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感觉《三国演义》里人物的名字基本是两个字?
优质回答:
按照汉人传统礼仪,尤其是汉朝时期,男子名应为单字。
《春秋公羊传》:二名非礼也!
也就是说两个字的名字不合理法。所以多字的一般有故事,且大部分不是什么好事!比如出身低下、受过刑法、遇过挫折、迷信色彩等!
比如:
大将军霍去病是下人的私生子;
汉宣帝刘病已是戾太子刘据之后,昭雪后改名刘询;
汉昭帝刘弗陵有点迷信色彩,汉武帝60多岁得子,钩弋夫人怀了14个月,非比常人(戴绿帽的可能性较大)
……
当然了这个风俗到后来,慢慢的不是那么严格了。主要是在元朝以后,中华文明被外来势力中断,很多文化礼仪被摧毁,所以你看明朝皇帝名字双字的较多。又经过清朝到近代,这个理法更是彻底荒废!
其他网友回答
一是从周代开始的人名避讳,到秦代后越来越严格,而采用单字名较之双字名更方便避讳。二是儒家《公羊传》所谓“二名非礼也”、“《春秋》讥二名”的说法,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语境下影响深广,也会对这种崇尚单字名的社会潜意识产生重大影响。三是王莽“新朝”时期更是从制度上限制双字名,这又进一步巩固和延续了取单字名的历史传习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谢谢邀请。
已经有答友分析了历史、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原因,就只好另辟蹊径,说一说汉字的发展,也许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解释一下。秦以前,中国大地各方分据,文字各不相同,也就没法讨论名字的区别。秦朝统一六国,宰相李斯对全国各类文字进行汇总简化加工,形成了统一的文字“小篆”,至此,汉字才应该算是全面搭上了历史的马车。其后又逐渐出现了各种字体,不过大体上都是从小篆演变而来。秦朝时期汉字大约4000来个,汉朝增加了一倍多,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一共收录了9353个字,魏蜀吴三分天下时,魏国李登著有《声类》,记载汉字11520个,张揖著有《广雅》,记载文字18151个。
也就是说三国时期,汉字最多也就20000来个,除去一些生僻字和不适合做名字的字,还得注意避讳君王的名字,也就没有多少选择了。而且古时正式场合多介绍表字,名反而显得不是特别重要,可能就比较随意了。