言。大概是:我郭嘉如果不死,还能在几年内压制司马懿,但是死了就没办法了。还提醒魏武帝此人内心叵测。
后来于和伟饰演的曹操在司马懿转身离去之时扔下一枚棋子,司马懿身体不动,头环其后,是为“鹰视狼顾”。史书中确实记载了他“鹰视狼顾”的样子。
(《军师联盟》郭嘉形象,此为临终对曹操的劝告如上文)
不过这事有点难发生,先看看郭嘉是什么时候死的,公元207年,37周岁,司马懿发动兵变是什么时候,公元249年,司马懿70岁的时候,让若郭嘉不死,他就79岁,这个年纪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
曹操死后,司马懿不可能造次,因为他无法预料曹丕和曹叡的短命。这与郭嘉是否活着关系不大,完全是当时政治稳定的缘故。事实上,司马氏的兴起,于曹丕父子的短命有直接关系。曹仁、曹洪、贾诩此等老臣也死于曹丕岁月。
曹丕死时召集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来辅佐曹叡。这算是司马懿的幸运时期,为什么?因为曹真死的比较早。曹真的死导致了司马懿和诸葛亮正面对峙,也给他军功和政治资历。司马懿能独立带兵,郭嘉能吗?
(《军师联盟》司马懿形象)
曹叡之死堪称是司马懿发家的开端,曹叡死前,拉着司马懿的手,表示有他辅佐非常放心,司马懿也哭的不要不要的。这时候不知道他是否有二心。
明显产生二心的就是因为曹爽专政,曹芳没有什么作为,还是个孩子。事实上司马懿和曹爽的政治斗争就是你死我活,他要是不装病,被害死也不一定。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反是曹爽逼出来的。
郭嘉最大的功劳在于出谋划策,他的政治才能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要知道辅政大臣要么能领兵独当一面,要么政治上有突出的地方。郭嘉都不是,他就是在军事上的谋士,因此就不太可能成为托孤之臣,即使凭借资历获得权力,他也会厌恶那个无恶不作的曹爽,司马懿还是有机会,只不过就更复杂了。
曹操死后曹丕已经很大了,不存在什么托孤,只能说是辅佐。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这是一个假设性问题,历史是没有假如的。既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就试着来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人物的先天性条件稍作分析,不喜勿喷。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郭嘉和司马懿的才能。郭嘉的主要才能在军事上。史书上称他“奇策谋略,世之奇才”人称鬼才郭嘉,可见其谋略非同一般。
至于他具体的战绩在这里不多做赘述。我们马不停蹄来介绍一下下一个主人公,司马懿。
司马懿其性格最大特点就是忍耐,有冢虎之称,可见其雄才大略。
军事上司马仲达也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军事家,但跟郭嘉对比,明显鬼才更胜一筹,但司马懿在政治上明显要高于郭嘉。
现在,我来回答一下,如果郭嘉在世,司马懿能不能篡权,很明显,如果郭嘉在世,那么司马懿是无法进入政治核心的,郭嘉作为辅佐大臣,也绝不会让司马懿进入这个曹魏最高政治军事核心圈。
退一万步来说,郭嘉可不是曹爽可以对比的,凭借郭嘉的鬼才谋划,也不可能有高平陵的军事政变。
但是最终曹魏的政权还是要更替,用易中天老师的话来说,士族地主阶级必然要取代贵族地主阶级,曹魏的灭亡,从曹丕施行九品中正制开始,就注定了这个结果。曹操的唯才是举被曹丕推翻之后,就注定了,曹魏政权会被士家大族所替代。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郭嘉,原是袁绍帐下谋士,因为看透袁绍好谋少断,遂离开袁绍,回到家中休养。这一歇就是六年,六年中他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对局势有个很明朗的了解。
公元196年,曹操手下最著名的谋士戏志才因病去世,这时曹操需要一个可以掌控大局的谋士来辅佐,就来问荀彧,这时候荀彧就举荐了他的好友,郭嘉。郭嘉来到曹操帐前,跟曹操分析国家大事,后世人都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岂不知这时的郭嘉也有一番对策说于曹操听,未来的大势分析的合理到位,而且事实也证明,未来的国家确实也像他预测的一样。
好了,回到正题,郭奉孝不死的话,曹操托孤于郭嘉,郭嘉是不是会压住司马懿。我觉得是可以的,当然郭嘉不死的话,曹操赤壁之战不一定会败,可能大魏的江山会更大。说不定在曹操死前就可以统一了全国。司马懿此人,多谋,善隐忍,郭嘉也深知此人特性,他不会让司马懿太多的借势曹丕。如果,他还在的话,司马懿辅佐曹丕,那么曹丕真的不一定能登上王位。
那么是为什么呢?郭嘉知道司马懿此人不论学识见地都不弱于自己,郭嘉无法掌控住司马懿,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他借到势,如果司马懿榜上曹丕这棵大树,那么,郭嘉必然会帮助曹植,至少曹植身边的杨修不是不可以掌控。他需要保存好曹操的胜利果实,不可能给司马懿势大的机会。自然也就没有司马懿后来的篡位。
但是其实还有个问题,如果郭嘉成了曹操的托孤重臣,其寿命足够的长,会不会也和司马懿行一样的事,这个确实难以说清啊。
其他网友回答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不死,司马懿可能都没机会进入曹操的核心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