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未出山已断定三分天下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四

网友提问:

诸葛亮已知三分天下,为何还要六出歧山?

优质回答:

写得太真实,有人要干掉你。写得不真实,没有人愿意看。三国演义,东汉末年的事,是明清时期的人写的,明白了吧。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已知三分天下,为何要七出岐山不知道,只知道诸葛孔明要六出祁山,从三国演义小说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事实。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无论是提出三分天下还还是六出祁山(非七次),都是根据当时的条件提出的战略。

而且原文中已写出了诸葛亮的谋划!他的目标一直就是取西川形成稳固根据地后,图取中原!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曹操兵多将广,多有谋略之士,孙权在江东经营已久。而刘皇叔当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啃他们两个不动!只能是往西取西川!

下面是三国演义三顾茅庐片段。

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古人有一句话,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熙熙攘攘才是真正的社会。诸葛亮怎么可能不懂这一点呢,三分天下不会持久,孔明早就看透了,只有打,才能获得更多的底盘和人口。

当然,那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方面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就是这个规划的,先取益州,然后再谋求天下。刘备不是要占山为王,而是要恢复汉室天下,他要做天下之主,成为真正的大汉天子。所以刘备肯本不可能满足于只拥有益州。诸葛亮为了完成先帝遗愿,才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七擒孟获,平定西南。他是想得到全部天下。

还有一点就是穷兵黩武,转嫁国内矛盾,就像现在的印度一样。蜀国为了防备吴国和魏国偷袭,长年需要保持庞大的军备,可是蜀国只有九十几万人,当兵的就有十几万,人民生活的很困苦,人民对国家养这么大的军队很不满意,从后来李严反叛就可以看的出来,国库里没有多少东西了。既然国内矛盾这么严重,那就只有转嫁国内矛盾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攻打曹魏。虽然和孙权关系不强了,但是还不能翻脸,要是吴蜀干起来,他俩离灭亡就不远了。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北伐中原是六出祁山,并非七出。 孔明与刘备隆中对曰:“……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 意思是鼎足三分是渐时的,有了根基以后,再思进取中原,得了中原,江南的孙权自然归服。这是隆中对的既定方针,恢复汉室一统江山。可惜以后荆州失守、刘备夷陵战败,刘备、关羽、张飞、黄忠相继无命,使隆中决策大打折扣。孔明后来北伐中原,并死六出祁山,是报刘备“三顾之恩、托孤之重。” 在力量薄弱的情况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