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说山东人最讲义气,也很骨气,有哪些案例吗?
优质回答:
四川人秀气,陕西人大气,江苏人有才气,山东人讲义气。义字当头,性格豪爽是山东人特有的气质。
网上流传着这么个段子:有架飞机承载了全国各省的乘客,起飞后才发现超载一人。为了安全,必须选一位乘客人跳下去。跳伞是个危险的活,说起来容易,要真站在飞机门口,打开舱门很多人可能就怂了。大家都很害怕。其他人都在找理由推辞。山东人一言不发,背上降落伞,拉开舱门,就要往下跳。这时候,又走过来一个山东人,背被伞包,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兄弟,仗义!哥陪你!”说完,俩人一块跳下去了。其他人脸都白了。原来陪老乡一起跳下去的山东人是正是驾驶员。
这就是山东人,讷于言善于行,就喜欢闷头干大事。山东,是孔孟之乡。山东人是中国受孔孟思想文化影响最深的群体,自古最看重的就是忠义二字。
山东人讲义气,在四大名著的《水浒传》里体现的最淋漓尽致。先看宋江,文不如吴用,武不及卢俊义,但有一样,他总是乐善好施,专解人急。李逵,武松都受过他的接济,就因为讲义气获得了“及时雨”的江湖名声,也凭讲这个“义”字,在晁盖死后,坐上了梁山的头把交椅。
不过最能体现梁山好汉讲义气的还是要数鲁智深。
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回里,鲁智深是在喝酒的时候听小曲结识了金家父女,然后听他们哭诉了自己的遭遇。他听完后:先是把郑屠大骂一顿,然后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并最终三拳就打死了郑屠。
按说,鲁智深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他与镇关西也没有过节,一般人也就听听算事,谁愿意多管闲事,找麻烦。况且,镇关西那也是一霸,不好惹。最多施舍点银两帮衬一下。可咱山东人不一样。不但要帮,还要帮到底,打死郑屠,救下金氏妇女后,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他们,还专门“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才起身离去。
山东人的这种讲义气,有骨气的个性与游民文化的发展有关。作为山东人,从小就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里面种进骨子里,重义气才能广交朋友。
其他网友回答
讲义气,有骨气,都是相对的,山东有很多讲义气有骨气的人,也有不讲义气,没骨气的人,别的地方也一样。
我就给大家讲一个案例。
我们都知道,满清入关,平定江南,就开始搞”削发令”,让中原和江南的汉人都剃头,甚至当时有传闻,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可是,满清刚入关时,并不完全是这样,那时候,有很多汉人官员,仍然穿明朝传下来的官服,留明朝传下来的发型,自然老百姓也都是这样。
一开始,上朝时,满人官员和汉人官员也是分开站立,满人穿满服,汉人穿汉服。顺治皇帝年龄小,不管这些,多尔衮作为摄政王,似乎也没太在意。
这时候,有个山东淄川人孙之獬,原来是明朝的官,有可能还是个东林党,他为了讨得更大的荣华富贵,就卖祖求荣,首先站出来提出削发。
这个孙之獬,我为什么说他是东林党呢?因为他在明朝的时候,要求崇祯帝毁掉一部叫《三朝要典》的书,这本书是魏忠贤和其党徒为了陷害东林党而编撰的,里面记载的是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涉及明末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大案的一些奏疏批示等档案,当然,为了诬陷东林党,阉党自然混淆是非,在里面胡乱篡改,添油加醋。
孙之獬因为要求毁了这本书,被阉党下狱。此时,孙看起来还挺有点骨气。因为反对阉党,所以我才怀疑他可能是东林党的人。
满清入关的时候,孙之獬在老家淄川,也表现出来一点骨气,他散尽家财,招募乡勇,要带领官兵一起守城,颇有城亡我亡的气概。
谁知道,北京的满清朝廷一纸诏书发到孙之獬手里,这货就投降了,去满清朝廷那里任职了。投降不可谓不快!这时候,同为淄川人的蒲松龄还是个婴儿吧。
孙之獬在北京做了清朝的官,本来是站在汉人官员那边的,穿的是明朝官服,顶的是明朝发型,可是他不满足,他想往上爬。
往上爬呢?他也立不了什么大功,汉人里文有洪承畴,武有吴三桂,自己算个屁啊,于是他想,不如去满人堆里试试。
于是孙之獬主动剃发易服,跑到了满官队伍里。
然而,满官不认孙之獬,还认为他是汉人,把他赶了出去。孙之獬没办法,又要回汉官队伍。结果,汉人官员也不认他了,觉得他穿着满服,看见就恶心。孙之獬说来真下贱,闹得里外不是人。
孙之獬在被两边嫌弃之后,又羞又愧,既愤又怒,于是,他无耻地给顺治帝上书一封,要求下削发令,改易服饰。
于是羞愤上疏,大略谓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于是削发令下。
满清朝廷削发令一下,中国老百姓可就遭殃了:
而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野草,皆之獬一言激之也。
说山东人都讲义气,有骨气,像孙之獬这样,最不讲义气,最没骨气的人,也不少啊。
可是,山东人人里,讲义气,有骨气的人更多。
孙之獬上书满清朝廷下削发令,自然搞得老百姓人怨鼎沸,处处要揭竿而起了。
这时候,山东有个叫谢迁的,不愿剃头易服,更加痛恨孙之獬,奋而带人反抗。
他组织义军,不但要反抗满清朝廷,还要铲除削发令的始作俑者孙之獬。
当时谢迁起义军在山东攻城掠地,颇有收获,清廷称他为“山东第一巨寇”,派兵大肆镇压。谢迁起义也遇到了挫折,有一次谢迁被围剿,只身逃脱,他的手下多人英勇就义,宁死不降。
谢迁逃走,并非不讲义气,而是为了活下来,找孙之獬这个狗贼报仇。后来,谢迁继续拉起一支队伍,不久之后,终于打破淄川城,活捉了孙之獬和他的一家老小上百口。
为了惩处这个狗贼,谢迁带领义军,虐杀了孙之獬全家!
谢迁奋起,攻破州县,入淄川城,首将之獬一家杀死,孙男四人,孙女、孙妇三人,皆备极淫惨以毙。而之獬独缚至十余日,五毒备下,缝口支解。
谢迁深恨孙之獬无耻,当众宣布了他的罪状,并用锥子遍刺其身,都插上头发,恨声不绝地骂道:“我给你这个狗贼种上头发!”孙之獬自知众怒难犯,已无活理,破口大骂,于是义军又将其口缝上,最终将他凌迟处死。
后来,清廷更加疯狂镇压谢迁起义,最终抓到谢迁。
多尔衮看谢迁文武双全,是个人才,不想杀他,亲自劝降,谢迁不为所动,他说:
“子民只为自由生活,江山易主非我百姓阻扰,但绝不雍缚异族之习惯,如今逼我汉人子民弃祖万万不能,更勿想吾人替清朝卖命。”
为了维护汉人的生活习惯,他英勇不屈,誓不投降,最后被清朝杀害于淄川。
你说谢迁,他讲义气,有骨气吗?讲,有。他比那个嫌水太凉的东林党大佬钱谦益有骨气,讲义气的多。这才是山东人的脊梁!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一篇《鬼哭》,就是根据谢迁起义后的事编写的。
其他网友回答
山东人才倍出,人杰地灵,地域文化产生独有个性,不需多讲,简单讲,历史上水浒人物就是典型的写照。一百零八将把义气,忠义,做成了典范!让后人敬仰!
其他网友回答
【风云雷火电】
魏国的鲍子都有一天傍晚在荒野行走,遇到一位书生突然发作心脏疼痛,鲍子都下马为书生按摩心脏。不一会儿,书生就死了。鲍子都看到书生的口袋里有一册兵书和十个金饼,他便卖了一个金饼,用所卖的钱将书生安葬了,并将剩下的九个金币枕到书生的头下,兵书放到书生的肚子旁边。几年以后,鲍子都在路上发现有一个骑着黑白相杂的马的人追赶他。等到那人追上他以后,说他是强盗。那人还问鲍子都他儿子的尸体哪去了。鲍子都将当时的情况说了,带领那个人来到书生的墓前,挖开坟墓将书生的尸体取出来,看到九个金饼仍在书生的头下枕着,兵书还在书生的身旁放着。书生的全家都非常感谢鲍子都的大仁大义,从此鲍子都名声也响了起来。
基本介绍:
义气,读音yìqì ,本指节烈、正义的气概。引申为刚正之气。也指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1.节烈、正义的气概。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 仇牧、 孔父 、 荀息 之死节, 公子目夷不与 楚国,此皆执权存国,行正世之义,守惓惓之心,《春秋》嘉义气焉,故皆见之,复正之谓也。”《宋书·沉庆之传》:“泣血千里,志复深逆。鞠旅伐罪,义气云踊。” 唐 柳宗元《唐故特进南公睢阳庙碑》:“惟公与 南阳张公巡 、 高阳 许公 远 ,义气悬合,訏谋大同,誓鸠武旅,以遏横溃。”
2.谓刚正之气。 宋 欧阳修 《秋声赋》:“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3.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水浒传》第五一回:“他犯了该死的罪,我因义气,放了他。” 明 陶宗仪《辍耕录·结交重义气》:“於此可见前辈 结交重义气,不以贵贱贫富易其心,诚可敬也。”《老残游记》第七回:“虽如此说,然当时的交情义气,断不会败坏的;所以我写封信去,一定肯来的。”
其他网友回答
田横和五百壮士,田横为民自杀,五百壮士全部跳海。
孟尝君田文,礼贤下士。
荆轲,鲁仲连,
三国时期,黄县太史慈,孝顺父母,行侠仗义,重信守诺,
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毛遂自荐,
琅琊王氏,名门望族,若不仁义仗义,焉能延续几百年。
全真派丘处机,山东栖霞人,从昆嵛山出发,远赴万里到西域,成功说服铁木真,才有止杀令。
颜真卿,颜杲卿,
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