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否定王安石变法

网友提问:

遭到司马光、欧阳修等大家反对的王安石变法,是怎样一个始末?

优质回答:

感谢邀请!浩荡荡五千年华夏史,因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天下一家的理法统治下,农业文明的稳定性突出,社会矛盾如果不是特别激化,不会产生大的动荡!王安石变法是为数不多的社会生活变革之一,所以成为历史典故!当时的北宋积重难返,天灾人祸社会生活动荡,相对经济比较贫弱,外患少数民族的胡马经常踏破贺兰山阙扫荡!这也是自有宋以来,从未真正意义上解决的问题,甚至南北宋的分离,以及南宋的灭亡,都和这个问题有关,史上有名的靖康耻,也都源于强大的少数游牧民族的虎视眈眈!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王安石提出不能重蹈唐明皇覆辙,以变法自新扭转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这个目地,社会经济基础得到改善,国库空虚也得到扭转。但是如果不是太过急功心切,对于这样浩大的工程太急于求成,在用人上以及整体利益的调整上力度太大的话,也许史册会从改!盛唐崛起的景象会在现,但正是因为用人不善,以及整体改革触动了统治阶级自己内部一些大地主,甚至老百姓也有所不满,所以动摇了宋神宗变法的信心,也使王安石辞相而去。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在官官相护官官纠结的情况下,以及地方乡绅地主的抵制排斥中,最终因王安石的辞相而告吹!

也注定了北宋的积重难返,为后来的南北宋分离,甚至靖康之耻埋下了伏笔!

其他网友回答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奉上一首王安石的《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

这是王安石颂扬先秦改革家商鞅的一首七言咏史绝句,讲的是推行变法能否赢得民众的信任,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外忧内患

众所周知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人们常说的“北宋无名将,南宋无名相”前半句就是重文轻武造成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后,大将军的兵权被削弱,军队作战能力严重下滑,导致对邻国契丹和西夏的战争连连败北,甚至要对其上供来纳岁来化解干戈。军事实力弱,不代表人数也少。宋初实行守内虚外策略,奉行“养兵”之策,废除府兵制,改为招募。到仁宗时,总兵力已达到140万,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在民间,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在天灾人祸之时,为了继续生存只好卖掉土地,地主阶级则不断地买入穷人的土地,两极分化严重,行成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的局面。

庆历新政

面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的复杂情况,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通过改革来使国家富强。庆历三年,以范仲淹欧阳修为代表的一派首先进行了改革,这就是有名的庆历新政。庆历新政涉及到的改革面很小,但是也遭到了守旧官僚的强烈反对,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最后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后,北宋的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朝廷内外危机四伏,要求改革的呼声并没有停下来,王安石变法的大幕拉开了。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即位后,极力想改变贫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开始重用曾经主张改革的王安石。

王安石向仁宗皇帝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并勉励神宗效法尧舜,简明法制。王安石认为,最好的理财富国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力去开发自然资源,是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

随后王安石制定了一些列富国强民的法令,大刀阔斧的改革起来。

司马光一开始对王安石的变法并未持反对态度,只是有些意见不太统一,例如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则主张节流。直到王安石颁发“青苗法时”,司马光才表示不同意见,他认为官员依靠权柄放钱收息,要比平民放贷收息危害更大,因此表现了强烈不满。针对新法产生的种种弊病和对守旧利益集团的影响,新旧党争开始愈演愈烈。但是此时,神宗皇帝是支持变法一方的,所以司马光退居洛阳,不问政事,一心编书历时十五年,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元祐更化

神宗去世后,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由其祖母宣仁太后掌权。宣仁太后一向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她召回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一些被变法派排斥在外的老臣,全面推翻王安石新法。至此,持续了十五年的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

王安石变法对富国强兵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中有些法令因为急于求成而产生了负面影响,也没有完全得到贫苦百姓的支持。新法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因而最后以失败告终。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