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霍去病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果不英年早逝,历史会改写吗?
优质回答:
霍去病出身低微,但是他有一个好舅舅卫青和一个好姨妈卫子夫。
霍去病明白,要想保住现在的地位和生活,光靠裙带关系是不行的,必须建功立业。
从15岁开始,霍去病就开始跟着卫青出征,参与讨伐匈奴的战役。
公元前123年,霍去病18岁,跟随卫青第五次讨伐匈奴。
在这次战役中,霍去病仅率领800人马,就斩杀了2028个敌人。
一战成名。汉武帝非常高兴,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再次讨伐匈奴,攻陷匈奴浑邪王、休屠王两部,歼敌四万余人,俘虏匈奴王五人,还有匈奴的王子、相国、将军等一百二十多人。
当年秋天,霍去病率兵出击河西地区(今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并攻陷了祁连山。
公元前119年春,卫青、霍去病带兵进入漠北地区,寻找匈奴主力。
在这场战役中,霍去病是大显神威,他率军纵横2000里,一路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最终消灭敌军七万余人,还抓获了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当户、都尉等八十多人。
最重要的是,霍去病占领了匈奴的圣地狼居胥山和姑衍山,并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
这个意思,也就是告诉世界和匈奴人:我霍去病已经打扮了匈奴人,我们已经胜利了。
随后,霍去病继续追击匈奴残部,一直打到瀚海(现在的贝加尔湖)。
匈奴单于虽然不甘心失败,可是面对霍去病这样的对手,也只能叹口气,再也不敢发兵进攻汉朝了。
霍去病的人生达到了顶峰,公元117年,年仅二十三岁的他突然去世。
霍去病不仅在战场上是英雄,其实他还是个文艺青年,他写过一首《琴歌》的诗:
四夷既护,诸夏康兮。
国家安宁,乐未央兮。
载戢干戈,弓矢藏兮。
麒麟来臻,凤凰翔兮。
与天相保,永无疆兮。
亲亲百年,各延长兮。
至于说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会不会在改写历史,我觉得也有可能。
霍去病是个将才,但在做事上比较护亲,有这样一件事,说是在一场战役中,汉军失利,本来是大将军卫青的责任,他却把所有罪过推到了飞将军李广的头上,六十多岁的李广气得挥剑自杀了。
李广的儿子李敢气愤不过,就打了卫青一顿,卫青当时没有反抗,可是在后来跟随汉武帝的一次打猎中,霍去病竟然偷偷用箭射死了李敢,汉武帝亲眼所见,可是没有追究,反而命令所有人,就说李敢被鹿触死。
就因为一顿打,霍去病就帮助舅舅杀了李敢,可想而知,如果霍去病一直活着,在后来的巫蛊事件中,面对自己的姨妈和表弟被人陷害,依他的做事风格,他能置身度外吗?如果他没有权势,可能他会力不从心,想管管不了,但如果他一直带兵打仗,要人有人,要权有权,我觉得他绝对有可能站出来,为自己的亲人伸张正义的。
大家好,文华说,每天给大家讲喜欢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指点。
其他网友回答
霍去病(前140年一前117年):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后任大司马。武帝时,匈奴攻扰北方诸郡,他于元狩二年(前121年)两次率兵击败匈奴,斩获四万余人,控制河西四郡,开辟了通往西域的走廊。元狩四年(前119年),又和卫青深人漠北,击败匈奴主力,控制了河套地区。他先后六次出击匈奴,病故时年仅二十四岁。他出身卑微,其父平阳县令霍仲孺在平阳侯曹寿家做事时,与卫青的姐姐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因此,卫青是其舅舅,也成为影响他一生的重要人物。
汉匈百年战争中涌现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霍去病,他以短暂的24岁人生书写了战争史上的不败神话,以六出匈奴的丰功伟绩保卫了汉王朝的边境稳定,以河西、漠北大战的硕果促进了汉匈民族间的融合。
说到霍去病,不能不提到他的对手匈奴人。匈奴是古代著名的游牧民族,长期活动在我国北方草原上,过着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徙的生活。匈奴人粗犷而剽悍,常南侵中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筑成西起临洮、东迄辽东的古代世界伟大工程之一的万里长城,用来保护北方农业区域免遭游牧人的侵袭。派大将蒙恬收复河套,徙民几万家于河套,对加强边防起到积极作用。但匈奴仍给秦留下“孟姜女哭长城”的千古悲歌,也给西汉王朝烙上“白登之围”的耻辱。汉初采用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中经“文景之治”至汉武帝,新兴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反击匈奴成为时代的主题。
“时势造英雄”。西汉打造了许多历史名将,像大将军卫青,“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诗》)的李广,“借问大将谁?恐是霍骠姚”(杜甫《后出塞诗》)的霍去病等。
作为将帅,智勇双全是其必备的素质,然而他的智勇大大超过同时代的人。河西受降一幕集中体现他的这一品质:元狩二年秋,匈奴单于对浑邪王休屠王在镇守西边时,被汉军擒杀几万人十分生气,想把他们召来杀掉。浑邪王和休屠王很害怕,计划投降汉朝,先派遣使者在边境拦阻汉人,让他们向武帝报告。这时,大行李息正在黄河边修筑城池,见到浑邪王的使者后,立即飞报武帝。武帝听说,担心他们诈降以偷袭边境,就令霍去病率兵前去迎接。休屠王后悔降汉,被浑邪王杀死,吞并了休屠王的部众。霍去病渡过黄河后与浑邪王部众彼此相望,浑邪王部将见到汉军,很多人不愿投降逃遁很多。霍去病飞马驰人浑邪王大营,与浑邪王相见把想逃亡的八千人杀了,单独将浑邪王一人送至驿站乘传车到武帝居处,并率浑邪王的部众渡过黄河。投降的匈奴兵众有四万多人,号称十万。到了长安,武帝赏赐数十巨万,加封霍去病食邑一千七百户。
元狩四年的最后一次远征,使他登上人生的颠峰。霍去病率众深人二千多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贤王的部队遭遇,擒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丞相、当户、都府等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祭祀天神,在姑衍山祭祀地神,登高眺望翰海,共斩杀或俘虏匈奴七万零四百三十人。武帝加封霍去病五千八百户食邑,增设大司马一职,卫青、霍去病同为大司马。并规定,霍去病的官级俸禄与卫青一样。
历史给了他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暴露其冷峻的一面甚至是残酷的一面。来历。历史不容假设,也不能假设。霍去病就是霍去病,仿佛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长空。他怀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壮志,也曾双手沾上了同僚的鲜血。抛弃时代的局限性,我仍喜欢他。也许只有他在战争之余会去体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
其他网友回答
霍去病 这个名字在每个知道点中国历史的人眼里,都是战神转世,少年英雄,千里跋涉,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典范,每次出场都自带光环!十七岁的霍去病就官拜骠骑校尉,他第一次随舅舅卫青出征,就独自率领八百轻骑,穿越沙漠长途奔袭大破匈奴,斩杀数千不说,据说连匈奴爷爷一辈儿的王,都逮了好几个,年纪轻轻获封冠军侯!此后仅仅一年又被封为天子侍中。霍去病领兵作战,不拘泥古法,擅长迂回穿插,快速长途奔袭,在他参加的两次河西之战中,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元狩六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被葬于茂陵。汉武帝十分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少年英才,百战百胜,堪称完美的传奇,但是其实他也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是那个在西汉同样出名的皇后,平阳卫子夫的亲姐姐,这样不但有大名鼎鼎的舅舅卫青,还有万人之上的姨夫汉武帝刘彻,显赫的家族让霍去病从小就过惯了锦衣玉食,呼奴喝婢的生活,军旅生活中的他,不关心下级士兵的疾苦,每次出征作战他携带米肉等精美膳食,只知道自己享用,就算坏掉他也想不起来分给挨饿的士卒,有时候来了性质,还会让饿着肚子的士兵陪他,踢球玩耍!霍去病从小就被汉武帝刘彻刻意培养,再加上姨母卫子夫得宠,舅舅卫青威加四方,朝堂之上基本上没有人敢招惹这个高富帅,和汉武帝比较相似,在优越的环境中生长,做事只看结果目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为了应对和匈奴的战争大量鼓励饲养战马,把大量的资源耗费掉,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另一个作为军队统帅不顾士兵饥饱,虽然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是也同样使国家因为穷兵黩武付出了代价,不断的用兵征战让国家陷入贫穷。所以说,虽然霍去病在军事指挥方面堪称流芳千古的一代名将,但是谈到对治理国家有所帮助,他显然是不合格的,如果他不是早逝,和汉武帝搭档治理国家的话,他们俩的这种人格缺陷,长久下去只会让强盛的西汉帝国逐渐的走向衰败!
其他网友回答
对已过去的事就这样了,没有如果假如
其他网友回答
霍去病无论从那个角度去看他都是一位名垂青史的优秀将领,他最具优秀的是作为一名战术家的无畏与迅猛。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当时匈奴的实际作战方式以及一般人对匈奴的认知错误造就了他。作为游牧民族,貌似匈奴的作战应该是机动灵活,将就快速,其实不然因为游牧民族没有基地,其作战时一旦超出一定距离就必须携带所有物资,反而制约了他们的机动灵活性。正因为霍去病看中了这一点,采取长途奔袭,其结果不言而喻。所以,他即便不英年早逝,也不会有大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