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别人没想到的
在很多人看来,思维训练是数学学科的事。其实非也!语文课堂的思维训练也如影随行,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果数学学科承载着训练孩子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语文课堂却更能体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题非对即错,而语文学科的答案是多元的、开放的。【生字宝宝找朋友】在学习第一单元的生字时,经常会有给生字宝宝找朋友这一教学环节,有时从孩子们口中说出来的词语会让我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是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孩子吗?知道的可真多!在给“目”字找朋友时,我只预设了“目光 目的 目标”,习惯性地追问后,居然有孩子知道“目录”,这该是个多么细心的,爱看书的孩子啊!在给“口”字找朋友时,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发言的机会,我鼓励他们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从他们的回答中,我又发现了无限的潜能:“口哨口腔 口语 口齿”,了不起!前两个词在生活中会经常听到,但后两个词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比较生僻,从他们的口中说出来,着实让我惊讶!【对比形近字】第一单元学完后,《语文园地一》中有一题“读一读,比一比”。人——天,口——田,日——目。让孩子读一读,仔细观察后问他们发现了什么?一个孩子说:“我发现人字加个二字就是天”。肯定并表扬这个孩子的发现后,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没想到这些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另一个孩子说:“我发现人字加个等号就是天”。又一个孩子说:“我发现人字加两笔就是天”。此时依然有众多小手高举,还想听听他们还有什么高见。一个孩子说:“我发现天字减两笔就是人”。很明显,这是逆向思维。在这个孩子的启发下,另一个孩子说:“天字减掉二字就是人”……一个善于倾听的孩子,就是这样把别人的发言当作养料滋养自身,成长自我。【根据拼音读音编儿歌】在学习单韵母“i”时,我用儿歌“牙齿对齐iii”来教给孩子们发音的方法,继而引导他们根据“i”的读音来编儿歌。有的说:“衣服衣服iii”;有的说:“医生医生iii”;印象最深的是任文昊小朋友的“兽医兽医iii”。我曲解了任同学的意思,把“兽医”想成了“寿衣”。于是,我对他说“寿衣有悲伤的味道”。他居然听懂了我的意思,连忙说:“我说的是给动物看病的兽医”。天哪,两个“shòu? yī”都知道,惊叹于他知识的广度和理解能力,了得!课堂上,孩子们敢说、会说、能说,思维完全呈现开放的状态 ,相同的目的地,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到达!【看图编故事】小学阶段两个大轮回后,我更清楚地知道应该培养孩子们怎样的能力,“说话能力”应首当其中。大胆说话,自信表达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为此,课堂上我会创设一切可能的机会发展孩子们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学习单韵母“u”时,出示“u”的拼音图片,一只乌鸦落在一根树杈上,张大了嘴巴。就是这样一幅图,引导孩子们看图说话时,他们的想象也是多元的:有的说一只乌鸦停在树杈上唱歌;有的说一只乌鸦在树杈等待它的宝宝;有的说一只乌鸦在树杈上筑巢;有的说一只乌鸦在树杈上看风景……不同的孩子,对这张图片的解读都不一样,孩子们的思维就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得到发散,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习声母“l”时,同样设置了看图编故事环节,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中,一次比一次说得好。第一个孩子说出图片的主要内容:一个孩子手拿小棒,赶着一只猪爬山坡。在老师的启发下,第二个孩子关注了细节,小男孩的穿着:一个小男孩头戴一顶帽子,背着小竹篓,右手拿着一根棍子,赶着一只猪爬山坡。继续引导:这个小男孩赶着猪去干什么?让这幅图片动起来,故事情节丰富起来。于是,张申依小朋友说:“一个小男孩戴着一顶黄色的帽子,背着一个小箩筐,右手拿着一根小棒,赶着猪儿上山坡吃青草,吃完草又把它赶回猪圈!”这位小朋友有了自己新的思考:关注了帽子的颜色,把“小竹篓”变成了“小箩筐”,还增加了故事的情节。在这样一来一回中,拓展了孩子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不应该只发生在课堂上,生活中,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发散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在不经意间发现:原来,通往广场的路远不止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