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张译的枪 红海行动迫击炮片段

网友提问:

红海行动,张译为什么如此紧张迫击炮?

优质回答:

虽然电影里已经是几炮把车队炸了个稀巴烂,但电影的迫击炮还是被严重弱化的,不然直接全灭。正常的迫击炮射速极快,上一发炮弹打出去后把下一发塞进去就行了,炮手手速正常的话一分钟打出6到7发没问题,电影里的炮弹密度最多相当于一门迫击炮的一半射速。

而且导演为了让小队不那么绝望,没让迫击炮阵地部署在山脊线后方的反斜面处也没有原地挖坑,只是立了几根石头柱子作为掩护给了狙击手射杀他们的机会,如果迫击炮阵地躲在山脊线后或者花俩小时在原地挖几个两米深的大坑再做点伪装把迫击炮藏起来,那别说狙杀了,发现都不一定发现迫击炮阵地

还有一个主角光环的地方就是丢烟雾弹后也老老实实地停止开火,但实际上烟雾弹对迫击炮而言屁用没有,因为迫击炮是曲射武器,瞄准是通过调整炮弹发射药和发射角度实现的,所以只要敌方狙击手通知目标位置,指挥官就能通过地图计算出对应的发射角,电影里有一幕就是迫击炮指挥在得知了我方狙击手位置后用军事地图迅速算出了轰炸狙击手所需要的发射角,我方狙击手也就是这样差点被炸碎

迫击炮还有一种非常凶狠的伏击技巧:同时弹着技术,通过调整发射角和发射装药,让一门炮发射的多个迫击炮炮弹飞出不同的轨迹最后近乎同时落地,让火力密度瞬间翻上几倍。因为抛物线的弹道,所以炮弹从飞出到落地要隔很久,两公里的距离,迫击炮炮弹起码要飞20秒,期间够阵地再发射3到5发的。这技术实现也不复杂,只要指挥会计算炮弹飞行时间即可,就算指挥不会算,也可以用秒表计时去实验确定飞行时间。一套表可以套用到每一门同类型迫击炮

所以将红海行动里车队遇袭的场景换成现实是这个情况:

首先,天空中一阵阵尖啸(想听到炮口的发射声音就算了,人不是躲山后头就是躲坑里,期间还隔着快2公里),几秒后十几枚迫击炮炮弹瞬间覆盖车队周围。哪怕车队听到炮弹撕裂空气声音的瞬间下车分散也要被炸没一大半,如果落点够近,装甲车和坦克也得重伤甚至当场报销。

下车的士兵舍命冲刺试图远离轰炸核心,期间没能及时冲入掩体的士兵将被狙击手和其他伏兵当移动靶一个一个点名,部分拥有机枪等压制火力的士兵在掩体中试图反击,然后被狙击手当场狙杀,聚团的士兵没法靠己方火力压制就通知迫击炮阵地,一炮炸个七零八落。伏兵可以通过狙击手得知所有幸存士兵的位置并进行针对性压制,而被炮弹炸的七荤八素的士兵连伏兵有多少都不知道,唯一的反击方式是把枪举过头顶乱扫一气试图让向自己射击的敌军停火隐蔽,但被集火压制的情况下,露出的手和枪也可能被密集的流弹打断。

于此同时,迫击炮阵地的存在迫使被伏击一方必须在枪林弹雨中频繁地切换阵地,因为在原地射击超过30秒就可能被迫击炮阵地盯上,而且士兵间距离起码几十米(靠近聚团会吸引狙击手呼叫轰炸),根本无法为移动中的队友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最后被伏兵剿杀殆尽。理论上来说,像影片中那样一个拥有整整6门迫击炮的迫击炮阵地配合20人的伏击部队以及负责观察的狙击手,在对方没有侦查的情况下伏击,10分钟摧毁一支100人,配有车载重机枪,装甲车和一两辆坦克的步兵连队并不算什么难事,而且几乎不会有伤亡

其他网友回答

电影把迫击炮弱化了,真正的威力是一发测试,后面几发基本全能命中,首先这东西射速很快,其次一发命中以后,基本不需要再调节发射角度,再次,这东西是抛物线,如果躲在射击死角,仅凭机枪类武器根本打不到。车队这种相对集中的目标物,一分钟内基本全覆盖

其他网友回答

步兵最怕迫击炮,机枪虽然威力大,只要你会躲,一个成建制的队伍不可能被团灭。面对炮就不一样了,榴弹炮是威力猛,你知道最怕榴弹炮什么?有的特种兵干的就是炮兵校射的活,发现目标呼唤炮兵然后评估,胆子大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有侦察兵到了炮火覆盖区域边缘就为了看清射击效果)

而迫击炮,直接可以目视观察效果,弹道又是高抛弹道,那几乎没有隐蔽点。

其他网友回答

红海行动里的迫击炮的确很出彩,但不得不说对照现实的话,那些迫击炮确实有点蛇皮。

所以,张译紧张归紧张,还是能在重火力伏击下逆风翻盘,以特战队员精湛的战斗能力将对方团灭。

为啥这样说呢?我们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

注意上图这群蛇皮打炮的位置了嘛?迫击炮原来是这样设置的?

首先,叛军的迫击炮设置得毫无章法,那门迫击炮口径不低于82mm,看威力像100mm的,射程怎么也超过五公里,它居然被安置在明显的山坡上。

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士兵都知道,这又不是门加农炮,以曲射闻名的迫击炮应该安置在对方无法观察的障碍后或山后斜面,只要射界能覆盖到公路就行了,留出一个报点的观察手即可。

不过,除了这个射击阵地摆得有点问题,其它的毛病不大,这些迫击炮打得相当凶残。

头几波攻势还是很不错的,一发炸在车侧,引发了很大的恐慌。

很快第二波攻击打来,注意,恐怖分子使用了双炮协作,接连将车队头部和中断炸烂。很显然第一波的攻击是试射,后面的才是戏肉。

而且,显然这些炮弹是带着用意的,反映出恐怖分子将中国部队当成了优先消灭的目标,第一波就想废掉核心战力。

果不其然,马上第五颗炮弹飞来,直接打进另一辆越野车的引擎盖里,瞬间就让其坐了土飞机。

这种场面谁不害怕?峡谷地形遇到重火力袭击,敌情不明,手中只有轻武器,还开局就给连续炸翻几台装备,张译等人的表现已经很出色了。他们迅速拉着平民躲进了路边的斜坡。

也就一刹那,又是双弹齐落,第六发、第七发炮弹来了。这次准确地命中了后面装载作战人员的大卡车,当场将其报销,还炸翻了后面一辆越野车。

几秒钟后第八发炮弹也来了,速度快到令人喘不过气,这枚炮弹相当的阴险,它预计到人员会往沟里跑,直接对沟内进行了轰炸。幸运地是特战队员们离它还有十多米距离,相当凶险地避过一劫。

这八炮急速射打完,车队整体陷入了瘫痪,人员全都处于懵逼状态,恐怖分子这才开着皮卡出现。

躲在装甲车内的政府军士兵压根没有搞清楚状况,更没想到敌人会从后面上来,他们打开了装甲车门,接着被人从后方乱枪收走。

车队前方的政府军勇敢地站出来还击,但完全没能用火力压制住敌军。对方从山梁后涌出一片人马,迅速就干掉了这辆车上的几人和重机枪。中国的特战队员此时陷入了孤军状态。

这一切都是恐怖分子那2-3门迫击炮带来的,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一支人数众多的,有重机枪、装甲车和特种部队押阵的车队给收拾了。该片段很好地表现出重火力在现代战争中的压制能力,实际上如果不是拍电影的话,现实中的轻武器比红海中还要乏力。

然后恐怖分子就开始闹蛇皮了,不知是不是炮弹不够,迫击炮停火了,双方开始了好莱坞式的轻武器啪啪啪,没多久就让狙击手收拾了一挺机枪。

很快张译安排了人员去搜索敌人,迫击炮阵地马上就在望远镜中无所遁形,荧幕上还给了个细节,测距1509米。

这果然是个蛇皮,迫击炮设置在1500米的山坡上。我军的67式82mm迫击炮这种60年代的东西都能打3040米,W84式82迫更是高达4700-5900米。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恐怖分子有精准的射击需求,所以冒险将炮位设置到了最适合发挥火力的地方。

侦查的结果是炮位在车队2点钟方向,也就是侧前方打来的,这里我似乎觉得有点不对,好像炮弹的来源方向并非车队前进方向的2点,而是道路横向的2点。

正麻爪的时候,迫击炮又响了,这回比较好莱坞,特战队员连蹦带跳地躲过了必死的一炸,像气球一样被气浪吹着摔进了路沟。

下一个镜头里,恐怖分子的迫击炮阵地露脸了,居然有6门炮。

那这可就得开喷了,6门迫击炮啊!我八路军当年打平型关也就只有4门迫击炮!

6门迫击炮就这发挥?一门67式一分钟正常可以打25发左右,这帮蛇皮合着之前那8炮也就打了一轮多点?我是张译我都要笑死了,本以为是个王者,结果是群业余选手帮亲娘打炮弹呢!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这帮恐怖分子炮打得确实挺准,眨眼又报销一辆装甲车,接着将剩下的那辆卡车也炸了,特战队员掏来掏去也就扒拉回了点烟幕弹和无人机。

但最后时刻,恐怖分子还在执着地炸车,他们的步兵没见进攻,炮火也没有得到指示去轰炸火力点,简直是乱打一气。

于是,特战队员的无人机上去了,这里同样有个屏幕细节,到1500多米的时候无人机炸了,与望远镜的参数相同。

这个镜头相当无语,迫击炮为啥不打了?我晕,合着这帮人开始将炮兵阵地当枪械射击制高点,在那拼命的开枪呢。

所以这里出现了红海行动一个明显的BUG,望远镜和无人机先后证明了这里隔着1500米远,这个距离放迫击炮没毛病,但你们在这蹲着打AK真的好吗?

呃……非要打我也不反对,能把表尺分划改一下吗?感觉你们似乎在打20米远的目标。

接着蛇皮们就给无人机炸了,这个迫击炮阵地瞬间宣告完蛋,没人继续打炮,也没人转移阵地,恐怖分子们就这样扔下比平型关还要多的迫击炮溜了。

没了迫击炮,特战队员们立马就开始撒欢了,救人的、进车厢看惨景的、扒拉火箭筒的,还有人拿一挺小班机蹲着就能把恐怖分子两台带机枪的车打得抬不起头。

然后那群扛迫击炮的恐怖分子居然还留在原地,开头的神勇一去不复返,下面特种兵们都表演了几轮了,他们仍在慢慢吞吞地调炮。

然后这个迫击炮阵地不出意外地让烟幕弹给覆盖了,视野全瞎。特战队一共打了两发烟幕弹,期间派了2个狙击手乘坐一台越野车冲了上去。

与此同时,特战队负责打烟幕弹的战士也被对方狙击手击中腿部。

这里同样还是那个射程BUG,迫击炮阵地的人又是枪又是炮打得挺欢乐,但我军狙击手得开半天的车,然后上山找对方的炮位。

在烟幕散去的时候,山上的蛇皮炮手终于又醒悟了,开始放下AK,再次给迫击炮装弹。

这回只有两发炮弹,但依旧打得非常精准,导演让炸哪儿就炸哪儿,再次报销一台车,把巴士上拆弹的特战队员吓得直哆嗦。

接下来的场景就很神奇了,刚才明明在爬山的特战队狙击手,这回居然以一个对面朝向的,略居高临下弹道的方式,将两个迫击炮手穿了糖葫芦。

镜头显示他们爬到了一座山顶,说实话我蛮佩服这爬山的速度,这种山我得爬小半天。他们瞄准迫击炮组的方向也挺奇怪,不是车队那条路的2点钟方向吗?前后都有敌人,怎么中间又变出座山?

如果是跑到路另一面的山上去了,那1500+1500不有3000米吗?应该不会这么夸张吧。

总之,神奇的特战狙击手发现了俩没人管的迫击炮,然后精准地用瞄准器的中心打断了一门炮的支架。

石头后一哥们吓得赶紧往外跑,拖着炮就往石头后面钻。我说早干嘛去了,瞧这仰角你们直接把炮放石头后面打没毛病呀,干啥还打1500米的AK,现在知道糗了?

我刚喷完,恐怖分子们顿时智商上线了,先来了个简易的绳子测距,然后躲在石头后面就是一炮!

还是那句话,早干嘛了?早干嘛?早干嘛了!

于是轰地一声,我方狙击手吃了颗天女散花,期间他还被对方狙击手喵了一枪,利用钢盔诱饵躲过了。

其实里面看似最厉害的这个狙击手,实则是个最废柴的家伙。他根本没有前线狙击手的战术觉悟。既没有配合队友打伏击,也没有掩护住迫击炮组。更像一个游戏里的伏地魔玩家,只为吃肉不管集体。

奇特的是,狙击手的观察手居然又跑下山开着车子飚起来了,感觉比我坐电梯下20层楼到车库开车还快;之前他的望远镜里测距离恐怖分子狙击手700多米。

就像那些开始一炮一台车的迫击炮,这个狙击手也是个能力靠剧情的蛇皮,他这会儿连续几个浪射都没打中观察手,还让观察手用自动步枪压制住了。

特战队员能下山开车兜圈子拉仇恨,恐怖分子的迫击炮组的表现可就实在蠢得让人哭。他们半天连颗近在咫尺的炮弹都没搞到手,反倒让这箱炮弹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特战队的狙击手一枪打爆了弹药,整个迫击炮阵地就此升天。

迫击炮一爆,一场伏击战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恐怖分子狙击手被打成一只耳,骑着摩托逃下山,其余伏击的武装人员也消失不见。

细想的话就会发现,剩下的时间里双方几乎都没有表现,一方忙着救人、拆弹、山头对狙。一方除了迫击炮和狙击手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在干什么。

实际上,正如前面所说的,片中迫击炮的性能被严重缩水了,射速、战术都表现得非常一般。真正的迫击炮火力会更加猛烈,炮手有更多的战术可打,配合正面强攻的人手,可以说山谷中的车队根本没有抵抗的可能。完全就是剧情杀和主角光环在影响武器性能。

那6门迫击炮如果放到历史上的平型关或长津湖去,恐怕都能压制上千鬼子呢。

其实我很喜欢看红海行动,这是一部好片。也许正是因为兴趣才会一遍遍地扒拉吧。有不当之处,欢迎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在团长中被炸怕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