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物志系列之:
王东林及卢氏烙画艺术
文/卢辉
王东林,卢氏县横涧照村人,1968年生,卢氏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卢氏烙画)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烙画艺术家协会会员。
引 子
2018年12月11日,三门峡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卢氏烙画榜上有名;12月12日,三门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布了第五批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卢氏烙画传承人王东林名列其中。
至此,鲜为人知的卢氏烙画及其传承人王东林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烙画艺术渊源长
烙画亦称烙花、烫画、火笔画、火针刺绣等,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也是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产品。它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不施任何颜料以烙为主套彩为辅的表现手法,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画烘烫作画,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术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清光绪三年,才被河南南阳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转,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地的几大派系。
烙画以黑、棕、茶、黄、白五色为主要色调,线条粗细不一、简洁明快。完成一幅烙画作品需经过设计、构图、选料、拓稿、熨烙、修整、平磨、抛光、设色、装裱等步骤,要了解宣纸、绢、布、亚麻等材料的特征,根据构图需要掌握烙具的速度、控制烙具的温度、把握烙具的角度和压力,使用落、起、止、走、住、叠、圆、回、藏的运烙技巧进行创作。烙画包括点烫、立体烫、工笔白描烫、面烫、线烫、冷烫、烘烫、间隔烫、特技烫、混烫等多种技法。
烙画以前仅限于在木质材料上烙绘,如木板、树皮、葫芦等,画面上自然产生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烙画用一种特制的铁笔,在扇骨、梳篦、木制家具以及纸绢等上面烙制成的工艺画。现代大胆采用宣纸、丝绢、特种纸等材质,从而丰富了烙画这一门艺术形式。
卢氏冬青木烙花筷子,质地优良,工艺精湛,是卢氏传统的名牌工艺品。烙花筷子选用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四季长青的冬青木为原料精制而成,其木质坚硬细腻,性寒凉,色洁白,用香油浸泡后,似牙骨粹黄,气味清香。制成后又在长10厘米、宽5毫米的方头筷面上,用手工烙绘出画面,栩栩如生,各具神态,浓淡相宜,层次清晰。
相传在清朝末年,祖居卢氏县朱阳关的工艺名师杜平子善诗画,无意中在烟管上烙出了花鸟、文字、山水人物等 ,继之以冬青木烙花筷子,并在很小的筷面上烙出“八仙过海”、“唐僧取经”、“松鹤延年”等复杂的画图,悦目增色,广为人们喜爱。外地商贾游客离卢时多成批带走,以此赠送亲友或长途贩运于全国各地。
卢氏朱阳关素有“小洛阳”之称,民间工艺发达,抗日战争时期,从事烙花等手工艺的就有50余家,全为私人作坊。建国后,县乡共同兴办集体企业朱阳关烙花工艺厂,1986年该厂搬迁到卢氏县城关镇高村建立卢氏县工艺美术厂(又称三门峡市第二工艺美术厂),产品有烙花筷子、线板、尺子、扇骨、梳篦、木制家具等,工艺品种有烙板、烙布、烙绸、烙绢,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各大城市,其中高档烙花筷子出口日本、东南亚、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就在1986年卢氏县工艺美术厂招工之际,不到二十岁的王东林通过考试,成了该厂烙花筷子车间的一名烙花工人。就这样,王东林的人生第一次和烙画艺术有了交集。
从艺之路不寻常
王东林生于1968年,他的家就坐落在卢氏县城洛河南岸的横涧乡照村。自他记事起,就特别喜欢绘画,见啥画啥,画啥像啥。儿时放牛拾柴,就用木棍在地上乱画一通,家里大人指责他不务正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画画能当饭吃吗?就这样,也没改变他喜欢画画的决心。
上学期间他也没闲着,每页书的空白处和学习册都是他画画的地方,老师上课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他速写的内容。本来他的成绩在各个年级都是名列前茅,可后来还是因为喜欢画画影响了学习,初中升高中就落榜了。就这样,依然没有改变他喜欢绘画的初心。
就在王东林内心纠结、彷徨矛盾的1986年春天,他偶然听一个朋友说卢氏县工艺美术厂要招收美工人员,他高兴地报了名。工艺美术厂离他的家照村大约十来里地,考试那天他早早跑着去厂里。进入考场,他的启蒙老师范夏伟宣布说,今天考试大家想画啥画啥,不限制时间,只要画积极健康的东西就行。王东林平时喜欢画老虎,考场上他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幅《虎虎生威》的作品交给老师。过了几天,招工通知书下来了,王东林高兴地在洛河边上大哭了一场。
王东林作品《虎虎生威》
刚开始他在厂里当学徒,因为家里特别困难,连学费二十五元都是找亲戚朋友借的。没钱在厂里吃饭,只好拿玉米面馒头就着开水吃,有时没有开水就喝点凉水。因家离厂十几里,每天两个来回,在学习期间跑烂几双黄胶鞋。虽然生活苦了点,但是他特别开心。
那时,王东林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深得卢氏县工艺美术厂范夏伟老师的器重,学习结束后,在众多学员中挑选他直接留厂使用。他先是在烙筷子车间干烙花,半年左右就到烙画车间学烙板画。后来厂里又开发纸烙画,范夏伟老师建议他去南阳镇平县的晁陂学习纸烙画。通过在南阳的学习,不仅提高了个人的烙画技艺,还对纸烙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通过两年多的发展,卢氏县工艺美术厂的纸烙画声名鹊起,当年王东林还参与为人民大会堂专供一幅四条屏纸烙画,这让他感到无限的荣光。遗憾的是,后来因为经营不善,卢氏县工艺美术厂关门倒闭,工人们四散而去,这成了他心中一个永远的痛。
其后,王东林先后在山西临汾塔耳山铁矿工艺美术厂、三门峡市涧河工艺木器厂、灵宝市工艺木器厂、灵宝市高源书画社等单位从事烙画工艺及美术创作。当时,三门峡市博物馆还收藏有他的烙画作品。1993年,王东林利用自己的美术功底和烙画工艺,从外地回到家乡卢氏开办了装饰总汇,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家庭的经济状况随之逐步稳定好转。
2014年,他在卢氏县开办属于自己的东方艺术工作室,制作了大量的国画、油画、烙画、壁画、纸烙画、漆器工艺等艺术品,广泛进行艺术交流和推广。期间,河南日报、三门峡日报曾多次进行采访报道,并受到中央七套栏目组访问。东方艺术工作室的开办,使他在美术创作、烙画艺术上有了又一次质的提升和飞跃。
一路坚持逐梦想
多年来,王东林一直坚持着美术创作和烙画学习,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梦想和手中的画笔。当年一起考进卢氏县工艺美术厂的几十个工友们,一个个都远离了美术创作和烙画工艺,唯有他一个人一直坚持走在这条路上,传承着卢氏烙画的传统工艺。
多年来,王东林一直使用着自己动手加工的烙铁做画笔,他的烙铁一头连着变压器,一头刀尖就在各种纸张、布绢、木板以及葫芦上反复刻练,不断调整。因为下笔时怕影响敏感度,他的双手不能戴手套而常年暴露在外,不是被烫着就是被冻着,常常是伤痕累累。
烙画讲究的是工具和技法的完美结合,得心应手的工具加上胸有成竹的技法,才能成就一幅完美的艺术作品。慢慢地,刀尖的温度、烙铁的角度、运笔的速度、刻画的力度、作品的气度都在他的烙铁笔下完美体现。慢慢地,那些看似简单粗糙的工具,在他灵动的手下却能烙出万千气象,烙出一片灿烂。就这样,王东林在烙画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地摸索和实践着,不断感悟和进步着。
完成一幅烙画作品,还要根据不同宣纸、绢、布、木板等材料的特征,需经过设计、构图、选料、拓稿、熨烙、修整、平磨、抛光、设色、装裱等繁杂的程序步骤。近两年,他找到了一种木制软质特种纸,这种纸色泽暗黄、质地柔韧、纹理细腻,通过烙铁烙痕的深浅表现出黑、褐、棕、黄等几色,立体感较强,层次感明显,画面非常丰富,完美地表达了他对于山水、花鸟、人物等国画作品的理想诉求。尤其是用这种特殊纸张烙画出来的高仿北宋范宽《西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以及唐寅的《蜀山宫女图》,装裱后具有浓郁的古典特色,简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他的作品除了那些高仿的美图胜景和高士仕女外,更多的是体现家乡的山水风情,譬如《洛神图》《红石谷》《八百里伏牛》《魅力玉皇山》《神奇大淙潭》《北国漓江双龙湾》《天浴净土熊耳山》《千里朝阳迎朝晖》等等。为了画画,他的足迹踏遍了卢氏的山山水水,从洛河边到熊耳山,从大淙潭到双龙湾,从红石谷到玉皇山,一幅幅家乡的美景都幻化成了他烙笔下的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烙画艺术作品,也饱含了他浓郁的热爱家乡的情结。其它还有《老虎图》《钟馗图》《香格里拉》等等多种多样的烙画题材,在他的烙铁笔下都得到了完美诠释。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以上四图,由左至右依次是:
《北国漓江双龙湾》
《天域净土熊耳山》
《蜀山宫女图》
《雪景寒林图》
他曾经参加过卢氏县文化馆举办的国画培训班,也跟着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三门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新民学习油画。近几年,他拜以西藏山水画派享誉画坛的刘万年为师学习国画,曾多次到北京宋庄刘万年老师的工作室听课学习,受到刘老师的悉心指点,使他的绘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卢氏烙画美名扬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多年来,他已累计创作了几百幅美术和烙画作品,被众多南来北往的收藏者所拥有。纵观他的这些艺术作品,画面里的明暗、虚实、疏密、远近、浓淡、动静、布局、平衡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创作技艺日臻完美,绘画水平日渐提高。面对他的艺术作品,你会为那些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画面击节赞叹,你会感觉到那些意境深邃、饱含深情的画风如杨柳佛面。
王东林多次参加各种全国性书画及烙画展览并获得金奖,多次参加三门峡市举办的特博会并获得入围奖,多幅作品被卢氏县文化馆收藏,还上了卢氏电视台《人文卢氏》栏目专访,并和南京布罗德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共同推广其艺术作品。
2018年5月9日,王东林的特殊纸张烙画作品《熊耳山》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配套活动第四届烙画展览交易会银奖,并被第四届烙画展览交易会组委会收藏。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2018年5月19日,王东林被中国烙画艺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2018年11月13日,王东林被卢氏县民间文艺家协会选举为理事。
2018年12月11日,三门峡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卢氏烙画榜上有名。
2018年12月12日,王东林被三门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认定为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卢氏烙画)代表性传承人。
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对他美术创作和烙画艺术成绩的褒扬和肯定,是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追求的见证。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从王东林开办装饰总汇创业至今,他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从农村走向了城市,实现了家庭经济状况的逐步好转。如今,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他靠着自己的美术功底和烙画手艺,年收入八万元左右,一家人又喜迁新居,住进了高楼大厦,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当年家里大人那句常挂在嘴边“画画能顶饭吃吗”的问话,在王东林的不懈努力下,已经不是疑问了,而且他还证明了画画不仅能顶饭吃,画画还能改变人生。
通过多年的艺术探索和人生历练,他对美术创作和烙画艺术尤其是卢氏烙画有了很深的感情,也有了自己的感悟。他说:“美术就是生活中间所有美好的东西,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和材料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就像我从事的烙画,它只是美术表现手法的一种,而不是全部。烙画其实是国画里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采用的工具不同,表现手法也略有不同,并且呈现给大家的画面的质感也不一样。有些人认为,它是中国的素描,不过里面也有很多技法和手段在里面,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假如有机会的话,我想到专业学府去深造学习,把我个人的绘画功底和烙画技艺提高到一定的水平。等我自己有了能力,再回头来帮助那些喜欢美术的朋友,壮大我们的队伍。所有的荣誉都属于过去,将来我还要继续努力,要在艺术这条道路上坚实地走下去,要把卢氏烙画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下去,并且能够创新发展、发扬光大。”
(声明:本文部分烙画历史资料系从网上搜集整理)
编者推荐
被作者讲故事般的文笔和主人公王东林的烙画传奇吸引,一口气读完全文,深感卢氏文化艺术的厚重,对孜孜不倦追求技艺的手工艺人由衷的钦佩。想起作者曾在文苑发表过的系列人物志《张德琰及卢氏木版年画》、《赵家班及卢氏锣鼓书》、《杨春枝及卢氏剪纸》,文章里的这些人和今天的王东林一样,他们都很普通,普通的有点倔强,在不被看好的艺术世界里孤独地坚守,任性地喜欢,不图名利,不慕虚荣,终将一门技艺传承发扬,为卢氏传统文化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
作者分四个部分讲述王东林的烙画故事,笔触简洁明快,张弛有度,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只有娓娓道来的述说。我想这也是作者用笔精湛之处,人无完人,各有见解,王东林这个形象,在作者把他的故事讲完后,我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那么就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读者吧!
作者简介
卢辉,卢氏县瓦窑沟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卢氏龙首山庄创建人之一,卢氏县作家协会理事,卢氏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三门峡市作家协会会员,三门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圆梦工程”文化志愿者。从事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民俗物品的收藏展览、文旅活动的组织策划、文旅实体的运营实践。2018年开始乡村人物志系列创作,陆续采写了《张德琰及卢氏木版年画》、《赵家班及卢氏锣鼓书》、《杨春枝及卢氏剪纸》等纪实文章。
作者的龙首山庄:
卢氏县龙首山庄民俗文化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首山庄)位于卢氏县瓦窑沟乡耿家店村的209国道边,是在原龙首山庄饭店基础上于2014年3月成立的集民俗收藏展览、民俗文化传承、文学艺术交流、特色餐饮服务、乡村旅游开发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文化经营服务单位,现有民俗博物馆、文艺创作室、书画展览厅、乡村食味坊、会议室、民宿客房、文化广场等场所。
作者的相关文章:
鸡蛋茶
故乡的冬天
故乡的对子
年画的记忆
山乡的秋天
乡村人物志系列之:张德琰及卢氏木版年画
乡村人物志系列之:赵家班及卢氏锣鼓书
乡村人物志系列之:杨春枝及卢氏剪纸
也许你还想知道上海林内有限公司的知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