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于谦被谁所害 明朝于谦为什么死

网友提问:

明朝的于谦是怎么被害死的?

优质回答:

于谦的死是皇帝维护自身权威的一次壮烈牺牲。

土木堡之变以后,于谦出于大局的考虑,拥立朱祁钰为皇帝,把明英宗朱祁镇立为一个有名无实,甚至连性命都有危险的太上皇。

解决了瓦剌之变以后,明英宗被迎了回来,却从此被软禁了起来,彻底的失去了权力与自由,一下子从一个皇帝变成了一个囚徒。这种身份上的落差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

而于谦因为护城有功,又有拥立之功,所以颇受代总的重视,一时间风生水起,成为了一位重臣。

可是权力的更迭来的是如此的快,代总皇帝的位置刚坐了没几年,他就被英宗赶下了皇位。这么一来权力就重新回到了英宗的手里面。

而帮助英宗复辟的几位,比如石亨、徐有贞等人,因为在代总朝不受重视,对于谦那是恨之入骨。

他们就不断的劝说明英宗把于谦给杀掉,毕竟当初是于谦害的英宗失去了皇位。

英宗其实心里知道,于谦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这个国家,现在他的立场上,他并没有做错什么。

对一个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毫无私心的人,于公他明英宗不但不应该杀了他,还应该褒奖他,大力的重用他。

可是于私,是于谦让明英宗失去颜面,甚至性命不保的。关于这一点,英宗内心肯定是一直耿耿于怀的。

但是他是皇帝,他为了统治必须要维护自己的权威!这个权威放在一般人那里就是尊严,就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而放到皇帝那里则是他执政的一个保障,有了权威他才可以更好的发号施令,才能更好的实现统治。

毫无疑问,于谦侵犯了他的权威!不杀于谦,不足以挽回面子!不杀于谦,不足以维护权威!

经过再三的思考,明英宗还是动了杀心。

一代名臣于谦,因此命陨黄泉。

其他网友回答

土木堡之变,明朝版的“靖康之耻”,五十万明军全军覆没,皇帝被俘,举国大乱!

眼见大厦将倾,一个叫于谦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烫头,一心为国,力挽狂澜,救国于水火,于明朝有再造之功!乃是大明脊梁一般的人物。

不过这个拯救了明朝的功臣,最后却是被君臣联手害死的,实在是可惜!

要杀于谦的势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徐有贞,此人原先并不叫这个名字,当年瓦剌直攻京城,他主张君主放弃京城驾幸南方,其实就是鼓励君主赶快逃跑。

后来于谦挺身而出,坚决要带人保护京城,这才有了最后的胜利。所以这个人因为决策上的失误,怕自己给君主留下不好的印象,索性就改了自己的名字。

后来官职系统中有一个位置空缺,这个人就上下打点,并且还拉拢于谦的亲人给自己说情,后者碍于情面就给君主推荐了这个人。

不过景泰皇帝的记性还是非常好的,他马上认出来了这个劝自己逃跑的人,所以并没有同意给他官职。不了解内情的徐有贞就把这件事归结到了于谦头上,认为是他在中间坏了自己的事,二人因此接下仇怨。

其次是石亨!

这个人在于谦指挥保卫战的时候立下了大功,最后封赏的时候他的位置甚至都高过了于谦。虽然于谦本人觉得没什么,但他自己却过意不去了。所以后来石亨就找到了一个机会,把于谦的儿子给景帝推举了一下。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次拍马屁行为的力道有点过大了,于谦本人最痛恨的就是官员之间徇私情。所以他不但拒绝了给儿子的福利,还在君主面前把石亨训斥了一番,二人的“梁子”因此结了下来。

上面两个人在和于谦闹别扭以后,眼看着以后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毕竟君主当时几乎无条件信任对方。

所以二人经过打算,就把谋害于谦的第三人推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当时正在被软禁的英宗皇帝。

在石亨等人的规划之下,英宗成功拿回了自己的皇位。在这些人掌控了朝政以后,第一个要拿掉的人就是于谦。所以在石亨和徐有贞的一手安排之下,于谦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得知消息的于谦也没有作任何解释,因为他非常清楚跟这些小人解释是没有什么结果的。

虽然英宗在最后时刻还在犹豫是否要真的杀于谦,不过徐有贞在一旁推波助澜,他告诉英宗如果不杀于谦,则复辟无名。在残酷的政治局势之下,他最终成为了一个牺牲品。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他并没有对这几个人的政变行动进行任何抵抗,其原因就是他认为老朱家的人争夺皇位,其本质并不会对国家造成威胁。

对于他这样一位始终把国家放到第一位的人来说,个人安危实在是不值得考虑。

其他网友回答

于谦,是明英宗与明代宗时期的名大臣,当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鞑靼人俘虏以后,于谦临危受命,负责对北京的防卫,当时鞑靼人俘获于谦以后,就一直拿明英宗为条件要挟明朝,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拒绝了鞑靼的一系列要求。而明朝没有皇帝以后,国不能一日无君,于是于谦向朝廷推荐了明英宗弟弟朱祁钰为皇帝,这就为他日后的死埋下伏笔。而且于谦做人耿直,平时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日后明英宗的红人石亨与曹吉祥,他们得到权力以后就对于谦动手了。

明英宗回朝以后,景泰帝将其囚禁起来了,可明英宗在景泰帝病重时,与昔日的旧臣合谋发动了南门之变,夺回了昔日属于自己的皇位,明英宗复位以后,将景泰帝囚禁起来,并对于谦进行了一定的报复。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他们诬陷于谦等和黄囗制造不轨言论,又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他们三人并且通过一定法子将两人判为死刑,英宗当时还犹豫杀不杀于谦,他说:“于谦实有功。”徐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这就是说不把于谦杀了,明英宗夺权就没有借口,明英宗就决心去除于谦。于谦就被三个奸人害死,朝廷还抄掉了于谦家,将其家人发配边疆戍边。

其他网友回答

宋有岳飞,明有于谦。可惜这两位忠臣的下场都非长不好,岳飞被宋高宗与主和派害死,而于谦被复辟的明英宗下令害死。

于谦出仕于明朝成祖永乐末期,经历过仁宗、宣宗、英宗、代宗数朝,最后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在明宣宗朱瞻基(宣德皇帝)在位时,于谦因为能力出众,初次得到重用,被越级提拔。明宣宗深知于谦的能力,所以对他非常尊重。

仁宣之治本来是明朝的鼎盛时代,可惜明仁宗朱高炽在位只有十个月的时间,而明宣宗朱瞻基在位也只有十年时间。在仁宣之后,继位的新君就是明英宗朱祁镇。这位明英宗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勇武不及明成祖永乐皇帝,识人用人方面也不如明宣宗宣德皇帝,年少轻率,只知玩乐,常常受到奸人蛊惑。

公元1449年,明英宗听信宦官王振的怂恿,率领50万大军出关讨伐瓦剌部,结果遭遇土木堡之变被俘虏,明朝六师丧尽,三大营全军覆没。

瓦剌骑兵逼近京师一带,朝廷内部人心惶惶。许多人想要迁都南京避难,但于谦以宋朝南渡亡国的例子反驳,认为一旦南迁就再也回不来了。

同年底,于谦等人辅佐郕王朱祁钰称帝稳定时局,是为景泰皇帝(明代宗),并调集河南、山东等地的兵马20万人保卫京师九门,进行了一场艰苦的防御战,大破瓦剌部骑兵,而明朝自己也损失惨重。当时明英宗朱祁镇并没有死,只是被瓦剌人俘虏,而于谦等人拥立朱祁钰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得罪了明英宗,这就埋下了于谦后来被杀的因果。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不能理政,于是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等奸臣拥立闲置了七年之久的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复辟,把代宗软禁了起来。一个多月后,明代宗朱祁钰才离奇死去。

过去,明英宗一直憎恨于谦等人拥立明代宗的事,再加上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等人陷害于谦谋反,所以明英宗把于谦逮捕抄家,判处死刑。到抄家的时候,于谦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只有明代宗朱祁钰赐给的一件蟒袍和一把宝剑。

公元1457年正月,于谦被押往北京崇文门外斩立决,含冤而死。这里原本是他当年指挥明朝军队抵抗瓦剌的地方,最后竟成了他的丧命之处。

而对于明英宗本人,史书给的定论是昏君,有小功(废除妃嫔殉葬)而无大德(宠信奸佞),最主要依据有两点,第一是他把明朝仁宣之治的成果消耗殆尽,使明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第二就是明英宗在复辟以后,以借口诛杀于谦,使得明朝失去了一次中兴的机会。经此变故以后,明朝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其他网友回答

于谦可以称得上民族英雄,那他是怎么死的呢?

于谦被杀于菜市口,在这里被杀的还有文天祥,袁崇焕,于谦之死和其他人一样是带有悲剧色彩的,中国封建王朝的制度就决定了悲剧时常会发生,在一个只有皇上一人判断的社会里,在这个只有一言堂的情况下,冤枉会发生,冤屈会构成,于谦也是一样遇到了不明君,好比岳飞遇到了宋高宗,袁崇焕遇到了崇祯帝,谭嗣同遇到了老佛爷,那一刻就决定了悲剧会发生,就看何时发生了。

于谦之死原因:

1.迎圣归来,殊不知明英宗回来了并不领情,还把责任给了于谦,说于谦有误,自己擅自做主拥立新主,明英宗的不爽直接导致了于谦的命运。就是这句社稷为重君为轻,历史总会惊人的相似,南宋的事情真实的在明朝上演了,我们都猜到了开头,岂不知我们都没猜到结尾。

2.那就是碰上了小人,整个大明的小人比比皆是,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刻着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三位“大名”他们间接的把刀递给了明英宗,石亨害怕于谦,曹吉祥和王振都是太监系统的,徐有贞有“夺门之变”首功嫉妒于谦,历史的发展往往比我们预计的要精彩很多,朱祁镇回来了,人是回来了可是弟弟不打算给哥哥半点好处,简直就是囚禁,就怕哥哥抢班夺权,岂不知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哥哥心里冒火,只能忍耐,朱祁钰想要慢慢折磨死自己的哥哥,可是精彩的故事哪能没有波澜呢?精彩的历史老师这时候给了这一段时间加点料,朱祁钰身子骨不行了,如果犹如乾隆一样的身体还愁皇权会丢掉吗?所以封建王朝干皇帝要想好这是一个体力活。

明英宗重新登上皇位犹豫该不该杀于谦?和崇祯一样在判断,在选择,自己毫无主见,所以这时候徐有贞出场了并且用一句话直接送于谦上路了,不杀于谦,夺门无名,简单的八个字就如一把利刃刺进朱祁镇的心里,每每想到这八个字,皇权复位的朱祁镇想那只能牺牲于谦来成就自己的名声了。

菜市口的风依旧刺骨,历史的天空繁星闪耀,于谦被杀,天下冤之,那句“谦实有功”四个大字被大明上下铭记,天下冤之也将于谦的功劳与苦劳刻在了每一个老百姓心里。百姓清楚,京师知道,大明会明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