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绝句和律诗 律诗和绝句有什么讲究

网友提问:

介绍一下写绝句和律诗怎么营造意境可以吗?不要谈格律?

优质回答:

问题:介绍一下写绝句和律诗怎么营造意境可以吗?不要谈格律?

前言

意境当然和格律无关,与什么诗体也无关。

简单来说,意,为情感,境,为景物,意境就是情与景的交融,对于诗人来说,就是如何做好情与景的安排。

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一、纯粹景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句著名的话: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也就是说,真正的诗人,景中是含情的的,有得深、有的浅。当然也有的景语体会不到情感。

在一首诗中有纯粹的景语,也有整首诗都是景语,例如骆宾王的《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

据说这是骆宾王小时候写的一首诗,长大了以后,读书多了,就很难再写出这么纯粹的诗了。

可以比较一下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这首诗也是全部都是景语,不过雪、船各自有修饰语:千秋、万里。这就是白黄修饰鸟的情感不同了,有了淡淡的沧桑之感。

如果纯粹写景不加议论和抒情的话,就要注意做到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二、纯粹情语

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介绍杜甫的诗:

景多则堆垛,情多则闇弱,大家无此失矣。八句皆景者,子美“棘树寒云色”是也。 八句皆情者,子美“死去凭谁报”是也

八句皆景者,棘树寒云色,出自杜甫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第七首:

棘树寒云色,茵蔯春藕香。脆添生菜美,阴益食单凉。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石林蟠水府,百里独苍苍。

其实这是一组诗,类似于秋兴八首,不能独立来看。这里的景语是全章十首诗的一部分,与全章的主题和情感都是有密切关联的。

八句皆情者,子美“死去凭谁报”出自《喜达行在所三首 其三》: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这八句是句句抒情,其实其中也有景物,只不过太白雪和武功天带了死里逃生的喜悦心情:犹瞻、喜遇。

杜甫的这2首绝句也是纯粹的写情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三、如何营造意境?情景相融

回到题主的问题:如何营造意境。

1、整首诗中的情景安排

一般的诗家,在自己的诗中,有很明显的写景和写情,例如: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前两句写景: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后两句抒情: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写景是一种铺垫,景物就是诗歌中常说的意象,通过多种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一种意境, 意境是一种铺垫,为了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2、每一句的情景安排

又如《秋兴八首》,是另一种方式: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八句也是句句有景,同时也句句含情。

玉露凋伤枫树林,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这几句和上面说的“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一样。在每一句中既有景物,也有明显的情感抒发。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是纯粹的写景,优秀的诗歌,其意象的选择,景物的描写,都必然有意的配合主题。

结束语

我个人的经验是,单纯的写情比较难,写不好容易变成说教。营造好的意境,最好要从景物出发,用景物起兴,用景物衬托情感,用景物透露情感。

选择什么样的意象(景物),选择多少景物,选择在哪一句写景、哪一句写情,需要作者自己来斟酌。

同时,一句中纯粹写景,纯粹写情,还是情景相融也需要作者自己斟酌选择。

另外要注意的是:景物的选择,必须是作者有意为之。所谓的触景生情也好,因情选景也好(不同的情感会有不同的选取角度),都是要求情与景的配合,不能割裂互不相关。

阶前春草半青黄,楼外春风桃李香。落尽梅花笛声远,独怜江水似愁长。

@老街味道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介绍一下写绝句和律诗怎么营造意境可以吗?不要谈格律?

诗是什么?诗是韵文。而绝句和律诗则分别是四句和八句的韵文,它们和其他诗体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严格遵守平仄格律。

既然不要谈平仄格律,那么实际上就是讨论一篇韵文如何写好,再简化一下,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问的:

如何营造一篇文章的意境?

我们把这篇文章的意境营造好了,再做出诗歌化的文字裁剪(合格律),不就可以了?换而言之,文章写不好,诗歌的意境自然也搭建不起来。

而实际上在文学体裁的意境营造中,诗歌给人带来一种高级感、立体感、冲击感,这其中的立体感和冲击感就来自于格律使用架构和节奏带来的律动。因为我们不谈格律,那就不要考虑立体感和冲击感,换句话说,如何像散文一样营造出高级感?

开篇立意

所谓高级感,自然是从准备开始写的时候,就要拔高我们的立意。要想意境造得好,思维高级少不了。因为散文、诗歌在文艺创作中区别于小说、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本身就自带了艺术性。而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的。人们创造诗歌散文,其目的性就是给读者带来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感受。即便是杜甫在忧国忧民的时候,笔下的风景、人物、故事,也是通过了大量艺术加工的。

所以诗歌的好坏,营造意境的高低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立意要高。

而这种立意高,就是人为拔高。我们可以说唐诗流于自然,寓情于景。我们今天进行诗歌、散文创作同样讲究真情实感。但是这种真情实感——我们看到景色的感动、我们被事情、人物所感动、我们激动、励志——其实都是现实生活中虽然平常,但是难以捕捉的灵感所在,诗人要作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灵感采撷起来,用精致的语言,压缩到自己的作品之中,集中、有序地打动读者的心。

凡写作,都是一种人为提取感情并展现打动读者的过程。

只不过这其中手段有高低的区别。水平高的,流丽动人,水平低的,胡乱煽情。

但是其目的,其最开始的立意,决定我们在采取这种手段之后的效果。立意高的,文字搭建高,创作水平高,出来的作品意境非同凡响。立意低下的,文字水平再高,也是庸俗之作。

这其实是所有文艺创作的通则,当然也适合诗歌创作,也是格律诗的文心基础。

意象选择

有很多朋友认为意象是诗词专用词,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写散文、写其他类型的文章同样会用到意象,但是我们不称之为“意象”。

在写散文的时候,其实也要先确定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才能保证“形散而神不散”;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我们先要确定自己的论点,才能围绕论点寻找有力的证据来进行证明。

这其中,表达内容、论点就是前面提到的立意,而“形散而神不散”的体现“形散”的内容和议论文的论据,实际上就是诗词中的“意象”。只不过因为诗词的文字凝练和精致化,将这些事情、景色、情感固化成前人使用过的、合理的、经典的词语,我们称之为“诗词意象”。所以我以前也讲过,实际上诗词典故,也可以称之为意象。

而散文素材、议论文论据,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都是要精挑细选的。散文意境的构成,选择的素材描写是不能偏离本身的“神”,同样,议论文的论据如果与论点关系不大、甚至有害,那是绝对不能选取的。

同样的道理,在诗歌立意之后,意象的选择就有了依据,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必须选取和全诗气质相吻合的意象来进行堆砌连接。

打个简单的比方吧,我们出去踏青,心情不错,满目芬芳,鸟鸣蝶飞,杨柳依依,桃李争艳,我们打算写一首春景诗。那么去年冬天的枯叶如今潇潇满地,踩上去嚓嚓作响的类似素材就不好选取。如果我们要借春景歌颂祖国、歌颂生活,那么路边的流浪狗、猫仔的春天行为我们就要主动忽略。

材料的拣选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对于其他文体,因为语言的日常性是容易做到的,只要保证行文逻辑就行。但是对于诗歌来说,就比较难了。因为诗词的意象是固化的,是有典的。为什么我们说现在的伪古风都是堆砌辞藻?因为他们除了那些常用的“白马”、“西风”、“红尘”、“珠帘”之类词语之外,对古诗意象的知识了解太过薄弱,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即使不在同一首作品之内),就会给人堆砌的感觉,当然更重要的是堆砌的意象之中没有建立起合适的联结。

也就是说,画的是一条死龙,没有点睛。

逻辑点睛

这是营造意境的最关键一点。我们为什么要赏析格律诗?并不仅仅限于赏析那些古词所指代的意象,关键还是要理解作者创作的思路。

通观中国古诗,凡是能留存下来的精品,必然思维是清晰的。即便是李商隐的朦胧派,也是有其内在逻辑,只不过他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加后现代,让人沉迷于文字,难以厘清他的思绪——但这正是李商隐想到达的艺术效果。而后来跟随而起的西昆派,说句老实话,咱们看不懂,是咱们没学问。王安石、苏轼这些大学问家没有一个不喜欢的。正因为学问太高、用典过于精深,反而失去了活力,倒是白居易的“香山体”因为通俗易懂,大行其道。

什么叫通俗易懂?用词浅白,逻辑清晰。

但是诗文是韵文,是有形式美的。所以香山体固然在大众中流行,却也只是诗文世俗化的一条路而已。

真正好的诗歌,还是需要在字词上精炼,才不会从香山体流入江湖体,最终堕入打油诗的地步。

这里不是说打油诗不好,都是表达感情的载体,用句时尚的话说“没有高下之分”,但是有质量高低。

一首浅白流俗的打油诗是无法和一首字词凝练、意象精巧、立意高阶、意境完整的格律诗来比较的——这就是“喊麦”和“音乐”的区别。为什么“喊麦”如此遭到专业人士的鄙视?因为它的音乐除了节奏感,没有旋律,他的内容只有词的堆砌,连最基本的行文规则——逻辑都弃之不顾。它有它的生存空间,但是你别去强行拉高自己。

放到高端一点的文学层面来讲,就类似于散文诗就是散文,别硬说自己是诗。

但是不管哪种载体,内在逻辑性是必要的,是高于形式的。所谓意境,不也就是来源于逻辑之上的思维发散嘛。

我们称赞一首诗“好美啊”的时候,这种感受从何而来?

一,立意美。二,意象美。三,这些意象搭建的境界美。而诗文的跳跃思维,只是表现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底层仍然是符合逻辑思维,这个境界才会被读者认同,从而共情,体会出美感。

普遍文法

作为格律诗的绝句和律诗,有其本身普遍文法,那就是“起承转合”。

元代范德玑的《诗格》:

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起承转合”是大部分事件的正常时间线,所以也就是大部分文章的正常写作手法。

而格律诗,只是把它作为成文法则表明罢了。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到纵横天下再叶落归根,直至死亡;一个王朝的建立到兴盛到盛世到败亡;一个事件的起因到发展到高潮再到圆满结束;我们浪漫的爱情,也是相识、相知、相恋、相守。世间万物,都逃不出“起、承、转、合”的规则。

文学艺术作品是用来叙述世间沧桑、描写人物百态、记录王朝兴衰的,所以只能按照“起承转合”的底层规则来呈现。

诗词也是文学作品,不过就是押韵的文章罢了,所以遵守普遍文法逻辑的写法是最容易得到读者认同的。

具体到绝句,四句每句对应一个字,而律诗则每联两句对应一个字。详细分析本人专栏有讲,这里就不举例了。大家可以随意去找律诗来检测,除了李商隐、韩愈这些人的少量实验性作品,大部分律诗都遵守这种普遍文法。而绝句相对来说字更少,对规则的框定就比较灵活,特别是最后一句,很多都不“合”,而是把诗意发散出去,“放”,形成一种意犹未尽,言在诗外的感觉。

但是八句四联的律诗,基本上都遵守这种普遍文法。这是符合大多数人内心思维走向的,是在意象选择之外的,更深的行文规则,是营造出好意境的最低保证。

到近现代,有些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会使用各种时空打乱的写作手法来增加作品的吸引力。但是在读者心中,无非是最后把所有头绪按“起承转合”理顺,才恍然大悟。

“起承转合”是生而为人、人创造艺术的局限性,也是普通大众最好接受的逻辑性。

所有文学作品,都有其内在的脉络,即使表现得不明显,无非是作者增加阅读趣味性或者故意增加阅读难度罢了。

掌握以上几点,记住立意是根本,思维走向遵循普遍文法,然后在意境选择上围绕立意,并作出适当的、动态的联结,这就是保证绝句、律诗意境营造不走偏的不二法门。

诗的意境好,无非也就是立意高、意象运用好、文法构思精巧这三点的共同作用到了一个好的层次。

其他网友回答

俗话说,诗如画,画如诗。先说“画如诗“吧: 所谓“画如诗“,其实就是要我们把看到的一幅画(山山水水,日月星辰,春华秋实,花鸟虫鱼……等等)按照一定的格律形式、用贴切的文字表达出来就行了(其实,这就是用文字作画:)!换句话说,只要是用贴切的文字作出来的画,那就一定是“诗如画”了!譬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一首诗吗?是的,但更是一幅画![我想静静][大笑][大笑][大笑][我想静静]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这样的,根据感应触景生情,比如我一家写广告词,就用了五言绝向,,迎来三分意,买走十分情。天地无限大,此处有真心。再多写就画蛇添足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想通过创作一首律诗,来分享诗如何创造意境。过程如下:

1.理解意境产生的基本理论

2.通过一幅画来直观地理解意境产生的过程

3.以画为基础,创作一首律诗,来理解诗中的意境如何形成。

一.意境的产生

创造意境之前,我们要先理解,诗的意境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有主观的思想感情,如喜怒哀乐,这些感情,如果直接说出来,往往直而无味。

例如说,我很愁,就没意思了,打动不了读者。

如果说,愁深似海,意思好了一些,因为海很深啊,可以比喻愁之深。

如果说,万点飞红愁如海,那就有意境了。满天飞花不停地落下,一片茫茫,整个空间都充满着花瓣,迷离怅惘,源源不绝,愁不但深,还很动人。

我们看到,这句诗以万点飞花来表达愁之多,很有形象性。形象性是诗语言的重要特征,无形的感情,通过有形的景象来表达,感情就清晰可感了。

另一方面,景象不能随便选,而是被感情所选择出来的。同样是花,如果说“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众中笑”,那就不是愁了。所以景象被感情选择出来,并且被赋予了感情,成为了意象。这是融情入景。

意象是创造意境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也有另一种情况。作者事先未必有某种强烈的感情,但看到某种景物,这种景物引发了他潜藏心里的感情。这是见景生情。

无论融情入景,还是见景生情,都需要情与景高度交融,相互作用,浑然一体。景在情的笼罩下,有统一的氛围,而景则准确而深刻地传递着感情。情景的相互作用,就产生了意境。

二.通过绘画来理解意境的产生

中国画讲意境,而且画的意境的产生过程,与诗的意境产生过程是差不多的。画更具形象性,可以能帮助我们理解意境的产生。

下面这幅画,是画家张思远的作品,画中人是晚年的李清照。南渡后,国破家亡,李清照孤身一人漂泊江南,渡过孤苦的晚年。

这幅画要表达的情绪和感觉

晚年的李清照,生活艰难,孤苦无依,父亲和丈夫先后去世,前半生如春花般绚烂的人生一去不返。北方故国沦陷,南渡朝廷君弱臣庸,恢复无望。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心情凄苦。

如何表达这种心情呢?

画家选取了三种典型的景物:荷塘、大雁、孤舟,时间则设定在黄昏。在诗里,这些景物就是意象。

景物有很多,为何要选取这些?荷花荷叶,在生长的盛期,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花,代表着美好的人生。荷塘又是李清照词中常出现的景物,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误入藕花深处”,所以选择荷花,也暗喻着李清照前半生的绚丽人生。

但如今的李清照,繁华落尽,所以荷叶是残败的,花是枯萎的。画中的颜色,是灰沉暗哑的,画面笼罩着一片悲伤落寞。

这是画境的基调,也是诗境的基调。作诗前,作者心中应该理解、深深体会这种情绪和感觉的基调,才能选择准确的意象来表达情绪。

设定的时间是黄昏。一天即将过去,落日余辉令人伤感,好像人生即将走到了终点一样。黄昏的意象,也与画的情绪非常相符。

李清照思念故国故家,这种思想又如何表达?画家选择了大雁。大雁秋天南飞,春天又回北方,故寄托了故国之思。大雁又常常代表着漂泊流离,也与李清照的境况相符。

孤舟一叶,江湖茫茫,不知何所去,因此,孤舟代表着漂泊流离,孤独无依。

上述这些意象,虽然来自绘画,但其提炼的过程,和作诗是没有区别的。

总结一下:

意境有一个总体的思想情绪,在这个思想情绪的笼罩下,作者选择符合表达这种情绪的的景物,并将情绪赋予景物,令景物染上情绪的色彩。景物与情绪互相作用,意境体现出来。

当然,绘画与诗有一个不同的地方,绘画是可见的,观者能很容易从画境里感受到情绪。而诗的意境,则要进行更多的联想与想象。

三.诗创造意境的过程

画是固化的诗。现在,我们把这幅画的意境用诗语言表达出来。

首先,酝酿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情绪。这与上述绘画创作过程是相同的。

其次,根据主观情绪,选择能表达情绪的景物。

我们暂且脱离上面的画,来进行联想。

这一步要做的是,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选择若干意象。如果你眼前所见已经有很多景物,那么就考虑如何从这些景物中选择,并如何将感情赋予景物。

表达漂泊、孤苦、落寞、故国的思想感情,我们想象一下,例如可以有:

西风、秋天、黄昏、日落、黄叶、落叶、风烟、孤舟、秋江、孤灯、枯荷、断梗、浮萍、断雁……等等,充分发挥联想,列出可以表达感情的意象,再从这些意象当中进行选取。

上述的意象,是表层的物象。我们要进一步联想,挖掘出情绪、感觉层面的东西。如:

萧瑟、凋零、香销、遥远、零落、憔悴、寒冷……等等。这些情绪、感觉层面的东西是对意象的深化。例如,我们选取了荷塘的意象,那么联想到萧瑟、凋零,这个荷塘,应该就是一个枯萎的荷塘。

将统一的情绪、感觉赋予意象,令整首诗有统一浑成的调子,意境才深。

最后,笔者将这些思想感情、情绪感觉,结合意象,来形成一首五言律诗。

日暮江南岸,凄凄古水流。

西风凋藕叶,霜气入兰舟。

去国三千里,羁身二十秋。

故园零落尽,寒雁莫啼愁。

创造其它类型的意境,道理是相同的。

应该注意,不要徒只堆砌意象,堆砌意象则气脉死滞。动词、虚词、形容词的活用,章法的起承转合,都所当深究。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四. 关于格律和其它

一般来说,格律并不对意境产生影响,但格律运用得好,在声情方面能加深意境的表达。

这首诗,笔者选择了五律。五言诗倾向于简古朴淡,很适合用来表达深含蕴藉感慨的感情。相对而言,七律则注重气脉的劲健。另一方面,八句的律诗,相较四句的绝句,文字的体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也更适合表达丰富饱满的感情。

在选韵方面,这首诗选取的是十一尤,这个韵的声情较为幽细,适于表达愁怨惆怅或闲适的感情,所以用在这首诗里也是合适的。如果全然不顾声律,可能会选用了“东钟”这样洪亮的韵,那么就与感情不符了。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意境创造,是诗创作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不是学得一点方法就能创造出好的意境。这种综合的能力,包含作者的诗思的触觉、对情感体察的敏锐性、对自然景物、世事人生的理解,创作层面的对于诗语言的理解和掌握、炼字炼句的能力、章法构造的能力等等。

下面这幅画,大家也可以试着理解当中意境,并将其创作成一首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