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 大意失荆州和关羽有关吗

网友提问:

失荆州,真的是关羽大意吗,还是另有原因?

优质回答:

大意失荆州是古今人们说的警示类格言,万万不敢轻蔑做事,一定要谨慎起见。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傲慢自持,目空一切。和北魏做战,又不把东吴放在眼里的主观意识是存在的。

另外寻找原因,有关关羽荆州兵败说词很多,说什么见死不救都是想象之中,道着不明白是了。

真正原因恐怕关羽箭伤未全愈,提刀不起和坐骑赤兔老化无力,只有威武雄名,没有实战能力。

其他网友回答

严格来说丢失荆州不能算是关羽大意,应该说是一场意外。首先关羽在荆州沿线部署了数量众多的瞭望塔,白天有情况就升狼烟示警,夜晚有情况就举火把示警,此次在公安和江陵两座要冲,只要守将顽强抗敌自然能够拖延足够的时间令关羽回防。只不过没想到的是,刘备集团元老级任务的糜芳居然会瞬间投降,而投降的理由居然是关羽放话说回来要收拾他,想来他一个皇亲国戚,跟关羽也算是沾点关系,就算关羽要收拾他也得给大哥点面子,估计也就是放个狠话,叫他以后长长记性,只不过没想到这家伙这么不禁吓,各种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个节骨眼上背叛投降了。另外一方面说关羽北伐是急于在大哥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实际上此时刘备集团已经在汉中战胜了曹操,刘封和孟达也在后继的作战中攻陷了上庸,这里已经距离襄樊非常进了。曹操为了防御蜀汉军队前出,派遣大将曹仁驻守襄樊,结果这个曹仁以来就横征暴敛,搞得当地发生了叛乱。这时对关羽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天赐良机了,况且关羽此时已经是奔六十去的人了,估计他也是看到了蜀国后劲乏力,所以打算在自己去世前打开局面,攻占襄樊,将汉水系统和荆州联通起来,这样不论是北伐曹魏还是东据孙吴都不在话下。于是关羽给刘封和孟达写了书信,邀请他们一起夹击襄樊,只不过关羽没有想到刘封孟达刚刚占据上庸不久,还在打治安战,根本抽调不出兵力配合他。但这也无所谓,荆州军已经在襄樊打出了水淹七军兵困樊城的优势,曹操都被吓得几乎调集了全国能动员的所有兵力到襄樊会战关羽,要说这个局面往上追溯只有亥下之战诸侯会战霸王时才有过,可见关羽也是威震华夏了,自然任谁也想不到刘备的亲家二舅子会在这个时候背刺,导致蜀国第一次北伐全面失败,也彻底丧失了后继与魏国争霸的能力。

其他网友回答

荆州,古称江陵、郢都,长江中游交通枢纽之一,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属东吴南郡管辖,当时,织席贩履为业的刘备,仅拥有一个皇叔的身份,被曹操的大军打得到处逃亡。

东吴,凭借诸葛亮的三寸不烂之舌,把荆州借给刘备,与其结成对抗曹操的联盟;赤壁之战,曹军败退后,孙权为取回荆州,表示愿意助刘备打下益州刘璋,收取汉中张鲁,希望刘备让出荆州,归还东吴。

刘备,占据荆州以后,吞进肚里的肥肉,就不愿再吐出来了,不但没有归还荆州,而且还多次给东吴出了政治难题。

在东吴群臣和将领的眼中,刘备,就是一个背信弃义的混账,这种做法就在耍政治流氓,为了取回荆州,吴主孙权就连亲妹孙尚香都嫁给了刘备,就是为了这块巨大的地盘。

刘备,居住在公安时,其艰难窘迫之状态,堪称到了极点,北畏曹操之强盛,东惧孙权之威胁,而身侧的孙夫人,就仿佛闺中的敌国。

于是,刘备率张飞、张云等将领入蜀,击败张鲁,占据益州,进驻汉中,自称汉中王,留守荆州的重任,就交给了二弟关羽。

关羽,是刘备阵营中,最为有名的将领,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不仅武功高超,而且非常善于领兵作战,堪称智勇双全的将领。

失掉荆州,有许多原因,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主将,需要承担主要责任,但从战略态势来分析,荆州远离蜀汉政权,处于曹魏、东吴两大军事集团的重重围困之下,任何将领驻守荆州,面临曹魏和东吴联手水陆两路攻打,最终,蜀汉终将丧失荆州。

蜀汉政权,丧失地处江东的荆州,关羽,作为主将只能是“背锅侠”,所谓的“大意失荆州”,成为了一句成语,成了代代相传的说法,民间的最大公约数。

关羽,历来心高气傲,视江东众臣和将领为“鼠辈”,“虎女焉能嫁犬子”,拒绝了孙权将女下嫁其子,可谓狂妄到了极点,将诸葛亮的告诫,“北拒曹操,东和孙吴”,当作了耳边风。

陆逊写给其信中,低三下四的溜须拍马,给关羽戴了顶高帽,就心中窃喜,放松了对长江防线的警惕,被吕蒙“白衣渡江”,悄悄地端了荆州这座关羽的老窝。

攻打樊城的关羽,顾此失彼,腹背受敌,不得不挥师南下,糜芳、傅士仁投敌,献出公安、南郡,让关羽丧失了支援保障基地。

此外,刘封、孟达拒绝出兵救援,彻底断了关羽的后路,败走麦城以后,关羽束手被擒,与义子关平父子两人皆被东吴斩首,蜀汉一代名将,化作一缕尘埃。

其他网友回答

战略上的失误,再好的战术也弥补不了。

刘备在前去夺取益州的时候,把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但是荆州这个地方,庞统却认为“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在庞统看来“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因此庞统给刘备选择的根据地是益州。

而在诸葛亮的《隆中对》里,益州也是诸葛亮认为的“龙兴之地”,但诸葛亮更加注重于“跨有荆、益”。

荆州和益州都在刘备的掌控之中,局势正按照诸葛亮的规划进行。但随着地盘的扩大,刘备的兵力也就越发的捉襟见肘。

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隆中对》的弊端:

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为了弥补这个战略上的缺陷,刘备令刘封和孟达夺取了上庸。上庸等地属于东三郡,可以衔接汉中和荆州。

只要掌控住了东三郡,那么荆州和益州之间的联系,就会更加地紧密。也算是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的一种弥补。

问题在于,“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的弊端并不是“二分兵力”,而是“千里之遥”。

当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关羽多次让孟达和刘封发兵相助,孟达刘封却不肯承接关羽的军命。

当原本就是衔接益州和荆州的上庸等地出现了问题,那荆州和益州也就真正的变成了“千里之遥”。

荆州也就从根据地变成了孤岛。

关羽即使没有受到吕蒙和陆逊的蒙骗,从而把兵力调往了北线。但在曹操和孙权的两面夹击之下,关羽依然还是无力扭转局势。

即便糜芳和傅士仁没有投降孙权,以其二人的能力,也是坚持不了多久。最不过是多撑上那么几天罢了,也难以改变最终的结局。

关羽丢失荆州,只是一场战争的结果,其实从最初的战略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 @寄暇学宫】

其他网友回答

就是关羽大意了,另也是刘备孔明战略布局的失误,荆州无险可守,如果占据了四川和汉中以后作个顺水人情把荆州给东吴,叫他们和曹魏相争,自己守住四川汉中发展壮大,等到他们双方打的两败俱伤时出击长安,占领关中平原富遮之地,然后出潼关进中原,先灭曹魏后图东吴,走步步为营的战略。那时如果叫毛主席就一定能统一中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