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百花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的故事)

圣母百花大教堂

来源:《家族企业》杂志
(微信公众号ID:jiazuqiyezazhi)

作者:周  鼎
目前,意大利已经成为了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地区。3月10日意大利政府下令封锁14省,可是消息提前两天泄露,大量人口从北部疫区匆匆逃至南部。据《卫报》报道,短短两天时间,就有9000余人从北部逃亡至南部的普利亚大区,对比此前意大利人对疫情的“开放”态度,顿时成为全球媒体的热门话题。

国人相对熟知的意大利上一场疫情恐怕要追溯到遥远的公元1348年,正是600多年前的那场黑死病启发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薄伽丘创作了《十日谈》。如今,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的《十日谈》已经被视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巨著,可见瘟疫也并非“一无是处”。套用文明史名家汤因比的话说,文明诞生于“挑战-反应”模式。巨大的危机往往会激发人类惊人的创造力,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因为人类成功应对了各种艰巨挑战。

《十日谈》1492年威尼斯版插画

翡冷翠的一场概念发布会
在薄伽丘创作《十日谈》的花城佛罗伦萨(国人可能更熟悉徐志摩赋予这个城市的另一个优美名字“翡冷翠”),有一座神奇的建筑最好地诠释了人类敢于迎接挑战的伟大精神,这就是世界闻名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又名花之圣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全球游客公认的网红打卡点。

佛罗伦萨兴起于13世纪,随着羊毛织染业的蒸蒸日上,一跃成为意大利中部的富庶之区。当时的意大利半岛,大大小小的公国和城市共和国犬牙交错,争斗不已。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一样,都是城市共和国的代表。为了培养佛罗伦萨人的自豪感,市政府决心建造一座托斯卡纳地区最奢华、最宏伟的教堂。但是,当亚洲黑鼠在1348年随着热那亚人的船队登陆意大利,第一场黑死病很快席卷欧洲。佛罗伦萨城遭受重创,在一年里失去了五分之四的人口。原来的教堂工地也沦为荒草丛生的废墟。

十多年后,顽强的佛罗伦萨逐渐恢复生机。1367年8月,佛罗伦萨的一位名叫内里·迪·菲奥拉万迪的泥瓦匠提交了一份新的竞标方案。他故意放弃了当时流行的哥特式设计——像巴黎圣母院那样的高高的塔顶,而是别出心裁地借鉴伊斯兰清真寺设计了一座举世无双的巨大穹顶,平均直径长达40多米,而且内外两层。这套在彼时颇为哗众取宠的设计方案博得了佛罗伦萨人的一片喝彩。他们以公民投票的方式痛快干脆地接受了这套方案,还建议不妨再加宽一点。他们郑重立下誓言,后人不得擅自修改设计图。

当时,竟然没有人怀疑,这些漂亮的设计草图和精致的缩微模型真可以实现吗?屡遭忽悠的当代国人都知道,这次竞标就是一场典型的PPT发布会,只有概念,没有产品。

50年后,教堂已经初具雏形,穹顶的修建工作也开始提上日程。佛罗伦萨人举行了招标大会,悬赏重金。正当全城市民翘首以待时,一件怪事发生了。其中一名竞标者只是提交了一座精美的模型,却拒绝透露技术细节。由此还引出了一则流传久远的轶事。

成功往往来源于打破既有认知
当主办者要求这位奇怪的竞标者像其他人一样进一步完善方案细节时,他二话不说,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鸡蛋,反问其他的竞标者说,你们谁能将鸡蛋竖立起来?大家折腾了半天,无一成功。这时候,他得意洋洋地抓起鸡蛋,向下使劲一敲,鸡蛋果然立了起来。当大家正要和他争辩时,他不紧不慢地解释说:你们看,只要说破了,人人都能把鸡蛋竖起来,所以我不会详细解释我的方案。这个总是担心别人偷窃自己知识成果的人就是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

布鲁内莱斯基的雕像,眺望着他设计的穹顶。

能把鸡蛋立起来的意大利人并不只有布鲁内莱斯基,后来还有一个人更出名,他的名字叫哥伦布。物理学告诉我们,只要掌握了鸡蛋的构造,根据重心原理将鸡蛋立起来确有可能。但布鲁内莱斯基和哥伦布的鸡蛋传说无非是告诉我们,成功往往来源于打破既有认知。就像捅破一层窗户纸,似乎只是举手之劳,然而真正的难题是,你可能从未曾意识到有一层窗户纸。所以,人云亦云的事后诸葛亮遍地皆是,敢作敢为的创造者却是万里挑一寥寥无几。佛罗伦萨的神奇在于,作风谨慎的招标委员会竟然容忍了布鲁内莱斯基的偏执举动。他们同意成立一个四人团队,根据布鲁内莱斯基的方案共同主持修建穹顶。而随着其他人的相继退出,布鲁内莱斯基最终如愿以偿地成为圣母百花大教堂巨大穹顶的总设计师。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布鲁内莱斯基之所以固执己见拒绝透露技术细节,恐怕只是一种拖延战术。面对这项前无古人的巨大工程,他并没有完全想好所有的技术细节。他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实践。摆在布鲁内莱斯基面前的最大难题是,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条件下,如何可能修建跨度如此之大的穹顶?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先利用木头拱架支撑,帮助石梁固定。但是,长达40多米的距离足以令所有的木匠望而生畏。更糟糕的是,木头拱架也无法长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会出现各种弯曲变形。布鲁内莱斯基的灵感来自于他对早已失传的古罗马建筑技术的长期研究——这要“得益于”另一场黑死病。

1400年,佛罗伦萨又爆发了一场较为严重的黑死病。与此同时,北方的米兰大公正气势汹汹地领兵杀来。为了禳灾祛邪,虔诚的佛罗伦萨市民们决定重新装修神圣的圣乔万尼洗礼教堂的大门。他们的计划是铸造数吨重的青铜大门,门上装饰着《创世纪》中“以撒献祭”的故事图案。以撒献祭是《旧约圣经》中的著名故事,也是最惹争议的一个故事。亚伯拉罕是虔诚的信徒,曾经因为上帝赐福而老来得子,如今却被上帝要求献祭自己最爱的幼子以撒。他默默地服从上帝的旨意,带着毫不知情的爱子来到祭坛。当他挥刀刺向儿子之时,上帝派天使用一只替罪羊换掉了以撒。佛罗伦萨人没有兴趣去深究故事背后的宗教涵义,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城市可以像以撒一样幸运地躲过一劫。

说来奇怪,不久之后,米兰大公在半途中暴病而亡,战争危机烟消云散。遵循惯例,洗礼教堂的大门还是采取招标的方式。年轻的布鲁内莱斯基参加了这次竞标,却输给了他的终身对手洛伦佐·吉贝尔蒂。吉贝尔蒂和布鲁内莱斯基是截然相反的两类艺术家。吉贝尔蒂既是手艺精湛的青铜工匠,也是头脑精明为人圆滑的生意人,他像我们今天的很多“精英”一样,深谙圈子文化,重视打造人脉。招标结果中,吉贝尔蒂集思广益投众人所好的方案获得了一致好评。布鲁内莱斯基则是独来独往孤芳自赏的艺术家,他从不在意金钱,更在意的是保护自己的各种奇思妙想。他个子不高,脾气古怪,睚眦必报,到处得罪人,常常被视作一个胡言乱语的傻子。当输掉了这场竞标,布鲁内莱斯基一怒之下离开佛罗伦萨城,和另一个更年轻的朋友多纳泰罗结伴出行浪迹天涯,四处考察搜集古罗马文化的遗迹。众所周知,布鲁内莱斯基的建筑艺术和多纳泰罗的雕塑绘画日后将掀起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高潮。不过,他鄙视的吉贝尔蒂制作的青铜大门还是成为佛罗伦萨日后的另一个网红打卡点(“天堂之门”)。

吉贝尔蒂制作的“天堂之门”

“建筑师鼻祖”的诞生
18年过去了,卷土重来的布鲁内莱斯基早已不是昔日吴下阿蒙。他不仅信心满满地宣布可以建造这座巨大的穹顶,而且他的方案还可以省掉庞大的脚手架。考虑到佛罗伦萨四周很难获得优质木材,这套成本更省的方案的确吸引眼球。可是,即使是今天,我们也很难想象建筑工地没有脚手架。所以,当方案一公布,估计那些讨厌布鲁内莱斯基的人早已经搬出了小板凳,一边吃瓜,一边坐等出事。

1420年8月7日,修建穹顶的超级工程正式启动。很快,布鲁内莱斯基展现的旷世天才令所有人始料未及。针对高空作业的施工特点,他首先发明了一种新式牛拉起重车,取代传统的人力滑轮吊车。从前,人们之所以没有在建筑工地上利用更为强劲的牛力,是因为牛从来不会退着走,导致升降转换极为不便。这项新发明的巧妙之处在于可以通过滑杆移动切换可变向齿轮,从而使得牛可以始终朝着一个方向水平转动轮盘来完成建筑材料的垂直升降。稍后,他又发明了一种吊车,伸缩自如地将沉重的建材水平精确移动到指定位置。固定重物的精致螺栓和抓钩尤其令人惊叹。

六年之后,真正的考验终于来临。当穹顶墙体逐渐向内弯曲,倾斜度超过30度,砂岩巨石之间的摩擦力便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超级工程此时迎来决定成败的关键时刻。布鲁内莱斯基出人意料地放弃了砂岩巨石,而是换用了材质更轻专门订制的砖块,以及可以更快硬化的特制砂浆。但最重要的秘密却藏在砌砖的方法上。

布鲁内莱斯基在水平面上添加了一种 “人”字纹或“之”字纹的砌砖法,等到一层层地砌上去,穹顶便呈现一条条的鱼骨状纹路。“鱼骨”的奇妙之处在于,将修葺巨大穹顶所需的每一层漫长的圆圈切分为若干区间,从而及时地完成区间内部的封闭,避免了塌陷的发生。据专家们研究,这种“鱼骨”砌砖法几乎从未出现在此前的古代建筑中,偶尔古罗马人会在铺地砖时采用这种手法。他们甚至相信,当初布鲁内莱斯基参与竞标时,很可能尚未想到“鱼骨”这一招。幸好穹顶的建造工期漫长,狂人布鲁内莱斯基又用数年时间找到了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案。

回过头来看,整座穹顶的建筑理念颇为类似于我们现在流行的框架式结构。隔层铺设的巨石链条和砖块砌成的“鱼骨” 共同构成了鸟笼一样经纬交错的完美结构,有效缓解了穹顶的内应力,从而省去了搭建巨大支架加固墙体的麻烦。

穹顶内部由16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乔尔乔·瓦萨里所绘的巨幅天顶画《末日审判》。
1436年3月25日,在教皇尤金四世的主持下,万众期待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举行了盛况空前的祝圣仪式,这标志着穹顶工程初步竣工。整个工程耗时长达18年零两周。事实上,按照当初野心勃勃的设计方案,穹顶之上还会建造一座塔亭,从而让大教堂看上去高耸入云。但仅仅是这小小的塔亭又会耗费整整一代人的时间。不过,对于布鲁内莱斯基而言,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作为总工程师,他的名字与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一样名扬天下。他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建筑师的认知。

超越极限的巨大潜力
像古代中国一样,西方人也很少会关注那些伟大建筑的设计者和修建者。现在,布鲁内莱斯基却成功地让无数民众铭记在心。套用庄子对庖丁的称赞,布鲁内莱斯基将建筑从“技”提升到“道”的高度。从此以后,建筑和绘画、雕塑、文学、音乐一样成为了公认的艺术,伟大的建筑师可以凭借他的建筑成就青史留名。当布鲁内莱斯基去世后,他被破天荒地安葬在大教堂地底,供后人永远纪念。

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墓
一百年后,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被任命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总工程师。垂暮之年的大师费力地攀爬了四百多级台阶登上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实地调研学习布鲁内莱斯基的建筑方法。面对同乡先贤的惊世之作,即使是骄傲的米开朗基罗最终也不得不承认,他可以建一个一样好的穹顶,但是绝不可能再超越它。实际上,他甚至都没能建一个一样好的。1590年完工的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跨度比圣母百花大教堂短了差不多10米。而在此之前,米开朗基罗也早已去世。

直至今日,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的高度和跨度仍没有被真正超越过。数百年后修建的美国国会大厦的穹顶跨度还不及它的三分之二。20世纪后,随着塑料、高碳钢材和铝材等新型轻质建材相继出现,各种跨度更大的穹顶才得以出现。然而,这又是另一场建筑比赛了。

如果你有朝一日来到佛罗伦萨四处漫游,布鲁内莱斯基呕心沥血建造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巨大穹顶,总是会出其不意地闯入你的视野之中。

圣母百花大教堂起始于一座城市的勃勃野心,历经瘟疫、战争和内乱的重重威胁,凭借布鲁内莱斯基的天才神奇地突破技术极限,耗费百年时光,最终成就了建筑艺术史上的伟大奇迹。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证明了人类应对危机超越极限的巨大潜力。对于当前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阴影之下的人们,重温数百年前的这一段往事,或许多少可以增强几分战胜疫情的信心吧。

(作者是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长期从事中国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本文详见于【《家族企业》杂志2020年4月刊】 未经本刊授权,不得转载;经本刊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

圣母百花大教堂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