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电镜怎么看参数(扫描电镜怎么看参数设置)

扫描电镜怎么看参数?

扫描电镜看参数方法:扫描电镜中的WD参数是工作距离,样品成像表面到物镜的距离。

介于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之间的一种微观形貌观察手段,可直接利用样品表面材料的物质性能进行微观成像。

扫描电镜的优点是:

①有较高的放大倍数,2-20万倍之间连续可调;

②有很大的景深,视野大,成像富有立体感,可直接观察各种试样凹凸不平表面的细微结构;

③试样制备简单。 目前的扫描电镜都配有X射线能谱仪装置,这样可以同时进行显微组织形貌的观察和微区成分分析,因此它是当今十分有用的科学研究仪器。

S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怎么量尺寸大小?

正常1寸:2.5cM*3.5M 小1寸:2.2cM*3.2CM 驾照用1寸:2.0CM*3.0CM 二寸:3CM * 4CM 4.8CM×3.3CM(护照用) 1.5CM* 2CM 3.8CM * 5.3CM 四寸:4CM*6CM 六寸:10.2CM*15.2CM

晶体分类发展史?

人类认识晶体是从具有规则外形的天然矿物晶体开始的。

1784年法国学者 R.-J.阿维提出了有理指数定律,阐述了晶面与晶棱的关系,为晶体定向和晶面符号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C.S.魏斯提出晶带定律。此二定律从不同角度阐明了晶面与晶棱间的关系。1830年德国学者J.F.C.赫塞尔建立了晶体按对称的分类体系。1839年,英国学者W.H.米勒创立用以表示晶面空间方位的米氏符号,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外形几何规律的启示下,人们开始了晶体内部结构的探索。

1842年德国学者M.L.弗兰肯海姆推出晶体结构的15种空间格子;1848年法国学者A.布拉维修正了这一成果,最终确定了空间格子的14种型式(布拉维格子)。俄国结晶学家Е.С.费多罗夫和德国学者A.M.圣佛利斯各自独立地于1889和 1891年导出了晶体结构对称的230种空间群。至此,一个晶体结构完备的几何理论形成。

晶体化学

1912年德国学者 M.T.F.von劳厄成功地完成了晶体衍射 X射线的实验,他与英国学者 W.L.布喇格先后提出了晶体结构X射线分析的两个基本方程,开创了结晶学微观研究的新阶段。在大量实测晶体结构资料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探索晶体成分与结构关系的新学科──晶体化学。1927年挪威学者V.M.戈尔德施密特提出了阐明晶体成分与结构的第一个晶体化学定律──戈尔德施密特定律。1929年美国学者N.L.鲍温总结出关于离子晶体结构的五条规则──鲍温法则。

晶体生长

1855年布拉维提出了阐明晶面发育顺序的布拉维法则,认为实际晶体被网面密度大的晶面所包围。1927年德国学者W.科塞尔提出了晶体的层生长理论。1949年F.C.夫兰克提出螺旋生长理论。1955年P.哈特曼和 N.G.佩多克提出周期键链(PBC)理论。晶体发生成长机理的研究日益深入,同时还开展了晶体人工培育的研究。

现代结晶学

20世纪中叶以来晶体结构测定的速度和精度大大提高;由晶体平均结构的测定到真实的精细结构和晶体缺陷的研究,从间接的结构数据推算到电子显微镜下晶格象的直接观察,把结晶学推进到了一个现代结晶学的新阶段。下图为S-4800超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进行晶体细微结构的观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